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也不知是由于平素里格外要面子的人出糗,會覺得開懷。還是單單因為出糗的人是顧欽辭,所以格外開懷??傊?,這些灶糖就算賞給全府上下的人一起吃,也得吃個三兩年。 寧扶疏想了想,最終只留下適量幾包,然后叫瑯云與琳絮去城中散消息。 說是朝歌長公主初來朝歌,體恤百姓。凡今日城門下鑰前到公主府門前者,皆可領飴糖一包,人人有份。 朝歌郡的公主府是小皇帝剛登基那年,下令為長姐修建的。當地官員為了巴結長公主殿下,請專人設計府邸內部結構,所用木材石料都是上乘品,力求富麗堂皇又不失精致典雅。 如今一見,果真同烏衣巷中那座大宅不相上下。 比車馬儀駕早到一步的侍衛洗階相迎,清一色的侍衛服中,夾雜著一點顯眼的藏藍色,走路時一瘸一拐。 寧扶疏遠遠望見,不禁心底冷笑。 被顧欽辭的雪獒咬成那樣,還堅持負傷趕來朝歌,只會越發叫人確定他別有所圖。不過君無戲言是真,寧扶疏既然說過宋謫業能在自己之前到達,就準許他留下,此時也慷慨兌現承諾,將西院最大的一間屋子賜給他。 過了小年,便是辭舊迎新的歲除。 這是寧扶疏穿越來大楚后過的第一個年,也是她二十年生命當中,最有歡騰年味兒的年。 換上嶄新的錦繡冬裝,用罷團年飯,與顧欽辭走在人潮攢動的街頭。偌大天地被家家戶戶門前懸掛的大紅燈籠照亮,三五成群的小孩兒聚在巷口,燃爆竹,驅年獸。 顧欽辭腳步倏爾稍緩,問道:疏疏,你要不要玩那個? 寧扶疏順著他的視線去,截筒五尺煨以薪。孩子手拿五尺長的竹子投入火堆中,須臾,內里中空的竹節發出爆響,啪啪聲不絕于耳。 是貧苦人家自制的爆竹。 她搖搖頭:不用了。 顧欽辭又指了指側邊:那要不要吃這個? 這回是一個扛著糖葫蘆售賣的白須老人,身邊盡是孩童纏著,踮起腳尖想去抓糖葫蘆。 寧扶疏看看他們,再看看自己,忍俊不禁:橫渠,在你眼里,我幾歲了? 二十。顧欽辭一點兒都不知道委婉,雖然年歲是大了點,但不影響吃這個吧。 年、歲、大?寧扶疏咬牙蹦出三個字。 好得很。她重重甩開被顧欽辭拉著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前走,頭也不回。 靚麗洇紅混入人潮涌動,眨眼便沒了影兒。 顧欽辭連忙穿越人海追逐。 他是第一次愛人,也是第一次被所愛之人接受心意。不清楚做哪些事情能討女孩子歡心,更不確定哪些事情能讓巾幗不讓須眉的長公主開心。 只想對她好些,想著既然大家都因燃放爆竹和吃糖葫蘆而展顏,便希望她也笑得明媚燦爛。 顧欽辭慌張地四下張望,可還沒找到寧扶疏的身影,衣袖先被人抓住了。 誒,這不是駙馬爺嗎?有人高聲嚷嚷。 自從顧欽辭那日豪氣地買了一整車飴糖,又經過寧扶疏大方散糖。兩件事后,朝歌郡大半百姓都認識了長公主和駙馬爺的面孔,也知道兩位貴人平易近民。 百姓斗膽上前,拉著人一同辭舊迎新。 顧欽辭看著鋪了滿地的芝麻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心心念念的都是追寧扶疏,更沒空玩這些有的沒的,當即想要抽身離開。 但里三層外三層的百姓把他前后左右所有路都堵死了,顧欽辭心煩意亂,眉宇之間流露出nongnong不耐。 正想煩躁怒吼,突然 他看見隔著芝麻桿的對面,寧扶疏也被熱情的百姓圍住了,一臉無措的目光與他在半空迎了個正著。 煩悶躁動的心如清風徐徐平靜下來。 四周百姓高昂洪亮的聲音穿透耳膜:長公主與駙馬爺快請看,在朝歌吶,有個習俗,貴人從芝麻桿兒上踩過去,這叫踏歲!寓意著芝麻開花節節高,升官發財樣樣有! 寧扶疏狐疑問:升官?發財? 是呀是呀!百姓們你一句我一言地介紹起來,在咱們這兒,可不止尋常老百姓,就連衙門里的郡守大老爺也是要踩的! 再升官就只能去篡位的寧扶疏訕然一笑,推辭道:我就不踩了,你們找他代替我吧,也是一樣的。 被她指中的顧欽辭盯著她,話卻是對周圍百姓說的:既然是博個好彩頭,那么除卻了官發財,還有什么其他寓意沒有? 百姓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這普通人家求溫飽,殷實人家求富貴,苦讀的學子求中舉入仕,當官的老爺求平步青云。他們不太了解朝歌長公主之上就只有皇帝,自然而然將兩位貴人歸到官老爺那一類。 琢磨著,除了升官發財,還想求什么別的好兆頭? 有婦人喊道:寓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顧欽辭聽見了,無動于衷。 如今寧扶疏和他在一起,他不會讓他的殿下生病遇險。即便沒有這祝愿,也絕對不會。 連健康平安也不求,大家伙實在沒頭緒了。 顧欽辭眼瞅著這群人不開竅,有種想把他們的腦袋瓜全部撬開的沖動,看看里頭都裝了些什么漿糊。他和寧扶疏相望著站在這里,伉儷情深還不夠明顯嘛。這些人指不定私底的夫妻感情都不和睦,一點都不理解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