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婚 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西幻世界里當領主、我帶著十億物資穿回六零年代、貴妃母子民國文生存手札、致我最討厭的你、沒有離婚這一說、裝乖后小少爺他爆紅了、奇特的雄蟲崽崽、失蹤一個月(骨科)、楊挽月 (1v1) h、燼夏(父女)
巷子另一邊的河道里,竟有小孩支離破碎的呼救聲,待他們到了小河旁,只見河里又小孩幾乎要沉下去了。 這次不等項宜開口,譚廷就叫了人手。 “快去救人!” 當下兩個護衛直接跳進了河里,兩下三下就扯著小孩上了岸。 那孩子四五歲的年紀,許是因為溺了水,眼睛都要翻白了,蕭觀親自上前兩下將他腹中水按了出來。 小孩一嗆,才算活了命。 這般冷的天氣,小孩子一身濕漉漉得發抖個不停。 項宜直接解了身上披風將小孩子裹了起來。 這番動靜一出,立時圍過來不少人,接著,方才撞了譚廷他們的漢子也奔了過來。 “木雙!我兒!” 落水的小孩正是這漢子的孩子,他只見孩子險些溺死,卻被譚廷他們救了起來,抱著孩子跪下就要磕頭。 譚廷示意正吉將他托了起來。 “不必道謝,不過是隨手救人罷了?!?/br> 他這般說了,那漢子還是道謝不止。 倒是項宜見那孩子著實可憐,不由道了一句。 “城中集市人多,合該更留意小孩才是?!?/br> 那漢子聽了連連道是,可他苦著一張臉。 “只是此番是小人第一次帶孩子來碼頭做工,做工能給飯吃,孩子在家吃不上飯,只能帶他來蹭些飯菜,卻又不敢讓碼頭的工頭瞧見,于是令他小心藏身,不想竟丟了......” 他這般一說,項宜才看到與他一同找孩子的漢子,都穿著碼頭上給的粗布衣裳。 他們并不像是做慣了碼頭活計的樣子,反倒像是莊稼漢。 恰在這時,譚廷問了一句。 “第一次來碼頭做事?之前在何處?” 那漢子聽了這話,重重嘆了口氣。 “因著去歲奇寒,把家里的田給賣了,賣田的錢面前夠過個冬,但今后再沒了田種,沒了口糧,原先買我家地的當地大族,說讓我們給他家做佃戶,但他家發給佃戶的口糧著實太少了,還將我們當奴仆一般差遣,我們實在不愿給他家做事,才來了碼頭?!?/br> 一旁幾個漢子也是一樣的,說那當地大戶用極低的價錢買了他們的田,如今錢花光了,田也沒了,又不愿被當奴隸驅使,只能出來了。 他們都是良民,又不是奴隸,怎么甘心被當奴驅使? “只是這碼頭的工也不好做,出來找事做的人多,碼頭上不差人,也給不了幾個錢,頂多混一頓飯吃罷了!” 幾個沒了田地的莊稼漢,都愁苦著臉嘆氣。 在他們的話里,譚廷和項宜竟下意識看向了對方,對眼神有一瞬的接觸。 果然,這些因為譚家的存在,而沒有發生在清崡一帶的事情,到底還是在旁處發生了。 世族借機屯田,庶族越發沒了活路。 可那奇寒的冬天已經過了,該賣田的也都賣了,又有誰能迫使那些世族,將吞進去的田地再吐出來呢? 兩族積怨只會越來越深越來越深...... 眾人一時無言,譚廷叫了管事過來,道譚家的船此番也要在此地補給,就請這些漢子做搬運之事吧。 管事懂大爺的意思,暗暗把給這些人的臨時的工錢也提了上來。 這些漢子見有了事可做,哪怕只是一下晌的事情,也都高興得不得了,連聲道謝。 還有人忍不住道,“譚家要多少水米咱們都能搬,今日沒接上送往京城的玉料的差事,這下總算也沒落空!” 他們說得送往京城的玉料,正是給槐川李氏宗家嫡長重孫周歲慶生的玉雕。 李氏宗家的嫡長孫慶生,旁枝專定了一塊大青玉,只是那東西貴重,他們這等剛來的漢子,連搬運那好玉的資格都沒有。 世家的孩子慶生,提前半年就要準備起來;可庶族百姓的孩子,卻東躲西藏地為了一頓飯,險些溺死河中。 項宜和譚廷都半晌沒說出話來,只是偷偷給那孩子腰間塞了些銀錢。 ...... 晚間回到了船上,項宜吃飯還有些走神。 她不由去想,大哥有沒有順利進京,他們從江西搜集來的證據,有沒有順利呈到太子殿下案頭。 不過她尚且還不知這些消息,反倒是秦焦在吃飯的時候,過來提醒了譚廷一句。 “大爺,明日咱們的船就到燈河縣了,恰能將那兩位親眷接上了?!?/br> 譚廷沒把心思放在這上面,反倒是一旁的譚建問了一句。 “燈河縣?燈河黃氏的人?” 秦焦連連道是,又極快地從項宜身上掃了一眼。 “正是燈河黃氏宗家的兩位姑娘?!?/br> * 翌日,燈河縣碼頭。 碼頭被圍了起來,只有燈河黃氏的人留在此處。 日頭曬著河面,如同魚鱗一般反光。 一個年紀小些的綠衣姑娘,將手中刻了玩的核桃扔了出去,她氣勢甚足,砸起一片水花。 一旁年長一些的黃衣姑娘看著她,笑了一身,“六娘還在生氣?不過就是同乘一船罷了?!?/br> “哼,百年修得同船渡,我怎么就修的同那樣厚臉皮的女人坐同一條船?那譚家也真是的,怎么就把那樣的女子立成了宗婦,可見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年紀長些的姑娘不說話了,倒是她身邊的嬤嬤走過來,低聲在她耳邊說了一句。 “四娘可莫要似六娘那般想,譚家再怎樣,也是數得上的大族。咱們大老爺可是說了,要是您能接替那項氏做上譚家的宗婦,給您的嫁妝必然會再翻一翻的?!?/br> 嬤嬤說的大老爺,就是黃四娘的伯父、燈河黃氏的宗子族長了。 嬤嬤說著,笑著看向黃四娘。 “這可是姑娘的大喜事!” 江上吹來一陣清冷的風,黃四娘在這話里,并未說什么,只是目光遠遠地,往南邊來船的方向看了幾息。 作者有話說: 譚建:到底是誰不中用啊,牽手都這么費勁……啊,這是我能說的嗎?快跑…… * 晚安,日常晚9點更新~ 第46章 [二合一] 行船在水面上搖搖晃晃,醒著的人都極易在這優哉游哉的搖晃中困乏,更不要說睡著的人了。 項宜醒來的時候,眼見著日頭都高升了起來,吃了一驚。 春筍聽見動靜笑著走進來。 “夫人醒了?昨晚睡得可好?” 從前在譚家,項宜作為宗婦必得做出表率,每日給趙氏的晨昏定省,除非是趙氏開口例外,其他全然不能省卻。 剛上船前兩日,她還總能在天剛亮就醒過來,但幾日下來,船上晃晃悠悠又沒有丫鬟叫醒,竟睡到了這個時候。 她低聲吩咐春筍以后還是按時叫她起來。 春筍略有些為難,“可大爺吩咐奴婢們不要吵著夫人?!?/br> 項宜在這話里,頓了幾息,一低頭竟看到一個沒見過的紅木匣子。 “這是何物?” 春筍沒急著回答,替項宜將那匣子打開了來。 匣子一打開,項宜著實定了定目光。 那匣子如同首飾盒子一般分了許多小格,但里面放的不是收拾,而是大大小小、形狀不一、色澤各異的十塊玉石。 春筍這時才開了口,笑看了項宜一眼。 “是大爺讓正吉拿給夫人的?!?/br> 這些玉石水頭都極好,比項宜買的那三塊價值不知高到了何處。 項宜半晌沒說話,過了許久才問了一句那位大爺在何處,然后換了衣裳出了門去。 船頭,船只掀起碧波,浪頭打來陣陣疾風。 譚建一面在他大哥面前對答,一面偷偷抹了一把手心里的汗。 再背下去,他覺得自己可能又要被抽手板了....... 就在這個時候,從旁走來一個人,譚建一眼看見那人,便覺好似天神降臨、天女下凡,止不住提醒了一聲。 “大哥,大嫂來了?!?/br> 他這般主動打斷對答,譚廷立刻就不悅,只是再聽那話,他禁不住轉頭看了一眼。 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妻。 妻子今日穿了一件月白色的長襖、丁香色繡如意紋的比甲,發髻上簪了一只淺紫色的丁香花樣簪梳,掠過船頭的風向她吹去,吹動她耳邊墜著的一對珍珠。 這次不用譚建提醒,譚廷便開了口,“回去繼續背你的書?!?/br> “是,是,是......”譚建聞言,一息都未停留地跑了,邊跑著邊給項宜作揖。 要是沒有大嫂,他這一路在船上和大哥朝夕相處的日子,可怎么過呀...... 譚建一走,譚廷就轉了臉色,向前迎了項宜兩步,“宜珍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