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汗珠一直沒有少,滴落在脖子,衣服上。 背后上半身,早已汗濕透,昭君還不能休息,去到河邊,洗干凈野菜,攤在屋外的架子上瀝干水。 “竇昭君同志,你沒有去縣城???” 昭君可不比住大宿舍的人,她們人多,一人撿一些柴火,就有很多。 一刻都不能停歇。 抬起頭,蹲在原地,仰頭看向從河對面山林,草坪,踏青歸來的一群男女。都是昨天和她一樣新來的知青。 “沒有,你們也沒有去???” “嗯,我們明天去?!?/br> 喊話的女知青是京都來的楊寧婭,昨天有過短暫接觸。好像性格還行。 楊寧婭一群人有七八人,都是京都新知青。 地域團體很明顯。不過這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了解彼此,慢慢的,性格相近,趣味相投的人慢慢會扎堆走在一起玩鬧,工作。 走到河邊,幾位京都的男知青還嬉笑的脫下鞋,在河里抓魚。 “博文,你腳邊不遠有條魚,快抓?!?/br> 陳崢陽見到不遠處的那條兩斤左右的大魚,焦急的喊道。 李博文低頭盯著自己腳邊不遠處望去。 還真是,一條兩斤左右的大魚,在他的腳邊不遠處悠哉游玩。 慢慢的彎腰,慢慢的下蹲,慢慢的伸出手,浸入水中,好似能伸手抓住時,猛然發力,水面濺起無數水花,可惜只是抓住了一團水汽。 大魚被驚嚇過度,慌里慌張的選了一個方向,游過去。 正好游到對面碼頭不遠處,昭君正在河水中洗背簍,隨手在水中蕩洗背簍,蠢魚運氣不好,被昭君不經意的舀進了背簍中。 這真是,守株待魚。 好嘛,眾目睽睽之下,昭君訕笑尷尬的很。感覺好像是她故意的。 “楊寧婭,你過來?!闭丫荒軐χ訉γ娴娜苏惺?。 手利落的一把抓住碼頭邊的水草,扯了一根長長的水草,掂掂,感覺不太脆。 一只手拎起魚,兩根魚草交織從魚鰓穿過??焖俚拇騻€結,魚兒蹦跶的再歡實,也無法逃脫。 昭君朝身后的草坪扔過去,“楊寧婭,你們抓的魚?!?/br> 對面的幾人都沒有想到竇昭君會主動給他們。 不能說還,本來也不是他們的魚。都沒有抓到,人家也不是故意要與他們作對,要抓那條魚。 一切都是巧合。 除了已經走過石橋的楊寧婭,其余幾人面面相覷,不過很快反應過來。 “竇昭君,你抓住了就是屬于你的,我們不要?!?/br> 一條魚,兩斤左右,也不夠上交給連部。爭什么,沒有什么可爭的。 昭君笑著搖頭,沒有大聲的與對面河水中玩水的幾人對喊。 恰巧楊寧婭已經來到她身后,昭君回過頭,與楊寧婭說道,“我不與他們幾個比嗓門,麻煩你轉達。魚歸你們,要不是水中的幾個那樣一捉,魚也不會瞎跑到我的背簍中。 一條魚,不要爭來爭去,你們殺了魚,拿去食堂,讓師傅給你們紅燒,或者燉個魚湯,都行?!?/br> 楊寧婭也不知道怎么婉拒,想了想,答應,“行,我們可就不客氣了?!?/br> “客氣啥,我還一堆事,可沒有時間殺魚,做魚?!睋P揚手中的背簍。 “嗯,謝謝了?!?/br> “不謝?!?/br> 京都的幾位知青,因此一事,對昭君的印象也不錯,至少不是個貪婪的人。 忙活了一天,在晚飯前,總算等回來那五個。 幾人連自己買的物件都沒有放進自己宿舍,直接來到昭君的單間宿舍。 “君君,君君?!边€沒有進門,胡薇薇就急吼吼的喊道。 她已經看到屋前的空地上立的曬架上下三層都放著圓圓大竹篩,上面都曬著野菜蘑菇。 昭君剛剛洗好澡,洗好頭發,正披著頭發,用毛巾絞干頭發。 “在房間?!?/br> 她懶得出去,在屋里回應外面的人。 幾人雙手不空,都拎著東西走了進來。昭君買的東西最多,糧食,油鹽醬醋,大小二十個碗。 胡薇薇與蔣欣怡還給昭君買回來一個舊的洗臉架,以及一個舊的洗澡盆,還有一些零碎的物件。 缺的物件,瞬間都置辦齊了。 胡薇薇嘰嘰咋咋,說起縣城的一切。 文新則是在給昭君算賬,昭君給了他們五十塊錢,說好的多退少補。 算來算去,昭君得給他們錢,超了一點。 他們五個人五顆腦袋,一人補充一樣物件,都不少。連煤油,煤油燈,都給買了。 還別說別的。 “謝謝,等我蓋柴火棚的時候,做好吃的給你們吃?!?/br> 昭君補了錢,看著桌子上的東西,挺滿意的。 看來要置辦倆個米缸,再置辦一個水缸才行。 不急,慢慢置辦。 “行啊,要等收割麥子以后再蓋棚吧?”文新進來之前,就看見屋檐下多了不少碼放整齊的樹枝。 “嗯,你們這幾天不再出去,也每天與我一起去山林里挖野菜。 黃大姐說了,冬天要吃綠色蔬菜,要不然周圍白雪茫茫,缺乏維生素,容易得雀盲眼,一到天擦黑,就是個睜眼瞎。麻煩的很。 等到了冬天,貓冬的時候,萬一食堂的蔬菜不多,可以來我這里給你們煮點野菜糊糊,或者野菜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