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記串串香[九零] 第17節
緊接著,林初平又說:“不過咱們也用不著太慣著他們,就大家說的,咱們林記現在市里幾十個人呢,要真鬧起來他們不過就是群小混混,能怕得了他們?” “我知道了!”林小祥大聲的應。 林初平擺擺手:“散了散了,這都馬上十點鐘了。十一點就要出攤,你們趕緊刷簽子串串子去,林小歡,你按我之前分的名單去給員工分組……” 員工們這邊各自去忙了。 因為又有35個人的加入,胡霞他們的工作量驟然減少,甚至她還領著大家給小吃車打掃起了衛生。 林初平見他們有條不紊地按照之前培訓內容干活,便催兩個舅舅先去把上次看的租的院子定下來,不然今天一下帶過去這么多工人,今晚肯定不夠住。 第22章 雖說林初平剛安撫了員工,但林川心里還是著急。 他派幾個工人去市場才買些床板,被褥什么的,生活用品,然后出門時還叫了林初平跟他一起去租房。 院子都是上次來就看好的,今兒個他們帶了合同過來,簽了合約給了房租和押金,今天就能拿到鑰匙。 兩個舅舅找的院子都在這附近不遠,也方便運貨和在這兒擺攤的農場員工互相照應。 忙完這些,差不多就十一點半了,林川:“走走,咱們這就去那冒牌貨串串香攤子,瞧瞧他們究竟能做出來個什么?!?/br> 其實,私下里林川也研究過串串香這個小吃。他發現這門小吃看著簡單,實際上里頭道道兒多著呢! 瞧著不過是把串串放油鍋里炸了再放在擱了香料的鍋里沾味道,但要想把味道做好,每樣都有講究。 就比如說土豆片,怎么才能保證土豆被穿得穩當還不會裂開,再比如說炸蘑菇面糊怎么調配、炸的時候油溫要多高才能保證外焦里嫩,甚至于雞胸rou為什么吃起來不柴不塞牙……樣樣都是學問! 員工們光是培訓,都得學好幾天,要是學東西慢的,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地練呢!更別說,安排出攤前,林初平還要進行考試。 林川是不相信那什么李進的串串能比他們林記的好吃。讓他不安的是,李進根本就不跟人家講味道,人家直接拼價格,每個串串比林記便宜一分錢! 這次是林初平家攤子對面擺了個這樣的,要是下次他們家攤子也對上這種味道競爭不過,就打價格戰的呢?這才是讓林川真正感到焦慮的地方。 路上,林川就忍不住問林初平:“周芬他們攤子對面來了個價格更低的,咱們串串用不用降價?要不然賣不過他們怎么辦?” 不等林初平說話,林山就表示反對:“叫周芬一個攤子串串降價,還是林記所有串串香攤子都降價?李記串串香就那么一家,咱們這么多能跟他們一樣嗎?” 話是這個道理!林川苦惱,他焦急地用手撥弄頭上短發。 林初平思索了下,決定還是給小舅舅吃個定心丸:“小舅舅你放心,周芬攤子短期肯定會受到低價的沖擊,但我敢說,要不了幾天,之前流失的顧客也會在幾天后慢慢回流。要不然你就在這兒等兩天,看看她攤子營業流水?!?/br> “行?!绷执ㄕf:“我這兩天就住在市里,要不然就算是我回農場心里也不踏實?!?/br> 說話間,林初平三人就到了周芬攤子不遠處,果然學校門口擺著兩個串串香的攤子,兩家攤子小吃車還都做得幾乎一模一樣,只有靠近了才能看見那家攤子雨棚上寫的是“李記串串香”。 “不要臉!”林川低低的罵。 林初平三人就不遠不近的看著。 這會兒正趕上學生放學的高峰期,高中生兜里多少是比小學生要更富裕點的。而且經過一上午的腦力勞動,下課后學生們肚子空空,根本等不及回家吃飯,就看見路邊攤聞著香味兒,肚子里的饞蟲都不允許他們走。 很快,校門口為數不多的小吃攤附近,就陸陸續續積滿了學生。 就像周芬他們說的那樣,林記攤子附近一有學生,那個李進就扯著嗓子大聲吆喝:“來來來,同學們,看看我們小李串串香!味道一樣,菜也一樣,每樣還比他們便宜一分錢啊,便宜一分錢!” 林川自己都沒發現,他什么時候握緊了拳頭。 林初平則是在李進吆喝時面無表情,冷眼繼續看下去。 就跟他預料的差不多,一些家境更富裕的學生在吃過他們家串串之后,今天中午還是回到了林記攤子面前。 今天周芬他們攤子的狀況就比昨天好多了,至少在林初平他們看的這會兒,李進吆喝的這會兒,攤子面前仍圍著四五個學生在拿林記的串串。 李進讓他媳婦兒負責炸串串收錢,他則是干脆從桌子下面掏出來個大喇叭,大聲地吆喝。 可他再吆喝,在林記這兒的學生就是不往他們那邊挪步子。 李進干脆點著那幾個學生:“哎!穿紅色衣服的那個,你們是聾子不成?這兒有便宜的串串不吃,非要當冤大頭去吃貴的?!?/br> 那個穿紅衣裳的高中生不滿地沖李進翻白眼:“你管老子?老子有錢,老子就想吃好吃的。你家串串我昨天嘗過了,味道不好,別喊老子了,老子不去你家吃你心里沒點逼數嗎?” 剛聽了小東家的囑托,面對對面李進的挑釁,林小祥忍了又忍,這會兒老顧客罵李進,他簡直就想給這學生鼓掌! 林小祥忍了又忍,只是嘴角翹起一個小弧度。 但他李進哪兒受得了這個,立即指著學生鼻子罵:“你個臭小子毛都沒長齊呢,瞎咧咧什么?麻痹小心老子把你嘴縫了!” 林小祥本是記著小東家的話,不跟混社會的起矛盾,但他受不了自己的顧客被對面的抄襲者倒罵還威脅人家。 林小祥站出來,指著李進:“你個狗。娘養的學我們生意,還搶我們的顧客,懶得理你還真把自己當條狗了是吧?現在還蹬鼻子上眼罵我的顧客?就你有人,是吧?我們林記現在在市里幾十個,不行咱們就拼一拼,誰怕誰!” 不就是罵人,不就是放狠話?就搞得好像誰不會似的?早些年天旱那會子,村里為了跟隔壁的爭水,林小祥就是拎著鐵鍬第一個沖上去砸人腦袋那個! 李進要做串串香生意,自然是把全城林記串串香攤子差不多都跑遍,他清楚林小祥沒說假話,現在市里林記串串香就有幾十人。 再一想自己這邊,在幫里現在又說不上話,林小祥要真是發起瘋來帶人打他,幫里能有幾個兄弟跟他打架的? 李進蔫了,但他好臉,不肯落下風,只是弱弱小聲罵紅衣學生。 林小祥見他沒了剛才那副囂張跋扈模樣,便也懶得作聲了,只是回來攤子后面,踏實的繼續手上的炸串。 一些想去貪便宜李記買串串,又怕真是味道不好的學生,跑來問那個紅衣裳的男生:“那家串串當真不好吃?” 紅衣男生嘴巴撇的簡直都能著地了,他說:“別買,買就是浪費錢。昨天我買了幾串,沒吃幾口全扔了?!?/br> 于是,幾個穿著鮮亮的學生,最終還是跑到林記這兒消費了。 李進看了心中不忿,但他又真怕把林小祥逼狠了,他帶林記那些人找他打架,再加上媳婦兒小聲跟他說:“這也夠了,能賣不少錢?!?/br> 他才給自己臺階下:“算了,放他們一馬?!?/br> 一些學生見李進這么自信模樣,還真就被他的話給騙了,以為李記串串跟林記味道一樣,關鍵是還便宜,便排隊買李記的串串。 結果吃著遠不如林記的呢!紛紛在心里后悔,打算今后還是去林記吃串串。 還有一些,是已經在李記吃過覺得不好吃的,放學就直接跑到林記去吃。 周芬見生意果然跟小東家說的那樣,慢慢地,之前老顧客還會回來。她心里終于高興起來。 倒是林小祥,他其實心里也忐忑不安。他也怕李進還真帶兄弟砸他攤子,那到時候城里其他做串串生意的來幫忙,那就耽擱大家賺錢…… 放學這會兒黃金半小時,林川在旁邊數著。等到十二點四十,小吃攤生意幾乎沒了之后,他小聲地跟林初平說:“約莫八成的學生去吃李記了,一兩成的學生堅定地買咱們林記?!边€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去買炸火腿腸吃了。 林初平微微點頭:“要是下午再過來,回林記吃串串的學生還會比中午的再多幾個?!?/br> 說這個,林川完全相信。剛他也看了,去李記買串串的幾個學生,吃串串速度遠沒有在林家攤子附近的快。雖然站得遠,看不清學生們的表情,聽不見學生們說的話,但林川就是知道,李記的味道肯定遠不如他們林記的! 這時,林川突然感覺自己掌心怎么好像有點刺痛,他攤開手,什么時候掌心有幾個紅紅的月牙印子? 已經是十二點四十五分,回家吃飯的學生已經陸陸續續又回學校準備上課了,小吃車里在收拾東西,打算回去了。 林山見林初平望著一家賣炸火腿腸的小攤子出神,問:“怎么了?” 林初平說:“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感覺這次進城,擺路邊擺攤的多起來了,我想去文化路看看?!?/br> 就比如說他們從車站出來,仔細觀察就能看見道路兩旁的小吃攤。只是這些擺攤的人還放不下面子吆喝,不然會更引人注目。 文化路算是最能反映經濟狀況的一條街了。那邊青年男女多,本身就有不少賣衣服的燙頭發的,要真是地攤生意起來,肯定也是那邊的最多。 三人一路往文化路那邊去。 快一點了,還沒吃上飯,林川餓得肚子咕咕叫。林初平提議找個能吃午飯的地方,先墊墊肚子,但林川不肯。 這一路從一高走出來,有了外甥的提醒,林川還真觀察到有街上出現不少小吃攤,特別是炸火腿腸的,更是比起上次他們過來時,更常見了。 林川準備挨餓去文化路看看,那邊小吃攤只會更多! 林初平見小舅舅一臉憂色,他笑著安撫:“小舅舅,你不要太擔心,這不是好事嗎?” 林川不能理解:“這算什么好事???”都去買別的小吃了,誰還買他們林記的串串香? 作者有話說: 本文將在明天上午入v,大概是十點左右發布v章,各位小天使們請繼續捧場??! (啰嗦兩句,阿夢本來是想倒v的,這本數據有點不太好想快速完結重開一本,但后來想想算了,按照正常計劃寫完,就算是再撲數據再差,寫完總是有好處的。單更這幾天,阿夢也一直都有日六日萬,v后把之前存的發出來吧,到時可能有點多,小天使們理性消費啊。) 第23章 林川笑著跟他講:“你看, 人們出來擺攤賺著錢了,他們手里有錢就自然舍得消費。就算是他們沒時間消費, 那他們的家人花錢也會變多, 這樣的話來咱們小吃車買串串的,不就能更多了嗎?” 林川瞠目結舌。 “就比如說小劉靠擺攤賣小吃賺到了一百三十塊錢。其中一百塊給孩子交了這學期的學費,二十塊作為家用買買日常用品, 十塊錢當中小劉花了五塊錢買這月要吃的大米,又給了家里孩子五毛的零花錢?!?/br> 林初平繼續說:“小舅舅你看,一百塊給了學校, 教師有了工資;家里需要竹蒸籃, 買了竹蒸籃和大米, 這錢就流通到了農村,這樣鄉下農民也有了收入;教師、農人、孩子有了錢, 可能又來買咱們林記串串香……這樣,大家都有了錢, 大家也都敢花錢, 錢流通速度變快,人們物質生活也就會越來越豐富?!?/br> 林山感覺外甥說的是有道理的, 但又感覺似乎有哪里不太對,他問:“這是在哪兒學到的?” 林初平笑笑說:“這屬于經濟學了,我記得前陣子新聞上就有講。舅舅, 回頭你們多看看新聞,也能多了解了解政策?!?/br> 林山點頭答應。 到了文化路,還沒走到最繁榮的時候呢,林初平他們就看到不少賣炸火腿腸的。 “這么多賣火腿腸的?”林川咋舌:“都擠在這兒, 生意能好么?” 肯定是不好的, 一眼望過去, 都是賣炸火腿腸的,一個人買炸腸旁邊幾家都在搶人。 林初平:“畢竟做這很門檻很低。人們看咱們串串香賺錢,他們想入行,但一來研究不出配方,炸火腿腸雖說也屬于咱們串串其中一種,但其實做起來簡單;二來咱們攤子擴張速度還快,學咱們串串香前期各種材料加一起投入還挺高,想做串串的,沒絕對把握研究不出來的,或者是投資謹慎的,都不敢輕易來做串串香?!?/br> 林山也分析:“他們這些人心里想的是,火腿腸是rou,人們普遍肚子都缺油水,光賣火腿腸肯定也能賺錢?!?/br> “可這一條街的,也太多人買炸火腿腸了吧?”林山皺著眉頭,這一路就走了五十來米,他就見著四五家個賣炸腸的。 他怪道:“這么多人都擠在文化路,這些都是彼此的競爭對手啊,這兒擠著,還不如去什么學校門口,或是居民區呢!” 林初平笑笑。人們都有扎堆心理,見文化路年輕人多、手大,就都一窩蜂擠進來擺攤,反而是給這邊的小混混送保護費。 “得等他們當中一些擺攤不賺錢了,心里著急了,就開始琢磨去哪些地方擺攤也能賺錢了?!绷殖跗秸f。 這是市場調節。 三人又往中心地帶走了走,發現這里擺攤的人更多。不光是有賣炸火腿腸的,還有其他各種小吃,甚至還出現了賣衣服的,賣玩具的,賣絲巾的等等,各種各樣的小攤,五花八門。 林川:“這兒不成農村大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