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婚 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西幻世界里當領主、我帶著十億物資穿回六零年代、貴妃母子民國文生存手札、致我最討厭的你、沒有離婚這一說、裝乖后小少爺他爆紅了、奇特的雄蟲崽崽、失蹤一個月(骨科)、楊挽月 (1v1) h、燼夏(父女)
譚廷看著此人,沉默了良久,聲音低沉入谷底一般,道了一句。 “將此人押去祠堂之外,令他跪在譚氏祠堂前?!?/br> 讓他跪在父親面前。 話音落地,周遭濁氣一清。 這么多年,他終于抓到了當年陳氏謀害父親罪證。 陳胡燕也曉得自己逃不過被問罪的宿命了,反復念著。 “這是我的命啊,我該想到了......” 譚廷緊緊抿著嘴,再不想看此人一眼。 可陳馥有卻在陳胡燕的話語里,看到了自己幾乎一模一樣的影子,他忽然生出不甘之心。 陳胡燕一輩子都在為宗家做陰暗事,到頭來卻還是宗家的棄子,宗家不會來救他的,說不定還會極力撇清。 而自己年紀輕輕就已經成了棄子,接下來又要如何? 陳馥有叫住了譚廷。 譚廷在這一瞬心里突然閃過光亮。 “陳五爺可是有什么話要說?” 他一問,那陳胡燕便立刻叫了陳馥有。 “你可別傻,壞了宗家的大事,更有你受的!” 陳馥有卻看透了,“我如今沒有做成宗家吩咐的事,已經有的受了,我還有什么可怕的?左不過一個死罷了!至少在死前,我不想再為他們保守秘密!” 陳胡燕張口結舌。 陳馥有轉頭看向了譚廷,“我若能說出緊要之事,還請譚大人放我一條生路?!?/br> 譚廷二話不說,直接應了。 “譚某說一不二,你講便是?!?/br> 他的話擲地有聲。 比之自己宗家,這樣的宗子才更令人心頭一震。 陳馥有是沒有機會投生譚家了,但他問向了譚廷。 “譚大人有先見之明,能料到了我等作亂,只是不曉得,譚大人有沒有料到,還有旁的人在旁的地方,也做了亂呢?” 話音落地,譚廷立刻意識到了什么,神思一震。 陳氏今次若是做了成了這亂,以庶族災民的名義,搶了譚家的糧倉,沖進了譚氏的門里,再殺了他這宗子。 那么好意放糧的世族,和這些庶族災民,立刻就會對立起來! 不止洪水淹沒的災區,只怕整個朝野的情緒都會被挑撥開。 譚廷之前多少是猜到了的一些,所以才有了安排。 只是那些人要就此做壞世庶關系,未必就只安排了攻破譚氏一族。 這次不少世族都主動請放糧,這些人家必然是得到了似陳氏或者四大家族的號令。 有這些大世族在前,不少小世族也跟在后面放出各族救濟糧。 這些小世族是真心善意也好,或者是被大世族引導、迫于形勢也罷,但都切實做了有益庶族的事情。 但若還有人偽裝成災民,哄搶了他們的糧食,世族的人必會立時對庶族仇視起來。 而在災區無糧的關頭,世族對庶族惡劣,那些吃不上飯的庶族,就未必能仁義禮智當先,只要稍稍有人引導,甚至不用引導,他們便會伙同流寇盜賊,沖向各地世族,搶糧殺人...... 譚廷幾乎能想到那場景了。 他只想到那些人會來害他,萬萬想不到這些人已經泯滅了良知與人性,以這些小世族的人命為餌,連與他們同樣出身世族的同胞都不肯放過! 譚廷臉色沉到了極點,幾乎沒敢再多停留一分,厲聲叫了人來。 “快快!告知官府、告知各地世族,小心有人以災民的名義搶糧作亂!” ...... 接下來三日,毒辣的日頭炙烤著洪水退去后的大地。 譚廷在那消息發出去后的第二日,急回了重災區坐鎮。 各地官府聽到他的消息都不可思議,什么人會不擇手段到這種地步? 可是當又兩日,消息傳過來的時候,眾人都震驚了。 譚廷派出去的人,提前知會了不少人家,其中有三個世族因為譚廷的通知,提前預備,幸免于難。 可還有兩個偏遠一些的世族,還沒能接到消息,就被沖了。 一夜之間,那兩個好心放糧救濟百姓的小世族,闔族被流寇和災民所沖,糧食被哄搶一空,連綿的房屋被燒毀,不少族人被打殺燒死在了自家的庭院中,不少人跪地求饒、奉出所有的金銀,才留下一命。 譚廷知道,那根本不是流寇,但餓極了的災民都跟在后面一起搶糧,也是真的...... 雖然只是兩個小世族,可消息傳來的時候,但凡是世族官員都臉現驚怒,還有人不由地辱罵出聲。 而庶族災民們聽聞也都驚怕,他們驚怕的不是流寇和搶糧的災民,而是眼前的世族官員。 這些世族官員是不是就此恨上了他們,還愿意繼續放糧嗎?他們還能安心吃世族放出來的糧食嗎? 所有人都驚懼起來。 ...... 兩個小世族被沖的事情一出,朝野便引發了不少喧鬧之聲。 若非是譚廷提前布置,譚家逃過一劫,而他又及時傳信,讓世族小心防備,那么混亂只會更大,大到所有的世族和庶族,都在彼此警惕中,向對方豎起矛和盾。 世族庶族的矛盾會一觸即發,屆時兩族是如何光景,像項宜、譚廷這般跨在兩族之間的人又如何自處,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好在,當下雖然世庶關系又惡劣了起來,但還不到這般地步。 譚廷只怕那些人不達目的不肯罷休,想著之前二次決堤,阻隔了救濟糧的事情,他特意誰也沒有提前告知,突然下令調出人手去守河堤。 一眾官員都不知道他這是何意。 河堤又不是邊關長城,派人去守,真的有用嗎? 不想就在譚廷派人守堤的第二天,竟就抓到了一波蓄意攻擊河堤的人。 這些攻擊河堤的人在被抓時就畏罪自殺了。 越是這般,越令人驚訝。 那些災區官員聽聞此事,驚得說不出話來。 “是什么人要禍國殃民?!沖了世族的事,是不是也是這些人做的?!” 這些官員越發產生了疑問。 在世族和庶族的矛盾之外,還有藏在暗處的黑手攪弄風云。 而這只黑手漸漸暴露在人前了。 譚廷并沒有回答他們的疑問,但又想到了彼時,岳父項直淵任上的潮云河決堤的事情。 潮云河決堤,是不是也一樣,其實不是被大水沖垮,而是人為。 所以,從那么早之前,那些人就開始謀劃了,對嗎? ...... 譚廷攔住了破壞大堤的人,順利接到了朝廷給的賑濟糧草。 世族不用膽戰心驚地繼續放糧,庶族也不用再吃世族給的糧,一時間雙方間各自警惕的情緒,才稍有緩解。 譚廷不敢松懈,寫了長長的折子細述此事,遞去東宮。 那些人要做的事,被譚廷攔下了七七八八,他們達不到目的,還不曉得有什么后招。 河堤守住,洪水退去,災民有糧可吃,譚廷亦讓各地惠民藥局放藥防疫,最后安排各地官員,逐步修繕百姓房屋。 災情總算是緩了下來。 可惜因著兩個小世族被沖的事,世族庶族的矛盾又上了一層。 譚廷有些擔心妻子在京如何了,畢竟她身份實在是太敏感了。 這會他正準備去寫信詢問。 不想有幾個官員在論事,見了譚廷就想問問他的意思。 但這些人還沒來及說,就有譚家的仆從跑來找他,來人手里拿著一封信。 譚廷一眼看到信封上娟秀的字跡,心跳都快了起來。 他不由抬手,朝著仆從招手。 “我在此處?!?/br> 那幾個論事的官員見他著急,還以為是什么緊要的事情,不由問了一句。 “譚大人,是不是有京里的消息?” 只是他們問了,卻見拿到了信的譚大人,頭也沒抬,只看著信道了一句。 “是拙荊的家書......你們論你們的,我先去了?!?/br> 說完,抬腳走了。 幾個官員都愣了。 他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呢。 眾人疑惑著相互看了幾眼,但再看向欽差譚大人離開的方向,人影都沒了。 災區比不上衙門,譚廷無處洗手,卻還是用絹帕擦了手心的汗,才在意僻靜的樹下,拆了妻子的信。 信甫一拆開,便有清涼的風從樹蔭下掠過。 譚廷眼中映出那些干凈娟秀的字跡,看見當先第一句—— 大爺安否?不知賑災之事可否順利?暑熱正盛,大爺記得及時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