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第89節
但是她也明白, 現在的火鍋店和柳記, 已經沒有了她的位置。 回想起春假結束后她去柳記探望, 高雅如熱情地接待了她, 從她的口中宋暖英得知, 杜美麗從柳記的代理店長升級為了正店長,宋暖英心中微刺的同時,又理解柳暄紅的決定。 她聽說,杜美麗干的確實不錯,雖然沒有什么創新,但是很聽柳暄紅的話,穩扎穩打,謹言慎行,把火鍋店把握的密不透風,無論是刁難的顧客還是員工矛盾,她都處理地很好。 遇上不懂的就請教店里的老人或者杜嬸子,萬不得已才去打擾柳暄紅,這樣的人才,不應該因為她的存在,而一直屈就代理店長的位置。 宋暖英到火鍋店給杜美麗送了禮物后,就放下了回店的心思,打算繼續跟著宋萬水干一段時間。 不過要在銷售組待多久,宋暖英有點茫然。 下鄉的日子一開始是苦的,當時柳記雖然出名,但是在很多鄉下,報紙和電視到達不了的地方,柳記并沒有絲毫名氣。 她和哥哥去推銷柳記的糖果,得到的最多的是打擊和失敗。 有的供銷社特別排外,根本不讓進,聽都懶得聽。 有的即使是用柳暄紅的法子,不收錢放著賣出去了再分賬也不肯。 而更多的,則是這頭收了糖,轉頭就不承認了。 宋暖英特氣憤,她大聲地和人家理論,可是那些人根本不搭理她,只是冷冷地無視他們,直到他們垂頭喪氣地離開。 遇上這樣的地方,宋萬水并不計較,他只是默默地在本子上的地址后面畫了個叉,就再也不往那些地方走了。 現在那個本子,已經由她摘抄了兩本,放在廠子的辦公室里供新人傳閱。 過年后,柳暄紅招了許多人,有生產線的工人,也有管理層,和銷售組的售貨員。 工人最好招,柳暄紅的公告一出,十里八鄉的婦人們踴躍報名。 管理層則最是困難,招聘開始后就沒人應聘上,宋暖英很擔心,可是柳暄紅卻說在鄉下和縣里招不上,就去省城,去大學里招人去。 計劃已經定下了,等忙過開年的這段時間,她就會帶上她們兄妹和宋主任去省城。 宋暖英心生蕩漾。 省城,鄉下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聽說那兒比松山縣更繁華呢。 這輩子見過最發達的地方就是松山縣的她想像不出來什么是更繁華的模樣。 不過在去省城前,她和哥哥得把銷售組的新人帶好。 這些新人都是各個大隊和村子的年輕人,有沖勁,肯干能吃苦,唯一的缺點是太青澀。 尤其是出身農家,大對數人在揮著鋤頭埋頭苦干的歲月里失去了思考和變通能力,膽怯和放不開。 因為這,柳暄紅特意買了些書籍回來,每天晚上組織學習班,工人自愿報名,住在附近的人家大對數都報名了,沒空來回的也借了書回去看。 這些年輕人大對數上過小學或者掃盲班,也識得幾個字。 帶了他們一段時間,宋暖英和宋萬水已經發掘出了哪些是適合干銷售的好苗子,把他們都打發出去好好干。 暖英自己,則還是更喜歡和哥哥一塊。 這不僅是因為親人關系,還因為她們干的時間長,有默契,組成了好搭檔。 這次出門,他們便是要去鄉下。 年后她們把附近的供銷社又聯系了一遍,確認了供貨合同,還有一些遠的村子沒走動,這次就是去這些偏遠的大隊。 宋暖英和宋萬水剛進供銷社,售貨員和供銷社的采購主任就親切地迎上來了,不用他們兄妹多費口舌,直接就把去年要的糖果采購量翻了一番。 去年柳記的糖賣的貴,他們以為沒什么人會買,沒想到過了年,大多人家選擇了包裝精致喜氣的柳記貴糖充門面,而且回家嘗過味道確實好,對比起來也不貴,買著是心疼了點,可孩子和大人都喜歡吃,寧愿多攢幾分錢買哩。 糖果和餅干嘩啦啦地賣出去,一個年就賣完了,供銷社的人都等著宋萬水他們什么時候回來,能補貨呢! 這次,他們特意打聽了地址,要是缺貨了直接寫信,也不用宋萬水來回折騰。 一連跑了好幾個供銷社都是這樣的情況,宋萬水和宋暖英驚喜不已。 柳記的口碑在鄉下慢慢發展了。 _ 縣里,柳暄紅正琢磨著去哪兒買自行車。 在沒有電動車,摩托車的年代,要走遠路下鄉,除了大巴就是自行車。 郵遞員也是踩著自行車滿鄉跑。 小宋村的食品廠招了三個銷售員,除開宋萬水,那仨人和宋暖英都得配車子下鄉。 而柳記這邊,飯館和火鍋店也得配車方便去尋她,這么一算,她得買六輛自行車,普通渠道購買是不行了。 百貨商場的自行車需要票和調貨,等的時間長,柳暄紅就想著,她能不能去廠家直接買。 六輛自行車在以后算不得什么單子,但是在現在,一般供銷社一個月也難以賣一輛,自行車還是個稀罕物。 一輛車子要一百多塊錢呢,六輛至少得七百塊。 柳暄紅沒什么渠道,就在飯館里和食客們打聽,松山縣是沒有自行車廠子的,縣里的機械廠不干這個,但是隔壁縣有個。 百貨大樓的劉主任就說,他和隔壁廠子的一位老哥相識,等他下次來貨的時候問問。 過了幾天,劉主任就和柳暄紅說妥了。 這批自行車跟著百貨大樓的貨走,不要票,全新包回修。 等到周三,她把宋致遠四個孩子和宋淵拉上,七個人坐公交去百貨大樓,回來的時候就一人一輛車子騎回來。 宋致遠和宋秋十幾歲了,都會騎車。 宋小果雖然年齡小,但是今年也八歲了,吃的多營養好,個子也有一米三多,上車困難,但是蹬車不成問題,也常偷偷騎家里的車子玩兒,單腳一蹬,就悠悠地滑出去了,被宋致遠和宋秋包圍住,制止他的猖狂。 車子買回來后,就在院子里停著,柳暄紅和員工們打了招呼,誰有空就來院子把車騎回去。 小言是最興奮的。 自行車呢! 她們村只有書記家里才有呢,大隊支書書記老頭兒也不常騎,只有用的上的時候才騎著去公社或者縣里找領導,平時車子都在大隊里擺著,誰也不讓碰。 現在,她也能騎上自行車了。 小言一聽,就主動報名過來小院了,選了輛紅的,歡喜地摸個不停,末了和柳暄紅說起正事兒。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不過是火鍋店的調味醬花的總是很快,許多人來吃火鍋,有的甚至不點東西,就要份素面兒,伴著花生醬或者rou醬吃。 小言:“暄紅姐,我看咱們的醬這么受歡迎,不如一罐罐裝瓶子賣給他們回家吃?!?/br> 柳暄紅驚訝地看著她,沒想到小言還挺有頭腦。 這不是另類老干媽發展史嗎? 當初老干媽本是賣涼皮涼面的,因為拌的辣椒醬太好吃,就連街邊小販也偷偷用她們的醬拌涼面,老干媽本職涼皮賣不下去,轉行賣醬了,結果大受歡迎。 柳暄紅摸摸下巴,她們店里的花生醬自然是好吃的,就是在上輩子,柳暄紅也授權過工廠生產火鍋醬包在網上售賣,不過火鍋店的rou醬過于醇厚膩味,其實并不太適合日常吃,她可以再弄幾種其他醬來賣。 這么一算,還可行? 廠子今年招了新人,可以讓張文康整一條新的生產線出來制醬。 柳暄紅拍了拍小言的肩膀:“回去找美麗說讓她幫你加一個月工資?!?/br> 小言:“???” 天上掉餡餅了? 有了想法,柳暄紅就不在家待了,收拾東西就要去柳記。 要賣醬,就得賣最好的,她得去和陸師傅集思廣益,好好研究一下。 宋淵看她急忙忙出門,伸手攔住她:“你要出去?” 柳暄紅低頭瞟了眼自己的打扮,眼神好像在說,你問啥廢話。 宋淵斂眉:“我想和你說一件事兒,我的工作調動下來了,就在縣醫院,后天上班?!?/br> 宋淵的工作調動頗經波折,他一開始要回來,上頭不肯,但是省城這邊要建一個研究中心,宋淵打報告申請回報家鄉,總歸是在自家研究室,上頭沒辦法,就讓他回來,可是他回家后,就發現,省城距離小宋村太遠了。 日常通勤并不現實,要是去研究中心,他就得住進去,這樣和在部隊醫院又有什么區別? 他又做了申請,把自己調去縣醫院了。 因為在這邊他沒有什么名氣,表面身份只是一個普通的部隊下來的醫生,調動順利,后天就能去縣醫院上班。 宋淵覺得,他應該和柳暄紅說一聲,畢竟他上班了,就不能再陪幾個孩子。 柳暄紅點頭就算應了。 她這段時間看他一直在家閑著,缺人厲害的她還想著要是他再干呆下去,就把他拎廠子發光發熱去呢。 食品廠可缺人。 現在他既然有工作,她自然把這念頭摁下,恭喜他。 至于他走后幾個孩子怎么辦。 柳暄紅聳聳肩。 宋淵回來前怎么樣就怎么樣唄。 反正撐過這段時間,孩子們就開學了。 “好好干?!绷鸭t拍了拍他的肩,踩著自行車走了。 宋淵:…… 行吧,他估計自己現在就跟小言一個地位。 柳暄紅去了小飯館,走的后門,沒想到剛踏進去,就被一個人喊住。 “柳老板,我可算等到你了?!?/br> 柳暄紅一看,這不是陸杰嗎? 好久沒看到他,過年前他還特意來和她說,自己要上京找朋友要烤炙子,這是把烤炙子弄回來了? 柳暄紅:“你什么回來的?等我做甚?先說好,那小羊還沒長大呢?!?/br> 陸杰眉間閃過一抹失望,又很快振作起來,拉著她就要往外走:“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柳老板,我有一事求你?!?/br> 他難得神色正經,柳暄紅也收了笑臉,正色問:“咱們是朋友,我能幫的一定幫?!?/br> 陸杰:“你知道,我們陸家的廚藝在松山縣比較出名,所以不管是柳記,還是賈家飯店,大廚都是我陸家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