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記串串香[九零] 第34節
趕著九月的尾巴, 市政府終于出臺了《關于西田市路邊攤經營的規則規范》。 市政規定固定三條街為專門擺小攤兒的步行街,另額外雇人打掃這三條街的衛生, 又給在這三條街擺攤的小販提供便利的水電條件, 要求每個小攤固定位置,并且根據經營種類的不同要求不同攤販去準備相應資格證,最后根據攤子經營類目每月收取10~30元不等的攤位費。 這年頭只要是認認真真出來做買賣的, 東西不太差,基本上每天都能掙個十幾二十塊錢,這每月還不到30塊的攤位費真不多。 要是跟林記這樣生意這么火爆的, 基本上一天營業額都在100塊錢往上了, 一個月才收這十幾三十塊錢, 根本不算什么。 小販們對于這個管理規范是一萬個答應,很快都規則書上簽字, 還報名取攤位號,又去準備相應的證件。 而林記串串香在這之前, 就已經督促員工去做了完善的身體體檢報告。他們做小吃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身體健康癥, 偏偏在這之前大家還都有。 所以,林記串串香算是出攤兒最早的那一批了。 而這三條街以外, 林初平甥舅三個也準備了不少店面用來經營串串香。 這下,雖說串串香攤子不能跟之前那樣遍地開花,但安全穩妥, 而且這三條街后續一個個小攤一擺出來,人流量就暴增,這三條街基本上都是從早熱鬧到晚。 在這三條街擺的攤子,日營業額居然有時候能突破200塊! 見狀, 林初平又抽調了一個人過去幫忙, 等于說一個攤子有三個人在忙活, 這才忙得過來。 林初平在這步行街查看市場時,還看到了趙然。 他支一個飲料攤子,主要是賣酸梅湯的。還四處張望問路過的人要不要喝酸梅湯,眼睛特別盯準了在林記買串串的人。 林初平剛走近,趙然就也看見了他。 趙然熱情洋溢地招呼林初平嘗嘗他的酸梅湯。 林川林山也在。 趙然笑呵呵地問他們甥舅三個:“要喝冰的還是熱的?” 10月份的天已經有些冷了,林初平說要冰的,但兩個舅舅都說要熱的酸梅湯。 趙然便麻利地從身后一筐玻璃杯當中拿出兩個杯子,他先從保溫桶里倒出兩杯熱氣騰騰的酸梅湯,接著又拿出一個玻璃杯,從另外一個保溫桶當中倒出冰鎮的酸梅湯。 旁邊還有兩個小孩兒,他們要了一冷一熱的,交換一喝,發現不對勁兒。其中jiejie問老板:“你這酸梅湯為什么一杯酸一杯甜?” 趙然笑說:“正常配方的酸梅湯一加熱喝著就太酸了,所以熱酸梅湯里面加的糖比較多,冰酸梅湯里面就是正常的糖量?!?/br> “還有這么個說法啊?!绷执ó敃r看像趙然眼神就不一樣了。這種肯鉆研生意,認真細致觀察的,今后肯定能做大。 林初平也不得不為趙然的巧思折服。不過他在喝冰鎮酸梅湯時,確實覺得有些涼了。 是啊,這天馬上就要到深秋,氣溫一旦降低,他們串串做出來肯定很快就會冷掉。 冷了的炸物可不好吃。到時串串香生意肯定沒夏季這么好了。 趙然見林初平在慢悠悠地喝酸梅湯,他就跟拉家常似的,問:“市政搞出來三條步行街……這下你們串串香攤子估計要不了那么多了吧。一條街頂多擺兩三個?” 林初平點點頭:“一條步行街擺三個?!?/br> 剛開始那幾天,步行街還比較短,但隨著西田市的《規則規范》一出臺,越來越多的下崗工人加入到擺攤這一行當中。 現在每條步行街約莫都有兩三公里那么長了,再加上附近都是老門老戶的居民區,以及不遠處還是家屬院們,這邊客流量日益見長。 剛開始街頭街尾兩個攤子到后來根本就不夠,必須得在路中段再加一個才行。 趙然有些發愁,他還想讓妻子也去林記工作呢,要是林記不缺人的話,就麻煩大了,但他還是要再爭取爭?。骸拔蚁眿D兒……” 林初平明白他的意思,笑了下:“我這邊還缺人的。下一步打算是把串串香往市郊幾個工廠和西田市下屬較近那幾個縣城發展,準備收攏一些熟手去縣城開攤兒。估摸著到時市里邊兒人手還不一定夠用?!?/br> 趙然咧開嘴笑了,他說:“那我明天就把媳婦兒送去林崗培訓!” 林初平:“行??!” 從步行街出來,林川忍不住問了這個趙然是個什么來頭? 一般來說他們招員工都比較喜歡招林崗鎮或者家在林崗附近的,很少招西田市里邊兒的。倒是少見外甥對一個人這么熱情。 林初平小聲告訴兩個舅舅:“我看中他跟汽水廠的關系,以及他做飲料的本事了?!?/br> 林山點頭:“他那酸梅湯喝著確實不錯?!?/br> 到時林川,想起之前八月時光是賣汽水,都多賺兩三千呢,他咧開嘴直笑。 經過這么一整頓,林記西田市的員工也有所變動,收攏了一些串串攤子,還剩下十來個員工。 再加上兩個舅舅幫林初平培訓出一批10個新員工,林初平則帶著他們去了向縣。 至于仍在附近,但附近稍遠點兒幾個縣城,則是林山林川兩個當舅舅的去開發了。 整個10月,林記串串香就風風火火的附近五個縣城,一連串開了二十來個攤子。 而林小歡那邊,他的工作也進行得相當順利。因為市區路邊攤整頓,林記多出來不少員工,林小歡便正好跟小東家要人。 10月間,他在造紙廠居民區又添了一個串串攤子,接著又在電視機廠添了三個串串攤子,先后加起來一共添置四個攤。 林小歡還打算在木材廠也開兩個攤子呢!正在商討中。 胡霞之前就想單飛,但被林初平勸住了?,F在林初平在市中心政府門口找到一個合適的店面,店面不大,但附近來往的都是上班兒的體面人。 更重要的是這個店不遠處就是銀行,胡霞存款什么的很方便。 林初平把她帶到這兒,胡霞高興得直笑。 林初平提前跟她打預防針:“這里生意可能沒你之前在學校門口的好?!?/br> 胡霞不是很在意:“之前在學校門口是生意好,但現在市里不讓擺了啊。我覺得這里就挺好,接觸的都是體面人不說,關鍵是風不吹日不曬的,條件比之前擺攤好多了?!?/br> 確實。胡霞現在一部分收入是賣串串的抽成,但相當一部分是林初平付給她的管理費。 現在胡霞每個月基本上都能拿300多的工資了,賣串串少賺點就少賺點,就當休息了,她踏踏實實給小東家管市里的賬也能賺不少。 胡霞甚至還打算在城里買房,把孩子接在城里讀書呢。 林初平提醒她:“要買房,早點買。要實在暫時湊不到那么多,看能不能在銀行貸個款。今后每月都還一點錢,慢慢還,先住上城里的房子再說?!?/br> 九幾年的時候,以國家慢慢放開商品房的政策,但這個時候一來單位分房政策還沒完全取消,二來人們買房還是習慣于全款,借錢還是跟親戚朋友借。 像胡霞這樣,一圈親戚朋友都是農村的,誰家都沒多余的錢借她在市里買房!借不來錢,哪兒買的了房子? 小東家說的這個按揭貸款的模式很新奇。胡霞又忍不住詳細打聽了兩句。她聽了之后,心里又害怕又躍躍欲試。 “每個月都要還錢啊?!钡D念一想,她每個月現在工資比一般工人都高呢,還怕還不起嗎? 可能是小東家三不五時在市里買房影響到胡霞了,沒幾天,林初平就聽說胡霞也在市里看房子。又沒過幾天,林初平就聽說胡霞已經在市里買好房子,還把孩子也接過去了…… 由于現在串串香開始往縣城發展,又要往市里運貨,又要往縣城運貨的,林初平干脆包了一整輛的貨車專門來跑他們林記的運輸。 整個10月份,林記串串香的經營版圖在不斷往外擴張。 等到10月快結束,照例算賬時,高繼東又是連連不可置信。 到目前為止,林記串串香門店加上攤子一共有105個。他們三農場門店加攤子一共是53個,整個10月份總營業額是:“178000塊?!?/br> “呼——”高繼東長舒一口氣,他緊張的催兒子繼續算:“那除去房租、水電費和其他開支成本,咱們凈賺多少?” 林初平手上算盤打的啪啪作響,他道:“買房子的錢咱們就不算了,房子也是咱們的固定財產。不過就是把之前掙的幾萬塊錢都花個精光,但十月份肯定都能賺回來?!?/br> 林初平:“房租的話,因為是每年付一次,咱們這是第一年,壓三付一,一共要給四年的房租錢。所以今年房租的成本比較高,一共是19000塊錢?!?/br> 高繼東聽完,心疼得齜牙咧嘴,他贊同兒子之前買房的行為了:“還是得買房子,買到手就是咱們的了,就不用再給房東出錢了!” 林初平含笑點點頭,他繼續算運輸費:“整個10月份咱們運輸也是一大項支出。特別是后半個月,不光是要在林崗和西田之間來回跑,還牽扯周邊幾個縣城。在運輸上支出一共是9000塊錢?!?/br> 高繼東又說:“咱們是得再買個貨車,再找個貨車司機了?!?/br> 之前林初平說要買車,高繼東還有點兒心疼錢呢,這下他竟還主動催林初平買車。 林初平點頭答應:“等手里有余錢了,咱們就可以把買車的進程提上來?!苯又值皖^算其他的賬。 “10月份里,因為自家農場沒油可以用了,整個10月炸串用的油都是從外邊買的。光這也要小萬把塊錢了,再加上其他林林總總材料費,不過咱們賣給兩個舅舅的材料倒也賺回來一些……” 高繼東忍不住催促:“那咱們10月凈利潤究竟是多少?” 高繼東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雖然知道10月份賺的錢肯定更多,但他就是忍不住激動。 林初平終于說了:“121000塊?!?/br> “這么多!”高繼東聲音突然亮起來,但隨之他又趕緊降下去,他悄摸摸說:“除去所有成本?” 林初平直樂,笑著點頭。 “我滴個乖乖!”高繼東長舒一口氣。 他往椅子上一坐,脖子仰起來,面朝天花板。林初平還以為他在消化一個月農場賺這么多錢呢,結果就見他好像在用手背抹眼角。 林初平走過去:“爸,你怎么哭了?” 高繼東聲音嗡嗡地說:“我這是……喜雞二七?!?/br> 林初平反映好久,才糾正:“是喜極而泣吧?” “反正差不多就那個意思吧?!备呃^東說。 這可差太多了!不過這句,林初平倒是沒說出聲。 高繼東聲音又沉悶了,他說:“你媽要是還活到現在,估計也用不著你這幾個月這么cao勞,有你mama在,農場……” 高繼東更哽咽了,他說不下去,干脆站起來,走了。 林初平不記得母親長什么樣,但他現在特別想去父親的臥室,去看看他們床頭上立著的相框。 相框里的女人瞧著又陌生又熟悉。 林初平摸摸他頭上濃密的黑發。爸爸頭發細軟發黃,照片里母親的頭發黑長濃密,鬢角處還帶著些微自來卷。 原來他的頭發是隨了mama??! - 趕著領工資的最后一刻,李繼軍跑來找林初平:“小東家!我估摸著現在餅胚能達到你說的要求了!” 林初平跟著他一起去農場的灶房。 李繼軍從冰箱冷凍室拿出幾個圓圓的、白白的餅胚。 光是外形上,是達到林初平的要求了。餅子在冰箱里凍得邦邦硬,林初平用餅胚在面案上敲敲,甚至都能把桌面上的物品震起來。 餅子只有成年男人掌心那么大,一指那么厚,等解凍炸過后,應該會再稍微膨脹一些。這個時候的人普遍飯量比較大,吃這一個餅子估摸著也就只能吃到三四分飽,要想徹底填滿肚子,還得再點串串。 林初平問:“有沒有已經解凍一半的餅胚?” “有有,”李繼軍大聲說,他從旁邊一個泡沫箱當中拿出一個餅胚,說:“小東家,這就是按照你的要求,放在泡沫箱里保冷三個小時后的狀態,半硬不硬的,你看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