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昭君目不斜視,盡量不亂瞟。 “信件放在那邊的竹籃子中,寄出去的信件都是放在那兒?!?/br> 安大路指指墻上掛的竹籃子。 “好,指導員我先走了?!?/br> 放好信件,昭君忙告辭。 出門沒注意,撞倒對面進門的人,“對不起,對不起?!?/br> 不管撞到了誰,昭君第一時間先是道歉,人都還沒有看清楚,扎的馬尾也跟著倒著點。 迎面而來的是連長吳振威,還有黃易玲大姐,撞的也是黃易玲。 沒撞傷,就是小小撞了一下,黃易玲好笑的打斷昭君的賠禮道歉,“好了,小竇,別道歉了。是來找通訊員的吧?” “啊,大姐好,連長好。我是來寄信的?!?/br> “去忙你的,別進到山林里面去,危險?!?/br> “嗯,不會的。大姐,再見?!?/br> 昭君臉上通紅,覺得自己冒冒失失的,有些失禮。 “再見?!?/br> 夫妻倆進去,安大路也看到了剛才的一幕。 “老吳,老黃,地里的麥子,再過些天就能收割。今年還是和去年一樣還是有什么別的想法?!?/br> 還有幾位排長沒有來,三人也就是閑聊。 “和去年一樣,只是時間提前幾天?,F找那些已經熟透的地開始先割。 每年八月中下,九月初,總會有個把星期的大雨暴雨。 每年都會糟蹋一些糧食,看著就心疼。老安,這幾天咱倆在地里找找,從最先開始種的那一片找起。 只要熟了,就先割,不一定等到一起收割?!?/br> 吳振威的提議,安大路自然答應。 每年的收割時,總會遇到幾天的雨季,風吹,雨打,都會糟蹋一些糧食。 看著都心疼。 地里的每一顆糧食,都飽含全連所有人的汗水,一滴汗水摔成八瓣,辛辛苦苦的才種出來的。 糟蹋浪費,對他們來說,那就是糟蹋他們的辛苦付出。 “行,就照你說的做?!?/br> 黃大姐一般不cao心這事,丈夫與指導員老安,還有幾位男排長自然會安排好。 山林里,昭君挖野菜的時候,不知不覺的移動到了一般人都不會進的深林子里。 深林子里,野菜多,蘑菇多,斷碎的樹枝也多。 專挑粗的樹枝撿,慢慢的移動著。 她渾然不知自己進到了深林子,對于連綿起伏看不到頭的林子,其實這里不算深林子。 只是對四連的孩子婦女來說,這里已經算是深林子。 林子足夠大,足夠開闊,四連的人就是天天挖野菜,天天撿柴,也不會進到深林子中。 林子里還有沼澤地,看起來是陸地,可腳下一不注意就會掉入沼澤中。不說林子里,就是外面陸地也是一樣,只是在四連經?;顒拥姆秶鷥?,沒有沼澤。 昭君運氣不錯,離沼澤地很遠。 林子中,她點開淘寶星網中的年代商店,一直用這個掃描,林子里的好些物種,她都不認識。 有了商店掃描,倒不用她認識,只是耳邊自動有語音播報,告訴她,前方還是左右有什么植物,有沒有野雞蛋。 此時,耳邊播報的一則信息,讓她欣喜若狂,一株三百年的野生人參。 邊上還有兩株百年的野生人參。 我挖,挖挖挖,下一刻,昭君化身為人形挖掘機。 深挖到底下很深,昭君完好無缺的挖出來三支完整的人參。 放進背簍,然后轉移進商店倉庫中的紙箱子,能保鮮,先放著。 想了想,放了一支百年的人參到商店寄賣,價格也是標的高,就試試,有人買就買,沒有人買,她也不強求。 早飯以后,她就知道自己寄賣的那套龍票昨晚就賣了出去。 四十八萬,除出一成的寄賣費,她還有四十幾萬。 目前還不缺錢,試試提現,雖然能體現,可是是一比十的比例提現。 四十萬只能提四萬,即使這樣,昭君覺得也不錯。 提現也有說明,會根據時間進程而變化,不是一直是一比十的比例。 還蠻人性化的。 一支還帶著新鮮黑土的百年人參,掛在了商品架上。 暫時她沒有想過提現,等沒錢的時候再說吧。 等到她覺得很累的時候,已經是午后兩點。 不敢在年代商店買吃食,再憑空拿出來吃,昭君忍著饑餓繼續撿柴火,撿蘑菇,挖野菜。 一直到下午四點,昭君才背著大背簍,雙手各自拖著一捆柴火離開山林。 遠處的吳連長,安指導員,正好看到竇昭君的背影。 指導員感嘆道,“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看沒有父母的孩子更是早當家。 瞅瞅,這批來的知青,最明白的人就是竇昭君。 男知青都比不上她 ,是個能吃苦的明白人?!?/br> 吳振威也看過每一位知青的檔案,家庭情況,背景調查,家庭成員,皆有。 想了一下,想起了前面的人的家庭情況。 “是不錯。比老知青都不差?!?/br> 四連的兩位大佬,對昭君的印象又加深了不少。 昭君日后的工作,生活,沒少被大佬們照顧。 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在屋檐下,碼放好柴火。唉,還缺斧頭,有些樹枝,需要斧頭才能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