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一改炮灰命 第62節
嗯? 姜老爺子聞言看了過來。 剛剛姜明的話他聽到了,他也知道自家孫子孫女在這場比賽中比較關注林南山。但是聽姜明話里話外的意思,林南山擅長做湯?并且似乎他孫子孫女不知道從什么地方知道了這件事? 老爺子覺得事情并不簡單,開口問道,“這個林南山,很會做湯嗎?” 郭浩也湊了過來。 因著昨天姜明的話,他也對林南山這個選手產生了好奇,還專門打電話去自己一個朋友那里問昌盛樓的情況。 昌盛樓位于武安市,和云洲市相鄰。 郭浩的那個朋友,一家子都是昌盛樓的老客戶,可以說吃昌盛樓的點心從小吃到大的。 郭浩當初會去昌盛樓吃飯,就是被這個朋友推薦的。 只可惜,現在的昌盛樓已經不如以往,點心沒有林老爺子在的時候做的好吃,一味的追求商業化,讓原本很多人回憶中的味道都逐漸的消失了。 老客人們之所以還會過來,吃的也不過是一個回憶罷了。等到老味道都沒了,估計昌盛樓就徹底的淪為一般酒樓了。 作為老顧客,郭浩的朋友雖然年紀不大不太清楚,但是朋友的mama對于昌盛樓的八卦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這么一問,一轉述,郭浩就聽了一肚子的昌盛樓林老爺子的笨蛋大孫子和聰慧小孫子的事兒。 嘖嘖嘖,果然以后還是只生一個孩子好了,要不然爭家產什么的,太亂了! ——郭浩已經由此發散思維聯想到了自己以后生幾個孩子了。 故事總結起來,林南山就是個可憐的倒霉蛋。 而原本以為通過朋友自己對林南山了解的最清楚的郭浩,突然之間發現姜妤和姜明說林南山居然很會熬湯,這就更加奇怪了。 那種感覺,就像是聽了完整的一個故事,然后突然有人告訴你里面還有反轉,讓人一下子興奮起來了。 作為發現了爺爺也不知道的秘密的人,姜明也很激動,“爺爺我跟你說,那個林南山面點做的也就還可以。但是他煮湯超級好喝的!” 姜明想起來昨天那碗湯,又忍不住擦了擦自己嘴角不存在的口水。 “這事兒說起來,還是多虧了我!我昨天臨睡覺前突然感覺餓的慌,就找了小妤兒跟我一起下去幫我做點好吃的?!?/br> 剛說到這里,姜明就收到了老爺子的一個瞪眼——敢支使你meimei大晚上幫你做吃的,你能耐了啊你! 郭浩還在一旁可惜,“姜明你餓了也不叫我一聲,那個時候我肯定還沒睡呢!” 姜明別過腦袋,當作什么都沒看見什么都沒聽見,繼續說,““咳咳,那啥,我昨天不是找了小妤兒一起去樓下廚房做點宵夜吃嘛!” “結果林南山正好煮了一鍋魚頭豆腐湯……還有那個叫譚初夏的廚師也在,然后我們就互通有無了一下……” “不得不說,林南山做的魚頭豆腐湯,真的是絕了!我想想,吃著感覺跟meimei做的油爆蝦水平差不多?!?/br> “哦?”老爺子的手指在膝蓋上敲擊了兩下,看向正在拿刀剁牛骨的林南山,“很會做湯嗎?” 老爺子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倒是沒想到,姓林的老家伙還知道變通了?!?/br> “所以今天是牛骨湯嗎?”郭浩也看向林山南,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不知道味道怎么樣呢……” 牛rou、牛舌、牛尾、牛骨、牛蹄、牛頭……決賽,為了能做出體現自己特色的與眾不同的料理,參賽者會選擇普通的牛rou來做料理的反而是少數。 ——除非對于自己的手藝極度自信,要不然選擇了同一部位的rou,做出來的料理卻天差地別,可不就是丟大臉了嘛! 譚初夏因為昨天晚上的事也特意注意了林南山。即使她的灶臺在前排,也忍不住往后面林南山的位置看了幾眼。 在發現林南山果然準備熬湯之后,譚初夏不由的握緊了拳頭。 既要展現自己的面點手藝,又要用到牛rou,她準備做洋蔥牛rou包——雖然她更擅長甜味的點心,但是比賽都到了這個階段,她絕對不會輕易認輸的! 姜妤注意到,得意樓的皮褲男許澤拿了一條牛尾巴,就來了興趣,拉了拉姜明,“哥你看,那個許澤拿的是牛尾。也不知道準備怎么做……我比較喜歡吃醬燒的?!?/br> “嘖嘖,確實會挑。牛rou里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牛尾巴上的rou了!”姜明也很滿意。 今天的主題“?!?,在姜明看來就是“rourourourourou”。作為一個rou食動物,姜明自然是滿意的。 胡靈和孫紹華在低調了兩輪之后,最后一輪總算是準備大顯身手了。 胡靈做的是一道西湖牛rou羹。 雖然僅僅是一道用牛rou、雞蛋還有香菇就能做成的一道湯羹,但是要做到好吃卻很不簡單。除了味道的調和,這道羹的關鍵點,就在于勾芡。 姜妤也曾經思考過,湯、羹、粥,這三樣到底有什么區別? 查出來,湯和羹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羹”是一種需要勾芡調和的“濃湯”。 而羹和粥的差別,就在于一個是以rou為主的,一個是以米糧為主的。 西湖牛rou羹的勾芡調和,就極為關鍵。 芡太薄了,就像喝湯,缺少一種稠稠的感覺。芡太厚了,又覺得都是糊糊,不夠細膩滑嫩。 好在胡靈的杭幫菜是得了李老的真傳的,一道西湖牛rou羹做的恰到好處。 倒是孫紹華有些出乎意料。 據姜老爺子說,孫紹華的師傅吳老,是滬市人,最擅長的也是滬菜。 孫紹華卻沒有選擇做傳統的牛rou料理,而是做了一道牛尾羅宋湯。 羅宋湯,說起來還是e國那邊傳過來的做法。 姜妤瞄了一眼評委席上坐著的吳老,也不知道吳老對此有什么看法。 似乎知道姜妤在想些什么,老爺子在旁邊解釋了一句,“老吳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到外國去學習過他們做菜的方法,回來之后也一直有想辦法用中西結合的方式創新菜譜?!?/br> 點了這一句,姜妤就明白了。 參加決賽的二十位參賽者都是青年廚師里的佼佼者,差不多在定下“?!边@個主題之后,很快就能決定好自己要做什么料理。 只不過向南這邊就有些難了。 向南雖然會一些牛rou菜品,但是上一輪排名第十五名的他,光靠他原本會的那幾道牛rou菜品,并不足以讓他在比賽中脫穎而出進入前十名。 而進不了前十名,就表示萬大廚不會收他為徒。他這段時間以來的努力就又一次白費了! 這次比賽,對于向南來說也是一次沖擊。 原本他總是覺得,自己的廚藝應該是年輕一代里的佼佼者。 當初拜師的時候,碰到姜妤是他第一回 受挫——但是因為姜妤學廚的時間短基本功還欠缺,向南自認姜妤想要趕上自己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但是這次青年廚藝大賽,一輪一輪的成績讓向南知道了,原來還有那么多和他同一年齡的厲害的年輕人。 這場比賽還僅僅是只是江南地區的! 但是向南也有些不服氣。 他也仔細了解過那些排在他前面的選手的。一個個的都是“名門之后”,從小就接受到了系統的教導。 像他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更多都只能靠自己的野生廚師,當然比不上了! 向南隱隱有些不甘心。 要是他也從小接受系統的學習,比如有姜老爺子這樣的大廚的悉心教導,他一定比這些人更厲害! 不過現在想這些沒用的也只是在浪費時間,他需要考慮的只有現在該做什么牛rou料理。 向南忽然想到了。 臨行之前,爺爺曾經給自己看過幾道菜譜,說是拿了家傳菜譜去和老朋友交流,換來的。 向南看過之后,覺得幾道菜譜力求創新,味道怎么樣先不必說,但是里面的“新意”十足。 在這個時候,靠著原本的手藝取勝相當困難,那么就只能試一試劍走偏鋒了! 向南決定好了要做什么,他要做一道爆腌醬燒牛rou! 第50章 改變行程 向南選擇做爆腌醬燒牛rou,就是因為這道菜的創新。 選擇新鮮的牛腿rou,經過特殊的腌制和炸制,再進行醬爆——雖然處理起來比較麻煩,但是最后的成品醬香濃郁,入口干糯,rou質鮮嫩且耐人回味——比起單獨的醬爆牛rou吃起來更有層次感。 其中牛腿的腌制環節,用的是自制花椒鹽。 因為和市場上賣的花椒鹽的配方有所不同,需要向南現場制作。 一心想要靠著這道新意十足的料理脫穎而出的向南不知道的是,姜老爺子在發現他在做什么之后,發出的一聲冷哼。 沒錯! 這道爆腌醬燒牛rou,其實是老爺子之前做醬燒牛rou的時候想出來的一道創意料理,就寫在姜妤送給老爺子的黑色筆記本上。 原本對于店里那場盜竊,姜妤說懷疑和向老爺子祖孫倆有關,姜老爺子雖然信了大半,但是也沒什么證據。 但是這會兒一看到自己的創意料理被向南堂而皇之的用來參加比賽——這不是完完全全在老爺子面前暴露了嘛! 姜妤后來沒看過老爺子的新筆記本,因此她和姜明一樣,并不知道向南做的菜有什么問題,也完全不知道老爺子已經確定了向南祖孫和當初的盜竊案有關系。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來。 這件事很大可能是向老爺子做的,向南大概率是并不知情的。 畢竟如果知道菜譜的原主人是姜老爺子,想來向南絕對沒有那么大膽子當著姜老爺子的面做這道菜! 不過姜老爺子也不準備在這個時候揭破——光憑一道菜算不得什么實質性的證據,如果老爺子這個時候站出來說向南偷了他的方子,向老爺子不要臉一點,還可以反過來說姜老爺子偷了他家的菜譜。 畢竟這道菜老爺子想出來之后,也沒給其他人做過。 而且老爺子其實也不屑于揭露向南祖孫。 原本老爺子可能還對向南的天賦和努力有些欣賞。 但是依照現在的情況,向南幾輪比賽靠的都是“外力”,原本向南身上他欣賞的特質已經被消磨了不少。他忽然很想知道,等到那偷來的沒幾頁的菜譜都用完了,向南會怎么辦? 最后一輪比賽,每一位參賽者都卯足了勁兒,所以做的菜都是需要時間比較長的。 總共四個小時的比賽時間,整整三個小時過去了,才出現第一個上菜的人。 都到了決賽了,選手們的水平其實按照排名已經都了解的差不多了,需要注意的就是這里面有沒有“黑馬”。 這里面,除了因為師傅是評委,一開始就知道兩人有藏拙的胡靈還有孫紹華,林南山無疑是最讓人驚艷的一個。 整整三個小時,所有人看到的就是林南山坐在一鍋湯前,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