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書迷正在閱讀: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學院實習手記、備用情人(1v1h,訓誡調教)、一見傾心(現言1V1 H)、如何打消反派們的滅宗之心(NP)、定制救贖[快穿]、來點碎片(短篇合集)、清榮(小媽 1v1)、春日陷阱、月亮彎彎(兄妹骨科)
“你既然想多學,師傅不嫌多。明日起,明珠和王掞就都是你的師傅了。你急著,要像尊敬朕一般尊敬師傅們?!?/br> “是,謝汗阿瑪!”胤礽高興的毫無形象的咧開了嘴。 第一步計劃達成。明天你成了孤的師傅,后天孤就有把握一步步把你變成孤手里的劍。 熊賜履與張英對視一眼,心中同時五味雜陳。 第31章 明珠對此事倒沒太大反應,他直覺太子應該另有所求。但拉攏還是算計他把不準,眼下也只能靜觀其變。 一場小會開到晚上,大家又一起吃另了一頓工作餐后,眾人才散去。 會議的結果,自然還是同意了姚啟圣的請求,明他即刻開始著手準備擴建兵制的相關事項。 康熙暗暗決定,從這個月開始,后宮的每個人的月例銀子都要減半。 后宮如何暫且不提。 索額圖可能是受打擊太多,匆匆行禮之后就先出宮去了。胤礽目的達到,準備回毓慶宮時,卻又被張英幾人一起攔下。 熊賜履最是著急,不等出了乾清宮大門就直接問:“殿下為何想請明珠做師傅?” 他急得額角滿是汗。他可是個危險分子,殿下您跟著他會學壞的。 胤礽自然知道他為何憂心,但有些話不能明言。他只能含糊帶過:“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孤請他做師傅,自然是覺得他過人之處?!?/br> “可是…” “師傅不必多想,孤自有計劃?!?/br> 熊賜履還要再問,被張英眼神制止,只能把其他問題咽了回去。他一口氣嘆的十分不甘。罷了罷了,只要殿下有心中有數就好。 三人一起目送胤礽坐上轎攆離開,便各自懷揣著不同想法回去各自府邸。 因為目標達成,及時回到自己的寢殿后又被系統催著背了一刻鐘的英語,胤礽這一晚睡的也香甜。 第二日,新添的兩位老師教的課程,康熙也做了安排。王掞主講律法,明珠則負責講現在朝廷的各種制度。 多了兩門課,胤礽的時間再次被調整。早朝時跟著旁聽,如無緊要事就可以回去跟著師傅上課。 五個師傅平分他一上午的時間。下午的騎射課程倒沒受影響,上完騎射課程,晚膳前后他還要去各個兄弟那里走動。 這也算是最近才養出的習慣吧。畢竟之前完全沒什么友愛手足的想法。 三阿哥自從胤礽入朝聽政的開始,見他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他明年就要開始讀書,因為有胤礽半強迫式的填塞,所以對讀書之事頗為向往。 四阿哥早在兩歲時就被抱養在到了貴妃佟佳氏這里。他自小性子冷淡,不愛說話,只有在見到胤礽時才會偶爾露出一兩個笑臉。佟佳氏樂得他跟太子親近,因此每次胤礽去都格外受歡迎。 五阿哥被養在太后宮里。太后出身蒙古,年輕時就因為語言障礙與先帝關系十分一般?,F在年紀大了,更不愛說漢語。受她的影響,五阿哥對胤礽的漢語聊天方式簡直一頭霧水。 胤礽連比劃帶猜的,勉強能跟他五弟聊些非常不知所謂的話題。 六阿哥,七阿哥那里,胤礽沒怎么走動過。其實其他兄弟都還好,最讓他發愁的是他們家老八。他在每個兄弟那里都能待些時候,唯獨八阿哥這里,他連進門的借口找的都艱難。 他甚至開始謀劃,怎能才能讓汗阿瑪把這些兄弟都湊在一堆兒養,省得他東奔西跑的,今天看這個明天看那個的。 時間因他的忙碌過的格外快,一轉眼,康熙二十年已經到了年末。 因后宮的所有份例減半,這年的跨年宮宴辦的史無前例的寒酸。宮宴上一貫的樂舞都沒有了,例菜還少了十幾道。 各宮的賞賜也比去年少了許多。連一貫受寵的佟佳氏那里,也沒有例外。 愛新覺羅一大家子湊在一起用過晚膳,康熙甚至沒有跟兒子們一起守歲,就又回到了乾清宮繼續處理政事了。 康熙二十一年,朝廷的銀兩緊缺已經到了一種,大家伙再不發力想辦法,大清很有可能要破產的地步。 胤礽旁聽朝也有半年的時間了,在他看來,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緊把稅收的力度提上來以彌補國庫的空虛。 大清現在的稅收制度,延續明朝時的規矩,以“丁銀”為主。但這樣的制度下,交稅人口的基數比起實際人口,實在是太少了。交錢的人少,國庫自然就不富裕。 要改革,肯定要先把這一項給修正。 為了幫助胤礽開拓思路,系統把后世常見的幾種稅收方式一一在他意識里列舉。 “殿下請看,這些收稅的模式或許您都可以參考?!?/br> 胤礽得到詳細的解釋后,又把這些方式一一否決:“按照你所說的,大清現在還十分落后,根本無法推行這樣的方式?!?/br> “單說根據人的收入比例來收取稅銀這一項,就可使整個大清都翻了天?!?/br> 要知道,現在整個國家收入最高的,就是官員群體了,無論是俸祿還是那些灰色收入,稍微活泛些的官員,每年掙到的有賬可查的銀子都夠普通人家吃十年。 但正是這個高收入群體,他們是被國家直接列入免稅行列的。要他們交稅,差不多就是跟整個行政制度為敵的意思了。 系統自然知道這個,不慌不忙的繼續:“這些只是參考,若是殿下覺得無用自然可以不用。除此之,前世您被廢之后,您的弟弟后來推行的‘攤丁入畝’之法,應該有比較大的借鑒意義?!?/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