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快穿] 第78節
田藍好歹顧忌著當客人的面,要給自己的同事留點面子,她主動邀請:“嘗嘗吧,寧甘農場的葡萄,挺甜的。對了,籽留給我?!?/br> 高衛東呲牙咧嘴,到底沒扛住新鮮葡萄的誘惑,還是伸手吃了嗟來之食。 他看著竹筒,頗為好奇:“你們寧甘不是不產竹子嗎?怎么還用竹筒當容器呀?” 聽說他們的竹子還是三江平原運過去的呢。 薛秀琴感覺這人超級不會說話,回回都踩雷點。 她一個白眼翻上天,已經完全不剩丁點兒大學生濾鏡,實力表達嫌棄:“你這都沒聽說過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個荔枝就是連枝帶葉放在大毛竹筒里,然后800里加急快騎送到長安,才叫楊貴妃吃上新鮮的荔枝?!?/br> 還大學生呢,這都不知道。 像他們寧甘農場,拿竹筒保鮮水果,這事兒就是郝建設提出來的。事實證明,效果很好。坐了這么長時間的火車,他們的水果還是新鮮的。 高衛東當真頭回聽說唐明皇叫人從嶺南送荔枝到長安,還用到了竹筒。他看著手上已經微微發黃的竹筒,百思不得其解:“這怎么就能保存呢?你們在竹筒里放的冰塊嗎?” 薛秀琴也說不清楚其中的奧妙,支支吾吾的。 還是田藍開口解釋:“這是氣調貯存的一種方式。你看這個竹筒它已經形成了密閉環境,里面的氣體組成跟普通大氣不一樣。這種不同抑制了水果表面的微生物活動以及引起水果本身變性的生理生化過程。所以它可以達到簡易版的保鮮的作用?!?/br> 在場的大姑娘小伙子集體目瞪口呆。他們還是頭回聽說保鮮跟氣體有關系。他們原本以為是因為竹子陰涼,達到了一種低溫環境,就跟地窖藏冰一樣。 田藍笑道:“這也算是一方面。氣調貯存的核心在于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氧氣濃度,配合以適當的低溫。每種蔬果的情況不完全一樣,它們各有最適合的氣體及溫度配方。氣調貯存是食品保鮮方面比較新的研究方向,尤其適用于蔬果保鮮。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我那邊有篇文章是關于這方面的介紹?;仡^我找出來給你們看哈?!?/br> 這個找出來就是給她現編現造。她果然是人形農學知識傳播機,農大沒白上,榨一榨,總能榨出東西。 薛秀琴激動得小臉紅撲撲,抓著田藍的胳膊又蹦又跳:“那我們寧甘的水果就能運到全國各地了,所有人都能吃上我們的水果了!” 啊啊啊,太好了,這樣他們真的能給全國人民種瓜果了。他們西大灘,他們寧甘農場,就是祖國的瓜果園! 高衛東目瞪口呆,這姑娘心也太大了吧。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嗎?一個還不曉得是怎么回事的氣調貯存,她就敢想把水果運到全國各地。 夠敢想的啊。 薛秀琴一聲冷笑,當場diss起高衛東:“咋不能想,前怕狼后怕虎,啥事沒干就說不行,難怪拿不出手?!?/br> 她看三江農場的大學生混的很不咋樣哎。就說剛才那位大隊書記吧,人家只信任田藍,根本不把他的話當回事。 換成他們寧甘農場,雖然最早提出建造大棚的人是田藍,圖紙也是田藍畫的。但建造過程中的所有問題,大家都會去找郝建設來解決。因為人家是專業的呀。人家是大學生。 高衛東悲憤了:“我是外語學院的?!?/br> 結果這話不說還好,說完之后他更憂傷了。因為他的英語水平根本比不上田藍。人家連字典都不用,直接能夠閱讀專業文獻。 田藍安慰了他一句:“你們就剛上了大一,郝建設是大學畢業了,大家情況不同?!?/br> 薛秀琴卻打定主意往人胸口上插刀:“可我們好多人都沒上過大學呢,也沒這樣差啊?!?/br> 看,同樣是知青,他們軍墾戰士在寧甘農場獲得的認可度多高呀。這一趟農場要選人當衛生員,戴金霞和邵明都被選中了。等到這回小拱門技術推廣完畢,他們就要去專門進修了。 三江農場的人呢?好像沒有這個榮譽吧。 高衛東被打擊的說不出話來。他們到現在連農活都是一邊摸索一邊做呢,農場選什么工人衛生員之類的,也從來沒考慮過他們。 因為好像他們也沒什么特長可以被拎出來大書特書。 高衛東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小孩,結果現在被女知青一擠兌,竟讓他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他真是書呆子嗎?他和他的同學們都是書呆子嗎?一點生活生產能力都沒有。 田藍頭痛不已,趕緊開口調節:“行了,情況不同,我們這些沒上大學的人,因為早就做好了下鄉的思想準備,所以相應的也會學一些自認為用得上的技能。你們是意外才下鄉的,沒準備。再說了,人多力量大。我們軍墾戰士有600來號人呢,你們才40來人,同樣的概率下,肯定是寧甘農場這邊出專才的人數多呀?!?/br> 況且現在大學錄取率這樣低,能夠考上大學的基本上不能指望靠小聰明,都得埋頭苦讀。不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也差不離了。所以比起他們沒考上大學的中學同學,高衛東他們的生活生產技能很可能會更弱些。 當然,這些話她不能說,不然就有嘲笑人家是書呆子的意思了?,F在又白又專比罵人不學無術更惡毒呢。 高衛東沒被她的話安慰多少,居然嘆起氣來:“我一直認為我們不差,起碼不該是被革.命的對象?,F在看來,真正要被革.命的是我們自己呀。我們居然把自己養成了毫無用處的書呆子?!?/br> 田藍暗道,書呆子的標準可沒這么低。 不過嘴上她還得安慰人:“不要這樣想,成績都是一點點的做出來的。像現在,就有現成的事情等著你們去做。無論水面種植小麥還是改造冷浸田,做好了都是造福人民,功在千秋。對了,現在整個農場有多少畝冷浸田?周邊的生產隊又有多少?你們打算年前改造多少畝?我建議是分成小組,每個組負責一個生產隊,現場指導改造。你們人數夠分組嗎?把農場的中小學生都叫上?!?/br> 高衛東卻結結巴巴:“多……多少田?我不知道啊?!?/br> 田藍立刻忘記了要當人面給他留面子,直接火冒三丈:“這半個月你們做什么了?還沒去調研嗎?我怎么說的?入冬前改造壟田,效果勝過于開春后?,F在幾月份了?馬上就是11月,眼看著就入冬了,你們到現在您在基礎的調研工作都沒開始嗎?那你們干什么了?” 高衛東沒好意思作答。 他們大學生是農場的文藝先鋒,被農場賦予思想建設工作的重任。為了宣傳領袖的運動思想,他們一直在練習歌舞排練節目。至于排練節目之余,那就是盯著田藍,看她又搞什么幺蛾子。 田藍冷笑,居然背起了詩:“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們看別人像傻子一樣忙忙碌碌,殊不知你們伸長脖子看熱鬧的模樣有多呆多蠢!” 高衛東面紅耳赤,想辯駁卻找不出話來。 薛秀琴還落井下石,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你們都這樣做事的,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不曉得要積極主動嗎?太不可思議了。你們哪里是為人民服務啊,你們這是官老爺蹲在衙門里逞威風,打算等人求上門來磕頭吧?!?/br> 高衛東被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田藍也不打算再讓他說話,直接轟人:“還愣著干什么?趕緊去做調查去做規劃呀。真是的,想在客人面前好好表揚一下你們的成績,結果你們非得關鍵時刻掉鏈子。剛開始到農場的時候,你們是沒準備?,F在你們都過來快一年了,還把自己當新人嗎?你們是打算當一輩子的新人嗎?還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先糊弄過去再說?” 高衛東像是被班主任嫌棄的那屆最差的學生,羞愧地趕緊撤退。 田藍還在后面喊:“動作快點,別磨嘰。磨刀不誤砍柴工,把事情搞搞清楚再下手,事半功倍?!?/br> 打發走了人,她還唉聲嘆氣。這一屆的娃不行啊,太難帶。 薛秀琴跟著唉聲嘆氣,十分替田藍犯愁:“你在這兒真是荒廢了,跟這些人共事,怎么能做出成績來???他們根本就沒有心思真正扎根農村搞建設。我看他們就是來鍍金的?!?/br> 田藍還算講良心,替人說了句公道話:“他們做事還行,挺認真挺刻苦的。你們看那邊,竹筒引水下山,就是他們搞出來的?!?/br> 薛秀琴聽她夸獎三江農場的知青,有些酸溜溜:“我們是因為山上沒泉水,要是有的話,肯定早就引下山了?!?/br> 田藍哭笑不得,沒想到這姑娘的好勝心居然如此強。 她點點頭道:“那肯定的,我們寧甘農場的知青一向聰明能干?!?/br> 薛秀琴就高興地抱住田藍的胳膊,主動發出邀請:“那個小拱棚的研討會,你也來參加吧。沒有誰比你更了解情況了?!?/br> 田藍下意識地拒絕:“算了,你說就很好,我還有其他事要做?!?/br> 要論起實際種植小拱棚的經驗,西大灘的所有人都比她豐富。她就是知識的傳播者,實踐都沒實踐出一季的作物。 再說被派出來做技術指導,也是上級領導對知青們的一次歷練。干得好,知青們的履歷表上就有漂亮的一筆,將來發展也大有裨益。 什么招工招學,進一步進修,都是不斷進步的契機。 她自帶穿越的金手指,既然已經打定主意當知識的傳播者,不缺這些機會,又何苦橫插一腳。 薛秀琴卻抱著她的胳膊不撒手,一個勁兒地磨她:“來吧,這次研討會好多人呢。有農場的,還有塑料廠的?!?/br> 田藍下意識地追問了句:“塑料廠的來做什么?” “塑料膜就是他們生產的呀。他們得問清楚我們對塑料膜有什么要求,然后才好按照我們的需要進行生產?!?/br> 因為這個,她深深地嫉妒三江農場。這些人好闊氣呀,他們還有自己的塑料廠。不像寧甘農場,都是求爺爺告奶奶地從外面調。 田藍也被誘惑了,立刻改了主意:“好,我去,我跟你一塊去?!?/br> 塑料膜種植事業發展到半個世紀后,主要進展方向就是在塑料膜上做文章。 現在的塑料膜,還真不能滿足田藍搞事業的需求,必須得往前進化一步了。 第47章 六十年代好種田(捉蟲) 半個世紀后, 農用塑料膜主要還是分地膜和棚膜兩種,除此以外還有防蟲網、遮陽網飼草用膜以及農用無紡布等。 其中地膜因為成本低廉,使用便捷, 效果顯著,占據了農用塑料膜半壁以上的江山。 田藍想要發力的方向也是地膜。 她在小拱棚的研討會上提出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塑料膜的顏色, 另一個則是塑料膜的厚度。 她給大家發油印資料,一本正經地無中生有:“這是我以前在一本雜志上看到的內容,具體是哪個國家的研究成果翻譯過來的, 我已經記不清楚。我只記得上面大概提到的一些內容?!?/br> 田藍太摳門, 印刷的資料太少,除了塑料廠的代表之外, 其他人只能兩人合看一份。 但這并不影響大家的熱情, 因為寫在紙上的字,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什么黑色地膜可以在夏天用于除雜草和降溫, 前者是因為透光性差, 被覆蓋的雜草不能發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長不好, 這個大家能夠理解。但是后者挺不可思議的。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夏天穿深顏色的衣服熱死人,淺色調的才涼快。 田藍解釋道:“就是因為黑色吸熱, 塑料膜自己把熱量都吸收在膜本身上, 傳遞給土壤的熱量就少, 所以能夠達到降溫的目的?!?/br> 嘿, 這個理論倒挺稀奇。 除此之外,資料上寫的藍色薄膜在弱光條件下透光性高于普通膜, 強光照射下又低于普通膜, 真不可思議。它用于水稻育秧, 居然能夠達到苗壯根多成苗率高的效果, 聽著簡直就像天方夜譚。 還有那個什么銀灰色薄膜抑制蚜蟲,紅色地膜促進甜菜含糖率增加,胡蘿卜長得大。一條條的看得人眼花繚亂,進而眼睛發熱。 要是這些都能成真,那得增加多少農作物的產量???農民一年到頭在地里累死累活,效果還比不上一張薄膜,叫人不得不感嘆,農業現代化才是農業發展的唯一正確道路。 田藍趁機開口:“我也不知道這些能不能成真,因為我還沒做過相關的試驗。但就我查到的資料和了解到的情況,我認為這些是有理論基礎的。因為植物生長對光照的要求不一樣,每種植物所需要的波長也不盡相同?!?/br> 這個,現在倒是有相關的研究。參會代表里不少人都點頭,認為可以一試。 塑料廠的技術員認認真真地看完了整張資料,然后才言辭謹慎地表示:“這個顏色塑料膜我們可以試試,先小批量生產用于試驗。如果效果好的話,我們再大規模推廣?!?/br> 大家紛紛點頭,即便對此將信將疑的人也覺得這是做事的正確方法?,F在要備戰備荒哩,他們不能放過一切可能增加農作物產量的方法。 田藍如釋重負,事情進展如此之順利,真是可喜可賀。 但是第二條,她要求塑料廠生產輕薄塑料膜,技術員就有話要問了:“你說的輕薄是個什么標準?太薄了的話,會不會起不到效果?” 田藍認真的道:“我的要求是這樣的,當種子萌發生長到一定高度后,可以不需要人工破膜,它自己就可以突破薄膜生長出來?!?/br> 天哪!參會代表們都感覺自己應該收回先前的論斷。什么顏色薄膜完全不算天方夜譚,這種薄膜才是匪夷所思好吧。 田藍正色道:“雖然聽著有些不可思議,但我認為將來如果大規模使用地膜,那應該是一個前進的方向。因為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是提高生產效率,減少非必需人工消耗。大面積的地膜覆蓋,比方說種植棉花,成千上萬畝棉田,假如要靠人工一點點去破膜,那么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成本?!?/br> 塑料廠的技術員沉吟了片刻,相當實事求是:“我們還沒做過相關方面的研究,生產這種薄膜可能存在難度。后面我們看能否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專門進行這方面的嘗試?!?/br> 主持會議的團長立刻表態:“那就請我們塑料廠的同志們多費心了?!?/br> 他也覺得這種薄膜好。反正是莊稼自己破出來的,大小當然由它控制,肯定要比人工動手更合適。 田藍笑出了酒窩,趁機得隴望蜀:“我還需要一種兩邊薄中間厚的薄膜,保水用的?!?/br> 眾人又開始驚訝,這又是個什么東西?保水用的是什么意思? 田藍解釋道:“我國很多地區都存在缺水的情況,即便是三江平原這樣水系發達的魚米之鄉,也會有春旱秋旱發生。因為大家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月到9月。像寧甘高原這種四季分明的地區,雨季和旱季的差別更加明顯。這就導致了什么情況?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三江平原7月初發生洪災,8月下旬就又鬧旱災。假如我們可以將之前多出來的水挪到后面用,那就大大緩解了旱情,有利于農作物的豐收?!?/br> 她扭過頭,在小黑板上寫下了:塑料地膜覆蓋集雨灌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