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怒偏執太子后 第5節
書迷正在閱讀:童養夫位極人臣后、我的牧場不對勁、你比鉆石閃耀、總是失戀的帥氣弟弟、鳳歸墟、拯救悲情反派進行時!、大道紀、我命超硬,百無禁忌(猛鬼收容所)、我的新手禮包三千億、當黑粉是要挨cao的(NP娛樂圈)
離開了。 ———— 次日晌午皇上宣李洵進宮問政,他出來時天光尚早,便順道去了趟中宮給皇后請安。 到了嘉寧宮,李述竟然也在。李述比李洵大幾個時辰,生母齊妃生他的時候難產而亡,他從出生之日就抱到中宮由皇后撫養。 帝后感情極好,李洵剛剛滿月就被立為太子,有專門的乳母嬤嬤喂養,稍稍長大些又進了太學念書。 李述跟在皇后身邊的時間更多,母子親情也更深,這些年來世人都知道李洵驕縱,可在帝后面前,他也是要處處讓著李述的。 久而久之,兄弟之間并不怎么親厚,反倒兩看兩生厭。近兩年李洵開始理政,很多事情都不跟他計較,倒也相安無事。 李述生來患有腿疾加上身上有不足之癥,常年拄拐吃藥。今日也不例外,他坐在皇后身側,那根金杖擺在座椅下,鑲嵌的寶石被日光映照,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李洵給皇后請了安,看了眼李述。 他是太子,照理說李述應當向他問安,可對內,他們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便是李洵要給李述請安問好。直到他十二歲,知道何為天子,何為儲君,何為天命之人,執拗地不肯向李述跪安,最終挨了皇后一頓揍,仍咬牙不跪不問,這個規矩才被打破。 今日皇后心情甚好,見李洵來請安,便笑道:“想你們也沒用過午膳,留在這里陪本宮一起吃吧?!?/br> 李洵道好。 很快就有宮人傳膳布菜,在中宮座下另設了兩張凳子給李述兄弟二人。 李洵掃了一眼桌子上的飯菜,都是些李述愛吃的飯菜?;屎髪A了一塊鰣魚給李述:“你最愛吃鰣魚,前些時日你父皇專程讓人從太湖撈出來送過來的?!?/br> 目光從李洵身上淡淡掃過,又順手給他夾了一塊:“你也吃?!?/br> 李洵冷著臉,母后終究還是忘了他七歲那年吃于被魚刺卡傷喉嚨,從那之后他便不吃魚了。他不動聲色地把魚rou撥到旁邊,沒動一下。 李洵見他們母子雍雍穆穆,獨獨襯得他像個外人。倒真如李知絮說的,不知道誰是她親兒子。他如鯁在喉,隨意吃了幾口,味同嚼蠟,便擱下碗筷告辭了。 等他走了,李述也慢悠悠地放下手里的筷子,望著李洵的背影,面上落下淡漠。 皇后看著他,不免皺了下眉:“可是胃口不好?不若讓膳房再上些你愛吃的甜食來?!?/br> 李述說不必。 皇后聞言也放下碗筷,焦心地問:“是不是又有哪里不適?” “沒有?!崩钍龀屎髷D出一抹笑:“母后我沒事,入冬了我就脾胃虛弱,御醫讓我少食多餐?!?/br> 皇后這才收起擔心的神色,猶猶豫豫地同他商量:“要不然還是搬回宮里來住吧,我也好日日照料你。你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外面,我和你父皇總也放心不下?!?/br> 李述自幼體弱,深秋天宮里地火龍還沒燒起來,尋常人穿上夾衣便可,他早早地就穿上了狐裘御寒,吃罷飯便有宮人捧上手爐。 盡管照料得仔細,可他底子太過薄弱,還是重重咳了幾聲?;屎竺ζ鹕頌樗牧伺谋?,等他緩過氣來,皇后眼里已然噙滿淚水,滿是心疼。 李述瞧她面色,便知她心憂,他緊了緊狐裘:“母后對兒的關愛,兒銘感五內,不過天下哪有永不出內院的兒子,父皇母后能照顧兒子一時,總不能照顧我一世,總有些路得我自個兒走?!?/br> 皇后的心冷了片刻。 李述生下來就帶了病癥,她從巴掌大把他帶到這么大,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無數個不眠不休守著他的夜晚,拼死拼活從閻羅殿把他搶回來。 可以說她用在李洵身上的心思沒有用在李述身上的十之一二。 如今他出宮分府別居,她一時之間自然難以接受,三天兩頭召他回宮見駕。 “分府別居倒也沒什么,只是你身邊沒個知冷知熱的人,我如何放心得下?”皇后稍一沉默后,又勸道:“述兒,母后給你尋門親事,有個人在你身邊陪伴照顧,我和你父皇也放心些,你看如何?” 李述垮了肩,面上卻又多了幾分苦笑:“我這身子,指不定哪天就不中用了,又何必連累別人家的姑娘?!?/br> “胡說!我兒福澤深厚,天命之子……”皇后急聲道。 “母后!”李述打斷她的話,提起茶壺給皇后斟了一杯,遞到她面前:“太子殿下年逾十八,為了江山社稷皇家子嗣,母后該對他的婚事多上上心?!?/br> 皇后接過茶,慢慢喝了口,激動的心緒慢慢平復下來,她低聲說:“他喜歡傅家那丫頭,換別人他少不得又要折騰,改天我向你父皇稟明,就把他們的婚事定下來?!?/br> 李述聞言有片刻失神,捏著杯子的手下意識用力握緊,骨節因著用力泛白,良久他聽到自己的聲音響起:“好?!?/br> 母子閑坐許久,又說了些別的,臨近黃昏李述才從嘉寧宮出來。 ———— 自打從清林苑回來,傅嬌就再也沒有做過噩夢。 這讓她更加堅信不疑夢境是上天冥冥之中給她的警告,不然為什么在她下定決心和李洵斷絕往來之后便不再做駭人的夢了? 她不是扭扭捏捏的性子,她愛他時轟轟烈烈,滿心滿眼全是他。 預知到了未來,明知他們再繼續下去沒有好結果,她也不會癡纏。 她不是義無反顧的飛蛾,明知前方是火,仍撲翅引火自焚。她愛他,卻更愛自己。 對于和李洵分道揚鑣這事,傅嬌從前從沒有想過,做下這個決定,好幾天心里都空落落的。他們二人自幼在一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卻還是要走向分離,未免覺得唏噓。 把自己關在屋里好幾天,她終于大徹大悟。人活在世上,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別人。 好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天上頭,她終于推門出來,讓玉菱準備飯菜,她這幾天都沒有好好吃飯。 玉菱很快張羅出一桌好菜,伺候她用飯的時候說:“姑娘,這幾天劉瑾來了三四回,我都依著你的意思讓他回去了?!?/br> 傅嬌不覺得意外,李洵不來找她才奇怪,她嗯了一聲。 玉菱睨了她一眼,小聲道:“姑娘可還是因為清林苑那個宮女的事情在生氣?” 當天玉菱也跟著去了清林苑,得知太子殿下有侍妾的那一瞬間,她也有些不可置信。 在她看來,太子殿下對她家姑娘情意深重,怎會同別的庸脂俗粉纏綿不清。甚至是他連別的女人看都不看一眼。 可很快她就想通了,他可是太子殿下啊,天下女人都是他的。他不應只有姑娘一人,也不會只有姑娘一人。 一生一世一雙人對姑娘來說,終是妄念。 就連對皇后一往情深的當今圣上,也沒能做到一生只一個妻子,納了二個妃,和別人生了好幾個孩子。 她都明白的道理,姑娘應該更是通透。 正是因為明白得太深,所以傷得才更重。 從清林苑回來,姑娘悄悄挪了院子,把自己關進房間,誰也不肯見。 姑娘大抵也是知道,這件事容不得她不滿,太子殿下不會因為她傷心難過便不納二色,不寵幸別人。 “沒什么好生氣的,太子一妃,二良娣,四孺人,數不清的侍妾,禮法都允他有,我憑什么干涉?” 玉菱見她慢條斯理說話的模樣,心里突然生出不祥的預感,這回殿下約摸是碰到姑娘的逆鱗了。 姑娘大張旗鼓撒潑吵鬧,她心里還安穩些,她越是沉靜如水,玉菱就摸不清平靜的水下藏了多少驚濤駭浪。 遲疑片刻后,玉菱從袖子里取出一粒鵝蛋大小的東珠,遞到傅嬌手邊,笑著說道:“殿下說你很喜歡這枚東珠,他特意到皇后宮里給你討來的?!?/br> 傅嬌掃了一眼玉菱手里的珠子。好的東珠難得,鵝蛋大小的東珠更是鳳毛麟角。之前皇后千秋節,她在東宮看到過一次,感嘆過一句。 時隔這么久,倒沒想到他把自己順口的一句話給記了下來,還專程向皇后討來。 她握著珠子,溫潤的手感傳來。對著天光看了眼,珠子通體溫潤通透,聽說它能散發出月光般的珠華,晚上都不用點燈。 玉菱注視著姑娘的面容,只見她臉上并沒有欣喜,也沒有別的表情,一直淡淡的。她心知不好,這回姑娘的氣不是送些奇珍異寶便能抵消得了的。 “玉菱?!备祴砂阎樽臃诺揭慌?,喊著玉菱說:“去告訴劉瑾,明天我想見太子一面?!?/br> 玉菱道好,卻又有些納悶:“姑娘要見太子,直接去東宮不就好了?” “不去東宮?!备祴蓳u搖頭,想到明天她要和李洵說的話,還不知道屆時他會如何反應,若去了東宮,在他眼皮子底下,他若要做些什么她根本來不及反應。 “那要在何處?” 傅嬌端坐在凳子上,細白的手相疊放在雙膝,眼眸微微垂下,略思索片刻回她說:“明天是大皇子分府的日子,給咱們府上也下了請帖,就在大皇子府上吧?!?/br> 在傅嬌看來,她和李洵的事情能無聲無息結束最好,鬧得人盡皆知誰都不體面。不過李洵天性使然,他不是能輕易善罷甘休的人。 他的性子一上來,沒幾個人能鎮得住,也就大皇子他多少會顧忌幾分。 她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不得不防著。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要是覺得情節引起不適,一定要趁早溜,千萬不要抱著或許以后就好了的心態繼續硬著頭皮看,因為這篇就是個瘋批狗男人的故事,他后面可能會越來越狗。 第7章 劉瑾最近日子可不大好過,傅家姑娘這回動了真格,任誰去請都不出來。殿下親自上了趟門,她都不肯露面。 之前還愿見見公主,這回竟是連公主都拒之門外。 太子殿下火氣旺,東宮里人心惶惶,所有人都低著頭干活,沒一個敢抬眼看他。 生怕一著不慎,就引火燒身。 玉菱的消息對劉瑾而言,無異于久旱逢甘霖,他恨不得立馬給玉菱塑金身供香火頂禮膜拜。 傅家姑娘主動邀殿下相見,那定是氣兒消了,事情想通了,來給殿下遞臺階的。 殿下的氣兒一順,他們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他心情歡快,連忙披了斗篷到宮門口迎接殿下。 今天因為蘇杭官員貪墨一案,皇上很是不滿地責罵了太子半晌,斥他辦事不利。動怒間說了句:“這么多年太子真是白當了,連這點事你都辦不好?!?/br> 蘇杭官員貪墨去年李洵就查出真相,證據確鑿,上書數次讓皇上重懲這群人以儆效尤?;噬蟽炄峁褦?,擔心牽一發動全身,一直隱忍不發。 這群貪得無厭的蠹蟲,今年夏天貪了工部撥下修葺江堤的五萬白銀,天降大水沖毀堤岸,淹沒良田千畝,成千上萬的百姓流離失所。 到頭來,全都成了李洵的罪過。 李洵心情本就煩躁,聽他這么一說,無所謂地回了句:“兒臣辦事不利,父皇可另舉賢能來堪此大任?!?/br> 皇上心煩意亂之下,抓起玉印砸到他面前:“但凡你長兄身體好些,也輪不到你站在這里忤逆朕?!?/br> 他看了李洵一眼,果然見他面罩寒霜,目光冰冷。他看著李洵這種臭臉,不知為何竟隱隱覺得不適。 明德皇帝子嗣不豐,僅有四個兒子,長子李述身體虛弱,三子李麒資質平庸,幼子李達不好朝政好詩文。 幾個兒子里,李洵從來不是個聽話的兒子,小時候來了性子竟是誰的面子也不管。 明德皇帝宅心仁厚,從做太子時便信奉一個“仁”字,所以最不喜歡李洵狠厲的雷霆手段,卻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兒子里只有李洵像個皇帝,該狠厲時狠厲,該懷柔時懷柔,輔政兩年以來政績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