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嬌(穿書) 第7節
想來只有面對女主時才可見他一笑。 拋開雜念,喬瑜趕忙將做好的簪子拿出來,“夫君,簪子,請、請過目?!?/br> 程懷瑾沒想過簪子做出來會是何樣,然盒子打開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據當初查來的消息,姚家人一家子都是武夫,腦子簡單認死理,三嬸當初看完姚家女回來,還勸祖母退了姚家親事。 相比起世家姑娘,姚家女在武將家長大有一股野氣,做程家婦可行,這樣的性子不易吃虧,他與祖母不同意退親。 伸手摸了摸盒中絨花,可這姚家女還有多少驚喜是他不知的。 若不是他派人接的親,都要懷疑被換嫁了。 若沒被換嫁,莫非姚家背著他換了新娘? 想到新婦那一手字,程懷瑾覺得自己許是多心了。 程懷瑾將盒子蓋上,從懷中取出銀票放在桌上,“這是剩下的銀錢?!?/br> “這么多?”那一摞銀票放在桌上有小指甲蓋那般厚,喬瑜震驚了,這得多少銀票? 她決定,從今往后男二就是她的金主爸爸,她要死死抱住這條腿。 伸手將銀票拿起一看,誰知只有最外面兩張是銀票,而銀票中夾著一本書,準確說是字帖。 喬瑜表情從欣喜、到震驚、到定格不動。 今兒個早食不錯,酸、辣、麻、香,格外開胃。 程懷瑾吃完放下碗,走時對喬瑜道:“簪子做的不錯,這字帖便當做給夫人額外的獎賞?!?/br> 喬瑜聽懵了,誰稀得這獎賞? 銀票是大面額,一張一千兩,加上訂錢,兩個簪子一共賣了三千兩。 盛京城物價她不知,但從她身上僅有八兩銀子,短短幾日就過千,想來賺銀子不難。 然而如此大的一筆銀子,本該歡喜的,全因為一本字帖毀了。 本打算拋開不管先吃早食,低頭一看,自己那份拌好的加麻加辣的米豆腐,只剩下殘余料汁兒的空碗。 紫萱見少夫人氣鼓鼓的臉頰,好似要哭一般,小聲開口,“奴婢再去小廚房為少夫人切一碗來?” ‘不吃了’三個字喬瑜說不出口,她念了一晚上的米豆腐,發狠道:“要,一大,碗,多麻,多辣,多醋?!?/br> “好,奴婢去切滿滿一大碗來,多麻、多辣、多醋?!弊陷孓D過身偷笑,少夫人翻開銀票發現里面是一本字帖時的表情太可愛了,尤其生氣了還能想著吃,也是旁人所不能及的。 為老太君以及二房夫人和五姑娘做的母女款桂花絨簪還差些工序,吃了早食喬瑜將自己關回了屋。 桂花絨簪設計的不如給太后女主的那兩支簪子復雜,用時便也不會太長。 待將桂花絨簪做完,讓紫萱分別往青松苑和二房送去。 折身回來看到桌上的字帖,喬瑜抿著唇,不愧是男二,除了對女主溫柔,對其他人就跟嘴巴帶毒手里藏針一樣,太不討人喜了。 哼! 氣歸氣,喬瑜還是乖乖坐下開始練字,原身字寫的很好看,趁著奶娘還沒來,她趕緊練字。 即便后面被奶娘發現字跡不一樣,她也可以甩鍋說是被二公子嫌棄,逼著改練別的字帖。 嗯,這個鍋就讓他背了。 作者有話說: 天熱了一碗米豆腐(米涼粉兒)爽~ 第7章 轉眼間中秋到了。 老太君那邊早早讓人傳了話,因著家中人不太多,便在青松苑過節,定申時家宴。 申時是下午三五點,比平日晚食提前了一兩個時辰左右,因著中秋盛京城不宵禁,二公子夜里要當值,故而家宴早些開席。 喬瑜用了早食便到青松苑給老太君請安,今日的老太君沒有佩戴抹額金飾,戴的是喬瑜送的桂花絨簪,平日和藹端莊的老太君今兒格外添了幾分季節的氣韻。 喬瑜用邊角料給自己也做了支桂花絨簪,一家人嘛,齊齊整整,喜的老太君見了她便是笑顏。 老太君招手讓喬瑜坐到她身旁,“團團,今日中秋按理我們這樣的人家該進宮過宴。祖母如今年歲大了,太后娘娘憐惜祖母腿腳不便免了進宮。二郎今日事忙進宮也不會待太久,你三嬸嬸不在家,讓你一人進宮祖母和二郎都不放心,故而啊,這次宮宴咱們便不進宮就在家中過節,待下次中秋宮宴再進宮?!?/br> 長公主的女兒福安縣主為嫁二郎不惜給二郎下藥,那長公主駙馬在世時便養了無數面首,其女自小耳濡目染,早聽聞福安縣主比其母親更為荒唐。 與人廝混被發現還想潑臟水給二郎,無恥之極。 那福安縣主能用下藥來逼迫二郎,便不是什么正經女子,想用下三濫手段進程家,休想。 二郎這媳婦與打聽來的姚家女相差甚遠,這等性子入了宮就怕那福安縣主耍陰招欺負她,到時還沒人庇佑團團。 喬瑜:“團團,陪著,祖母,開心?!?/br> 喬瑜巴不得不進宮,雖然她喜歡書中女主,但她如今這身份與太后女主怕是好不了,還是少見為妙。 說著,二房夫人與五姑娘也來了,母女款桂花絨簪,因配色的偏差,二人戴上,一個莊重沉穩,一個靈動俏麗,卻又能一眼看出是母女來。 簪子做的好,眾人對著喬瑜又是一通夸贊,夸的喬瑜臉頰通紅,垂著頭越發不好意思。 二房夫人笑著道:“好了好了不說了,瞧把我們二郎媳婦給夸的,都不好意思了?!?/br> 說完,二房夫人對老太君道:“母親,今兒府上事忙,兒媳怕一人忙不過來,五娘你也知曉,剛學管家什么都不會,不若讓二少夫人在旁協同兒媳?!?/br> 老太君頷首:“去吧去吧?!?/br> 三房夫人不在家,府里便由二房夫人暫代管家,給老太君請了安后,二房夫人領著喬瑜和五姑娘走了。 二人跟在二房夫人身后一忙活就是一上午。 喬瑜看的出來二房夫人這是趁機在教導她和五姑娘管家之道。 發現她對管家一竅不通后反而越發細致的教導。 因書里女主是太后,劇情走向和發展主要寫宮里以及攝政王男主,男二也寫的多,但都在朝堂。 男二家中的事幾乎不曾寫到,但就她嫁進來相處了看,主子都是好相與的。 她也慶幸不已,果然她不鬧事,這日子就好過,往后也要謹遵這一點。 到下午申時家宴時,程懷瑾并二房老爺還有二房的三公子一道回來。 二房三公子也入朝為官,據說是在二公子手下做事。 二房還有位庶出的六公子,年歲不大,規矩跟在二房老爺身后。 到青松苑卻見老太君臉色不大好,好似還哭過。 程懷瑾走到老太君身旁,問道:“誰惹祖母不快了?” 老太君壓下心中哀傷,頷首道:“誰能惹祖母不快,好了,人都回來了開席吧?!?/br> 用席時老太君明顯心不在焉,但她不說眾人都不好再問。 二房一家是庶出,在老太君這個主母面前向來拘謹,不如嫡出自在。 唯有二公子和二少夫人能開口,然剛剛二公子已經問了一次卻被搪塞過去。 喬瑜不知發生了什么,只埋頭用飯食,陳家廚子做菜當真是沒得挑,更別說還有美味的螃蟹。 程懷瑾瞥了眼身旁沒心沒肺正與螃蟹較勁兒的新婦,那神情專注的,怕是此時即便打起來也不會擾亂她。 一頓飯吃的有些壓抑,老太君沒什么胃口散場便較快,怕是唯有喬瑜吃飽了,其他人都只食了個半飽。 飯后老太君便將眾人打發走,獨留下二公子和喬瑜,“二郎,你若此時還得空便帶團團去外面走走,今兒街上該是熱鬧的,團團第一次來盛京,帶她去玩玩?!?/br> “孫兒明白?!?/br> 從堂屋出來,二公子并未急著離開,而是等了會兒,過了會兒伺候老太君的柳嬤嬤走了出來,見禮道:“二公子,二少夫人?!?/br> “嬤嬤,祖母被何事煩擾?” 柳嬤嬤看了眼內室方向,“不瞞二公子,老太君下午收到三老爺送回來的信,鄭家老太爺、老夫人,去了?!?/br> “三老爺信中提及,三夫人哭暈好幾回,兩個老人一塊兒走,停靈、訃聞、誦經怕是要個把月,三老爺要回盛京述職,大概過幾日歸家,三房夫人和幾位公子小姐怕是要忙完才回來?!?/br> 二公子聽聞,道:“勞煩嬤嬤多費心勸勸祖母?!?/br> “老奴省的?!?/br> 從青松苑出來,喬瑜一直跟在二公子身后,打從她嫁進來便沒見過三房一家,只聽說他們有事出門去了。 五姑娘無意中提過一次,說是三房一家回鄭家是因鄭家老太爺病重怕是熬不過去,到沒想到鄭家老太爺和老夫人一塊兒走了,造化弄人。 程懷瑾看了眼心無旁騖專心走路的喬瑜,今兒個家中女眷頭上的簪子他都瞧見了,手巧是真,就是人憨了些,也不知怎樣的人家能養出這樣憨傻的性子,察言觀色是一點不會。 不過也因得她不會察言觀色埋頭憨吃,祖母心中不快卻見她那吃樣,也用了半碗飯半碗湯。 “你若無事平日可多來陪陪祖母,祖母未出閣前與鄭家老夫人情同姐妹,后還定了兒女親家,鄭家老夫人的離逝,祖母怕是要傷懷許久?!蹦┝擞痔砹艘痪?,“無需多言,陪著她老人家便是?!?/br> 喬瑜點頭應下:“好?!?/br> 喬瑜以為出了這事他們就可以不用出門,卻不料下人直接架了馬車來。 “還要,出門?” “祖母怕我們小輩多心特意叮囑,別抹了她的好意?!?/br> 二公子騎馬,并未同喬瑜一道乘坐馬車。 馬車內,喬瑜緊張的手心都出了汗,她上次這般緊張還是接替原主身子來盛京嫁人。 現在想想都不知怎么熬過來的。 到地方,紫萱拿出圍帽來,“少夫人,奴婢為你戴上?!?/br> 下了馬車,侍衛站四方,嚴嚴實實護著,旁人靠近不得。 喬瑜原本的擔憂現在看來竟是多余了,不用與人擠,旁人也碰不到她,她心下放松了些許。 神情不那般緊張了,眼睛也得以有空看四周,發現這古代盛京不愧是天子腳下,吃喝玩樂樣樣不少。 因著他們出來的早,天都還沒黑,不過街上叫賣書、吆喝聲、歡笑聲,聲聲不絕。 街道兩邊耍雜技的、投靶子的、猜燈謎的等等,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