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320節
唐安妮回了學校,終于安穩地睡了。 她如此來回跑了兩個禮拜,終于看到土豆出苗了,嫩嫩的綠色,在春光下,瞧著是那么的美好。 她捂著胸口,懸著好久的心可算落了地。謝天謝地,可算是長出來了。 看來的確得威脅上帝才有效,如果你不管用的話,我就不相信你了。 沒錯,神仙也是種職業,不管什么物種都得各司其職。就好像村里的牛和老母雞,社員們養它們是為了讓它們干活,讓它們生蛋,如果它們做不到的,估計也得被吃了。 唐安妮想通這一點,那種惶恐居然一掃而空。 她不是上帝的叛徒,她和上帝是平等的,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她沒背叛上帝,她不用心虛。 唐安妮寫信跟伯伯說這件事。 她認為伯伯說的是對的,人必須得多體驗多思考,才能在生活中感悟到更多。你只有內心充實了,才會感覺每一天都充滿了意義。 伯伯沒有對她的思考作出評價,只詢問她,等土豆收上來之后,她準備怎么辦?她可是種了整整100畝地的土豆。 田是當初下放知青開墾出來的,她免費使用。土豆種也是縣里優惠發的,便宜的在她看來簡直就是白送。 可等到春夏之交時,土豆長出來了,他可不能白送出去,她要靠這個掙錢呢。 唐安妮瞬間滿血復活,開始籌備自己的工廠。 對,毫無疑問,她的土豆是天底下最好的土豆,一定值得最好的對待方式。 那就是做薯片。 她需要廠房,她需要機器,她需要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她對著電視機研究了半天,決定分兩步走,一邊蓋廠房,一邊從國外進口機器。因為目前中國好像沒人生產薯片,大家也不吃這種東西。 廠房的事情好辦,隔壁公社的回流知青和留守知青蓋了磚窯,現在每天都出產磚頭。如果她想蓋廠房的話,水泥、磚頭還有石灰都不用擔心,人手也不用愁?,F在公社有建筑隊了,到處接活干。只要你掏錢,房子能給你蓋的好好的。 唐安妮原先覺得中國的東西都太便宜了,不管是勞動力還是材料,便宜的不可思議??涩F在,她居然學會了跟人砍價。她要省下錢買機器呢,所以她必須得節約蓋廠房。 后來還是公社信用社主動找上門,表示可以給她低息貸款,她才算勉強控制住了支出。 不過就算手上有錢,買生產設備也不是件簡單的事。任何涉及到進口的工作,就會莫名其妙變得非常麻煩,有一大堆手續要辦。 唐安妮真是煩死了。她現在對這些工作都沒興趣,她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她的機器投入身材。土豆生長兩三個月就豐收了,她沒時間等待。 她跑到縣城打電話,像伯伯抱怨這件事。這個國家果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步,最起碼的,不應該給做事的人設置這么多門檻。 伯伯的心情似乎很好,居然聽她廢話也不生氣,只提醒她:“長途電話費很貴?!?/br> 唐安妮尖叫。 她都已經跟中國農民討價還價了,她怎么可能不在意錢。她的每一分錢都得花在刀刃上呀。 好在伯伯還是給她指點了迷津:“你在國內進口東西難,那你在美國將東西出口到中國呢?別忘了,你現在可是美國國籍?!?/br> 唐安妮恍然大悟,對呀,她完全可以從美國人的立場來處理這件事。 她立刻跑去市里,打國際長途給哥哥。她需要他的幫助,因為她太忙了,沒時間飛到紐約去訂機器。 當然,去紐約的機票也太貴了,一來一回花費的錢,夠她做很多事了。 沒必要浪費。 哥哥苦口婆心:“你應該回來了,東西不可能全部收回來,有這些,爸爸已經非常高興?!?/br> 以前從來不夸獎子女的爸爸,這一回居然當著客人的面將meimei大夸特夸了一通,說她是個純孝的好孩子,為了家族的榮譽,不惜吃苦。 唐家大少爺其實也心動。meimei受表揚雖然是他們這房占了上風,但哪里比得上父親看重的人是自己。 可惜在中國的日子他已經受夠了。即便是最高檔的涉外酒店,在他看來也簡陋不堪。 更別說出門在外了,他連上廁所都找不到地方。 不管父母如何夸耀文明古國,不管故鄉的歷史有多悠久,他是個淺薄的現代人,他只熱愛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美利堅。 他是堅決不愿意再回一趟中國的。 他清楚地明白,在這種情況下,meimei繼續待在中國追尋家產的下落是最合適不過的,也更符合他們這一房的利益。 但作為一母同胞的哥哥,他又實在不忍心看meimei吃苦。在那片土地上,即便什么事都不做,光站著就很辛苦呀。 唐安妮毫不猶豫地拒絕:“不要,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如果你真的心疼我的話,請把薯片生產線給我帶過來,我要自己做薯片吃?!?/br> 唐家大少爺覺得meimei瘋了,為了吃薯片,專門弄條生產線?那他還不如航空給她郵寄薯片呢。 結果唐安妮直接懟了哥哥:“你知道什么?美國的工業污染多嚴重啊,一想到我吃的都是那一種土地長出來的東西,我都覺得自己能活到現在實在太幸運了。我找了一片山青水秀的地方,這里長出來的材料才是最好的。我要用這樣的土豆來做薯片,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薯片?!?/br> 年輕姑娘總是有資本任性,尤其當她是位富家千金時,她的家人也縱容她的任性。 不就是一條生產線嗎?起碼對唐家大少爺來說,這算不了什么。就是少換輛車的事兒,他還是可以當成禮物送給meimei的。 可惜這個時期情況特殊,不是商人愿意出口商品到中國,東西就能運進來。有很多設備,很多生產線,甚至連廚具都在禁運名單之上,天知道那些制定規則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實在沒辦法,唐家大少爺只能走迂回路線,先把東西運去香港,然后再倒騰到內地。這個步驟倒是簡單多了,因為改革開放之后,有不少港商已經開始在內地尤其是沿海城市進行投資,他們有自己的運輸路線。 這批設備在海上飄蕩許久,好不容易上了岸,然后再改走火車,況且況且地運到了林縣。 東西到的時候,全縣的人都轟動了。還有不少人跟著運輸隊,一塊兒到大隊來,就想看看這美國人的機器到底有什么不同。 唐安妮看到機器,松于松了口氣。這兩天就起土豆了,要是設備再不到的話,她只能先把這100畝土豆當口糧吃掉了。再富含花青素也沒用,在這里,土豆就是土豆,比不上大米也比不上白面,不要指望能賣出價錢。 人們吃飽肚子,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第一步,然后才能考慮營養是否均衡。 100畝土豆就是她的啟動資金,她還指望它們賺錢呢。 機器一到位,唐安妮就趕緊看說明書。 因為配的說明書是英文,她必須得自己看明白了,才能和廠商的技術員溝通,準確地將相關知識傳給工人。否則人家一走,她還沒搞明白的話,花了10萬美金買來的設備就得閑置了,再處理起來會很麻煩。 好在哥哥挑選的廠商也看重中國市場。他不知道自己的客戶是想把薯片賣到美國去,他相信9億中國人肯定會愛上薯片的。等到那一天,那將是會怎樣輝煌的市場。 所以,技術員十分認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培訓工人的時候也相當嚴肅,絕對不允許他們馬虎了事。 縣里和公社都十分看重這事兒。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生產,他們將附近幾個公社的高中畢業生都調過來了,待到培訓結束就上崗。高中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應該能玩得轉洋玩意兒。 事實上,真空減壓油炸流水線是自動化的,只要掌握的cao作流程,就算不識字的工人也能干這活。 但領導們都非常嚴肅,縣里的領導過來協調現場時,還認真地強調:“誰的錢來的都不容易,你能想辦法籌錢在我們這里投資進行農產品深加工,我們就該全力以赴,爭取讓你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堅決不拖生產的后腿。好人好馬上好工程,效率才能高?!?/br> 唐安妮受到了感動,也認真地強調:“等到產品一出來,我會盡快還清信用社的貸款的?!?/br> 上帝呀,她還欠了2萬塊錢呢。 長這么大,她頭回借錢,而且還是為一個國家政府借錢。這里沒有私人銀行,要么是政府的,要么是集體的。她感覺好新鮮。 縣里的干部笑容可掬:“不著急嘛,如果做得好,可以擴大規模,招更多的工人?!?/br> 唐安妮作為商人女兒的本能突然間上線。哦,她想起來了,現在政府鼓勵辦社隊企業呢,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而是為了安置剩余勞動力。 她辦的這個薯片廠,好像也是社隊企業。 所以領導們是想讓她安置更多的工人啊。 第164章 唐安妮的薯片機 生產線運行了不到三天, 唐安妮就緊急叫停,要求廠商的技術員進行調試。 技術員認為這是無理的要求,機器明明運行的很好。 “好嗎?你看這薯片成什么樣子了?這樣的薯片你要吃嗎?” 可憐五月天, 天上的太陽和石榴花一樣燦爛, 技術員的額頭上卻冒出了冷汗,支支吾吾道:“這是, 這是土豆品質的問題?!?/br> 好吧, 他承認, 他們公司擁有真空減壓油炸干燥脫水技術, 但沒有生產專門的彩色土豆薯片機。他們的薯片機之前應用的原料都是普通的黃色土豆。 這一回,為了滿足彩色土豆深加工的要求,他們還特別作了調整。 為了保證色彩鮮艷的彩色土豆被加工時時,能夠保留住大部分天然色素,不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 他們將智能化蘋果片真空減壓油炸流水線進行了改裝,變成了薯片機。 上帝呀,請相信他, 在機器漂洋過海之前, 他們真的做了不少次實驗, 每次做出來的薯片都很棒。 肯定棒呀,土豆號稱地下蘋果, 加工蘋果脆片的機器也能生產出蓬松酥脆完美至極的薯片。 唐安妮冷笑:“這就是你所說的完美的薯片?天哪!原來我吃了這么多年這么糟糕的東西,我居然沒有被毒死, 我實在是太幸運了!” 面對這樣一位年輕女士的詰問, 技術員期期艾艾, 連狡辯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因為出來的薯片真的很糟糕啊。 土豆片不平整, 表面起泡, 而且不酥不脆,原本漂亮的紫色還流失了,吃在嘴里感覺就是土豆片而不是薯片。 他只能無力地強調:“機器是好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你看,它是嶄新的,它工作的多棒?!?/br> 唐安妮才不管這些呢,她只態度強硬地要求:“我需要的是能夠生產出合格彩色薯片的生產線。如果你做不到的話,請把它拖回去?!?/br> 技術員常年跟乙方打交道,雖然是技術工作者,卻不是技術宅,相當會判斷市場。 他篤定了唐安妮沒時間等待。 古老的東方國家條件實在太差了,他們甚至沒有存儲設備,根本無法大量存儲土豆。 如果不把這些土豆加工成薯片的話,等到下一條生產線再運過來,說不定她們要等明年的土豆了。 技術員滿臉遺憾:“那實在太可惜了,很抱歉沒能讓您滿意。我現在就拆掉它,將它運回去。我相信,它一定會找到合適的主人?!?/br> 這幾年流行學英語,工廠里的知青也有人外語水平不錯,起碼能聽懂兩人的對話。 他頓時急了,一個勁兒朝唐安妮使眼色。 老天爺哎,這可耽誤不起。機器停工,那廠子怎么辦? 技術員觀察入微,已經意識到對方的著急,心中愈發得意。 沒想到唐安妮卻無所畏懼:“可以,請把你的流水線運回去。為了防止其他人不明情況,還問你們訂購機器,看你們來回白奔波,我會向上面做一份報告,在你們的技術成熟前,這幾年都不會訂你們的機器。我相信,發明了這項技術的荷蘭人可能會更了解我們的需求,為我們帶來更合心意的生產線?!?/br> 上帝呀。 技術員差點沒當場咆哮出聲, no! 這怎么可以? 是他們先發現中國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