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們悔不當初 第37節
不過這冷峻的護衛能用一個字表達的話,絕對不會超過兩個字,如果對方說的是廢話,那么直接就會被當成空氣忽略過。 自家主上又是沉靜少言的性子,一路可苦了他這個話癆,也就是能趁著換馬匹,喂草料的時間和店家掌事說說話了,現在聽聞女帝陛下困局已解,名揚四海,白菘只差沒有歌唱一曲跟著慶祝慶祝,至少不用再拼命趕路了。 他打算坐下來好好歇歇,豈料韁繩被自家主上接過去,“你可在此休息,我先回上京城即可?!?/br> 他聲音溫和沉靜,白菘知曉他便是當真在這兒休息,主上也不會責罰,但做小廝的哪里能這樣,便急急忙忙起身,也跟在后頭上馬了,大著膽子問了洛鐵衣一句,“你知道我家主上為什么著急往回趕么?” 問到了一個空氣,迎面只有馬蹄揚起的灰塵。 快到上京城時,白菘看見了夜空里燃起的天燈,驚呼了一聲,“是中秋節!” 后又想起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王家覆滅,自家主上已沒了親人,心里歉然,不由又噤了聲。 已是戌時末,夜色黑透,華燈初上,上京城的絲竹鐘鼓聲遙遙自城里傳來,桂花釀酒的香氣散進了風里,喧嘩歡笑,同慶中秋。 王錚知曉白菘父母親住在城郊,便勒了勒馬,溫聲道,“你從囊袋里取一百兩,回家去罷?!?/br> 白菘搖頭,前去濮陽時,府中的奴仆已悉數被公子遣散,只留了兩個菜農,今日中秋節,兩個菜農想必也不在府中,他若是走了,偌大一個丞相府,不就只剩下主上一人了。 城樓燈火通明,長堤上依稀能看見皇城檐角,王錚道,“今夜有要事外出,不必你伺候?!?/br> 白菘還是不肯,洛鐵衣抱劍開口,“中秋節,丞相和陛下一起過,你走?!?/br> 白菘恍然,想想也不再說什么了,到這時,才忽而明白,主上為何每年中秋節都不在府中,也不帶下人。 他便不再爭執,取了銀兩,直接回家了。 宮中正開宴,因著是女帝,無需避諱,男女同席,幾乎各府都帶上了府中適齡女子男子,女子是為挑選侍讀入宮伴駕,男子則是為選后宴鋪路,如果今夜便能得陛下青眼,那就再好不過了。 沒有專門的歌舞,都是各家嫡女嫡子獻藝,只是一則中秋節對陛下十分特殊,諸臣難免束手束腳,二則陛下今日未帶面具,放眼過去,都是呆呆坐著的人,無論男女老少。 陸子明修道,道心彌堅,算是少數幾個比較清醒的。 陛下半撐著腦袋看歌舞,仙人玉姿中帶著瀟灑恣意,又因那一雙鳳眸專注地凝視著,似乎是在欣賞,又似乎是在出神,整個人似明珠,壓得這金碧輝煌的含章宮也暗淡三分。 坐在這兒,便是盛世風流天潢貴胄,加之才學卓著,通身都是扶危定傾,達觀從容的氣度,堂下的男子女子,誰人不是心綺神搖,若是微微一笑,便要亂了琴音,舞步。 朝堂大員們定力稍好,席上頻頻出言提醒兒子女兒,休要直視龍顏,休要失儀,不定多少人后悔帶兒子來參加中秋賜宴了。 “丞相到?!?/br> 唱喏聲由遠及近,崔漾略抬眸。 殿外緩步進來一名青年,身著青衣常服,身形清俊修長,面容與女帝有三分相似,卻似巖崖青松,立于山石上,看霧山云海,自有一股巋然淡定的氣度,叫人不由自主也跟著沉靜下來。 王錚上前見禮,“臣自濮陽來,有政務秉明,可否請陛下移駕宣室?!?/br> 崔漾應允,朝百官道,“諸位好飲,明日沐休,攻魏王之事,到梁煥信報到了再議不遲?!?/br> 另外提筆點了一份名單,“選中的姑娘后日便入宮罷,宮中自有宮女伺候,除隨身衣物外,什么也不必帶?!?/br> 群臣應聲稱是,起身恭送圣駕。 崔漾放了洛鐵衣假,叫他回營休息,與王錚一前一后走著,想著宮中有個南頌,便朝王錚道,“去丞相府罷?!?/br> 王錚應是,方才要往回走,已被她攬住腰,拔地而起,頃刻便躍出了樹梢,勁力帶起落葉,風帶起落葉和晚風,兩人衣袍相疊,身側是冉冉騰空的各色燃燈。 她勁力延純,不過半刻鐘,便出了皇宮,落進了丞相府的前院里。 甫一落地,崔漾身形便晃了晃,幾乎摔倒,王錚扶住她,將她帶進后院,讓她在竹椅上躺下來,取了一方薄毯,搭在她身上,倒了一碗茶,見是涼水,便又去廚房里生火燒水。 崔漾將毯子拉到脖頸下遮蓋嚴實,視線環顧一周,偌大個丞相府,實則里面只有一進的院落房舍,原來前后的屋子和花園池子都被推平了,全換成了菜地。 眼下是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蔬果蓬勃,只不過這位丞相不愿用糞土澆灌,所以地里的白菘、瓜果、菽豆個頭都偏小。 但若是澆灌糞土,住在這么幾畝地的菜園里,肯定臭氣熏天,蚊蟲滿天飛,是決計住不了人的。 崔漾想著那場景,倒把自己逗笑了。 青年正盯著灶膛下的松殼燒火,聽見那陣清越舒緩的笑聲,回頭看了一眼,便又專注在火塘上了。 他袖袍微卷,露出修長且帶著一層薄薄肌理的手臂,那臂膀自手腕蔓延出一根紅線,沒入衣袖,青年渾不在意,茶壺里換上水,方才問,“你吃飯了么?” 崔漾本不想吃,想著他來時肩上帶著些微霜林寒露,定是星夜兼程趕回來的,又點點頭,“你做罷?!?/br> 王錚淘米煮飯,摘了兩顆白菘,清水煮上,又自瓦罐里挖出兩碗醬香rou,到做好端上來,竹椅上的人已經昏迷不醒了。 只是昏睡中似乎亦留了兩分神,一柄折扇壓在掌中,手指始終搭在機關上,里面是頃刻便能叫數十人斃命的毒針。 九年前在地窖里練功太急,中秋節也不停歇,七經八脈受損,幾乎命絕,后頭雖有所好轉,每到這一日,真氣凝滯,便十分不受控制,用藥壓制,便會昏迷一到兩個時辰不等,若是心情抑郁不得開懷,情況又會更糟糕許多。 她掩藏得極好,連暗衛也不知她九月畏寒,中秋節會有這樣的病癥發作,但哪怕是在他這個知情人這里,也絲毫沒有放松心神。 那玉瓷般的面容上漸漸滲出汗珠,黛眉輕蹙,王錚取了新的巾帕,浸入溫水中,泡熱,擰干水給她擦拭,只毛巾剛一靠近,便見她已掙扎著睜開了眼睛。 王錚指尖停頓,淡聲道,“我還沒拿到解藥,如何敢對你不測,只是醒也醒了,要不要吃點東西?!?/br> 崔漾目光落在他腕間,青色的筋脈旁一條紅線清晰可見,略提了提神,“你做了什么吃的?!?/br> 菜色清淡,原汁原味。 王錚舀半勺米飯,在上面覆蓋上一層雞蛋羹,再一層醬香筍絲,垂眸撿掉姜絲,遞到她唇邊。 崔漾張口含下,白菘煮得軟,咀嚼都不需要力氣,雞蛋羹上有一點切細的松菇,帶著清淡的咸香,筍絲清脆,崔漾一勺勺吃了小半碗,“湯?!?/br> 青年探手取了一只干凈的白瓷碗,修長的手指搭在碗邊上,與上頭松針青葉相襯,攏著寬袖盛湯,試了試溫度,喂到她唇邊,等她吃完,又取了蜂蜜水給她漱口。 夜里有些許微風,圓月高懸,遠處是燃起的孔明燈,馬燈掛在松樹林梢下,青年手執一雙竹筷,坐在石桌旁撿著菜吃,儀態端方。 他速度很慢,卻不是宴歸懷那般烏龜般慢慢挪動的悠閑,而是一種巖崖青石清風明月般的淡然沉穩。 崔漾看了一會兒,就著月朗星稀,松濤陣陣,又睡了過去。 察覺自那人睡去,他吃飯的速度變快了,王錚微微一頓,又放緩了速度。 睡著后內息運轉修復,兩個時辰后崔漾便醒了,月已掛上林梢,那個年輕丞相正在田地里拔草捉蟲,他身后跟了只半大的鴨子,鉗子夾住一個蟲,那小黃鴨便伸出脖子去啄來吃,一人一鴨配合得十分默契。 丞相大人不愿鴨子的糞土弄臟他的農田,叫下人制了一個布兜兜住鴨子后半截,月輝下那小鴨子伸著腦袋吃一次蟲,就嘎地叫一聲,走起來歪歪斜斜十分不自在,顯得滑稽。 崔漾被逗笑了,見暗衛自院墻上躍進來,遠遠地在田埂上叩問圣安,略坐起來些,叫他上前回話。 是軍報,晉陽已破,吳順被俘,不日便押解回京城。 崔漾收了戰報,問道,“沈家一切正常么?” 暗衛回稟,“一切正常,沈家家主已經著家臣派送印信至州郡七府,也遣散了京府中的奴仆,影衛,確實是真心投誠?!?/br> 崔漾應了一聲,“好,繼續盯著?!?/br> 暗衛領命而去,王錚抱著鴨子回來,將鴨子放在石桌上,洗干凈手,翻看奏報,“你和沈家兩位姑娘有什么冤孽么?造成這樣大的誤會?!?/br> 黃鴨蹲在石桌上,瞇著眼睛打盹,崔漾摸了兩把,“舊事無意義,不提也罷?!?/br> 只是去找沈恪的時候,無意撞進一座小院里,沈夕沈茗奄奄一息,她提著鞭子追出去,只看見一個急匆匆的背影,外頭全是腳步聲和喊聲,她想把她們兩個藏起來,屋子里沒有能藏人的地方,沈夕沈茗求她幫忙遮掩,說以后會和沈恪解釋清楚,她想想也就答應了。 那時她名聲不太好,和許多公子貴女都有過傳言,被她崔九欺凌,實在算不上什么丟臉的事,傳出去,真真假假,說幾句也就過了。 當時她堵著門不讓進,但有兩個嬤嬤力氣十分大,一把將她推到一旁,涌進來許多人,沈母質問是誰做的,沈茗指著她,眼里都是祈求,她想著沈家實在是不能拿她怎么樣,點頭應下了。 回去后這件事就被她拋到了腦后,只是偶然聽其他貴女閑聊,才知道沈家要把兩個姑娘嫁去吳越,沈恪停學去了吳越。 回來再見,沒多久就是華庭之變。 約莫是出了什么差錯,沈恪根本不知道內情。 但往事已矣,多想也無益,沈家是世家,與她利益相沖,早晚都會對上。 現在沈家已落入掌控,只要握著沈恪,便能cao控沈家,日后慢慢的消化掉這批勢力,能增添不少助力。 比較麻煩的是沈平,至今沒有沈平的下落。 那鴨子不勝其擾地往前挪,王錚隨手一撥,把它挪回去她趁手的地方,“你要注意沈平,他與沈恪關系非常好,又是振臂一呼的游俠之首,肯定不會甘休?!?/br> 崔漾笑了笑,“游俠以武犯禁,常凌駕于法紀之上,與皇權相沖,司馬庚在位時便想對付他,我關著沈恪,他自己會出來?!?/br> 王錚未再言語,沈家已歸順,朝局安平,能人輩出,朝中其實已不需要他這個丞相。 崔漾看天色差不多,起身道,“我回去了?!?/br> 說完也不走正門,提氣拔身,很快消失在夜空里。 院子里再無人氣,王錚拿了銀魚喂給石桌上的鴨子吃,今日難得讓她笑了兩回,便也不浪費菜農把它孵化出來的一番心意罷。 安畔離開沈府去沈氏學宮里做書齋的齋員,千柏千汲等十名影衛去留還未定,家主有令,若是女帝要用他們,他們以后便效忠于女帝,再不是沈恪的影衛,若是女帝不用他們,便各自領了宅院撫恤,想去何處家主都會安排。 有詔令下到沈府,著公子奪情,三日后入宮,課授宮中女學子學識,眼見沈府蕭條落敗,大不如前,千汲心中難過,也始終存疑,行禮問,“倘若不是陛下做的,當初陛下為什么會承認呢?!?/br> 當時他也在場,是在沈家洛陽府的一處丹柰園里,園子深處一座荒廢的小院,他們闖進去的時候,那是還是崔家阿九的陛下手里拿著鞭子,床榻邊四姑娘五姑娘渾身是傷,衣衫不整。 婢女和嬤嬤們大驚失色,就罵是誰做的,四姑娘說是陛下,陛下應了。 當時家主也在場,后面就是府里要把姑娘嫁去吳越的事了,公子帶著他去吳越打聽了消息回來,才到洛陽就收到消息,早在他們離開上京城的第二日,兩位姑娘就被送上了馬車,只是還沒過江,兩位姑娘就自戕了。 公子對崔家阿九的態度就變了很多,宮宴上崔家阿九與李侯之女斗贏一朵凌霄花,叫人送來給公子入藥,公子看也沒看扔到了階下,接著就是華庭之變。 如果不是她做的,為什么要認下,那時的崔九如此倨傲,目下無塵。 沈恪胸膛起伏,自那日拿到卷宗起,每念及此事,胸膛里便有如千刀萬剮。 他沈恪此生沒有對不起誰,唯獨對不起這一人,也不愿千汲誤會她,“她是替五meimei四meimei遮掩,五meimei四meimei走前留了一封遺書,被銷毀了?!彼阅赣H口中知曉,五meimei自戕前,給他留下了一封遺書,信里已說明緣由,并叫他替她們感謝崔漾,謝她保全了她們的名聲,以及沈家其余姊姊meimei的名聲…… 但是父親母親拿到信,第一時間選擇了銷毀。 他心存偏見,從未信過她,也從未認真了解過她,才鑄成惡果。 千汲心震,很快明白過來,當初便愿意替四姑娘五姑娘遮掩,且十數年從未向外人提及此事,這樣一個人,卻陰差陽錯落得那般下場。 千汲心折動容,“以后沈氏都跟著她么?” 沈恪壓住涌上喉嚨的鮮血,溫聲道,“她既非矯飾的暴虐之人,那么便是真正才華橫溢的有為之君,只要做清官好官,她不會不容人,她能讓都尉徐令領兵出征,已足見心胸氣魄?!?/br> 千汲應下,行禮告退,出去交代弟兄們。 沈恪坐于案幾前,腦中皆是那日萬丈崖壁上,她被箭矢射中,墜落曲江時望著他不可置信的目光,身體內似有千刀萬剮。 崔漾回了宮里,元呺和郭鵬都松了口氣,每年中秋節陛下都會一個人出游,他們知曉緣故,雖不多問,但還是忍不住掛心。 尤其如今身份不比以往,雖然大部分男子已經接受了女帝的事實,卻還是有一些格外偏激的男子,企圖捍衛男子‘不可動搖’的地位,宮中也時常有刺殺,只是能力太弱,闖不進宮墻罷了。 元呺上前行禮,“義和坊那位老神醫來了?!?/br> 崔漾眉心微蹙,“可有說為何而來?!?/br> 元呺點頭,“說是來找大貓,我們告訴他大貓今日不在,他也不肯走,現在蹲在中正樓房梁上不下來,他輕功極好,看著又不像有惡意,屬下們拿他沒辦法?!?/br> 崔漾擺手示意他們下去,自己回中正樓,催動內勁凝神細聽,知曉殿中除陳林外再無外人,這才開口問,“老先生怎么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