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任務失敗后 第39節
須知道,昔年魏氏歸附太.祖之后至南北最后一戰之前,又先后陸續有七個大小軍閥與太.祖盟誓歸附,這些人,開國后可沒拒絕封王。 而太.祖為了先解決心腹大患魏氏,對這些諸侯王內懾外撫一向十分優容。不過太.祖駕崩之后,這些人都開始若有似無有些sao動,尤其是幾年來這燕殷看起來明顯是個不好相與的。 寇太師很了解這些諸王,畢竟當年不但當過對手還一個陣營共事過,必反的至少三個,剩下也大都模棱兩可。 “還有小鄱陽王?!边@支前朝反軍只是暫時壓制住而已。 一旦讓其與七王并起甚至結為聯盟,大殷的二十年平靜將立即被打破。 寇太師長吐一口氣,太.祖還是崩得早了些??!要是按原計劃多活個十年,也就可以徹底解決完這些隱患了。 如今局面,權衡之下,寧可讓魏氏重出,也不可意氣用事讓朝廷軍威受損。 否則,該馬上就面臨腹背受敵了。 “第一,先帝三年祭滿,陛下當立即發旨皋京,增召兵丁至滿員,并令留京諸將嚴加訓演!” 寇太師曾經也勸諫過幾句有關皇陵和大溧宮,但他這是為了國力的,與憐惜老百姓毫無關系,現在直接都不管了。 “第二,”他點了點看了輿圖,“越離水,打通容渠安嶺一道,自離西繞自西往東至岑嶺,再聯合百越、西甌二國,一同困之,魏氏必??!” “打通容安一道,需時半年?!?/br> 燕殷皺眉:“半年,半年?!?/br> “但,這都不是目前最要緊的!” 燕殷霍地轉身,寇太師抬起耷拉的眼皮,盯著他的眼睛,緩緩道:“最重要的是軍費!” 魏氏的軍費才是最重要的??! 供養十萬大軍,豈是容易的?在大殷民間調集大量物資并不容易,尤其是鹽鐵箭矢等重要的軍資軍械,尋常吃喝姑且算魏氏有渠道弄到,但鐵箭等若在朝廷的重點監視之下,基本可能性不大。 唯一就是向南方諸國購買。 南方的百越、西甌、安南、交趾等等大大小小諸國,有的是大殷屬國,有些則不是,甚至和中原王朝歷來關系不好,但那些南方諸國礦產資源富饒一年三熟,有錢肯定愿意的。 這就回到一個最為重要的話題,錢,軍費! 必須截斷魏氏的軍費! 若成功,屆時甚至不需要聯合百越西甌二國,岑嶺都不攻自破了。 寇太師言下之意不難聽懂,燕殷眼神閃了閃,他幾乎是馬上就明白過來了。 ——說的就是大鄭寶庫! …… 南方的冬季,不下雪,卻有一種透骨的濕冷,不少兵士適應不了,出現不適之癥。 司馬超親自去醫營探看過,并一一卻探撫過麾下各部,這人確實是個有能耐有城府的,該細慰軍心時,一點都不忽視更不假手于人。 回到將帳時,夤夜的天空,撲簌簌一陣振翅的聲影,一只藍身黑頸的信鴿落在氣窗邊上,幾乎是夜色融為一體。 王欽立即將其捉住,取下腳環上的一封密信。 司馬超展開一看:“寶庫和藏寶圖?” 這是岑嶺來的消息,司馬超幾乎是馬上就猜到了,“……難道竟是大鄭遺寶?!” 他迅速抬目,一陣心潮滂湃,不管干什么,不管有什么所圖,都少不了財資。 他幾乎是馬上就動了心。 “主子?”王欽心跳也有些快,壓低聲音道。 司馬超微微搖頭,燕殷心腹不止一個,尤其他已經跳到外軍,不一定就會選他去。 他略略思忖,迅速出了營門,去了寇子文的營帳,“大哥!你瞧?!?/br> 他直接把紙條一遞。 寇子文乃寇太師之子,此時的司馬超,私下已拜了寇太師為義父。 寇子文接過字條一看,“咦”了一聲,和司馬超對視一眼。 寇子文馬上和司馬超一起去見了寇太師。 寇太師這才剛回帳,正更衣坐下,接過字條,他低頭一掃,頃刻抬眼,有些渾濁的老眼目非常銳利:“你,居然知道大鄭寶庫?” 司馬超笑了笑:“義父,我也是今天才知曉的?!?/br> “因我在北梵軍有幾個人,遂令其盯著那邊,今天很幸運聽見小莊子里頭說什么寶庫之類的?!?/br> 寇太師不置可否,盯了他半晌,點了點頭:“唔,你的消息沒錯?!?/br> “既然有這樣的人手,那就好好經營罷?!?/br> 寇太師吩咐道。 司馬超拱手,恭敬:“是,義父?!?/br> 不過他那人手,是絕對不會差錯的。 寇太師沒再說什么,捻著那張紙垂目沉思,隨口吩咐兩人出去了。 不過翌日清早寇子文就告訴他,陛下已密諭,命寇太師親自帶人,急赴那寶庫所在之地。 上諭,不容有失! [明天更新延遲至晚上22:00~] 作者有話說: 周六即明天,由于榜單的原因,會延遲至晚上10點更新,就一天哈寶寶們! 今天肥不肥?(得意叉腰)嘿嘿,那咱們明天晚上再見啦~ 心心發射!(/≧▽≦)/ 最后還要感謝“阿呆”扔的手榴彈噠!么啾啾啾~ . 以及給文文投雷的大寶貝們噠,筆芯筆芯! 第25章 這些天燕長庭也沒閑著, 他先是精簡了軍規,把先前于大殷軍中現已無關緊要的規條全部砍掉, 列出十七禁三大功。 所謂十七禁, “鼓金旗動,嚴遵戰令;戍值禁約,不可違慢;令行禁止,不謠不詭;……”一下子把一百多條軍規精簡至十多條的鐵律, 責到具體, 環環相扣, 無從推諉, 但有違者一律當斬! 至于三大功, 則明確功勛到個人,分上功、中.功、下功。將者有功則列上席,無功者順延往后;士卒者攢功一到當即擢升, 功賞必明確在冊。另外,還專門設了一個功勛署, 但有異議俱可匿名申訴,嚴格杜絕了頂功冒功的可能性。 燕長庭曾身居高位亦統兵多年,深諳其中關竅, 他道:“將士們,燕殷暴戾, 硭山皇陵與大溧宮延綿數百里已見端倪, ”他命人將帶有朝廷印記的皇陵與大溧宮建筑圖紙在軍中傳閱過,這樣浩大的工程,非征數百萬民夫耗時十數二十載不可, 天子窮奢極欲, 落在老百姓頭上就是滅頂之災。 底下不作聲, 不少人心有戚戚,畢竟,被征召入伍的,基本都是貧家農家的子弟,對于這種時代灰塵他們感觸極深,其實不少人其實已經輾轉聽到了家鄉口訊或來信,甚至有的家庭已經遭了殃,父兄子侄都被強行征召去了,生死不知。 “又有七王蠢蠢欲動,天下再亂恐不遠矣!” 先是煽動軍士與大殷進一步的離心,緊接著就是陳述戰事發生的必然性,最后,燕長庭氣沉丹田:“凡有功者,我軍中一個不怠,汝等建功立業之時,就在眼前!” “你們的兵冊,已悉數焚毀,不必擔憂家人,若有犧牲者,帳上銀冊與撫恤一分不少,俱送予汝等父母妻兒之手!” 燕長庭一揮手,抬出一箱箱的碎金碎金錢貫,在日光下折射出燦燦銀光! 隨即當場分發,謂之基銀,至于先前承諾的賞錢,他表示運輸原因,但近些時日將會全部下發! 手里攢著錢,思及家中父母妻兒,兵冊心事又一去,這樣嚴明的軍紀和軍功,底下兵卒熱血沸騰,舉戟齊呼:“殺!殺!殺??!” 軍紀再度一清,軍心前所未有的凝聚,所有人都仰看著高坡上黑甲戎裝的年輕將帥。 除了將士兵卒,也包括遠處的沈箐沈雋謝英華以及鄧洪升等人。 沈箐拄在大青石上,托腮微笑看著,她身后眾人交頭接耳,帶笑紛紛點頭。 說來,這底下的金銀銅錢還是她友情贊助的,畢竟這岑嶺本來就是她的后備據點之一,燕長庭不肯花光她的錢,但有需要暫時借用一下還是沒問題的,回頭再還就是了。別說她,他本人更不樂意和她分太清楚。 私心里,兩人一輩子分不清才好。 鄧洪升和陳嬰陽笑著說了一陣,又抱拳對前頭的沈箐,二人感慨:“幸好有沈姑娘,感激至極??!” 幸好有沈箐及時提供了岑嶺,另外,還有高爐冶鐵,還及時提供資金以運營,不然估計他們現在有夠頭禿的。 北梵軍在今天正式更名青山軍,青山軍能這么穩打穩扎下來,與朝廷僵持對峙不敗,沈箐的幫助功不可沒。 沈箐笑吟吟:“不用,不用!” 別謝她,她這可不是友情幫助哦。 正如燕長庭一直致力于將青山軍抓在自己的手心。 他固然出自魏氏,但魏氏的和他本人的,還是有本質差別的。 燕長庭以戰績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又親自修改軍規,賞罰分明,各種安排布置,類似今日的聚攏軍心鼓舞士氣更從不肯假手于人。 至于她,高爐一直都是她的人管著的,也從沒打算讓其他人摻和。 她是借出了金銀,但同時過去的還有老金和紅纓,因暫時用著她的資金,所以她已順利成章將大部分的賬務和后勤運轉抓在手里。 這岑嶺原先可是她的地盤,她不管做什么有很大的先機便利。 不管是她還是燕長庭,可都不打算當魏氏的附庸的。 燕長庭可是在“接手”勢力的噢。 這方面,她就非常滿意他的強勢態度。 而她吧,當然和燕長庭是一國的,這岑嶺最多就,大概暫時處于兩頭大的狀態吧。 當然,這些她的私人想法,在鄧洪升等人眼里其實兩者都沒什么差別的,她也不說破,對方樂呵呵,她也笑瞇瞇的,兩人互相吹捧了一陣,她湊過來小聲問:“那咱們什么時候出發嗎?” 嗯,就是那個啥,大鄭寶庫。 鄧洪升迅速掃視了左右一眼,也壓低聲音:“快了,這件事不能耽誤?!?/br> 這是一樁不亞于引出青山軍的大事,讓沈箐供血只是暫時的辦法,肯定不能一直這樣的,況且隨著日后戰事規模擴大,那是絕對供應不上的,哪怕他們也有錢銀來源,但兩邊加一起怕也不足。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一切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