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監護人是威士忌組、[流星花園同人]攻略Ren花澤類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好兇噠、[綜漫]吞下二十根手指后我重生了、[綜漫]我曝光了所有名場面、[綜漫]從帶貨直播開始的萬界交流、[綜漫]在咒術世界手持魔杖、[綜漫]倒追里道大哥哥、[綜漫]最強的那位配戀愛、[綜漫]轉生咒靈后我被最強纏上了
長儀有些好奇,走進去瞧了瞧,原來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在以樂舞蛇,兩條黑白相間的扁頭蛇隨著笛聲起伏而來回擺動身子,跟風中飄抖的緞帶似的,舞得叫人目眩。 一曲奏罷,圍觀眾人紛紛擊掌喝彩,將銅板叮叮當當地擲進耍蛇老者身旁的銅盆里,長儀也從腰包里翻出兩角碎銀子,還沒來得及放進銅盆里,忽然就聽人群里響起幾聲驚呼。抬眼看去,原來是有人擲銅錢的準頭太差,沒留神竟砸到了扁頭蛇的腦門上,那條蛇立即就暴躁起來,高高地昂起腦袋,嘴里嘶嘶作響,身子扭向人群,似乎隨時要沖進去傷人。 眾人見狀皆驚,急忙后退連連。 老者卻是面色如常,不緊不慢地再次吹響竹笛,在悠揚的樂音里,那兩條蛇漸漸地又伏下身來輕輕晃動,恢復了先前溫順的模樣。只聽笛聲一轉,兩條蛇像是聽懂了吩咐般,竟自行爬回老者身前的竹簍里,甚至還知道用尾巴勾上蓋子,瞧得眾人嘖嘖稱奇。 先前失手擲到蛇腦袋的那青年就問道:“哎,老翁,這蛇怎會如此聽命于你?莫不是已經通智成精的靈寵?” 老者笑瞇瞇地擺手:“小老兒哪里弄得來靈寵?不過是家里代代傳下來的耍蛇手藝罷了,上不得臺面,只求能博得諸位歡喜?!?/br> 又有人道:“耍蛇的我知道,城南那邊也有游街串巷的舞蛇人,只是他那蛇舞得可沒您的好,蛇也沒有您的這么溫順,只敢釘著尾巴放在竹簍里戲,瞧不出什么趣。您要是也到城南去,定能把他比到茄子地里!” 老者捻著胡須,但笑不語。 那人又問:“老翁,怎么從前沒在城里見過您,您是剛到益城的?” 老者點頭:“小老兒本是蜀南蟲谷附近生人,近幾日才到附近的梓城探親來,人生地不熟的,還望諸位多加關照?!?/br> 那人恍然:“蟲谷啊,難怪您有如此奇技?!?/br> 說完,先前的青年又拋出疑問:“老翁,您既然是到梓城探親,為何不在梓城表演舞蛇,而要到咱們益城來,兩城雖是相鄰,中間也隔了不短的路啊?!?/br> 眾人也覺得奇怪,紛紛看向老者,有的猜是益城這邊看客更多,也有的猜老者是不是不想被自家親戚看到他舞蛇。 老者搖頭失笑:“諸位都想岔啦,原因其實簡單得很——小老兒不在梓城耍蛇,只是因為梓城不讓耍蛇人賣藝表演?!?/br> “???為何?” “聽說是那地方曾經因為耍蛇,耍出好幾十條人命來!” 眾人倒是被他勾起興致,跟在茶館里聽書似的,急忙讓他詳細道來。老者輕輕摩挲著手里的竹笛,幽幽嘆道:“那已經是百余年前的舊事了……梓城里有位如小老兒般的耍蛇人,靠著祖輩傳下來的手藝走街串巷地謀生。耍蛇這行當,跟別的胸口碎石、碗走鋼索的雜戲并無不同,瞧的就是個驚奇刺激。那位耍蛇人想要引來更多看客,就要在戲目里頭下功夫啊,就要想怎么把蛇耍得更驚險怪奇啊——他就可勁地折騰自己的蛇?!?/br> 老者連連搖頭:“拿鞭子抽,拿棍子打,讓蛇穿過著火的藤圈,穿過釘著鐵針的石環……多刺激啊,多驚奇啊,看他耍蛇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名聲也傳越來越響。那天就有位富商家的管家找上來了,要他在富商的晚宴上耍蛇助興,給的報酬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夠他兩三年的花用了?!?/br> “那耍蛇人自然答應下來,特意拿出了最驚險的戲目,配上自家養出來的最漂亮、最烈的毒蛇——他為了讓看客瞧得刺激,特意沒拔掉蛇的毒牙,本來是該提前放干凈毒液的,可誰知卻漏掉了一條最毒的竹葉青!” “那蛇被他折騰得受不住,就在富商的宴席上發了狂,哎喲,那是見誰咬誰啊,耍蛇人被毒死了,富商也被毒死了,堂上吃席的客人、伺候的仆從、助興的歌舞伎……加起來竟有幾十條人命,可謂駭城慘案!” “富商府上的小少爺一直記著這事,他是個勤勉上進的,后來在梓城的民衙里當了師爺,就規定下來,城里不得再有人以耍毒蛇取樂,其他任何靠著折騰活物博人眼球的雜戲也一并禁止,所以小老兒才沒在梓城獻藝?!?/br> …… 圍觀眾人聽完都欷歔不已,再看他身前那只裝有扁頭蛇的竹簍,一時竟都不知說什么好。老者搖頭長嘆,趁著這時候抱起竹簍就要離開。 長儀聽著他說的舊案挺耳熟,想想這不就是竹青自己的故事么? 故事里有耍蛇人,有富商,有晚宴上毒蛇失控傷人的意外,還有富商家的小少爺最終當上衙門客卿的結局,難道竹青就是梓城這位耍蛇人養出來的? 她愣了愣,眼看老者收拾好東西轉身欲走,便急忙追上兩步問道:“老翁留步!您方才說,在富商宴席上傷人的毒蛇……是什么?” 老者有些不解,還是復述了一遍:“據說是條竹葉青?!?/br> 長儀追問:“是不是通身幽碧的那種?沒有花紋的?!?/br> 老者就笑:“竹葉青不都是這樣?” “那……那富商家的小少爺是不是住那家的東小院?院里還有小竹林的?” 老者愣了愣,哈哈大笑:“小老兒不過道聽途說,哪里能知道得如此詳細?姑娘若是感興趣,不妨請唐小少爺查查梓城的卷宗,想來可比小老兒聽來的三言兩語要來得詳盡?!?/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