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第88節
柳暄紅趁機提出讓山哥兒再干幾個月,好歹把彩禮錢賺回來,老太太毅然決然拒絕了。 “過完年他上班這個月準備婚禮,完了就得給我回家生孩子,什么時候生了,他什么時候就回去?!?/br> 她當著山哥兒和眾人的面兒,明明晃晃,然而誰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就是有人同情山哥兒和他未來的媳婦,也只是心里想想。 畢竟,誰讓山哥兒親娘和誰換孩子不好,偏偏跟了周翠芬呢。 吃了人家的糧活下來就得報了這養育之恩。 何況老太太這也不是給她自己娶媳婦。 娶媳婦的是山哥兒! 柳家女婿想,有人替你cao心,白得一老婆可是天大的好事兒。 事兒就這么定下了,山哥兒過了初六就去上班,下個月就回家結婚。 柳暄紅看了眼宋淵,對方也在瞧著她,沖她微微搖頭。 這事兒,不好辦。 正如周翠芬給一千五百塊彩禮娶那閨女一般,山哥兒對周翠芬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柳暄紅不禁想到幺妹。 幺妹脫離了老太太,去省城念大學,是rou眼可見的前途光明。 她當初離開柳家,真是一件幸事,否則大概她也會和山哥兒未來媳婦的命運一樣。 這次去,柳滿田家依然不在。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可柳滿田只有一個meimei,就是幺妹,她還沒結婚呢,一家人不必特意留下招待小姑子,全都隨田淑霞回姥姥家了。 柳暄紅她們只好托鄰居留下禮走了。 回到小宋村的桂花道上,她正好碰上周艷艷。 周艷艷是周家壩的人,但她娘出自小宋村,因此她之前能結識原主和原主玩兒別人也不覺得奇怪。 這會子,周艷艷也看到她了。 不過柳暄紅覺得她有點不對勁。 許久沒見的她比上次見面憔悴了不少,眼珠子活泛兒,看著柳暄紅的眼神略帶憐憫,又偷著點藏不住的微微得意。 柳暄紅:??? 她得意什么? 難道是覺得賈家飯店這次能翻身? 初三賈根民的婚宴,柳暄紅到底沒去。 難得的休息時光,她不想掛著假笑去和別人賠笑臉應酬。 她翻了翻菜譜,窩在家里研究新菜。 好吃的菜吃多了也會膩,再好再大的飯店,也得時刻創新。 柳記的小飯館,換種花樣,換種菜色,倒是不難。 比如菜花炒rou片,就換胡蘿卜炒rou片,這也算是一種新菜。 可是柳暄紅不想這么敷衍。 小飯館雖然走的便宜實惠路線,但是不能一直都這么個路線。 去年是政策不明朗,許多人猶豫躊躇,然而經過了一年的變化,大家都看出當個體戶,下海經商有錢途,猶豫的人便要下定決心了。 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現在的廠子和國企未來會越來越難做,也會面臨改革裁員下崗潮。 如果說干其他行當,有門檻有風險,然而開間小飯館,是有手藝有信心的人就能干。 未來如柳記這般的小飯館會越來越多。 多了就不稀罕,柳記也會淪為街邊諸多小飯館的普通一員。 柳暄紅咬著筆頭沉思。 轉型是不可能馬上就轉的。 但是柳記可以慢慢變化。 比如從味道,從食材,從新菜式等等入手,慢慢開發味道好但是價格比之前偏高的菜,等個幾年,積累了老客戶,柳記成了松山縣的一個招牌,再重新裝修順勢轉型。 想好以后,柳暄紅也決定好新菜做什么了。 柳記的特點除了便宜,還有快速。 既然要快,那么菜譜上的那些繁瑣的菜,比如開水白菜,西施舌便不能做。 恰好現在正是冬日,各家年禮有熏鴨熏魚臘rou,柳暄紅就想到熏臘rou,制火腿。 尤其是在年禮中有一份臘rou,是某堂叔家的,做的赤水老臘rou,色澤深紅又透亮,油汪汪的臘rou煮熟后,入口細嫩香糯,流油溢香。 柳暄紅吃過之后,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堵上堂叔家門,求賣臘rou供貨給柳記。 那位堂叔家自然激動高興,想要答應,不過這赤水臘rou卻難得。 這臘rou是那家奶奶腌熏的,老奶奶是赤水人,多年一直保存著熏老家臘rou的習慣,可惜她年紀大了,偶爾熏熏當個興趣還能干,真供貨就有點困難。 那家小媳婦就站出來,表示這些天幫老太太的忙,已經上手學會了,有幾家的年禮就是她熏的,還拿出給柳暄紅看,的確是和柳暄紅家的一模一樣,切了片嘗嘗,是滋味咸香微熏,一樣的好吃。 于是臘rou的買賣就歡喜地繼續談下去了。 有了臘rou,火腿也不能少。 若說火腿,就不得不提最出名的金華火腿,鮮艷如火,咸香鮮甜,是火腿中的極品,吃過戀戀不忘。 柳暄紅有幸嘗過,硬是要了制火腿的主人家的號碼,去人老家學藝。 火腿的制作不能用繁瑣復雜來形容,因為在手藝人的眼里,火腿是有生命的,每一根火腿都不一樣,保存越久的火腿,風味愈醇厚,味道更咸鮮。 而在制作的過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 柳暄紅不敢說自己能熏出地道的金華火腿,她只能像當初做鹵菜一般,發掘火腿的風味,和當地人的飲食結合在一起。 畢竟,金華火腿雖出名,云南的火腿也小有名氣。 飲食,終究是飲當地水,食當地味。 外來的味道也許會驚艷時光,然而想要亙古流傳,需得融入當地的一草一木,舌尖上的味蕾里。 為了制作上好的火腿,柳暄紅開始了早出晚歸的日子。 火腿的原料是豬腿,那么一只上好的豬是不可少的,而豬rou的肥膩細嫩,在各個生長期也不一樣。 除了食材原料,腌制火腿的鹽和煙也很重要,《東陽縣志》云:熏蹄,所謂火腿……以所腌之鹽必臺鹽?!?/br> 那么松山縣的火腿,又該用什么鹽? 柳暄紅嘗試了很多。 而煙,在烤rou或者熏腿里,松煙最是清雅氣香,不過柳暄紅沒有盲目追從,她上山尋枝,試了當地所有不同的樹枝熏后,找到了一種本地特有的小松樹,和橙皮,桂枝等自然植物熏烤出來的rou,散發著特殊香氣,濃烈撲鼻中透著清新淡雅。 制作火腿的時間很長,新腿修割,上鹽,下簽,清洗,晾曬,上架發酵,時間長達一兩年不等。 正如前文說的,年份愈久,保存愈好的火腿,風味愈醇正香厚。 這樣難得的火腿,需要時間研制,也不是一時就能做出的。 柳暄紅就一個人慢慢研究,而赤水老臘rou,則在過完年后,迅速出現在了柳記的餐桌上,無論是臘rou燉春筍,還是炒蒜薹,或者切片燜飯,都深受食客們的好評。 柳記的餐館開年后依然紅火。 然而紅火的背后,在這條大街上,仿佛一夕之間,崛起了大大小小五六家飯館。 什么徽記,閔記,王記。 在國營飯店的遷址旁,漠河上游的吳江小分支鄰水邊,也圈了塊工地。 柳暄紅聽聞,那兒是另一個家族,袁家試水的地方,即將建一座酒樓,目標直指賈家飯店。 1982年的春天,萬物復蘇,春意盎然,時代的洪流已然席卷進這個小縣城,人們熱情高漲,坦然擁抱,期待著美好的明天。 是當別人的墊腳石,還是洶涌澎湃的前浪? 柳暄紅已做好了乘風楊帆的準備。 第63章 芙蓉雞片 二月中的松山縣, 處于凜冬的末尾。 雪已經不下了,昨夜刮了一場冷雨, 依然凍得人離不開棉襖。 宋暖英裹著軍綠色大衣, 頭戴棉線帽,踩著黑靴,取過宋大嫂為她暖好的水壺, 挎在身上,坐上了宋萬水的自行車后座。 薄皮的黑色車胎一沉,宋萬水嫌棄地皺眉:“你什么時候回縣里?開會的時候三嬸嬸沒和你說嗎?” 宋暖英頭靠著哥哥的后背,擋住寒風,舒舒服服地吐了口白氣:“嬸嬸說了?!?/br> 宋萬水剎車一踩。 宋暖英:“說明兒就要買一批新的自行車,讓我去挑一輛?!?/br> 宋萬水嘴角的歡喜僵住了。 自行車悠悠地滑過小石子, 刮起一陣雨后沾濕的泥點子,宋暖英抱著自己棉衣下擺大喊:“宋萬水你騎慢點!” 然而隨著她的驚慌失措, 車子像故意和她作對似的, 越來越快了。 宋暖英很恨地擰了一把宋萬水腰側的軟rou, 望著飛馳而過的景色, 目光茫然。 去年的火鍋店霸王餐事件好像離現在有些遙遠了。 跟著哥哥下鄉的日子里, 她懂了很多,也明白當初柳暄紅的失望。 如果是現在, 再遇上那樣的事兒, 她有信心會比當初處理地好一百倍。 然而宋暖英也不是當初懵懂無知的小姑娘,雖然柳暄紅說她想什么回去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