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書迷正在閱讀:收之桑榆、我的老板挺好睡(1V1·現H)、執念(骨科,兄妹)、誘jian兒媳、東方少女調教志、臨時起意、繼父、被親哥破處以后(luanlun,出軌)nph、蠱惑(古言父女1v1,he,高辣)、[綜漫] 撿到毛茸茸代餐啦
“讀者來信”,誰說他所寫的那個讀者、他的靈感來源,不能是織田作之助這個讀者呢? 再接著,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他在與織田作之助的又一封信件交流中提到了“想要以作之助的來信作為下一篇小說的靈感來源”的請求。 至于說為什么會忽然想到以“讀者來信”作為新的小說靈感……嗯,那就是有關他的“另一個朋友”給他帶來的啟發了。 收到了來自交往多年的、崇敬喜歡的作者的“把自己作為靈感寫進小說里”的請求,來自信件的另一方的織田作之助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于是再接著、仿佛理所當然的,以“為了更多的靈感碰撞”為由,西海晴斗試探著向織田作之助提出了更進一步的、遲到了三年的“見面交談”的請求。 包括但不限于在信件上提出:“知交數年,如果作之助你意愿與我見面的話,于三日后,■月■■日下午三點鐘的■■■處,我將會出現在那里,為新書尋找新的靈感,還請不吝見面。期待與你的會面?!?/br> 以及在社交平臺上曬上未來數日的行程,再暗戳戳地帶上幾句含糊的“期待見面”的話語。 至于最終的效果……嗯,反正那天西海晴斗是在附近的書店內等到了一個紅發的青年讀者的。 兩個人的見面出乎意料的順利。幾乎毫無波瀾、也沒有任何意外發生……順利得西海晴斗都有些感到意外了。 總覺得不應該會這么順利才對……不對,難道他被虐到了變成什么不遇到意外還不開心的類型了么? 西海晴斗狠狠地將這種念頭甩在了腦后。 當然,這項見面的行程當然也不止是就到此為止、僅僅見過一次面就結束了的。兩人的友情在見面之后反而更為增進了一層,而為了后面的某人,西海晴斗又接著與織田作借著“討論書中內容”為由,接連在附近的咖啡廳內打卡了接近一周。 ——最后在今天,讓他終于成功在咖啡廳外,等到了某個自己主動撞上來的家伙。 “太宰君?好久不見,沒想到你現在居然還有空出現在這里么?” 西海晴斗起身打開咖啡廳的玻璃大門,慢條斯理地攔住了似乎想要轉身離開的太宰治,向他露出了一個看上去再自然不過的、驚訝的笑容。 第238章 第三位玩家 織田作之助有一個認識了三年的筆友。 ……不,如果說得更準確一點、單方面的“認識”也算上的話,其實他認識那位“筆友”已經有五年了。 從他……閱讀過一本小說,然后決心放棄殺人、成為小說家書寫小說之后。 ——五年前,織田作之助15歲[1],還是一名人生中充滿著殺戮、也只有殺戮的殺手,是一本偶然見到的小說、以及巧合遇到的小說的作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讓他產生了放棄殺人、去成為一名小說家的想法——“自己來動筆,將小說中登場的某位殺手不再殺人之后的故事寫成小說”[2]。 那位不知名的殺手放棄殺人的原因是什么、他放棄殺人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正是因為產生了這樣的疑慮,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織田作之助才會被那位作家的“由你自己來續寫”的話語誘惑到,由此產生“自己去寫”的想法。 雖然出于某些慎重的原因,到現在距離放棄殺人已經過去了五年仍舊還未真正動筆過,但織田作之助的確是堅持著這一決心、從未動搖過的。 而在這期間,雖然說有了自己“續寫”的想法,但織田作還是不可遏制地,對那位“不再殺人的殺手”的原型產生了些許的好奇——是的,他曾無意間在那位偶遇到的作家那里得知,那位在小說中登場的“殺手”,是有著生活在現實里的“原型”的。 雖然從來沒想過真的會在現實中遇到對方,但織田作之助依舊很難不對他產生好奇。 而他認識了三年的那位“筆友”——正是那位作者口中的“原型”。 這件事,織田作之助是在半年前、與他結交兩年半后才后知后覺發現的。 那位“筆友”的筆名叫做“望月久留美”,現實中的名字叫做“望月薰”,是一位橫濱、不,乃至日本知名的推理小說家。 織田作之助與他相識的契機,他將它看做是來源于一次心血來潮的仿佛偶然的“必然”——那是一位新銳的推理小說家,他第一次注意到“望月久留美”的名字,是在那間他經常光顧、在那里看書的茶館,他的名字就印在擺放在茶館內閑置的、供客人觀看的書架上的小說封面上,在那位提醒他“由你自己去書寫”的作家的手中的書籍上。 那位作家將“望月久留美”稱之為“一位后輩”。 由此,織田作之助產生了“去閱讀他所寫下的小說”的好奇心。 而后自然而然地被對方的文筆與故事所吸引到了——對方的小說里并未出現過什么像他看到的另一本小說中登場的“放棄殺人的殺手”一類的角色,但依舊鮮活而震撼人心,帶著一種另類的生命力——從他的小說中,織田作之助獲得到了與另外一本書相似又不同的感覺。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情緒,似乎還帶了一點還不自知的“共感”——彼時的織田作之助尚未察覺到那種情緒到底是什么。 在閱讀那篇小說之后,織田作之助踟躕了一年,開始嘗試以讀者的身份給對方寄去了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