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癥狀全都一樣,高熱不退,劇烈的頭痛。 四連連部,連長,指導員,排長,還有幾位有威望的老兵,全聚集在連部開會。 “大家各抒己見,說說看,怎么辦?” 連長已經接到團部的緊急電話,靠近大江的幾個連部已經發生疫情。 四連現在也有三個人病倒,連長,指導員已經有了聯想,三個人已經被隔離。 除了隔離,他們再也沒有別的辦法。 團部醫院不大,近幾天已經人滿為患,藥物也不夠,四連的三人送過去也是白送。 “連長,不管怎么樣,還是送團部醫院吧。他們三個不能等啊,去團部醫院總比等死要好?!?/br> 出聲的是賀峰排長,那個發高熱的老兵是他的發小,在戰場上沒有犧牲,難道要死在瘟疫中不成。 他焦急啊,可除了焦急,他不懂醫術,也做不了什么。 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禱,為好友祈禱。 “送過去,可團部醫院本來就不大。近幾天 ,已經人滿為患。 各種藥物,早就沒有了庫存。萬一他們不是瘟疫,去了反而被感染,那怎么辦?” 吳連長何嘗不想把三人送去醫院。 可送去了萬一不是瘟疫,反而會被傳染。那可就會害了他們。 “我們連里還有沒有人懂醫的,老吳,咱們馬上召集知青們問問?!?/br> 除了知青,其余的人都知根知底,不用問。 他們有所有知青的檔案,可會不會醫術,還得問問。 例如好幾個知青家里的父母不是軍醫就是普通醫院的醫生。 問問也許,能有什么辦法。 “行,這是個辦法。小張去通知所有的知青們來曬場開會?!?/br> “是?!蓖ㄓ崋T張水池馬上去找人。 今天太陽熾烈,所有的人,都在地里干活。 四連除了大量種植糧食,供給國家。還種植大量的黃豆出口,換取外匯。 也有大片的地,種植了蔬菜。 今兒,知青們都在菜地做事。 通訊員張水池,一路狂奔來到菜地。 “周永,召集所有知青去曬場集合,記得是所有知青??禳c啊!” 張水池一把抓住菜地邊緣的人,焦急的說道。 “好。有急事是吧?” 周永立即站起來。 “嗯,快點,很急的?!?/br> 周永是第一批來到四連的知青,處事公正,遇事考慮全面,顧全大局。 是一個擁有大智慧,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目光遠大,對局勢分析極準。 他知道目前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在所有知青中,他的威望極高。 做事穩當,勤勞,為人處世也是一等一的好。四連的連長,指導員,也非常喜歡這位年輕有朝氣的小伙子。 二十分鐘的時間,所有的知青抵達連部曬場,站在臺子下,望著一米多高的臺子上的連長,指導員還有幾位排長。 指導員先站出來說話,“同志們,近日大雨連綿,河水中各種牲畜泛濫成災。河水也不再干凈,我們四連還好,飲用的河水只是連接的大江的一條小分支。 即使如此,河水還是有些污染。團里,包括大江以及支流流過的區域都有發現有人發生高熱,頭痛,嘔吐,這些都是疫情的初始。 團部醫院已經人滿為患,藥物也空了。咱連現在連個赤腳醫生都沒有。 召集大家來,就是想問問,你們所有人中,有沒有家學淵源,學習過醫術,自認還有幾分能力的。 我可說好了,不能說謊,現在是人命關天。 不能存僥幸心理,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只要今日幫四連邁過難關,以后他(她)就是四連的醫務室的新赤腳醫生。等這次的疫情過去,我們送你去團部醫院學習,送你去省城學習?!?/br> 指導員的話,在下面所有引起了大轟動。 還有人交頭接耳,找人問。雖然他自己不會醫術,可在找別人詢問。 蔣欣怡拉了幾下昭君的衣服,小聲的說,“君君,你報名啊。我記得你小時候跟你姥爺學過中醫,還幫我們把過脈?!?/br> 胡薇薇也想起來了,君君確實學過中醫,還跟阿姨學過一段時間的西醫,不過那時候沒有太在意,以為君君就是好玩。 她們還做過君君的練習對象呢。 昭君自己都沒有想起那茬,調動原主的記憶,發現原主確實學了蠻多中醫知識,還有一些簡單的西醫知識。 學中醫是為了哄姥爺高興,學一些西醫知識只是有中醫知識解釋不了的,她就問mama,然后學了一些淺顯的西醫知識。 她mama不是在什么醫院工作,是在鋼廠的醫務室工作。 昭君在紅樓世界用過醫術的金手指 ,雖然是附帶在送子娘娘中的一個小外掛。但醫術,知識這些不比別的金手指,用了就用了。 只要神魂強大,是會刻印在她的腦海中。 她開設月子中心,設婦科,兒科???,在那個世界多年,醫術知識已經扎根于她的靈魂記憶深處。雖然婦科,兒科,她是專精。其余的醫學知識,她也有涉獵,只是不是專精。 “啊,欣欣你不說我都忘記了這茬。腦子不用都生銹了,可我高中以后,姥爺去世,我就沒有再學。 我學的那點,能治好人嗎?那可是人命關天,不是兒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