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文后媽我不當了[六零] 第93節
還是蘇葵笑著提醒道:“兩位老師,再說我的事情,就要忘記你們的正事了?!?/br> 鄭云虹和秦教授兩人都是一笑,可不是差點忘記嗎。 衛保華也是知道他們來做什么的,實際上,他們之間就已經向教育部提交了建議,這次來是提交他們對教材編寫的計劃。 “衛部長,之前的情況我們已經說明了,目前高校課堂沒有教材,學生無法進行系統的學習,不僅是給教育任務增加負擔,同樣也不利于同學們的學習?!?/br> 秦教授也應和道:“的確,現在同學們的學習全部有賴于老師的教育方法,但即便是老師教學水平高,但光是靠講義是行不通的?!?/br> 顯然他們已經準備很久了,他們從教多年,很清楚如今的學生正迫切需要適合的教材。 衛保華翻看了他們的資料,問道:“也就是說,目前你們打算編寫著重編寫精讀翻譯和寫作課程的教材?” 這正是目前所必須的。 事實上,外語系的教材在形式上可以說是互通的,必修課都是精讀,翻譯,寫作幾項,選修課則多為外國的文學作品的欣賞。 而事實上,因為缺少教材,他們就是在精讀翻譯寫作上,也經常使用外國的教學片段,當然因為時代特色,也包括如今報紙上的一些信息,將它們拿出來進行翻譯寫作。 “是的,我們是想將一些課程固定下來?!编嵲坪缃忉尩?,“尤其是一些基本的語音語法常識,這些都是基礎,在教材上固定下來有利于同學們學習記憶?!?/br> 衛保華點了點頭,說道:“兩位同志,上次你們的意見我們已經收到了,并且也討論過這個問題,對于教材編寫大家都是支持的?!?/br> 兩人聽了都很高興。 鄭云虹道:“目前的教材編寫計劃只是我們的初步構想,后續還需要很多改進地方,我們是希望領導看了,能給我們一些指示?!?/br> 這份教材初步編寫計劃當然不是他們兩人完成的,而是系里的幾位教授共同編寫的。只不過教材斷檔有些時間,他們再次編寫的教材也需要多次調整,適應現在學生學習的需要。 衛保華當然也知道他們的意思,拿著資料道:“各位同志都是任教多年的教師,經驗豐富,我們對大家的能力都是非常信任的。只是鄭同志說得對,教材編寫并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確實還要進行多次商討,廣泛采納意見?!?/br> 他又說道:“當然,要是底下的同志們有什么好的建議也可以報上來,集思廣益嘛?!?/br> 以往的教材編寫確實是這個程序,何況這還是大學教材,至關重要。并不是寫出來就算了,還要經過多次商討修改,廣泛采納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最終定稿。 秦教授笑道:“衛部長,我們兩人的建議都已經在上面,暫時是沒有什么好建議了,不過這里不是正好有一位小同志能發表意見嗎?” “蘇葵同志,剛才我們可是請你來參謀參謀的,這會兒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提一提建議?” 鄭云虹也點頭笑道:“是有這件事?!?/br> 兩人顯然都沒有忘記。 衛保華聽了也笑了:“也是,教材畢竟是為學生編寫的,是該聽聽學生的建議?!?/br> 他將資料遞給蘇葵,和善道:“蘇葵同志,你也來看看,看完了你這個教育模范也來給我們的教育提提意見?!?/br> 蘇葵接過這份資料,笑道:“好吧,既然領導老師都讓我說一說,那我確實有一些小小的建議?!?/br> 作者有話說: 蘇葵:我每天不是在提建議,就是在提建議的路上.jpg 第62章 “鄭老師, 您是教翻譯課的,秦教授是教精讀課的,但上課卻不只教這些, 還會教語言知識, 同時也要鑒賞文學作品, 對嗎?” 蘇葵先是說到了現狀,見兩人點頭, 便提道:“或許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將語言和文學分成不同的課程呢?” 目前, 大學外語系的語言課還沒有獨立出來, 和文學不分家??梢哉f,很多課程都是又學語言又學文學,沒有特別明確的劃分。 鄭云虹問:“你是說把語言課分出來教授語言知識, 鑒賞作品則放到文學課上?” 蘇葵點頭:“這樣可以讓課程分工明確一些,每個課程都有自己的重點,學生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學習?!?/br> “并且學習語言聽說讀寫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這些也是在課堂上統一學習的。我建議, 應該將聽力課和口語課獨立出來,尤其更要注重口語的訓練,讓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br> 幾人也沒想到她提出的建議竟然不是針對教材, 而是直接針對課程改革,一時陷入了思。 衛保華卻是點點頭:“蘇葵同志,你繼續說?!?/br> “衛部長, 這就是我所有的想法了?!?/br> 現在并沒有多媒體教學, 視聽說課程等無法開啟。但只要將語言和文學分開,將聽力和口語單獨訓練起來, 憑借現在老師們的教學水平, 已經能給學生不錯的學習環境了。 蘇葵笑了笑:“其實我說的這些, 中心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語言應當達到文學,語言學和基礎語言三者的統一?!?/br> “語言、文學和基礎語言的結合?”衛保華品味著這句話,“聽著有些道理?!?/br> “兩位同志,你們怎么看?” “這話確實不錯?!鼻亟淌谙赛c了點頭,“其實蘇葵同志剛才提到的將聽說讀寫分開,我在國外的一些高校也見過,他們確實有開設專門的課程來訓練學生們的聽說能力?!?/br> 鄭云虹想了想,也說:“學習語言‘說’是非常重要的,當初給我們上學的外國老師就非常重視我們口語練習?!?/br> 所以她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口語能力,之前在課堂上也是鼓勵同學們開口,只不過收效甚微。 鄭云虹當然有心訓練,但畢竟是翻譯課,他們還要學習翻譯,倒沒有專門的時間能來多練習一下聽力和口語。 “至于將語言課獨立出來,倒也是同樣的道理,就是……” 秦教授接下鄭云虹的話:“就是改動確實有些大,我們恐怕還要再重新商議?!?/br> 顯然兩人都是贊同這個意見的,只是這個課程改革不是小事,不僅他們還要重新商議,領導這邊也要收集更多人的意見。 聽了兩人的話,衛保華點了點頭,對蘇葵道:“蘇葵同志,你的建議我們收到了,對我們確實非常有啟發?!?/br> 他站起身來:“這樣,你回去正式寫一份建議報告,到時候讓鄭同志一并匯總到我們這里來,我們到時候會再好好討論?!?/br> 蘇葵當然是點頭應下。 雖說多出一件事,但今天的事情還是圓滿解決。 走之前,衛保華還親切地和蘇葵握手告別:“蘇葵同志,感謝你今天的作為,也歡迎你再再給我們多多提建議啊?!?/br> 他又對兩人笑道:“當然,大家要是再想到什么好主意,也可以一起寫上去,我們正需要廣大同志們的意見?!?/br> 鄭云虹和秦教授兩人都笑著點頭。 秦教授還笑道:“看樣子,今天和蘇葵同學一起來是來對了?!?/br> 不僅知道了這孩子有多大的奉獻精神,還給他們提出了這樣有用的建議,今天的驚喜實在是太大了。 * 然而還不止如此,回到學校,鄭云虹還沒來得及將今天的事情告訴鄭云和,就發現蘇葵已經在學校里又一次揚名了。 并且是震動全校的揚名。 原因非常簡單,自從蘇葵寫的《清河鄉之變》被宣傳部的同志作為宣傳口發行后,引來了全國的關注,當然也引來的一些反對者的批評。 當時作協的成員還在報紙上跟人隔空論爭,然而那邊一直沒有放棄,一連發了幾篇文章都是在批評這篇小說,一直持續到慶典之前。還曾經被張瑞山看到,也用上面的觀點和蘇葵在交流會上論爭。 蘇葵當時聽了王國梁的話,說她作為作者也可以下場寫文章駁斥他們的觀點,但蘇葵后來忙于慶典也忙于整理教輔資料一直沒有時間。 正當她已經忙完這些準備下場時,沒想到已經有人比她更快。 今日清晨,《北方日報》的《文學周刊》版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關于近日來對《清河鄉之變》批評聲音的一些駁斥 上面列舉出了目前《文學作品報》的幾篇文章對《清河鄉之變》的反對觀點,然后對他們提出的每一條觀點進行駁斥。 最關鍵的是,這篇文章并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以華夏作家協會和幾位新馬港臺作家的名義共同發表的。 而且竟然是采用類似于問答體的方式,每一條反對觀點下面,都有不止一位作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駁斥。 甚至針對那條“作品毫無價值”觀點,他們將蘇葵當初在文學交流會說過的論點也一并以她的名義列舉出來。 可以說,除了駁斥他們,又把張瑞山拉出來一起嘲諷了一遍。 最后,他們再次列舉了這篇文章取得的成就。甚至說明,憑借蘇葵同志文學上的造詣和目前取得的成就,她已經被批準加入了華國作家協會,正式成為作協的成員。 她的能力是得到所有人一致認可的,關于某些文章里對于對蘇葵同志文章水平的批評質疑是并不合理的。 這篇文章以兩岸作家的名義聯合發表的文章一出,瞬間就在文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們不僅驚訝于竟然能看到兩岸作家聯合發文為一篇文章解釋,更為她已經加入作協這件事而震驚。 作協是什么地方?是國家官方機構,里面的成員都是全國知名作家,是在文學領域有些重大貢獻的人。更不用說要想加入其中,還要得到理事會和書記處所有成員一致同意。 可以說,加入了作協,就代表在文學上的地位得到了官方的承認。 一個普通作者,哪怕名氣再大,沒有官方的身份,她也只是個普通作者,或許大家還會因為她的年齡和寫作的閱歷而有所看輕。 但現在她竟然加入了作協,得到了官方機構的蓋章,這就正如文章中所說,她在文學上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那些之前在報紙上的批評的人,倘若知道這篇文章是作協成員寫的,他們也不會隨便將文章批得一文不值。 所有看到消息的人都在感嘆,這個叫做蘇葵的作者已經真正邁入作家這個行列,而她恐怕是作協里年紀最小的成員了。 按理說,這件事只會在文學界引起震動,除了中文系的同學,很多同學也不知道蘇葵就是《清河鄉之變》的作者。 但是蘇葵加入作協以后,鄭云和就從陸子光那里得知了這個消息,這對于學校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榮譽也是莫大的成就。 幾乎是和報紙文章同時,蘇葵的名字出現在了學校的榮譽欄上面。 這上面本來都是學校在各個領域的知名校友,蘇葵是第一個以在校學生甚至是剛剛進大學的學生的身份,登上了這個榮譽欄。 一瞬間就在這個顯眼的位置吸引了全校學生的注意。 上面不僅有她的照片,還介紹了她的身份,——華國作家協會成員,著有長篇小說《小草青青》《清河鄉之變》。 所有看到榮譽欄的同學們全都震驚了。 蘇葵當時作為新生代表又被表彰,很多人還是聽說過她的,尤其是外語系的同學。蘇葵剛一進學校申請了免修,這件事不僅震動了英語系的同學,其余外語系的同學同樣被她驚到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慕名去圖書館看過她。 但他們不知道這人不僅是外語厲害,她竟然她還會寫文章?甚至這上面說什么,她竟然已經是作協的成員的了!關鍵是,這上面寫的兩部長篇小說他們知道??!不僅知道,而且還看過! 蘇葵的兩部小說都在大范圍內引起過關注,甚至這次的這篇還正在推廣,在全國地區都引起廣泛討論,報紙上也充滿了爭論。 誰也不知道,他們喜歡的小說的作者竟然就在他們學校里,就在他們身邊,還是他們的同學!一個大一新生! 第一次看到這個消息的同學們都是恍恍惚惚。 都是一起在大學學習的,他們以后還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成就成為榮譽校友,可人家還在學校就已經登上了榮譽欄。他們讀的真的事同一個大學嗎? 可就是早就知道蘇葵是這兩篇小說作者的中文系的同學也是恍恍惚惚,他們是知道蘇葵寫了小說,可不知道她竟然加入了作協! 不同于其他同學,中文系的同學最清楚這個消息的分量。那可是華國作家協會!沒有一個作家不想要進入這個協會,讓自己得到官方的承認。更何況他們中文系本來就有很多同學一心奔著當作家去的。 可就是以后一心寫作,他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這樣的水平。而現在,一個剛剛進入大學,學的還不是中文系的人竟然已經達成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