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監護人是威士忌組、[流星花園同人]攻略Ren花澤類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好兇噠、[綜漫]吞下二十根手指后我重生了、[綜漫]我曝光了所有名場面、[綜漫]從帶貨直播開始的萬界交流、[綜漫]在咒術世界手持魔杖、[綜漫]倒追里道大哥哥、[綜漫]最強的那位配戀愛、[綜漫]轉生咒靈后我被最強纏上了
她剛想提醒說要不你再喊上其他人,他就已經自己定下了計劃:“那就這么說好,明天巳時初,我在院子門外等你?!闭f完還特意叮囑了句,“千萬別告訴阮姐?!比缓笊滤椿谒频?,腳底抹油地溜了。 留下長儀站在原地納悶著——為什么不要告訴阿姐? 第116章 梓城耍蛇案 翌日,長儀便如約跟著唐榆到鄰近的益城里逛了兩圈。 益城緊挨著唐家老宅,沒有另設仙衙,而是由本家直接轄管,用民間的話來說,算是蜀中的郡治所在,自然也是唐家駐地中最為繁華之處,商廛櫛比、語笑喧闐的盛景自不必提,令長儀覺得新奇的是,街上還有不少瞧著就像散派出身的修士走動,甚至帶著自家的靈寵馭獸,特別惹眼。 路旁商鋪賣的也不全是尋常凡貨,有的是自制的丹藥法器,有的是各處收集來的靈草仙材,甚至還有專門的拍賣賞鑒會。這里不像別的州府那般講究世家獨大、獨攬資源,讓其余散修小派只能夾縫而生,反倒有種百家爭鳴的熱鬧氣象,各路修士皆可在此清談論道、通其有無,以求機緣。 這種氣象恐怕也只有小世家小宗門集聚的蜀州地界才能見到。 但要想接納這么多的別派修士在城里,還要做到管轄得當、令行通達,身為蜀中百門之首的唐家必然不簡單,至少這份廣納兼濟的胸懷就足夠使人欽佩。 長儀瞧得贊嘆不已,難怪唐榆說的那位師從名家的藥師會選擇在益城定居,這里確實很特別。她轉過頭正要向唐榆分享心中想法,卻見他拿折扇遮住半張臉,只留雙眼睛在外面瞄來瞄去,畏畏縮縮跟做賊似的。 “你這是做什么?” 他擋著臉,語氣有些尷尬道:“咳,你也知道,我在蜀中的名聲……不太好聽,家里都讓我沒事少出門,我這不是怕拖累了你么?” 那你還要我陪你過來? 長儀擰著眉覺得莫名其妙,而且光是遮住臉也沒用啊,從身形衣著上還是能認出來的吧,先前不就有人來給他打過招呼? 她也沒說什么,陪著他到那位藥師的鋪子里取了藥,卻見他沒有要打道回府的意思,而是轉身就帶她走進街角的珍寶閣里。 這間寶閣似乎是專做首飾擺件的,裝飾得挺雅致,進門就能見著柜子上擺的釵環簪笈,樣式都精巧不俗,珠光熠熠晃眼得很。店內的管事像是跟唐榆挺熟,迎上來就招呼道:“唐公子來啦?您上回要的珠釵件樣,店內師傅陸續做了有十幾支,你瞧著若有哪些入了眼,小店立即就用您給的靈石重新翻做出來,不出三天就能送到府上去?!?/br> 唐榆點點頭,讓他把東西都拿出來瞧瞧。 長儀有些摸不著頭腦:“你要做首飾?買給唐大姑娘么?” 他的表情頓時就變得不太自然,干笑兩聲:“這不是……好歹也叫過你幾聲妹子,認識這么久,竟然還沒給你見面禮什么的,就想著現在給你補上,咳?!?/br> 長儀瞇起眼,狐疑地盯著他看,顯然不相信這套說辭。 他躲躲閃閃地避開她的目光,最后估計覺得糊弄不過去,只好實話實說:“阮姐的生辰不是快到了么,兩家關系這么熟,我總得準備幾件禮物……咳,我也不太懂姑娘家喜歡什么,問過幾個人,都說送點首飾脂粉準沒錯,但我又摸不準阮姐的喜好,就想著請你給參謀參謀?!?/br> 說完就厚著臉皮湊過來:“好妹子,算榆哥欠你個人情,以后你有什么要幫忙的,榆哥滾刀山淌火海也得給你辦妥咯!” 長儀這才明白他為什么要把自己帶出來,恐怕什么取藥逛街都是借口,給阿姐挑禮物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她頓時哭笑不得:“你早直說不就成了,何必繞這么大的圈子,難不成我還能不答應你?”說完看他挺尷尬的樣子,也不多說,認真地給他出主意,“阿姐喜歡臘梅、海棠、珍珠梅樣式的,不要太繁復,素雅大方些就行,最好還是銀質或者金鍍銀的,點綴就用珍珠、紅寶或者黃晶,流蘇墜子不要太長?!?/br> 唐榆點點頭,聽得尤其專注,正巧這時候管事也將樣品捧出來了,十幾支款式各異的珠釵齊齊整整列在軟羅緞上,連長儀都看得眼花繚亂,他卻能一支支挑得仔細,把每支珠釵哪里做得好、哪里不合適都說得明明白白,直把那管事說得腦門汗涔涔,恨不得全部推翻重做了。 他到最后也只勉強挑出兩支尚且過得去的,提了諸多意見讓人改進,還要在旁邊盯著店內師傅畫打板圖樣,接著又跟人家商量這里用什么靈石,那里綴什么珍珠好——用心是真的用心,折騰也是真的折騰。 長儀干坐著悶得慌,便讓他繼續在里頭琢磨細節,自己先出去逛兩圈。唐榆瞧著挺不好意思,放下東西就要陪她出門,長儀擺擺手示意不用,讓他想做什么接著做,她自己逛逛還能隨心些,唐榆這才作罷,繼續糾結花釵中間是嵌紅寶還是綴珍珠比較好。 如此上心的模樣,可不像單純出于兩家jiejie交情而送出的禮物。 長儀搖搖頭,覺得他這遮遮掩掩的做派大可不必,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的心思,但既然自家阿姐沒有表示,她也不好亂說話。 …… 走出珍寶閣的大門,迎面就見著前頭的街角處聚集了不少人,似乎在看什么表演,喝彩聲不斷,還有隱隱約約的竹笛樂音從人群中間傳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