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宿敵登基了 第34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畜生、女主堂妹三歲、戀愛腦女配被彈幕劇透后、偏執將軍不裝了(雙重生)、六零蜜寶的開掛人生、我全家攜帶百億物資空間重生五零、真千金在玄術界逆風翻盤、穿到星際:靠美食征服瘋批指揮官、背著主角卷生卷死、嫁宿敵
如今這消息來的不算慢。 跪著的梁英關忽然問了句“牢房那邊……” 容亁低嘆了一聲。 “沒受什么罪吧?!?/br> 梁英關拱手“暗衛寸步不離的盯著呢。審案的人是楊家的公子,連根頭發絲都沒掉?!?/br> 話是這樣說,容亁止不住想著,這人一身細皮rou,以前稍微碰一碰都要青上個大半日,睡稍硬點的床都徹夜失眠,在牢里頭的日子,怎么也算不上好過。 其實,真正讓容亁生氣的,是謝安那日說的話。 謝安后悔救了他。 他說,恨不得殺了他。 那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容亁恨不得把眼前的人撕個粉碎。 可他有什么資格? 他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 謝安這一生最大的悲劇來源,就是他。 容亁從來不信因果報應。 他鉆營算計,壞事做盡,手上數不清的人命債,從來沒有害怕過報應。 只是謝安說出那句話的時候,他心臟疼的發抖。 他這一生,沒有幾個在乎的人了。 他在乎的,都死了。 剩下的這一個,恨他入骨。 他已經不再是廢宮中那個連聽一聲打雷都要嚇的瑟瑟發抖的孩子了,到了現在,聽到那一句話,仍然像是冰冷的利劍,寸寸割裂了血rou。 那一瞬間許多陰暗的念頭泛上來,他看著謝安倔強又漂亮的臉,心里淡淡的想著,反正是不能喜歡了,留住人也是好的。 折斷他的手腳,把人困在身邊。 哪怕恨他入骨,也逃不開他的手心。他貴為天子,一個小小的謝安,怎么就要不得? 只是手觸碰到謝安冰涼的面頰的時候,心卻軟成了一灘水。 容亁是個冷硬的人,一顆心,卻從來沒有那樣柔軟過。 他怎么能對這樣的謝安下手? 謝安救了他。那時候的謝安,是喜歡他的,他無比確信這一點。 只是那點喜歡,終于在他回來,冰冷的刀上染透了皇室的血,景和宮中噩夢般的一夜后,什么都沒有了。 是的,到了現在,他終于承認,他留給謝安的,都是噩夢了。 對著趙戎的時候,謝安嬉笑怒罵,眉眼鮮活,那是容亁從來不曾見過的謝安。在容亁面前的謝安,永遠都是帶著一身的刺,臉色雪白,眼中驚懼。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呆下去了,他害怕自己忍不住,對謝安做出來什么不可挽回的事。 容亁順著魏瑯的心把謝安下了獄,裝模作樣的審,也不指望他們能審出來什么。不過是障眼法罷了。 這大魏,馬上就要變天了。 梁英關問容亁要不要親自看看謝安的時候,容亁先是怔了怔,然后搖了搖頭。 人們常說君心難測,帝王的心思哪里是那么容易被人揣度的,然而梁英關還是想,也許陛下,只是怕見了謝安橫眉冷對的樣子。 這一年,注定是多事之秋。 隨著小皇子傷重不治和恪王殿下大喪的消息在民間傳播開,關于新帝迫害前太子的市井流言呈囂日上,朝廷堵的住官員的口,堵不住悠悠百姓的口。大魏民俗開放,文字獄是前朝的事了,于是許多影射皇家的故事便被擺上了戲臺子,有的被寫成了話本廣傳于世。恪王殿下大喪后恪王殿下母族一派人心渙散,也遠不像恪王在世的時候一般擁立年輕的皇帝了。更兼之皇帝后宮無嗣,又執意不肯選秀,十幾個大臣在殿外磕翻了頭,皇帝也不曾理會過。 朝廷的戲一日唱過一日,北境的戰報也八百里加急傳到了京城。被打回了老家的突厥人卷土重來,甚至聯合了北境數十部落,大軍壓境,裴鈺遠在西南,韓肖在邊關死守著,眼看便要撐不住了。梁英關手里握著禁衛軍和暗衛營,一時之間,朝廷中竟是無將可調。 于是,皇帝做了一個御駕親征的決定。 這時候,倒是沒有朝廷的大臣出來阻止了。 容亁知道,一步一步,這都是魏瑯的陷阱。 終于把他逼到了這一步,魏瑯應該很開心吧。 他比誰都清楚,魏瑯,在收網了。 魏瑯知道朝中無將,到時候領軍前去的只有他這個皇帝。 他想讓容宴名正言順的坐上那把椅子,那他這個皇帝,就得名正言順的死。 戰場上刀劍無眼,就是他真的遇刺身亡,也可推說是蠻夷人所為。 圖窮匕見。 這一去,不是榮華路,就是黃泉路。 容亁久久盯著殿內的這把龍椅,嗤笑出聲。 他一步步順著魏瑯的陷阱踩過來一一 魏瑯便以為,他贏了嗎? 皇帝御駕親征的那一天,恪王殿下的喪儀還未曾撤下白幡。親王喪儀,民間是要掛滿足足六十日的。 滿城的白幡飛揚。 戰場上往往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誰能知道,今日走的這些兒郎,他日回來的時候,能有多少人? 或許都一腔熱血,灑在了異鄉的泥土里。 而在這前一天,劉長卿接到了皇帝的密旨,旨意由梁英關傳達。劉長卿怔怔的,梁英關便補了句“皇上的意思,還不明白?” 劉長卿知道,這事,不是他該多問的。 于是點頭。 當天夜里,小皇子的案子,便匆匆作結,成了懸案 此后無人敢查,無人敢碰。 直到真正的皇子允在民間長到十歲,回到魏宮,此案背后驚心動魄的權利爭斗才被揭開。 劉長卿親自帶著人,打開了關押著謝安的牢門。 第57章 大軍 大軍出發的那日是清晨。 謝安穿戴著小兵的衣著,混跡在帝王帳下,皇帝的騎兵隊伍中。 皇上的親衛隊足足千余人,多他一個混跡進去,連片水花都打不著。 這是皇帝的意思。 謝安并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事。大軍出發的前一天夜里,梁英關命大理寺丞劉長卿將他從大理寺中提了出來。 北去的路程漫長,大軍走走停停,越是往北,越是荒涼,千里黃沙覆蓋,很難想象還有百姓生活在這樣艱難的地方。 隔著洶涌的江水,大魏邊境一分為二。邑城西近突厥人的勢力范圍,此處的百姓常年靠著與關外的貿易為生,一朝戰爭起來,便有數百萬人將要流離失所。 便是在冬日里的一個尋常日子,苦守著邑城的韓肖迎來了長安城內二十萬大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家之爭,向來看中糧草,護送糧草的是謝錦,比大軍足足早到了五日。 隔著一道江水,兵馬對峙?;实垡坏?,全軍的將士都仿佛有了主心骨,個個歡呼起來。 謝安騎在馬上,諸日里趕路讓他身子有些沉重,一時間馬匹深陷沙地,他牽著韁繩拽,馬匹踏著四肢,卻怎么也走不了半步。有道影子打馬過來,牽住了馬上的韁繩,鞭子抽了過來,馬兒受了驚嚇,從泥地里掙扎出來,那人從馬上扯過了謝安,人便穩穩的落在了他的馬上。 竟是謝錦。 謝安微微抬頭,謝錦乍然見他,目光驚疑不定:“是陛下……” 謝安睫毛垂了下來,想同謝錦說幾句,戰場上刀劍無眼,讓他多加小心,到底沒說出口。 謝錦目光黯下來。 謝安出現在這里實在超出他所料。但是既然出現在這里,那定然是不追究了。陛下為什么不追究?或者,陛下知道真相,卻選擇掩蓋下去? 為什么要掩蓋? 謝錦總覺得這里頭有事。小皇子的案子后頭,只怕迷霧重重。 謝錦身上帶著軍功?雖然皇帝想栽培他,但是到底年輕,同梁英關,韓肖裴鈺這些大將差了些,是以只掛了個副帥的銜。 他騎在馬上,看著立在沙丘的謝安,便又想到了皇帝的那些不為人道的心思,拳頭便握的緊了起來,在謝安準備走的時候,他忽然叫住了謝安“若是陛下做了什么事……” 謝安停住了腳,他站在沙丘上,對著他的弟弟,一字一句道“那也同你無關?!?/br> 謝錦半句“我會護著你的”便沒有說出口。 邑城風沙之大遠非京城可比。韓肖將年輕帝王迎進了帳中,見他們的陛下雖風塵仆仆,眉宇間卻未有疲態。 “朕一路馬不停蹄,便是憂心著邑城的狀況?!?/br> 韓肖嘆息:“陛下,這地方民風彪悍異常,又由于常年乃兵家要塞,戰亂實在是司空見慣,百姓們餓了,這換子而食的事情都常有發生,突厥人得了城,男人們是一個都活不下來的,女人們只怕都要被當做牛馬烹食。好在陛下前幾年捅了這突厥人的老窩,百姓們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卻不料這突厥人又勾結草原部落,聯合犯我邊境?!?/br> 容亁皺了皺眉,道:“這是朕的錯,前幾年忙著京城的事情,竟不知道治下還有此等事情發生?!?/br> 韓肖道:“只是眼下這情形也不是個辦法,陛下可有良策?” 容亁正色道:“如果以謝錦的名義修書一封于突厥可汗,稱其愿與突厥合作,大開城門等他派兵,是否可行?” 韓肖睜大了眼睛一一“陛下的意思是?” “突厥可汗應該會相信,他不會覺得謝錦在以此計誘他。因為此信一但泄露,謝錦必死無疑。待他大軍主力入了城,便是甕中捉鱉了?!?/br> “只是謝錦如何能得突厥人的信任?” 謝錦來的時候,便見陛下同韓肖已經在商議著什么,他越聽面目越沉重下來:“陛下莫不怕我當真同突厥里應外合,賣了這邑城?” 到那個時候,不只邑城,京城危矣。 容亁冷眼看著他,忽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