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74節
“花娘如今如何了?帶著那么小的孩子可有去處?” “顧大人不是說了有什么救濟院嗎?” “這我知道,我還去了?!贝巳撕脽狒[,早早探聽過了,見大家都瞧他,這才說:“救濟院就在咱們城東,也不算太遠,百善路過去,穿了兩個巷子,是黃家路頂頭那兒,門口有棵松樹的大院子?!?/br> “院子大門瞧著舊一些,是拿沒人要的舊院子蓋的,里頭倒是規矩干凈,水泥路鋪著,前前后后好幾座房子,也有灶屋,我沒進去看,屋頂瓦片是新的,都是全乎的,院子曬著被褥……” 里頭可是陳二小姐管事,沒事,誰敢進去瞧熱鬧? 因此這人沒見到人,只看了環境。 花娘返工回到了廠里,也有工友問她,一個大間的問的都是關心之語,花娘腦袋傷還沒好利索,可不敢耽誤了,說:“救濟院我同大娘一間房,發了被褥,也有米糧,說前三個月不收錢,管吃管喝的,之后要是住下去,一個月一間屋十文錢?!?/br> “才十文錢?這般便宜?!?/br> “那被褥米糧怎么算?” 花娘道:“前三個月都是不要錢的,還給發了兩身衣裳,冬衣夏衣,等三個月后,那米糧就按一半算,我們吃的陳米雜糧,我中午廠里管一頓,大娘用不了幾個,一個月下來可能也沒多少?!?/br> “那你上了工,大娘咋辦?” “黎副院幫忙看著,給大娘管一頓飯,大娘很乖,在院子里不亂跑就成了?!被锫槔苫?,“等我攢了銀錢,要先給黎老板還了藥錢?!?/br> 同村人一聽,真是好啊,如今花娘休息日了,回去就顧著她和大娘兩張嘴,洗洗衣裳打掃屋子有啥,不用休息日忙的腳不沾地,還要被罵,多好。 “那這救濟院是個好去處?!庇腥肆w慕說。 被打趣你想去啊,和離了就能去了。這下羨慕的也不敢開腔了,啐了一口打趣的,說:“我家日子也沒那么艱難,又不是同花娘這般過不下去,家里還是要有個男人才成……” 誰家一家人的日子不過,要去什么救濟院寄人籬下的。 花娘自是咽這些苦果。她手里干著活,面上再度恢復沉默,也不說話了。這樣的神色、沉默,像是一個人被抽干了一般,壞了死了,過了許多日子,春去秋來的,慢慢的壞死的地方被新嫩芽頂開了,生出嫩葉來,慢慢的生機勃勃起來,倒是比以前的半死不活的樹還要來的美麗。 這自然是后話了,需要時間歲月來治愈。 陳府中。 陳翁沒說什么,陳夫人則是愛惜女兒,問婕娘怎么把你這事傳的沸沸揚揚到處都是,你就不怕走出去被人說嗎。以前藏在底下,雖是昭州城的商賈富商都知曉了,可沒人抬在面上說,如今這么一來—— 陳二娘說不怕,“娘,我給陳家丟了顏面了,可我不能看著其他婦人被活活打死磋磨死?!?/br> “丟什么顏面,要丟那也是姓木的,咱們昭州人都罵姓木的?!辈徽f話的陳翁先說了句。 陳夫人也不是因為這個。 “阿娘擔心你的身子,你這身子還沒好利索,說了便說了,不礙事,可跑去救濟院當什么院長,你這身子成嗎?” 陳二娘則是說:“當一日盡一日——” “你這孩子,嘴里亂說?!标惙蛉税逯樕鷼饬?。 陳二娘都快四十的人了,還被母親這般叫‘孩子’,當即是心中涌出nongnong不舍來了,若是時間長久,她還想再多陪陪阿娘和父親。 “好,我不說了,阿娘別生氣?!?/br> 其實陳二娘知曉,她回來到如今上了抵報,她的事傳開了,府里幾位弟媳怕是要心生不滿,還對著琳娘也有些意見,嫌父親阿娘寵愛琳娘,嫌她這位‘外嫁的嬌客’長久賴在府里,嫌她累及了陳家女的名聲。 可人生事事都不能盡善盡美,她想過搬出去,帶著琳娘去救濟院住,那邊條件差了些,可總避免了父母難做,大哥弟弟為難??伤胩胗H近家人了,便只能當不知,死皮賴臉的賴著。 ……反正也沒多少日子了。 和離案當時再怎么離經叛道聞所未聞,才一月半月,便就沒人提起來了,都是各過各的日子。不然咋,還要追著熱鬧不過日子,光聽樂子了? 黎府的管家換了人,是黎春推薦的,一位年輕瘦麻桿的男的。 黎周周當時聽見是男的,還略是詫異,以為黎春說錯了。 黎春說:“我一走府里得有個壓得住的,昭州本地的女郎壓不住外院的,她們順從男人慣了,這男的姓周,對府上有忠心,最主要的不是其他家插進來的?!?/br> 當時顧兆在,都多看了眼黎春。 黎春在府里一直是不起眼的存在,是盡可能把自己的存在感放低了。后來顧兆聽周周說,才知道,黎春這放低存在感那是在他和爹跟前,對下人,對周周福寶,可是不同的神色。 黎周周見了姓周的,便先定下來管家職位,多看看。 黎春該上崗,可遲遲沒走,說收拾東西,要把府里的事務處理妥當了,直到福寶放學休息日,黎春也沒在福寶跟前多留多陪著玩,依舊如往常那般伺候,需要的近身擦臉擦汗,不需要了那就遠遠看著。 等福寶周一上學,黎春這才走了。 “也沒說你去救濟院就不能回來了,這里還是你的地方?!崩柚苤芡璐赫f,“你隨了我家姓,也算半個家人了?!?/br> 黎春不言不語,跪地磕了三個響頭,嗯了聲。 后來顧兆同周周說起來,“我仔細回想了下,這黎春還挺有本事手段的?!?/br> “是啊,在京里時不出頭不露臉,知道藍mama防著她,她就不往我們跟前站,不管是因為什么緣故。一路來昭州,當時管家的是黎夏,她就打下手不吭不響的,越往南黎夏病倒了,黎春就接了手干的有條不紊的?!?/br> 黎周周其實都看在眼底,他管家,調度人用人也是管家一面。 “剛到了昭州,家里有孩子,我是只信自己帶過來的,后來慢慢的,黎夏去鋪子里了,黎春留下來管家,前頭后院下人、采買、發錢,做的細致,她心里過不去的坎,帶著恨,可對上了小孩子是心軟的?!?/br> “上次打了那懶漢,對著花娘女兒是很柔和,我就想調黎春去救濟院,她面冷心軟,小孩子也能緩和一些黎春的恨意?!?/br> 過日子長久下來帶著恨和壞的記憶,這自己的日子就過不起來,看著好了,其實還是壞的,一碰都疼。 黎周周也是想讓黎春真的好起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跟著孟見云有些像,不過黎春要冷靜克制許多?!鳖櫿琢牧艘痪?,便不多說黎春了,周周安排的很好,“蘇石毅那小子也該回來了?!?/br> 黎周周順口道:“看時間應該是快了,沒幾日了?!?/br> 其實顧兆想說的是,大歷與茴國第一次正面交鋒開打,也該出結果了…… 第147章 建設昭州47 八月多,黎周周第一次出貨,回來時照舊帶了一匣子信件,西坪村的信倒是沒有,只有一封朱舉人的回信。 上次李桂花送了醬菜過來,哭了一頓窮,夫夫二人自然是給了銀子和一支老參,銀子沒多給,顧阿奶是跟顧大伯過日子的,孝敬阿奶的那也該給顧大伯一家。 因此送了六十六兩銀子,顧大伯和顧四各三十兩拿大頭,余下的零頭二房、三房拿。顧大伯家的三十兩,寫明了是給顧阿奶孝敬錢的,顧四那兒則是給顧晨讀書錢。反正總是有名頭。 李桂花沒想過還真會給她銀子——這繼子滑不留手的,真真是比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要干凈,人家尋常嫁出去女兒,得了什么好的還知道往娘家拿,惦記著父母,而顧兆就不如了。 是一門心思對著黎家人好。 李桂花在顧四跟前原話:“兆兒他再厲害再有本事,他就是掛了個顧字,可骨子里我瞧著都是黎家人做派了?!?/br> “不是我做后娘的不惦記兆兒,以后咱倆老了腿一蹬沒了,這墳前摔盆的是誰?咱們日后的好日子肯定是要靠小晨的?!?/br> 每當顧四嫌顧晨讀書費銀子,或是李桂花花了精力又是找人寫信,又是花銀錢往唐州送信,那幾天飯都不好好做,顧四從田里回來發了一通的火,李桂花如今也不怕顧四了,又軟又硬的幾句,把顧四說的服帖。 自然錢也沒多花。寫信是找的趙夫子,趙夫子得了顧兆的恩情,動動指頭的事情,要啥銀錢?李桂花說了兩句漂亮話,一個銅板都沒出。找人送信連著醬菜去唐州,那也沒花幾個錢。 李桂花腦子筋一搭,先去找杏哥兒,杏哥兒指定要給黎周周寫信,那出唐州送信的路費便少了一半,后來沒成想是住在鎮上的朱舉人也要寫,那就更好了,還包了她的送信費。 說她是顧大人的娘,應當的。 瞅瞅人家舉人老爺說的話,這才是敞快氣派呢。李桂花為自己這一舉可是得意威風了?,F在是信回來了,不僅回信回來了,蘇家那大小子也到了。 顧晨啟蒙略早一些,李桂花盼子成龍,加上有前頭大哥這個出錢的,是顧晨五歲就送趙夫子那兒念書習字去了,如今顧晨學了四年,寫信也成,不過李桂花怕顧晨寫不好,要不來錢。 同信回來的,還有倆個沉甸甸的荷包。 李桂花眉宇一喜,上手就知道是銀錢了,可那蘇家小子說了,“嬸子,這有一袋銀錢還是給顧大伯家的?!?/br> “有大哥啥事???忙前忙后都是我李桂花干的?!崩罟鸹ㄊ遣桓吲d了,她把力出了,尤其這兩個銀錢袋裝的鼓囊囊的,眼睜睜看著另一個到了老大手里,她能不急嘛。 顧晨小小年紀,被趙夫子教的板板正正的,按理不該說母親,可還是出口言:“阿娘,阿奶跟著大伯過日子,大哥孝順,這銀錢定是孝順阿奶的,不是咱們的?!?/br> 李桂花能不知道嗎!她心知肚明,就是鬧兩句。 最后啊,錢自然是送到了顧大伯家中,信是當著顧家四個兄弟,一大伙人跟前拆開的——兆兒雖是入贅黎家,可怎么說也是顧姓,當了大官,回來家書,自然是各位伯伯、伯娘、哥哥弟弟meimeijiejie都來看看,聽聽。 念信自然是顧晨了。 信是顧兆寫的,黎周周潤色。顧兆在昭州上任后,習慣了辦事說話簡明扼要,有事說事,別整客套的,導致幾筆就寫完了。還是周周看了后,覺得不妥,太過冷冰冰的了,續了許多,也沒刪顧兆寫的,都留著,就是后頭補上。 因此這信前頭就是提綱似得,后面嘛給擴開了,甚至顧兆沒想到的——像是除了大伯,還有二伯、三伯兩家,這也要提。黎周周先關心了阿奶身體,說他們在昭州一切都好,福寶六歲了也開始學字看書,昭州飲食氣候如何,多謝岳母做的醬菜,十分喜愛,又一一問了其他幾家,最后言老參大補,一點用水煮了當茶喝,慢慢補,長久了才見效。 其他兩位伯伯,多年未見,各家三兩銀子,小小心意別見外了。另送上昭州特產流光綢給家中年輕女孩做禮物…… 二房、三房的錢是裝在顧大伯的錢袋子里,不然擱李桂花那兒,可就難掏出來了。 信讀完了,四家都是高興,尤其是二三房,沒想到還有她們的銀錢呢。 三兩銀子啊,這一年半的嚼頭。 顧大伯作為長兄,當即是拆開他的銀錢袋,全倒在桌上,給二弟三弟各撿了三兩銀子,至于那流光綢,只有兩匹。顧家四兄弟,顧四是沒女兒運,一個女兒都沒有,其他三家都是有一位的。 “都拿著吧,這是兆兒和周周記著你們幾個伯伯?!鳖櫚⒛贪l了話,面上越發慈祥了,她年紀大了,還不知道幾年好活,遠在外當大官的孫兒記著她,念著她,孝順的送銀錢和老參來,顧阿奶這風風光光的就跟當初做大壽時一般。 “這布匹也拆了,三家的女兒都裁剪裁剪做身衣裳?!?/br> 李桂花平白得了三十兩銀子,對那什么布匹本身就不在意稀罕了,有啥啊,有這三十兩銀子,她喜歡啥布料,去府縣買都成啊。 結果裹在外的油紙一拆,一共就兩匹,粉的和鵝黃的兩種顏色。蘇石毅其實拉了六匹,不過外頭都裹著嚴實,倒貨時他也沒記清啥是啥,東坪村送了東西,還要跑西坪村,都到家門口了,自然是要回一趟家。 這趟出貨順利,時間也不趕,表哥說了,往村里去一去,不著急。但蘇石毅不好讓在唐州的王堅多等,再說王堅一個哥兒住那么大的宅子,萬一有啥事,他還是早早辦完事早早回去的好。 因此是連著送貨,也沒多客氣寒暄喝一杯說說話,趕時間似得東西一放就跑了。 顏色隨機的。 可甭管是粉的、黃的、綠的,顏色都是鮮艷漂亮,更別提質地了。其中鵝黃那匹還是有織花的。 別說顧家女移不開眼了,就是李桂花這會都要急,豁著一張臉,說她家沒女孩,不能少了她家,她也裁一塊—— “你瞅瞅這顏色,再瞅瞅你年紀,裁回去有臉穿上身嗎,這顏色你走在村里頭,也不嫌臊的慌?!鳖櫚⒛陶f了。 李桂花不死心,說那也不能獨少她家,她娘家還有侄女呢。 “趕緊打住吧。這料子,信里說了,是給咱顧家年輕女孩禮物,你那侄女姓顧?是我們老顧家的?”顧阿奶板著臉兇回去了。 不能開這個例子,眼前這料子這般好,兩匹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她們家女孩子做了衣裳穿,瞧著富裕,還能跟底下剛跑的小丫頭做一身,要是都像李桂花那般,還惦記著娘家的孩子,這料子是怎么擠都不夠的。 顧阿奶最后板著臉發了話,“我也不是單說李桂花,這料子,昭州信里既然說了,那就做,都別心疼,老二老三媳婦白日里到我這兒來,三家女兒不管幾個,只要有都量身做了,也不許放著存著,別好好的東西,舍不得用,放久了誰知道到誰手里了,都做,給咱家女孩打扮打扮?!?/br> 這下子,其他各自的小心思都堵了回去,可顧家年輕女孩是最高興的,等白日做衣時,各個手腳勤快忙完了家里活,同阿娘一起來阿奶這兒,借著好日頭做衣裳。 不過料子看著輕薄滑溜溜的—— “這瞅著像夏衣,不然娘,等明年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