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夫君琴瑟和鳴 第50節
泠瑯站在船頭,江琮執傘立于她身側。四十八骨油紙傘,傘面繪著水墨遠山,同此時周遭的清雅景致十分相似。 船兒劃破水面,江霧中,不遠處的碼頭已經逐漸露出形狀。傘下郎君攬著女子左肩,女子蹙眉遠眺,雙眼中似是憂傷,似是懷念。 十足的近鄉情怯態。 “離家才半年,甫一看見這渡口,竟有些恍如隔世之感?!便霈樰p聲說,語氣悵然。 “夫人無需顧慮,”江琮語聲淡淡,“不想見的人不見便是,今日一行只為先生來,旁人若要嘴碎,那便綁了他,按著去先生墳前好生拜拜?!?/br> 泠瑯嘆氣:“我實在不想見到他們……當初父親去世,一些故人鄰里欺我孤女,什么閑言碎語都有,若不是實在被傷透心,我又怎會孤身上京?!?/br> 她默了默,竟低頭垂淚道:“連帶著,看著這城墻都心驚膽戰起來。因著那些日子,故鄉反倒做了傷心地?!?/br> 江琮忙為懷中人拭淚,他柔聲安撫道:“那我們便不進城,只在城外好生祭拜。岳丈在天有靈,定會體恤夫人的難處?!?/br> 泠瑯淚眼道:“夫君,你待我真好……” 江琮含笑為她撫平鬢角:“夫人心愿便是我的心愿?!?/br> 細雨斜斜,江霧沆碭,一雙人兒立在傘下含情脈脈,執手絮語,如戲本上的真情橋段。 這絮語全被甲板上侍立著的眾仆聽了個分明,綠袖已經全情投入,幾乎也要墜下淚來。 經歷了這么多苦楚,少夫人卻還能溫柔可親,以德報怨,實在是難得啊。 船終于靠了岸。 泠瑯歇著江琮走在前,后面跟著一串仆人,皆捧著香爐香燭,提著瓜果陳酒。 滁州的城郊同其他地方的城郊沒什么不同,無非是亂糟糟的樹木草叢,或平坦或隆起的小坡土堆。只是在煙雨時節,一切都顯得清新淡雅而已。 路有些濕滑,雜草也生得茂盛,并不算好走。泠瑯提著裙子,毫不扭捏地行在野地之中,任憑濕泥露水沾染。 旁人見了,又是暗嘆少夫人孝心可嘉。 在別人聽不到的當下,江琮卻低聲問:“墳在哪?” 泠瑯面上是淡淡愁緒,語氣卻充滿不耐:“我怎么知道?” “隨便找一處便是了?!?/br> “不行,得找個一看就無人管的舊墳,我可不想讓別人的爹占便宜?!?/br> “那何必找墳,直接尋一片荒地,就說墓被掘了?!?/br> “雖然我編的生平很慘,但也不至于這般慘罷?屆時還需扮作哀慟,我不干?!?/br> “夫人的假淚說掉就掉,這有何難?!?/br> “我掉假淚,你便必須假意安慰,你一那樣說話,就叫我渾身難受,還是不要自討苦吃了?!?/br> “……” “有了,你看那邊——” 江琮寒著臉往泠瑯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從茂盛的絲茅草中,隱約可見隆起的弧度,勉強能看作是墳頭的形狀。 其實更像一處天然形成的小土丘。 無碑也無廬,倒是可以借用一番…… 才思及此,身邊的少女忽然一個箭步沖了上去,跌跌撞撞地撲進煙雨之中。 “父,父親——” 江琮啞然,看著她全然不顧濕滑泥濘,跌跪在草間深深叩首,再抬起頭時,她已經是滿臉淚痕。 身后幾步開外的某個小侍女見狀,竟叫了一聲少夫人,也撲上去同她哭作一團。對著一個長滿長草的小土丘,二人肝腸寸斷,凄楚極了。 身后還有一堆人看著,江琮咬牙扔傘,長袍一掀,也跪在了一側。 他面無表情道:“岳父大人,愚婿不孝,當初未能侍疾一二,每感于此,時常垂淚憾恨……” 她能認一堆雜草作父,那他下跪念點悼文,也沒什么大不了。 凄風苦雨,孤墳煢煢,眾人無不動容于這一幕。只有身為主角的二人知曉,這只不過是一片荒地罷了。 回到船上,已是后話。 少夫人憂思太過,回來便昏睡了過去,世子發令繼續往前行駛,去往咸城。 “出來一趟,也該陪夫人好好散散心緒,若郁結于心,終究不佳?!?/br> “我計劃在江南一帶游玩些時日,屆時輕裝簡行,用不上這么多人。夫人房里的那三個留下,我身邊那幾個也跟著?!?/br> “其余的,領了賞賜,便在咸城返程罷?!?/br> “回去該說些什么,不必我多講?!?/br> 第44章 紛紜說 元升三年六月初二。 未及小暑, 卻已能感受到逐漸升高的氣溫。蟬伏于樹冠一聲聲嘶鳴,天空永遠澄凈透徹,風暖熏熏地吹拂, 草木在此時已經茂盛到極致。 午時剛過, 咸城某客棧內,大堂正是人最多的時候。 每張桌子都有客人,有的正大快朵頤, 有的趁等菜間隙同同伴閑談,有的從入座之時起,便閉目端坐,任憑四周喧囂吵鬧, 巋然不動如同古佛。 店小二游魚一般在人群中穿梭,因著天燥,額頭上沁出了一點汗??腿舜叽俦г沟穆暲舜似鸨朔? 他忙得分身乏術, 已經有些暈頭轉向了。 在客棧忙活多年, 像今日一般的熱鬧, 是很少見的。 咸城只是一座小城, 沒什么排的上號的名勝古跡,地方產出也無甚特別。這段時間卻有大批客人蜂擁而至,或打尖或住店,好似這里一下子成了什么四通八達的要地一般。 不必四通八達, 只需能通杭州最南邊的靈源鎮, 便是咸城在短時間內能吸引大批游人過客的原因。 靈源鎮上的明凈峰,上個月散布了消息, 說將在六月初十開辦比劍大會。比出來的前三甲, 將獲得入峰學劍的機會。 此消息甫一傳出, 江湖如同炸開了鍋。 那可是明凈峰! 三十六路明澈劍傳世已有百年,如今縱觀天下劍宗,它仍無出其右。明凈峰行事向來孤傲高潔,每隔幾年才會招收新的弟子,如今這大張旗鼓收人的做派,簡直是千載難逢。 而明凈峰掌門顧長綺,更是將明澈劍法同西域某神秘宗派劍法相融合,靈動更甚以往。雖然如今掌門已老,但威名仍絲毫不減。 這些年,有幸見過其風采的劍客,無不拜倒于詭譎瑰麗的劍招下,回去茶飯不思,甚至因此自慚形穢自斷其劍的也不在少數。 能有機會上山求學,接觸到如此玄妙高超的劍法,是每個用劍之人的夢想。于是這名不見經傳的咸城,短時間匯聚了各方江湖豪杰,立志入峰者有,欲開眼界者也有,想趁機會渾水摸魚者更有。 泠瑯和江琮,顯然屬于最后一種。 她和他正坐在大廳角落,聽著周圍喧囂,相對著默默無語。 放眼望去,各桌皆擱了些武器。劍是最多的,棕紅或玄青的各式劍鞘不一而足,除此之外,便是長刀短刀,鐵棍木棍。 仿佛誰若走進來,不將武器往桌案上狠狠一拍,高聲喚“小二來壺酒”,就對不起這江湖人士之名頭。 可惜,泠瑯這桌上沒有劍鞘刀鞘,只有一碟煎花生,一碟拍黃瓜,一碟豬頭rou,以及兩杯茶。 小地方的小客棧,東西種類少,做得也差強人意。 花生有的還泛軟,有的卻已經有焦味,一看就是客人吃剩后回爐再造的。拍黃瓜味道也淡了些,豬頭rou則是干如柴火。 至于那免費添的茶,便更不必說,自打它放在那兒,江琮就沒看過一眼。 泠瑯卻看了,不僅看,還吃喝得很起勁,彼時她正嚼著粒與香脆二字毫無關聯的花生,豎著耳朵,偷聽鄰桌客人的閑談。 “喲!這不是王兄嗎,沒想到太原一別,竟能在此地又遇上!來來,坐這邊?!?/br> “咳咳,看來在下同張兄甚為投緣,半年不見,張兄變化倒是不小——” “哦,此話怎講?” “張兄原來用重劍,剛勁酷烈,好不威猛,如今怎么換了把這么薄的?!?/br> “呵呵,王兄不必驚訝,難道你不是為了明澈劍法而來?” “自然是為此而來!但這同你換劍有何關聯?” “這,便說來話長。小道消息,我原本不信,可后來又聽說些傳言,覺得姑且可以一試。你我投緣,今日我只講與你聽,別人問我,我都是一概不說的……小二,拿壺花雕來!” 說話的人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他音量不算小,內容卻十足地吊人胃口,周遭客人已經暗暗聽住了。 然而話說了一半,他卻朝桌對面的人招招手,一臉高深之色地同那位王兄附耳交談起來。 泠瑯悻悻地喝了口茶,茶味粗劣而寡淡,倒是同焦糊的花生味道起到了中和之效。 對面的江琮抬起眼,涼涼地瞥她。 他用雙方才能聽到的語聲問:“夫人吃好了?” 泠瑯又扔了塊黃瓜入口:“沒有?!?/br> 江琮微笑:“夫人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br> 泠瑯將黃瓜嚼得嘎吱響,她滿不在乎地接上:“在乎眾人之間也?!?/br> “都是些不足為信的謠言,有什么好探聽的?” “謠言雖不可信,但既然能傳出,便能說明些道理,”泠瑯放下竹箸,道,“從前有個村寨,不知為何傳出半夜鬧鬼的謠言,一時間人心惶惶,誰也不敢在夜晚出門?!?/br> “然后呢?” “然后——事情真相是,某家漢子同另一家的媳婦私會偷情,為了掩人耳目,不被撞破,才散播這等消息?!?/br> “這故事老套了些?!?/br> “老套歸老套,道理依然適用。謠言先不論真假,但其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br> “哦?那關于明凈峰的謠傳,夫人有何高見。你我停留此地已有三天,昨天有人說掌門好軟劍,軟劍是上山之終南捷徑,今天又有人說輕劍才易得掌門青睞?!?/br> 江琮淡聲道:“若明日傳出明凈峰掌門其實是個用刀的,也不足為奇了?!?/br> 泠瑯擺擺手,做出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眾說紛紜,這至少能證明一點?!?/br> 江琮看著她:“什么?” 泠瑯詭秘一笑:“你靠過來些?!?/br> 江琮遲疑一瞬,繼而傾身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