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復蘇的旁門祖師 第448節
書迷正在閱讀:[鬼滅]主公喊你回家種花、[排球少年]前輩!我是你的粉絲、[網王同人]網王之甜時青梅酒、飛升從抽卡開始、邪神男友是Omega[女A男O]、穿成乙女游戲里的路人甲之后(nph)、被迫yin蕩(NPH)、方芷(真父女1v1)、青色荊棘、壞男人賴上我(H、1V1、甜文,劇情)
第856章 事了回華山閉門誦黃庭 對于這種人,高景飛的態度那就是趕緊把其流放的遠遠地,讓其見識一下什么叫做人間疾苦,最好一輩子不回來那種才行。 因為這種能力不行但自信心過了頭,且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往往都是成事不足敗事卻很有余。國家大事一旦讓他們參與進來,那多半就是來壞事的。 歷史也證明是如此。沒有其人為了坐穩自己遼東經略的位置殺雞儆猴,矯詔怨殺了毛文龍,也就沒有后面的后金入關打到京城腳下的一些列情況了。 有東江鎮這顆釘子插在后金后腚,不要說狡猾謹慎的洪臺吉,便是一代梟雄的努爾哈赤也不敢坐視老巢被端的風險入關燒殺劫掠。 而那樣爭議巨大的人物,竟然還被洗白成了民族英雄,在小說和影視作品里吹成了忠君愛國的典范! 反而很多民族英雄被相繼撤出了課本,這是什么情況? 可惜他目前做不了更多,沒法將這家伙趕出遼東。 等jian細被押下去,為首的遼東督師孫承宗才開口。 “各位同僚,這建奴擅長做間果然并非虛言,今日便可見一斑,我等萬不可犯昔日遼陽等城的錯,讓建奴鉆了空子,以至于我等辛苦打造的遼東防線功虧一簣,大好局面敗壞!” 在場文武齊齊點頭。 實在是有著慘痛的教訓在前,現在要是再有難民潰兵在城門叫喊,遼東各地駐守的官員都不敢輕易放人入城,以免被其中的后金jian細混了進來。 見眾人態度,然后孫承宗轉向高景飛一禮說道: “此番可多虧真人明見,讓我等得知建奴詭計,沒有落入陷阱平白損失人馬,孫某必將上報陛下為真人請功!” 高景飛卻還禮道: “孫督師過譽了,我雖方外之人,但到底生于斯長于斯,為大明、為朝廷做事也是秦某應該盡的一份力,若非我等修行中人不好過多干預紅塵,秦某都想提刀上陣多殺幾個建奴呢!” 大家聞言更是一陣稱贊。 方才他們可都見到了道人施法,然后那位已經叛國投敵甘當后金走狗jian細的遼東生員劉伯鏹便乖乖坦白敘述。 按理說在這種官府大堂之中,周圍又都是文武官員在場,其中還有孫承宗這樣位極人臣的存在,氣運干擾之下,少有修行者能夠在此等環境下成功施法,但凡妄動法力者,多半要遭到反噬。 但高景飛身份不同,本來他就與大明國運氣運相連,這次又有大明皇帝賜予的天使身份,所以不會受到國運官氣這種秩序之力的限制和反噬。 在場的文官因為出身儒家,而儒家自古都兼負有祭祀的職能,對于王朝氣運的運用不輸于道門,自是多少都知道一些內情,以往便是朝廷冊封的道官僧官,想要在官府大堂這種地方施法也都不那么容易,至少要得到主官當堂許可,甚至要有王命旗牌在身方才可以。 武將們或許不如文官所知更多,但也各有傳承,能夠知道這位道人的不同尋常,所以大家對于這位年輕道人的重視程度也就更高了。 不說別的,單只那一手憑空筑城之術,就足以讓他們省卻太多的力氣,面對外敵也是少了畏懼,更多幾分底氣。 一時間,對于皇帝派人親自犒勞前線士卒,沒給他們趁機撈油水機會的那點怨氣都因此散了不少。 接下來高景飛又在遼東多停留了幾日,還幫助孫承宗又多修了兩座石頭城堡,就在后世通遼一帶,進一步的加固了大小凌河與寧錦的遼東防線,并且還施法幫著遷移百姓入各處城池,有他幫助,可以說為孫承宗省了大把力氣。 因為但凡遷移百姓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是一件麻煩事,即便現代那種效率高的社會,也都十分難辦,更何況是這種古代社會? 中土百姓自古都有鄉土情結,最是眷戀故土,不愿舍棄家園。 反而有高景飛這位神仙出面,展現神通為大家筑新城,讓百姓們抵觸心理減輕了不少,又施法運走了百姓和他們的家當,讓孫承宗豎壁清野的計劃得以很好的實施,接下來再面對后金方面的進攻,就不怕建奴們驅趕百姓攻城填土的老一套了。 如此高景飛也算是功德圓滿的跟著使團離開遼東返京。 雖然他尚有一些目的未曾達到,比如圓嘟嘟的問題,但現在袁某人深得孫承宗重用,又在遼東文武面前表現的十分強勢和有能力的樣子,他也不好多說,畢竟疏不間親,這點道理他也是知道的。 “好在現在的遼東防線經過他一番改造,再加上寧遠城里識破后金jian細那一幕,也算給歷史帶來了比較大的改變,料想接下來只要孫承宗不倒,維持遼東防線將后金牢牢封鎖的成功性還是很高的?!?/br> “到時候只是缺糧缺鹽的問題,就能給后金帶來致命的危機,為求破局,后金一方必會想要突破封鎖,而破局的手段不外乎在遼東防線上撞得頭破血流,或者另尋其它出路這兩種選擇?!?/br> “無論是哪一種,對大明來說都是有利的,只需要給大明一定的緩沖時間,以大明的體量,在皇帝有了錢之后,控制好遼東與西北兩地局面不敗壞,其他地方多半折騰不起什么大浪來,那么所面臨的境況將會比崇禎登基之后好的太多,甚至重回萬歷年的境況也并非不可能!” 心安理得的回到京城之后,高景飛又在大明京師停留了月余。 其間除了繼續幫皇帝搞錢之外,還將自己的一些謀劃和后世的先進觀點都書寫下來秘密交于朱由校,讓這位皇帝開闊眼界的同時,遭遇一些危機的時候也能有個參考意見。 然后在皇帝和魏忠賢依依不舍相送之下,高景飛傳送回了華山腳下,接著直奔朝陽峰,完全不給可能出現的外人阻攔的機會。雖然那種可能不高,但謹慎的高景飛卻不準備冒險。 人間朝廷的事情到這里,他也覺得可以告一段落了,剩下的事情就看朱由校和魏忠賢主仆去cao作了,他感覺自己再干預下去,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 而蒼莽山那邊雖然也尚有一些機緣寶藏沒有取得,但主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他也不是那種貪得無厭之輩,蜀山之中機緣大把,剩下的要是遇到了就順手取來,沒必要特地去搶奪機緣。 因為每當他心中升起這兩種念頭,都有一種不妙的預感。 高景飛明白這是自己修行帶來的心血來潮和冥冥中某種偉大存在給他的一種預警。 畢竟他還是巫覡傳承者,在這方世界獲取的天道功德雖然沒有以往世界要多,可因為他之前幫助皇帝和干預遼東戰局的行為,大明王朝氣運所化的人道秩序意志給與他的獎勵也就是人道功德卻是極多,自然受到大明氣運的眷顧,給與他示警也是正常。 所以高景飛覺得這段時間還是干脆在華山洞府潛修,不再出去浪了為好。 這段時間他跳的太歡,雖然做的很隱蔽,但難免會不小心被浪打翻了船! 第857章 圓嘟嘟殺敵五百寧遠軍自損三萬 高景飛回山這一修煉,就是十幾年的時間。 這十幾年下來,有著好幾次外來人過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前來邀約秦朗這位華山大弟子出山的事情,但都被高景飛以修行在關鍵處為由婉言拒絕。 如此不給面子,或許會得罪一些人,但真要因此反目成仇的,那肯定原本也并非真正的朋友。 畢竟他可是看過封神小說的,那些閑在洞府誦黃庭的截教神仙們肯定可以保平安,但只要你出去了,礙于朋友同門的情義,或者其他方面的事情,肯定就會被攪入進兩大陣營的對抗之中,身在劫中而不知了。 雖然華山作為當下旁門第一大派跟小說里的截教群仙有些不一樣,而且蜀山世界的仙門道派也沒有截教那種萬仙來朝的盛況,但蜀山世界的正道旁門氣運之爭與封神里的三教氣數之爭,本質上屬于相同的沖突。 所以別看只是小說,但在高景飛看來還是很有參考借鑒意義的。 烈火祖師那邊對于自家大弟子的安分修行,心里也是十分贊同的。 尤其是這十幾年來,雖然秦朗的道行沒有再進一步,畢竟真仙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但是這個弟子卻迷上了煉丹煉器,這些年來煉制出了不少各色靈丹和法器,就連法寶都有三件,雖然都不是什么特別強大的那種法寶,但也為華山大大的增進了實力和底蘊。 現在華山門人雖然經過他一番精簡,比昔日不增反減,但留下來的弟子門人卻是個個精銳,沒有那胡作非為之輩,便連那些外門弟子,放到江湖中去,那也個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劍俠高手。 雖然躲進華山不出來,但高景飛對人間的情況也是頗為了解的,除了師兄弟們下山帶回的消息之外,他還有皇帝與魏忠賢那邊的渠道,每隔一個月京城就會派錦衣衛送來一份情報到華山上來,也讓高景飛能夠大事不落的得知大明朝廷的一些內幕。 不出意料,就在他離開京師回山的第二年,也就是天啟六年,歷史上記錄了濃重一筆的、堪稱影響大明和后金兩個朝代大局的“寧遠大捷”,就依舊如同歷史上一樣的發生了。 事實證明高景飛當初給皇帝和魏忠賢兩人的評語說的很準確。 因為孫承宗沒如歷史上一樣下臺,那位圓都都沒當上經略,依舊在鎮守寧遠,只是他雖然嘴炮犀利,真正面對后金開戰時卻又表現拉胯,面對后金號稱十萬大軍大舉來攻時他色厲內荏,選擇了閉守城池,畏懼不戰。 反倒是城頭的紅夷大炮連發幾輪,僥幸擦中了三里外扎營的后金陣營,僅僅死了幾個阿哈,卻讓袁某人沾沾自得,大肆宣揚后金老奴是怕了他袁某人的威風,才會當場后退五里重新扎營。 可這紅夷大炮明明乃是徐光啟、孫元化師徒等見識到西方火炮力量的大明有志之士想方設法搞來并進獻給朝廷的,并且寧遠的炮臺包括火炮的運輸安置都是人家孫元化一手cao持,他卻把功勞都安在了自己身上。 何等的恬不知恥? 而當日后金大部隊靈活轉移的去往遼東防線其它地方,只留下一支偏師的時候,他袁某人又蠢蠢欲動,不顧手下將領這明顯可能是后金誘敵的提醒勸諫,強行派兵出城撿便宜,結果被埋伏的后金騎兵殺得大敗虧輸,雖然沒有如歷史上寧遠之戰損失三萬兵馬之多那么慘重,但此次明軍也加起來傷亡一萬兩千有余,還連累了覺華島的水師。 高景飛因為有著歷史教訓,特別在覺華島防線設立了四座石頭堡壘,用于防衛后金渡河,又能隨時出擊牽制后金。 可惜這些布置因為袁某人一紙軍令,讓覺華島和附近堡壘守軍配合清繳后金偏師的計劃給打斷了,結果是寧遠城冒進出擊受挫損失慘重退守城池,覺華島的守軍沒趕到交戰,又被后金方面一番沖擊,隊伍幾乎十不存一。 好在高景飛設計的堡壘無論是方位布置、還是類棱堡的格局,都讓不善攻城的后金望而卻步,才讓逃回來的殘兵與剩余守軍以不足兩千人的兵力抵擋住了后金數倍人馬的圍攻。 這事明顯就是袁某人以一己之力給明軍帶來的重創,作為寧遠防線的主官,他根本洗都沒法洗。 但是當初信了袁某人豪言壯語的朝中官員們,這時候誰都不想承認自己看走眼,而袁某背后又有東林黨的維護支持,再加上這個時間點朝廷探子回報后金扛把子努爾哈赤又恰巧身體不適,所以原本應該算是嚴重失職的行為,被那些文官們一番cao作,上報到朝廷后竟然就如同歷史上一樣,變成了被大肆吹捧稱頌的炮擊重傷了努爾哈赤的“寧遠大捷”這份天大的功勞! 實際上努爾哈赤根本就不是所謂的中炮受傷,而是受孫承宗步步為營布局封鎖的影響,導致遼東地區物資緊缺,糧價瘋漲,即使老奴下令分批屠殺漢民取其存糧,也無力支撐后金維持戰局,再加上老奴這次出兵眾多,卻在新的遼東防線下左突右出裝的頭破血流,因此急火攻心之下,本來就年紀到了且早年征戰留下的舊傷也相繼復發,再受此次攻城不利的影響,身體當然會每況愈下,明眼人都看出可能沒有幾年好活矣。 根據歷史記載,努爾哈赤在寧遠之役之后幾個月都還陸續帶兵出戰,直到背后毒瘡發作不得不帶人去溫泉療養,結果又遭遇毛文龍從南邊率軍突進,距離老奴不過數十里的事情。 努爾哈赤療養不成慌忙回返遼沉,身體更是吃不消,于是很快就一命嗚呼。但不久之后毛文龍卻因為圓都都的看不順眼而被矯詔怨殺,真是可悲可嘆。 所以這里面努爾哈赤之死要論功勞最大的,還是孫承宗與毛文龍、孫元化等人,從寧遠之戰到老奴病死,中間還隔著足足八個月時間之久,圓都都在里面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結果被他和東林黨們恬不知恥的將功勞全都攔在了自己身上,造就了圓都都抗金名將的威名。 后來更是忽悠崇禎皇帝五年平遼,崇禎不如他哥哥能一眼看出這是個畫大餅的嘴炮,結果也都知道了,在袁某人cao作下,大明從此一敗再敗,還在新皇登基第二年就被人打到了京城腳下。 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圓都都矯詔殺了毛文龍,讓后金一方沒了后方心腹大患牽制的緣故。 而崇禎三年圓都都就被皇帝處死,也算是罪有應得死的一點都不冤。光是胡吹大氣忽悠領導,最后一點沒做到這一樁事,放在現代那也要治你! 第858章 改變歷史氣運大漲 后世還有不少人受到一本小說的影響,在那拼命的鼓吹圓都都是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但看過相關史書的人都知道什么炮擊重傷努爾哈赤都是假的,就算史書有美化,可時間也對不上,畢竟哪個中了炮的還能活蹦亂跳八個月才死?不過是當時文人夸張的筆墨罷了。 現在那位在某度百科上標注的還是“抗金名將”。 而縱觀其中袁某人為官多年所立功勞,也都多有不實之處,甚至前后矛盾的地方。 實際上寫小說的那位本身因為出身來歷就屁股是坐在后金那邊的,在其一系列小說書中不乏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改成jian臣反派,又將漢jian賣國者寫為正面人物的手筆,比如宋代的呂某人,而且細數之下還不止一處,也不知存了什么心思。 這并非單單一句“小說只是虛構的作品、需要戲劇化創作”等等理由就可以解釋的通的。 要知道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你胡搞亂搞可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 尤其是涉及真實歷史的部分,那些小說里更將后金高層描述的一個個都是英明神武的模樣,卻刻意?;瘬P州十日、嘉定三屠和廣州之屠、川蜀之屠等罪行,一幅入侵中土也是為了解救中原百姓、逼不得已的樣子。 更在丑化那些抗金仁人志士的嘴臉,實在是書寫的比較精彩,連番洗白也迷惑了不少廣大讀者。 直到網絡時代興起,大家接受的資訊多了起來,才逐漸回過味來,發現這里面的問題。 而跟歷史上記載的結局不同的是,這一世界有著高景飛的參與,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遼東防線變得比歷史上要強大的太多。 不光是大小凌河,連遼東通向草原方向的道路也都被高景飛施法塑造的城堡擋住了,后金一方在西北南三個方向都無路可走,雖然努爾哈赤依舊如同歷史上一樣對遼東防線發動了試探性的攻擊,但卻處處碰壁差點被裝的頭破血流。 也就是在寧遠防線上因為圓都都的saocao作,讓寧遠軍和附近的覺華島守軍損失了一萬兩千余人,算是明軍此次唯一一場大敗。 但隨后老奴因為急火攻心等一系列問題病倒了,卻被吹捧為疑似受圓都都炮擊,甚至可能已經死了來攪亂人們的注意力,企圖變罪過為功勞,來一場瞞天過海之計。 只是這一次有了高景飛的提前提醒,皇帝和魏忠賢不但在遼東戰場各處都派了錦衣衛暗探,還請了老朱家扶持的修行中人幫忙探查,結果都證明圓都都“寧遠大捷”是假,損兵折將是真,然后魏忠賢干脆借此掀起一場大桉。 事后所有為寧遠大捷吹捧的官員都被徹查,一時間錦衣衛連抄家都有些忙不過來,不但皇帝內帑短時間得到了一筆十分可觀的巨額收入,還順帶打擊了一番士大夫集團的囂張氣焰,重新豎立起大明皇權威嚴。 而且桉情公布之后,也讓東林黨在民間的聲望直降,畢竟這種戰敗卻邀功的行為可不光是欺君之罪,更是愚弄了天下人,就是很多原本的東林黨人都羞于與之為伍。 至于罪魁禍首的圓都都,雖然沒有被凌遲處死、傳首九邊,但也被貶到閩南,擔任新設立的北港知縣,負責從沿海遷移百姓到東番島。 在這個時代,開辟東番島這種行動可以說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弄不好不是死在海上,就是死在島上多發的瘧疾等熱帶疾病中。往往是大多數官員們避之不及的,他們寧可掛冠而去也不會接受這樣的指派。 但袁某人卻不得不去,這也算是皇帝給袁某人的戴罪立功機會,尤其是在高景飛給的小冊子里著重記錄了東番島一年三熟的氣候和金礦的分布,再有李旦、顏思齊打下的根基,雖然目前東番島上的移民據點控制在鄭芝龍的手上,但鄭芝龍對于東番基業并不重視,他重視的是衣錦還鄉,受招安后在閩南老家光宗耀祖。 以上這些都是高景飛為這個世界大明朝帶來的改變,不說改變大明覆滅的結局,但至少可以為大明多拖十年八年的時間。 天啟還健在,沒有歷史上崇禎剛上臺被東林黨忽悠傻了一下子就自廢雙眼和臂膀,裁撤了錦衣衛和天下驛站,那么文武百官也就不會如同解開了韁繩一樣因失去監管而肆意妄為,某位李姓驛卒也就不會因為失業而加入造反事業最終打進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