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們悔不當初 第22節
“臣等附議?!?/br> 崔漾點頭道,“交給太常寺督辦罷?!?/br> 卞才良又行禮叩問,“有關參宴的人選,陛下可有些忌諱要求?可要準備一些聘……嫁妝等?!?/br> 群臣不由都抬頭看來,目光灼灼,便是那矜持些的,也悄然豎起了耳朵,殿中一時安靜。 崔漾啞然,片刻后道,“干凈些便好,眼下看,貞潔倒是男子最好的嫁妝,其余形貌端正,身體康健即可,都回去準備罷?!?/br> 提了這一條,便可杜絕這些老油條逼迫家中子女入宮選后,避免出一些棒打鴛鴦強拆婚配的亂象。 崔漾擺擺手,“都散了?!?/br> 藍開也顧不上去看那些臣子五彩斑斕黑黑紅紅呆若木雞面色漲紅的臉色,唱喏了一聲退朝,抬頭看時,不免吃驚,忙道,“傷口流血了,快宣太醫?!?/br> 鮮血自明黃的龍袍里浸出來,群臣離得有些距離,看不見,這時聽宦官言,才都叩問圣安。 崔漾擺擺手說無妨,“諸卿都回去休息罷,大農令,水工司丞留下,散了?!?/br> 群臣便是不想走,這時也不敢再叨擾,行禮后悉數告退。 李高馳,劉儒、鄭元建、高茂舟、高茂訓落在后頭,腳步緩慢。 出了太和宮,高茂訓才一甩袖,“一女子竟是將什么貞潔不貞潔,干凈不干凈掛在嘴邊,簡直粗鄙!” 他五姓府遭了大難,其余臣僚神情或是擔憂或是欣喜高興,儼然已經做起了白日美夢。 李高馳嘆氣,“此女心機頗深,此番是我們棋差一招了?!?/br> 劉儒面色陰沉,劉句任都尉,手底下沒有多少兵權,但劉句是劉氏一族族長,也是劉氏高堂長輩,他一走,劉氏散成沙,劉家此番屬實是元氣大傷,沒落只在眼前。 其余李家、高家、鄭家這次派出去統領府兵的人,不是預備奪位,便是預備做攝政王的人選,都是各族中最要緊的人物,崔九炸開臨水壩,連同府兵一網打盡,引發的后患不是用那幾千府兵能計算的。 鄭元建咽不下這口氣,“就算我鄭家能生下帶有太/祖血脈的子嗣,我鄭元建也咽不下這口惡氣,諸位,難道這三個月里,你們要任憑一女子拿捏壓制,對她卑躬屈膝么?” 一句為天下安定,暫時蟄伏勉強能說得過去,但要聽憑一女子呼來喝去,堂堂七尺男兒,還有何顏面存活于世! 高茂訓心里憋氣,“你聽她,要選甚么干凈的男子,身為女子,竟口出這樣的狂言,有她挑選的份么?” 高茂舟四下看看,拉了拉兄長手臂,“兄長慎言,眼下形勢嚴峻,需得從長計議?!?/br> 幾人都看向劉儒,李高馳,晏家宴和光是縮頭烏龜,當時便未集結府兵,晨間他們放棄罷朝請命還朝司馬氏,就已經和沈家走到了對立面,現在五姓里以劉、李二人權柄最大,自然以他二人馬首是瞻。 李高馳撫須,看向劉儒,“仲元兄可有高見?!?/br> 劉儒目光陰鷙,“明日不是要朝議么?既然她這么想當皇帝的威風,便讓她見識見識,皇帝不是女子能當的,朝堂政務,也不是女子處理得了的,今晚都別睡,多準備一些?!?/br> 高茂訓撫掌,李高馳幾人皆拱手,也不回府,直接去署衙,分頭行動。 幾人散去,闕門轉角處蹲著的小官探出腦袋四下看看,急匆匆去了御史臺,把偷聽到的事都報告給了中丞大人,“咱們快去覲見陛下罷,明天一早朝會,他們肯定為難陛下的?!?/br> 于節是急驚風,這會兒也不急了,頻頻冷笑,“不用管,想用朝政拿捏陛下,癡心妄想!” 作者有話說: 感謝暖暖灌溉的營養液,感謝橋邊的油紙傘寶寶投喂的手榴彈,感謝寶寶們的留言~ 第21章 、丫頭好大的天威 崔漾讓郭鵬去丞相府取圖冊, 殿外閃來一黑衣男子,楊明軒頭一次見這護衛真面目,一見之下心生贊嘆, 又無奈搖頭,雖說陛下任人唯才, 但身側當真聚集了許多樣貌好的。 楊明軒行禮告退,先帶著幾名水工臣去金鑾殿。 沈熔悶悶問,“怎么傷這樣重, 為什么要把我支開,換洛拾遺也可以盯軍營?!?/br> 他聽聞阿九遇刺, 連夜往回奔,心急如焚, 快馬趕回來,看傷在琵琶骨下,現在流血了。 崔漾掃了他一眼,眉頭微蹙,“人都清理干凈了么?!?/br> 沈熔搖頭,“逃走了一個,我交給其它暗衛了, 肯定能找到?!?/br> 又不聽指令。 崔漾眸光轉沉, “怎么不帶面巾?!?/br> 沈熔不答,“傷口出血了,我先拿藥來給你?!?/br> 崔漾無言, 藍開笑勸道, “陛下還是先用藥罷, 不急于一時?!?/br> 在崔漾這不致命的都算小傷, 且總要見點血, 一些臣子才會心安,她便懶得管了。 沈熔一來一回已經取來了傷藥,崔漾接過瓷瓶,開了塞子,倒了藥,手指微攆,攆成米粒,先嘗半粒,確認是止血丹,十三種藥物成分并無異常,便一粒一粒嚼著吃完,苦味溢喉,掃了沈熔一眼,吩咐道,“把面巾帶上?!?/br> 沈熔悶聲道,“我不帶,我長得也不差,街上總有姑娘看著我發呆,我問過了,都說我長得俊?!?/br> “以后我都不帶了!” 他語氣固執,這次決計不肯妥協。 崔漾心中不耐,沒工夫和他掰扯,直接去金鑾殿,吩咐申興把司馬庚送回地牢。 沈熔站在原地,看著遠去的背影,看了一會兒重重拍了下心臟的地方,他再傻,也看得出來,自從到了上京城,阿九當了皇帝,待他便不像以前那般親近溫和了。 是當上皇帝了,有那樣多的人可差遣,就不再需要他了,不再需要他這把刀了,要舍棄他這個白癡了! 沈熔奔襲回來,本就真氣翻涌,現下氣血不平,幾乎失智,提劍要砍了面巾,再也不帶,又恐她生氣不高興,便去砍石橋上的石獅子。 申興知曉這護衛雖然武功高強,但實在有些怪性,也不敢勸,只見他砍著砍著便哭起來,一雙俊采星馳的眼睛里都是眼淚,也一點不奇怪。 禁衛都是漠北來的心腹老將,此時都站遠了些,這少年年紀雖小,卻是麒麟軍里的老將,十歲時武藝便很超群,殺人如麻,就是粘人愛哭,尋常見不到主上便要哭,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打滾也是常有的事,這些年長大了,克制了許多,每每像個大人,但免不了這個淚包的性子。 那一刀一劍砍在漢白玉上,切得石獅子頭紛紛滾落。 憤懣,惶恐不安,傷心失望,無處發泄,似乎是要被逼瘋了。 兩名禁衛送司馬庚回地牢,看那武功厲害的護衛在發火,便遠遠在橋頭停下,打算等會兒再過去,從少年十五歲,為這面巾帶不帶,都砍掉多少籬笆獅子了。 司馬庚緩步上前,開口道,“你不想知道為什么陛下不讓你摘下面巾么?” 沈熔停下揮舞的劍,眼里還噙著淚,神色卻很冰冷,“要你多嘴?!?/br> 沈熔不介意阿九那樣看廢帝,但當他想讓阿九那樣看他卻不能時,對這廢帝便愛護不起來,他這張臉終歸是幼氣,沒做過皇帝,沒有這廢帝的清貴俊美,內斂威嚴,無論他站得多直,也沒有廢帝這樣挺拔修長的身姿。 且他眼睛這樣愛哭,那日廢帝身上十幾處傷,身中千機劇毒,今日又受刀傷,別說掉眼淚了,連哼也不見哼一聲,這樣的男子漢氣概他沒有,總是哭,總是哭。 沈熔反手擱劍,便往眼睛處劃去,申興大驚,“容護衛——” 司馬庚站得近,反應快,掌中匕首擋了下那劍,“你做什么?” 那匕首本是利器,碰到銳劍卻脆斷成了兩截,司馬庚見他還欲廢眼,立刻道,“你瞎了眼睛,丑陋無比,她還會用你么?你該知她最愛好顏色?!?/br> 沈熔聽了,一時不知該如何,但眼里噙著淚,慢慢的也放下了長劍。 是啊,阿九最喜歡長得好看的,不拘是物還是人,他一變丑,她只會更不喜。 司馬庚見他當真是因為不得崔九歡喜,便要自毀雙目,一時心緒復雜,不再言語。 地牢里陰暗潮濕,除了一張榻一張桌,就只剩下書簡了。 沈熔下了地牢,廢帝手里握著書卷。 讀很多書也許也能讓他像司馬庚一樣,但阿九不喜他讀書,他便不讀,沈熔問,“為什么阿九不讓我摘面巾?” 司馬庚請守獄人、工匠、禁衛暫且出去。 沈熔并不想讓外人聽去這件事,把人都打發得遠遠的,他耳力非凡,又內功深厚,有一名小工匠伏在墻那邊偷聽,也被他揪出來趕走了。 阿九對長相不太好的俘虜罪犯,說不上不好,但絕不會有耐心修什么囚牢關押,這十二間囚牢,以后關押的,肯定都是像司馬庚這樣犯了死罪又容貌俊美的人。 阿九有收集東西的癖好,屯糧屯得最多,其余就是好看的花木美景,就算春來秋去,風景在變,她的目光便也在變,但這個過程里,她是高興且專注的。 并且只要她能那樣看他一會兒,縱是只有一刻花期,就算是立刻死去,他也開心幸福。 沈熔重新帶上面巾,“你知道阿九為什么不讓我摘面巾嗎?” 司馬庚停頓半響,“我可以告知你,但需要你拿一樣東西來交換?!?/br> 沈熔正好不想欠司馬庚人情,“傷害阿九,讓阿九不高興的事我不做?!?/br> 司馬庚點頭,“此事定然不違背你的心意,反而對陛下有好處?!?/br> 金鑾殿里大司農宴和光,左右水都刁鏡、關同,水工長丞吳長進幾人都勸崔漾先讓太醫看傷。 崔漾壓了止血藥,交代完幾人重修通濟渠的事,批復今日送來的奏折。 政務十分繁雜,司馬昌莽撞,一大批骨頭硬的官員死在亂刀之下,光是在京的京官缺職就有千數人,更不要說黑甲兵大軍自東而來,沿途被屠戮的地方官。 一則本該層層過濾的朝務大小繁簡都送來了她這里,便是把奏疏翻一遍,都要半日工夫,著實費神勞力。 二則清官好官死得差不多了,剩下活著的這些,要說好官也有,但好官庸官比例嚴重傾斜,這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現象,需得花大量人力物力盯著辨別衷jian不說,時間一久,朝廷上上下下從根里都爛了。 再這么下去,她可能非得要像司馬庚一樣,累死累活半夜把批閱奏折當樂趣不可。 竹簡啪地一聲扔回案桌上。 崔漾詔楊明軒擬旨,征召賢良方正之士,下明令著百官察舉孝廉,選賢為官,為朝廷效力。 又吩咐道,“你找于節,自九卿以下各署衙抽調人選,把官職重新梳理一遍,那些個職權重復的,冗余的職位,該合并的合并,該精簡的精簡,力求在合理的范圍內讓他們用最少的俸祿辦最多的事,理好后寫成奏疏,呈上來我看,兩個月的時間,夠做這件事么?” 楊明軒估量著時間,做這件事是盡夠了,但…… 崔漾見他神色遲疑,略一想便明白了他的擔憂顧慮。 司馬庚說她坐上帝位,道阻且長。 這最大的阻礙不是叛軍,而是綱常倫理,下詔令,無人應詔,或者只有宵小之輩,無德之輩應詔,有再多兵,這皇位也是做不長久的。 這件事是必須要解決的,否則君威掃地,將來路只會更難走。 崔漾沉吟問,“如今士林,都有哪些人物?” 擒賊先擒王,請神先請圣。 楊明軒一點即通,“除王錚王丞相外,有其三,三類里當以沈氏沈恪為首,沈家學宮與太學比肩,沈先生學宮任教,素有清名,又通研經史子集,天下四十九名士,凡二三十人,不是躬稱沈先生為老師,便是引沈先生為好友?!?/br> 世家子弟以沈恪為標榜的情形,崔漾十二年前便見識過了,如今十二年過去,形勢只怕更糟糕。 “繼續說?!?/br> 楊明軒常年待在京城,又是讀書人,這些事并不陌生,“余下十人里,賀汀洲家世貧寒,學識滿腹,在寒門學子中呼聲最高;齊魯公羊丘,精研春秋,家傳孔孟儒學,除太學、沈家學宮外,公羊丘所學,同樣被奉為正統儒學,狂士有山水詩畫四絕,此四人結廬為伴,隱居終南山下,結交天下好友,山林逸志,頗受推崇?!?/br> 崔漾點頭,剩下十多人,大概就是朝中各族里不與沈家合名的世族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