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校園文里開面館[美食] 第11節
書迷正在閱讀:手撕豪門嬌妻劇本、jiejie只愛你、穿成豪門狗血文里的炮灰攻、反派BOSS救贖指南[穿書]、從修仙大學開始、江山多嬌[宮廷甜rou、高H]、一念之差(快穿,高h,勾引)、指痕(1v1,h)、穿書后女配不當后媽對照組[七零]、八零年代女首富
餐還沒那么快送到,幾個人先吃點零食墊墊肚子,李想這才想起了自己的茶葉蛋。 蓋子一打開,屬于茶葉蛋的香味瞬間蔓延出來。 打包盒只是普通的塑料盒,保溫性能不太好,但冷掉的茶葉蛋卻依舊能用它獨有的清香輕而易舉地攻占人們的嗅覺。 “李想,你在吃什么?” 不斷有人湊過來。 礙于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事,李想忍痛一人分了半個,最后剩下一個趕緊自己吃了。 眾同事半個茶葉蛋一下肚,沒覺得墊到了肚子,反而打開了胃口,更加餓了。 好在這個時候宴滿樓的外賣正好送來。 只是,這平日里想吃吃不到的套餐怎么沒有想象中的好吃? 甚至還想再吃幾個茶葉蛋! 第11章 雞湯米面) “綠豆喜溫,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溫度一般在18至20度最為適宜?!?/br> 寬大的顯示屏前,忍冬一邊看著手上的《農業寶典》,一邊動手調整綠豆地里溫度、濕度、光照等的各項數值。 在營業額達到88888時,系統解鎖了“智能化農業”功能,開辟的每一塊田地都可以在小木屋的顯示器上調整該區域的自然條件。 從顯示器看過去,外面的土地盡收眼底。 距離小木屋比較近的,是一塊小麥地。 黃色的葉子還帶著綠意,中間挺直的小麥稈卻已經完全褪去了青澀,被飽滿的麥穗壓彎了腰。小麥種得比較早,已經到了收獲的時節。 前些日子忍冬因為忙著開店的事一直沒能收割,好在空間里的時間流速與外界不同,尤其是農作物成熟以后幾乎停止了生長,小麥這才沒有徹底熟透。 再看過去是一片綠豆地。寬大的葉片一片挨著一片,綠豆莖披著褐色的長硬毛,莖干上長滿了呈線狀圓柱形的莢果。一般的綠豆可以長到20~60厘米,靈田里的綠豆苗卻只有10厘米高,忍冬也不清楚這是不是綠豆鎖鮮的原因所在。 遠處是占地最大的茶園。說是茶園,其實是一個拱起的小丘陵,空間里的光照特殊,小丘陵不存在陰坡、陽坡的問題,忍冬便圍繞著丘陵種滿了茶樹。 茶葉名叫藍山大白茶,茶芽青中透著透澈的藍白色,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聞之心曠神怡。 這便是忍冬目前解鎖的所有靈種了。 有了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統后,忍冬的工作量大大減少。靈池里的水依舊只是小小一洼,她便用泥土在四周圍了一圈,修建了一個小泉。 靈池的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有極大的好處,不確定泉眼是否會枯竭,忍冬不敢引水到各片已開墾的區域。在每天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時,她便提著裝了靈池水的小木桶,一路灌溉。 “干燥的空氣、充足的氧氣、日光暴曬?!?/br> 選定了一片未開墾的區域,忍冬按照小麥后熟作用需要的條件設置好數值,在“小麥地”上選擇了一鍵收割,很快,一捧捧小麥就在選定好的區域擺放得整整齊齊。 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小麥種子,儲藏時穩定性很差??粗陉柟庀卤竦男←?,忍冬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小麥磨成面粉時做成各種面食時的樣子了。 忍冬習慣在睡前進入空間處理靈田,今日的整理任務一切完畢,又是一夜好眠。 . 一大早,忍冬剛打開店門,就看到門口已經坐著一個婦人。 定睛一瞧,這不是送土雞蛋來的大娘又是誰? “牛大嬸,你咋這么早就來了?”忍冬趕緊迎她進來。 牛大嬸看著屋內干凈整潔的環境,無措地用手揩了好幾下外衣,才在忍冬的邀請下坐了下來。 “小老板,這是這幾天存的雞蛋,我今天給你帶來了,你看看點個數?” 忍冬接過籃子,只粗略地看了一眼就知道和牛大嬸所說的數相差無幾,點點頭收下了。 接過錢,牛大嬸卻不急著走,她似乎有什么話想對忍冬說,卻一直開不了口,慌得喝了好幾口水,一張臉漲得通紅。 小……小老板,”牛大嬸的話說得結結巴巴,“你看,你店里要買雞不?” 第一句說出口,后面的話就順暢了:“還不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弟,聽人家說承包養雞場賺錢,就把家里存了大半生的積蓄都投了進去,現在雞好不容易養大了,當初說要買的人卻不買了。也不是不買,對方非得壓價。咱養雞養得精細著呢,天天清洗打掃雞圈就不說了,那雞吃得哪一樣不是好東西?人家說壓價就壓價,真不把我們的辛苦當回事哩!” 話說到這,忍冬也懂了牛大嬸的意思。 她沒有立即回話,而是道:“我得先看看你們這雞什么樣?!?/br> 聽忍冬這話是有門的意思,牛大嬸喜上眉梢,她走出門去,朝著一個方向喊了一句“還不過來!” 一個長相憨厚老實的中年人這才提著一個塑料編織袋上前。 這個中年人便是牛大嬸口中那“不成器的弟弟”了,他打開編織袋,從里面抓出一只雞。雞還活著,被繩子分別捆住了翅膀、爪子和雞喙,動彈不得又叫不出聲。 這只雞體型雖小卻很勻稱,一雙雞爪子又細又長,被捆了一路卻依舊是一副很有活力的模樣,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小老板,你看看?我們的雞都是散養的哩。我弟弟這傻貨聽說放養的雞長得好,還專門向村里承包了一個山頭,要不那殺千刀的壓價就壓價,我們也認了,可現在實在是回不來本,劃不來??!” 忍冬沉思了一下,問:“你們還留了多少只?” 牛大嬸瞪了男人一眼,示意他回話,這個一直低著頭的男人才開口:“其他幾個老板買了幾百只,剩下的送給親戚十幾只,還余下兩百只的樣子?!?/br> “我先要三十一只吧?!比潭?,“這只雞我留了,明天開始每天給我送一只過來,怎么樣?” “另外,如果你們剩下的雞都有這樣的成色的話,我可以給你們介紹幾個買家?!?/br> 聽到忍冬的話,姐弟倆情不自禁地對視了一眼,面上都帶著藏不住的喜色。男人因為愁緒皺緊的眉眼也舒展開來,朝她露出一個單純的笑容,連連點頭應了:“那每天下午我就把雞送過來?!?/br> “我先把今天這只雞的錢先給你們吧?!?/br> 忍冬剛轉身,就被牛大嬸拉住了:“今天這只雞就當我們送你的吧,也沒多少錢。小老板,真是太謝謝你了!不然剩下這兩百多只雞我們實在是不知道怎么辦?!?/br> “要是真以這么低的價格賣給了那個殺千刀的,我是真痛心吶?!?/br> 男人也跟著點頭。 拗不過兩人,忍冬只得作罷。只得心里記掛著多幫他們找幾位買家。 牛大嬸兩人離開后,時間還尚早。忍冬看著在地板上掙扎的老母雞,琢磨了一會兒,心里很快有了主意。 她回到后廚,先將米面取出用溫水泡著,這樣能夠讓本來質干的米面吸收到足夠的水分,使質地更加細嫩,不至于出現夾生的現象。 將其泡軟泡透需要一段時間,忍冬便簡單給自己做了一份早餐,隨后開始熬制老母雞湯。 不會熬雞湯的人做的雞湯上總是浮著一層厚厚的油沫。其實在燉煮之前,把整只雞先用開水燙一遍,便可以使大部分脂肪溶解,減少脂肪的含量從而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將雞rou切成小塊,拆解出雞骨,放入燉鍋中,雞的內臟是不參與熬湯的。再依次放入筒子骨、干蘑菇、干貝等食材,筒子骨選用的部分是大骨,容易出骨髓。為了避免影響雞湯的鮮味,筒子骨上的rou需要剔除干凈。 另外燉鍋也有講究,選用的是陶瓷材質,適合文火慢熬。 一切準備就緒后,忍冬便開始準備今天營業所需的食材了。 鹵rou面、牛rou面、西紅柿雞蛋面、炸醬面,忍冬看了一眼灶臺上發出咕嘟嘟響聲的燉鍋,還有雞湯米面。 只是今天上午用餐的客人注定是與新品雞湯米面無緣了—— 為了將雞rou中的鮮味熬出來,雞湯的熬制時間少說也需要八個小時,以忍冬對烹飪食材的認真態度,少一分鐘都不行。 下午五點,收銀臺旁的小木架上,悄無聲息又多掛上了一個小木牌,上面用飄逸的字跡寫著:雞湯米面,35元/碗。 . “冬丫頭,來兩碗雞湯米面!”林大爺的聲音一如既往的中氣十足。 冬記面館的新品往往還沒出現就被林大爺惦念著。這不,中午用餐的時候,林大爺愣是從滿室鹵香中聞到了雞湯獨特的鮮美香味。 一猜就知道要出新品,到了下午他便忙不迭帶著老婆子來了。 忍冬笑著應了,進了后廚準備。 待看不見忍冬的身影,林奶奶扯了扯林大爺的衣角:“這什么面,一碗35也太貴了!你要是想吃你自己吃,我吃西紅柿雞蛋面就行了?!?/br> 林大爺吹胡子瞪眼:“來都來了,吃什么西紅柿雞蛋面,冬冬把價定這么高自然有她的道理,聽我的,都吃雞湯米面。你想想,茶葉蛋都這么好吃了,雞湯米面能不好吃嗎?” 林奶奶撇了撇嘴,不說話了。要不是茶葉蛋這么好吃,她才不會跟著走這一趟。 雞湯熬制好后,雞湯米面做起來就快了。 忍冬取了一把米面,放入鍋中煮熟后,瀝干水,再倒入熬好的雞湯沒過米面,放入新鮮的蘑菇、姜絲燒開,最后再放入新鮮的應季蔬菜,加鹽攪勻,盛入碗中后撒上一把蔥花。 一碗雞湯米面就做好了。 忍冬把面端出來的時候,林奶奶的臉上還帶著一絲不快,但那絲小郁悶在看到端上來的雞湯米面時,瞬間消失地一干二凈。 面湯是淺淺的黃色,湯色澄澈透亮,干凈得不可思議。雞湯中的米面,顏色又是雪白雪白的,上面擺著兩三片菠菜葉,青翠的顏色與其他兩色分明,卻又出奇得和諧。 熱氣騰騰間,雞湯濃郁甘醇的香味撲面而來,令人食欲大開。 林奶奶矜持地輕咳了一聲,用勺子先舀了一口湯,湯入口的瞬間,林奶奶渾身一顫。 這湯,實在是太鮮了! 唇齒間蕩漾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待吞下去以后,回味悠長,隱隱還帶著一股豬骨髓的鮮美,混著雞rou的獨特味道,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第12章 雞湯米面) 被雞湯的鮮美激發了食欲,林奶奶一連喝了好幾口,舒服地發出一聲喟嘆。 想到自己方才還對著這碗面的價格指指點點,現在卻像沒見過世面一般露出饞相,她的面上涌上一股羞赧之色。 照往常的經驗,老頭子這種時候一定要笑話自己了,林奶奶等著,卻沒等到林大爺說話。抬起頭一看,對面的人正在呼啦啦大口吃著面,連眼角的一絲余光也沒分給自己。 林奶奶悄悄松了口氣,這才仔細看向面前的這碗雞湯米面。 在老人家心里,雞湯的營養全表現在浮起的油沫中,油重表示雞養得肥??裳矍暗倪@碗湯卻清亮透澈得不可思議,看上去比橙汁的顏色還淡些。 可面前濃郁的雞rou香味騙不了人,這一定是一碗貨真價實的雞湯,甚至因為加了干蘑菇,還有一股獨特的鮮味,僅這一碗湯賣35元也有的是人買單。 在這樣鮮美又好看的雞湯面前,素白的面未免顯得過于樸素了些。 看著坐在對面的林大爺吃得不亦樂乎的模樣,林奶奶半信半疑地用筷子挑起一縷面,緩緩送入口中。 經過兩個小時的泡發,干澀的米面已經完全吸足了水,變得細嫩,咬上一口,綿軟又不失筋道。方才喝雞湯時,那股清甜的滋味已是回味無窮,如今一口米面,挾帶著雞湯,純粹的米香融合了雞湯的鮮香,在舌尖炸開的一瞬間,簡直就是一場味蕾上的盛宴。 好吃! 林奶奶顧不上其他,也學著林大爺的模樣,低頭大口吸起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