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江黎應也存了想讓她受旁人議論的心思。 即便真是皇帝指派的差事,也沒道理給這么多賞賜。 幾日之內,京都應就會開始有人議論,說因為江殊瀾是先帝獨女,才會格外受皇帝關愛恩賜。 如此一來皇帝得了重情重義的名聲,而很多人或許會被有意引導,認為江殊瀾恃寵而驕,以小功易大賞。 臨清筠與江殊瀾的猜測一致,思忖了片刻后,他道: “可以將這筆錢再花出去?!?/br> “我也是這樣想的,大將軍有什么建議嗎?” 江殊瀾一時只能給這筆錢想到一個去處。 “犒軍?!?/br> “看來我們想到一處去了?!?/br> 戰事初歇,此時還有很多人記得長期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但人們的注意力遲早會轉移至別處。 戰前需要鼓舞士氣,戰后也很需要穩定軍心。到需要用兵時才開始犒勞軍士其實已經有些晚了。 邊關的戰事已平,但江殊瀾和臨清筠要做的事才剛剛開始。 “我若直接參與軍營的事,恐怕不妥?!?/br> 說不定還會讓御史們猜疑。 江殊瀾想了想,轉而道:“不如改成撫恤將士們的家眷?” 軍中的餉銀有所增加,傷亡的將士們也都已由朝廷出資補償過,但戰事頻發的這幾年,后方其實還有無數個家庭日日擔驚受怕。 家里的壯年男子參軍,家眷們便不僅需要自己把家撐起來,還要忍受家人分離之苦。 即便如今戰事已平,除了部分回京的大啟軍以外,很多將士們也在各地駐守,仍是聚少離多。 若適當對這些后方的家眷加以撫恤,也能達到穩定軍心的目的。 “應當可行?!迸R清筠頷首贊同道。 “那便不經過軍營,讓有人參軍的家庭憑相關文書到固定的位置領一筆銀錢嗎?” 臨清筠沉吟片刻,建議道:“發放銀錢更直接,但我們其實可以適當繞一繞路?!?/br> “換成布料和糧食,或許能讓更多人參與其中?!?/br> 江殊瀾很快明白過來。 百姓們的生活說到底便是穿衣吃飯,若用布料和糧食代替銀錢,便能在其中加入“商人”這一環。 量大的情況下,價格肯定會比大家各自去買時劃算。 而把價格談得買賣雙方都覺得合適后,這些商人會在平常的基礎上加大采買,能把供貨的那些人也包含進來。 幾方受益,這筆錢便能最大程度得到利用。 “多謝臨將軍提醒,”江殊瀾踮起腳吻了吻他,才繼續說,“我立馬讓人著手去辦!” 見江殊瀾這便準備把事情吩咐下去,臨清筠把人留在自己懷里,繼續道: “這些事也要做得光明正大,人盡皆知才行,影響越大越好?!?/br> 把所有事情都擺在明面,即便江黎或是御史們懷疑江殊瀾有別的企圖,也很難明著指責她什么。 畢竟她并未插手軍營事務,只是以公主的身份撫恤這些有親人參軍的家庭而已。 聞言,江殊瀾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說: “那我們可以聯系富商參與,再多湊一些銀子,不斷把撫恤的范圍擴大?!?/br> 若能盡可能多地把各地富商動員起來,便能自京都起,逐漸把其他地方也包含進來。 大啟國境遼闊,前幾年備戰時各地都曾征兵,還有很多個這樣的家庭需要被人看見。 江殊瀾不準備明里暗里強迫誰參與,只是想由自己牽頭,再通過各地商會的積極號召,盡量將那些不抵觸做些什么的富商聚集起來,盡可能多地照顧到這些將士們的家眷。 若進展順利,以后或許還能定期為這些有親人參軍的家庭發放糧食與布匹。 比如逢年節時,家家戶戶都團圓,他們沒辦法與家人見面,但也能得到一些關心與慰藉。 “以后或許還能讓各地的商會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不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而是長久地讓軍中的將士們少些后顧之憂?!?/br> “作為補償,可以在宮中采買時適當向這些富商傾斜,在各地培養一批皇商也無不可?!?/br> “如此一來,便能在不動用國庫的情況下為這些將士的家眷們改善生活!” 見江殊瀾一邊思考著一邊說與自己聽,神情間也不難看出她已越來越期待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臨清筠一直用溫柔而寵溺地眼神看著她,適時提醒道: “若要號召富商參與,便還需要安排可信的人在其中監督銀錢、糧食和布匹的使用?!?/br> “且不能是當地的官員,以免官商勾結,欺上瞞下?!?/br> 江殊瀾興奮的心稍靜了些,她險些忘了這茬。 以往便有官員貪墨的事情發生,的確需要杜絕有人趁機在其中牟利。否則即便江殊瀾原本的想法是好的,恐怕也會招致很多不可控的后果。 江殊瀾把心里那些想法都先放在一邊,抬眸對上臨清筠溫和的視線。 她又一次切實地感覺到,臨清筠待在她身邊時,便是最能讓她安心的存在。 臨清筠會耐心地支持她所有想法,在恰當的時候為她提供建議,或是在需要的時候出聲提醒,助她將事情想得更全面些。 像是無論她想做什么,他都會是她最穩固有力的支撐,永遠能把她穩穩托住,幫她讓事情變得更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