第172頁
對對對,太皇太后要把這事抹過去不提,寧壽宮里其他人自然得附和。就連出了寧壽宮之后,太后和幾個太妃也都絕口不提這件事,只有太后囑咐了瑾玉幾句,說是給弘暉建府的人要好好挑,不能委屈了孩子就走了。 但她們不提有人提,尤其當天下午四爺又下了口諭,說是弘昀也得出宮,這下可把李氏給急毀了,“齊妃,你不該到本宮這里來哭,弘暉不也要出宮建府嗎,怎么,大阿哥能出去,弘昀就不能出去?” 第二天齊妃就一大早的去了儲秀宮。眼下瑾玉忙著千秋宴的事白天有大半的時間都在儲秀宮,方便各宮宮人和外邊內務府的來回話,齊妃過來堵人還真是一堵一個準。 “皇后娘娘誤會了,臣妾不是這個意思。臣妾知道皇上和您的苦心,只是弘昀那孩子從小身子骨就弱,臣妾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才養到如今,這冷不丁的說要出宮建府,臣妾舍不得啊?!?/br> 昨天圣旨里只說了讓大阿哥出宮建府,剛傳到李氏那邊的時候李氏還連道了幾聲阿彌陀佛,慶幸好在沒牽連到弘昀身上。沒想到阿彌陀佛還沒念完口諭就跟著來了,李氏才明白過來只有大阿哥出宮用得上圣旨,弘昀頂多一道口諭也就打發了。 “怎么就冷不丁了,皇上不是說了等到給先帝守孝完了,府邸也建好了再出宮,這差不多還有兩年呢。 我看你與其在本宮這里哭哭啼啼為了這事難過,不如打起精神來好好管一管弘昀,現在在宮里有上書房的師傅和皇上看著他,等出宮就沒人一眼不錯的盯著孩子了,到時候別再鬧出什么流言傳到皇上耳朵里去?!?/br> 上次就是因為弘昀的事牽扯出那么大一攤子事,自己還跟四爺莫名其妙吵了一場,之后兩人好事好了可弘昀這邊卻還是耽誤下來。瑾玉派了個嬤嬤去弘昀院子里管著,眼下雖然一切正常沒出什么事,但真要是出了宮可就鞭長莫及管不著了。 “皇后娘娘說得是,只是弘昀那小子從小被臣妾慣壞了,要是留在身邊管著說不定還好……” 李氏自然明白瑾玉說的是什么事,但貴妃不貴妃的反正在這后宮也是無寵,說到底還是兒子更重要。上次被皇后點撥了之后,回去她也想管,可兒子一撒嬌一耍賴她就心軟,如今還沒大格格說話管事,大格格有時候去弘昀那兒轉一圈還能唬上他兩天,自己過去跟沒去差不多。 “還好什么,別以為我不知道私底下你怎么慣孩子的。也就是現在弘昀在皇上跟前沒出岔子,本宮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本宮再說一次好好管孩子,該不該出宮什么時候出宮都是皇上說了算,不該插嘴的不要插嘴,要不然到時候真出了什么事,你想管可就來不及了?!?/br> 瑾玉知道李氏這人什么性子,再跟她絮絮叨叨來來回回說個沒完她也不會有什么改變,干脆直接放下狠話把她懟了個啞口無言,最后只能認命著長嘆一聲,才不情不愿的走了。 好不容易把齊妃弄走,等在外邊等了許久的管事太監各宮嬤嬤和內務府的人早等不及一個個都往院子里張望,連張佳氏都帶著賬目等在側間,李氏一走立馬就過來,把幾個探頭探腦的太監看得直跺腳,心里暗道今兒又被寧妃娘娘搶了先。 “主子娘娘,賬目臣妾看過了應該是沒問題,不是什么特別急的事,您晚點兒再看也沒事?!睆埣咽线^完年就又撿起了在潛邸時候的差事,幫瑾玉管賬。 剛開始宮里也有人閑言碎語覺著張佳氏一個無子的妃嬪怎么能協力后宮,但隨著她手腕強硬辦事雷厲風行的名聲慢慢傳開,有些聰明的奴才就明白過來了,這位主子不是進宮當娘娘的,這是進宮來謀差事來了。 “那行,那我晚上再看吧。你還有事嗎,沒事你先忙你的去,我這兒外頭人忒多。等忙過這一陣我讓蘇培盛去宮外找個最時興的戲班,到時候咱們再一起松快松快?” “謝主子娘娘恩典,臣妾這兒沒事了,只是齊妃的事您千萬別往心里去,依我看過一陣子也就好了。齊妃jiejie跟我們不一樣,她這些年心思全放在大格格和二阿哥身上,冷不丁說二阿哥要出宮,擔心也是有的?!?/br> “行了行了,你別老想著到處撮合,我這兒真沒事。你要真想撮合啊,趕明兒叫上李氏一起聽戲說不定就好了,這事啊就這么定了吧?!?/br> 張佳氏如今改了以前只知道干活辦事的性子,宮里有些不大不小的事沒必要往自己跟前回稟的,大多數就會去找她。瑾玉也樂得放手,這會兒見她替李氏說話干脆順水推舟把李氏這個大麻煩推給她,也不管人樂意不樂意。 為了兒子的事忙了兩天,等再回到體順堂看著正屋里的四爺和弘暉,瑾玉難得誰也沒給好臉,直接就進了次間。昨晚四爺就知道瑾玉心里不高興只不過是在強忍著,今兒也是專門把兒子給帶了回來,“去,進去看看你額娘,好好說話,知不知道?!?/br> “皇阿瑪您放心吧,額娘又不是跟兒子生氣,兒子說什么都沒事?!焙霑熤雷约耗馨岢鰧m去差點沒笑岔氣,這幾天走路都直蹦高,連之前四爺不讓他去江南的事都拋到腦后,天天跟在四爺屁股后邊皇阿瑪長皇阿瑪短的獻殷勤,把四爺都給氣笑了。 “去去去,就你話多,你今兒哄不好你額娘,你就也別想出宮了,滾吧?!彼臓攽械迷倏磧鹤拥馁嚻幼?,伸腿一腳就把弘暉給踹進次間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