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55節
落胎之事王氏之所以知道,還是聽兒子話音兒里,隱約猜出些影兒,加之北國使團啟程,小侯爺并未隨行,而是留在了燕州,必是有什么要緊的事耽擱住了,對于小侯爺來說能有什么事比皇上的圣旨還要緊的,必是因那別院中的美人了。 蹴鞠場上王氏便瞧出來了,心中說不出是嫉是羨,誰能想到小侯爺明明生了一副風流相,骨子里卻是癡情種,要知道蹴鞠場里可不止皎娘那一個美人兒,便他瞧不上王云兒跟那些涼棚中的閨秀,可明樓里這兩個行首卻是千挑萬選的美人兒。 不止容貌生的美,還善才藝,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無一不精,便是蹴鞠都算的好手,不然怎會被那北國的賢王殿下瞧中,當夜便侍奉了枕席。 這樣兩個絕世美人兒,小侯爺卻連眼角都不瞟一下,一心一意都撲在那玉皎娘身上,只因云兒幾句刻薄諷刺,便尋了公公,婚事作罷,故此,以王氏想,這燕州府中除了那病西施一樣的美人兒大約也沒什么人或事能讓小侯爺不顧圣旨都要留下了。 加之前些日子,聽孫婆子隱約提起了別院那位的一些事,幾下里揉在一處,便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心里也不免有些唏噓,別院那位的命數也說不清是好是壞呢。 不過小侯爺啟程回京之前,要了同貴兒過去,還交托了明成許多事,王氏卻是極高興,這正是小侯爺看重明成,方能如此,終也松了口氣,未受自己那糊涂侄女的牽累。 哪知她這兒還沒高興幾天呢,王云兒竟跑去別院鬧事,這簡直讓王氏恨得直咬牙,這哪兒是自己的親侄女,分明喪門星,這會兒王氏看著王云兒哪還有半分親情,簡直如眼中刺rou中釘一般,恨不能除之后快。 卻也知道,自己這個侄女是個糊涂人,與她講道理便說再多的話也是白費口舌,索性不再理會王云兒,遣了婆子去王家把自己的兄弟兩口子叫來,并未旁的廢話,只一句,若還想有如今這般衣食無憂的日子,便看好了你閨女,若她再惹出什么事來,便莫怪自己不念姐弟情份,跟娘家徹底一刀兩斷。 王云兒的爹雖混賬卻不糊涂,心知jiejie這話的意思,可不是嚇唬自己,如今王家可都是靠著自己這jiejie幫扶周濟,若她跟娘家一刀兩斷了,自己往后喝西北風去啊。 輕重他是分得清的,哪敢再啰嗦,忙諾諾的應下帶著女兒灰溜溜的回王家去了,等這一家子走了,王氏方覺心里松快了些,卻又有些奇怪,自己這侄女除了一開始跟自己告狀辯駁,說皎娘勾引明成之外,后來倒未再吵鬧,倒有些不像她的性子了,難道受了自己的冷言冷語的刺激,忽然轉性了? 第164章 妒心生禍事 王云兒的爹是個混不吝, 她娘胡氏亦不遑多讓,只知一味寵溺女兒,并不加以教導, 家里又烏七八糟的不清明, 方養的王云兒刁蠻任性,又自幼知道會親上做親,嫁進潘府, 更不可一世,便是燕州府里那些有名有號的閨秀們都瞧不見眼去,以至于連個閨中的手帕交都沒有,有個什么心事也沒個幫她排解的, 只能自己悶在心里,她這樣刁蠻的性子,越悶越想不開, 越想不開越覺著自己滿腹委屈無處宣泄, 漸漸便鉆了牛角尖, 生出許多惡毒心思來。 若她娘是個聰明的, 便該勸解著, 偏胡氏也是個糊涂人,且一知道女兒跟潘府的親事黃了,心里先慌了,她男人是個什么角色她可清楚的緊, 王家先頭那點兒祖業, 早都讓她男人敗光了,好在大姑姐嫁的好, 靠著潘府這門姻親, 才保住了如今的體面日子, 她如今就盼著女兒嫁過去,成了潘府嫡長房的少夫人,自己往后的半輩子都不用愁了。 存著這樣的念想,胡氏把跟潘府這門親事當成了唯一的指望,如今這指望眼瞅黃了,哪里能干,在潘府心中懼怕自己的大姑姐的威勢不敢鬧,可一回到王家便揪著丈夫撒起潑來,鬧得王云兒的爹惱上來,一把推開撂下一句,讓她有膽去潘府鬧去,撂下話便跑了,不用想也知道必是去花樓尋樂子了,胡氏一把沒抓住,讓丈夫跑了,只能在院子里指天指地的罵了一通。 她自然也不敢去潘府里鬧,真有這個膽子,剛也不會灰溜溜的家來了,卻又不甘黃了親事,跟自己女兒說了也是白說,自己的閨女什么性子當娘的難道還不清楚嗎,要真是個聰明有主意的又怎會惹了她親姑姑的嫌。 思來想去,還是得自己的娘家兄弟是個有主意的,忙遣了小廝往胡家把自己的兄弟胡二叫了過來,這胡家可不是什么富貴人家,偏又趕上胡二好賭,家里先頭那點兒家底兒早被胡二輸光了,好在胡家離著城門不遠,家里的院子又臨街,胡二兩口子索性把前面收拾出來,開了個酒肆,守著城門,人來人往的,便發不了大財也能夠得上一家子吃穿使費。 只不過人哪有知足的,莫不是一山望著一山高,吃穿不愁了便想著發大財,更何況,胡二好賭,多少銀子也不夠填他這個無底洞的,手里沒銀子了便鉆著心眼子算計別人,烏眼珠見了白銀子,管它什么三親六故,只認了銀子是好的。 忽然被自己jiejie叫過來,胡二本來心里還有些不滿,卻一聽說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立馬就活動了,三角眼轉了轉便覺這是送上門的財路,這事兒要是辦成了,自己從中怎么不得點兒好處。 只不過還得自己jiejie點頭才行,想到此,便道:“這事兒jiejie有啥可愁的,外甥女的婚事本就從小說好了的,潘家那邊忽然改了主意,必是瞧上別人了,jiejie不若去掃聽掃聽,瞧上了誰,咱們再想法子不就得了?!?/br> 胡氏愣了愣不禁道:“沒聽說瞧上誰家了???” 胡二道:“jiejie可真糊涂,要不是瞧上別人,這從小定下的親事能黃的了嗎,更何況,那邊還是云兒的親姑,這親姑難道還能舍了自己親侄女,去偏著外人,必是咱那外甥女婿,相中了誰家的姑娘,鬧著要娶,家里擰不過方生出這些事來?!?/br> 胡氏正要說什么,屋里正豎著耳朵聽著王云兒,猛地掀了簾子出來道:“表哥瞧上的還不是郊外別院那個狐貍精,成日有事沒事兒便往哪兒跑,魂兒都被勾沒了?!?/br> 別院,什么別院?胡二不明所以的問了一句。 王云兒便把皎娘的事兒略說了說,胡二目光一閃:“就是郊外那個最大的園子,哎呦那園子可了不得,春天那會兒我進去過一回,光那外頭的院子就大的緊,瞧著可比潘府都體面呢,聽人說好像是知府大人的產業?!?/br> 王云兒這會兒倒是多了心眼,哼了一聲:“什么知府大人的產業,不過就是個開藥鋪做買賣的,手里有幾個閑銀子,燒得慌,買在手里沖門面的?!?/br> 因梁驚鴻的身份非同一般,并不好對外宣揚,除了親近的人知道底細,外頭人是不知道的,只知道是京里的富家子弟來燕州做買賣,胡二自然是聽說過的,故此王云兒這一說,便信了個七八分。 雖信了卻仍有顧慮:“那園子瞧著可嚴實的緊,家丁護院的得有好幾十人呢?!?/br> 王云兒瞥了瞥嘴:“平日里可常聽舅舅夸口自己朋友多,個頂個的好身手,說我要是受了委屈,您給我做主,鬧半天都是瞎話哄著我玩的?!?/br> 胡二倒不惱,嘿嘿一笑道:“這倒不是瞎話,只不過那些都是江湖人,不講王法,若只是個做買賣的富戶也還罷了,就怕跟官府有牽連,可就麻煩了?!?/br> 王云兒:“官府怎么了,不說不講王法嗎?!?/br> 胡二搖頭:“外甥女這個你就不懂了,有句話叫民不與官斗,便是江湖人也一樣,容舅舅再去掃聽掃聽底細?!?/br> 王云兒:“舅舅也不用去再去掃聽了,那別院的主人跟表哥有些來往,我是知道些底細,如今那主家回京去了,別院里下人也都跟了去,留下總共沒幾個,那狐貍精不過是個外室,能有多金貴,主家走了,難道還留下幾十人伺候她一個?更何況,男人不都一個樣兒,說不準已經厭煩了這一走便不回來了?!?/br> 胡二以自己看別人,便覺自己這外甥女的話倒不無道理,再說便是買賣家也是京里的買賣家,估摸早就妻妾成群了,在燕州府不過臨時尋個樂子,不然若真心中在意,哪里舍得丟下自己走。 若如此,倒是一樁難得的好買賣。 想到此便道:“這事兒外甥女且莫急,待舅舅尋朋友去商議商議?!闭f著便起身匆匆去了。 胡氏等自己兄弟走了,忍不住有些忐忑:“上回聽你不說那別院的主家是京里的一位有爵位的嗎,這樣的貴人咱家可惹不得,你攛掇你舅舅去,回頭一個弄不好還得連累了咱們全家?!?/br> 王云兒:“他不是走了嗎?!?/br> 胡氏:“你能拿得準他就不回來了?” 王云兒:“娘不是總說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嗎,那京里是什么地方,美人如云,他又是那樣的身份地位,既走了,哪里還能回來,說到底那賤人不過是個沒名沒分的外室罷了?!边@幾句話說的頗有些咬牙切齒,眼里盡是陰狠之色,心里琢磨著胡二若不敢下手又該想個什么法子才好。 胡二倒是利落,上午從王家走的,晚半晌便回來了,神神秘秘的說事兒成了,只不過,這事兒風險大,那邊人吃馬喂的得動用不少好手,這邊需先給銀子,銀子到了便動手。 胡氏一聽要銀子,便有些不樂意了:“哪有事沒辦就要銀子的,多少銀子???” 胡二伸出五個指頭。 胡氏:“五兩?” 胡二:“姐,您這是打發要飯花子呢,那些可都是刀口舔血的江湖人,干的都是打家劫舍的買賣,五兩銀子能請的動嗎?” 胡氏:“哪是五十兩?” 胡二翻了白眼:“這可是掉腦袋的營生,五十兩人家能干嗎,五百兩銀子,這還是看在你兄弟我的面子上,要不然,便是一千兩也請不來這樣的角色?!?/br> 胡氏倒吸了一口涼氣:“什么五百兩,往哪兒弄這些銀子去?!?/br> 王云兒卻轉頭去了里屋,一陣翻箱倒柜抱出一個小箱子來,放在桌子上打開,箱子里的珠光寶氣,照的屋里的都亮堂了起來。 胡二眼都直了,一直知道自己這外甥女常往潘府那邊去,必有存項,卻也沒想到,有這么多好東西,這一匣子首飾,拿到當鋪里怎么不當個千八兒的銀子啊。 胡氏忙道:“你這丫頭把這些拿出來做什么?” 王云兒卻不理會她娘,而是把箱子合起來直接塞給胡二:“只舅舅把事兒做干凈了,這些都給舅舅?!?/br> 胡二笑的見牙不見眼:“外甥女盡管放心,舅舅也給你透個底,這會兒舅舅找的可是山匪,這些兄弟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不會留活口?!?/br> 胡氏聽了愈發心驚rou跳:“不說咱們燕州府的山匪都讓知府大人上任時清繳干凈了嗎?” 胡二嘿嘿一樂:“這話jiejie聽聽罷了,歷朝歷代哪有真清繳干凈的,不過就是一時避避風頭,也給官府個面子?!?/br> 胡二嘴里這么說,其實心里也有些納悶,他之所以認識這些人,可不是有什么交情,而是因他家在城門那邊開的酒肆,常來些江湖人,有熟客,也能搭上話,其中有個漢子叫大虎,燕州城里有個相好的寡婦,隔三差五的便來,常在自家店里買酒,一來二去的便熟了,故此知道些底細。 可巧胡二今兒從王家回到酒肆,一進門便撞見了大虎,頓覺這是天賜良機,便把大虎拉到里屋去,把事兒說了,問他能不能行? 那叫大虎的正是城外的山匪,還是個小頭目,這兩年因官府清繳,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正愁沒個生財的門路,胡二正好送上來,尤其聽胡二說著就是個富人家的外室,跟官府并無干系,且這陣子主家出了遠門,家丁護院的也帶走了大半,偌大的園子里只剩下一個金屋藏嬌的柔弱美人,跟幾個家丁小廝,算上內院里的婆子丫頭總共也不過二十幾個人,又說這主家頗有家資,立馬就動心了,直接應了下來,連相好哪兒都不去了,直接出城尋自己同伙商議去了。 胡二琢磨著怎么也得等個一兩日方有回信,哪知大虎剛走了一個時辰便回來了,還帶了男人來,跟胡二說是他們的二當家,二當家頗有些古怪,腦袋上扣了頂老大的斗笠,把整張臉都遮住了,進了屋方把斗笠拿下來,看清臉,胡二頗有些意外,這二當家生的斯文俊秀,不像土匪,倒像個讀書人,只不過神情有些陰沉,二當家又問了一些那別院里的事,便開價二百兩銀子,接了這樁買賣,至于胡二嘴里的五百兩,自然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胡二往王家這邊來的時候,二當家跟大虎已在店里等著呢,胡二索性直接去了當鋪,把王云兒的那箱子首飾當了八百兩銀子,收起了六百兩銀子,這才回了店里。 把二百兩銀子遞給那位二當家,便問,何時動手?那位二當家收起銀票,看了胡二一眼吐出兩個字今晚,不知是不是胡二的錯覺,只覺這位二當家吐出這兩個字頗有些陰森,聽的胡二都忍不住打了激靈,下意識看向窗外,天色已暗了下來。 第165章 風高放火天 秋天本就多風, 燕州又地處北地,過了重陽更難尋風和日麗天氣,入了夜風更大起來, 吹的窗外廊下竹制的雨楣子嘩啦啦的響, 吵得人睡不著,皎娘翻了個身,臉朝外睜開眼, 入眼是紗帳外花窗上樹影婆娑,伴著雨楣子嘩啦啦的聲音,似是群魔亂舞,瞧著甚有些陰森。 皎娘下意識裹了裹身上的錦被, 錦被厚實松軟,有股子淡淡的菊花香,不知是不是白日在院子里曬的時候, 染上的, 亦或許是這 屋里的熏爐所致。 皎娘出身清寒, 能吃飽穿暖便好, 也沒什么講究, 韓mama卻不然,在那樣的世族勛貴之家待慣了,一飲一食行動坐臥,皆精細講究, 也極有情趣, 前兒便讓丫頭把廊下那些開敗了的菊花剪下來,曬干, 本以為要做香囊香袋, 卻不想竟是放在取暖的熏爐里, 熏爐里不知燒的什么炭,聞不見一絲炭氣,只是淡淡的菊香氤氳,清新可喜。 尚未入冬,便是夜里寒氣重也還不至于點炭盆子,往年怎么也得進到十月里,皎娘才讓在屋里生炭火取暖,夜里更怕煙氣重勾起咳疾,大都挪到外間,如今自己這身子倒愈發嬌氣了,榻前點了這么大個暖爐,腳下還放著湯婆子,仍舊覺著身上寒浸浸的,總是要到半宿方能暖和過來,韓mama說是她身子虛,好生調養些日子便能好了。 皎娘知道韓mama這是安慰自己呢,她這樣的身子,本就弱,又生生落了一回胎,屋漏偏逢連陰雨,哪里還能調養的好,能活著都是運氣了,說不定哪會兒一口氣上不來,這一生便了結了,了結或許也就解脫了吧。 那男人也再不用想方設法的逼迫自己了,如此之于他或許也是一種解脫,想到此不禁嘆了口氣,一口氣未嘆完,卻忽見花窗外似是人影一閃。 皎娘一驚,剛想叫韓mama,卻定睛看去不免搖頭失笑,哪有什么人影,是風大了,吹的窗外花樹來回擺動,乍一看好像個人影一晃而過,底細再瞧不過就是花木樹枝的影子罷了。 皎娘干脆閉上眼,不在看那花窗上的樹影搖曳,免得自己胡思亂想,剛閉上眼卻隱約聽見似有糟雜之聲,皎娘又睜開眼,莫非來了客,卻搖頭暗道自己糊涂,如今梁驚鴻已回了京里,便有客怎會跑到這別院中來。 側耳聽了一會兒,只聽見外面愈發急促的風聲,哪來的什么糟雜聲,想是自己聽差了,索性翻過身子去,臉朝里躺著,剛轉過去,便覺不對勁兒,剛要回頭,卻被一只手捂住了嘴,耳邊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別出聲,我這手可穩不住,萬一你出聲,我一個收不住,美人這好看的脖頸斷了,豈不可惜?!?/br> 男人說完,卻發現身前的美人竟是沒有任何反應,心道沒看出來美人還挺淡定,這時候竟一絲懼怕都沒有,不免探頭看過去,這一看不免失笑,哪里是這位淡定,根本是暈了。 男人哭笑不得,這位還真是弱不經風,一碰就暈,暈了正好,也省的自己費事,用床上的被子把人一裹,背在背上,就這么從外間走了出去,外間的韓mama跟守夜的小丫頭們仍舊躺著動也未動,男人臨走瞅了眼窗扇上戳進來的銅管,微微勾起個笑,嘟囔了一句,看起來這次的藥有進步,比以前那些起效快多了,等回去跟師傅說,師傅肯定不會再數落自己偷懶了吧。 嘟囔著已從屋中出來,腳步極是輕快從容,便背上有個人也不見絲毫遲鈍,踩著廊凳往上一竄便跳上了屋脊,往西邊去了,月色中幾個起落便沒了影。 這邊身影剛剛隱沒不久,便有十數個身影從墻外一躍跳入園中,手中利刃在夜色中閃過一道道寒光,緊接著便是一陣刀劍相交的聲音,這些人根本就是來殺人越貨的,見了人不由分說舉刀便砍,出手狠辣,沒一個心慈手軟的,不大會兒功夫便結果了外院的護院家丁,直往內院去了,只見著人便是一刀,絕不留活口,殺了人,翻箱倒柜,把值錢的席卷一空不算,臨走還放了把火,火借風勢,不大會兒功夫便燒起來,洶洶的火光,把燕州城郊外的夜空都映的通紅。 這樣的大火驚動了城中的百姓,自然也驚動了周府,葉氏昨兒剛跟老爺商量好,明兒便去別院接了皎娘來府里住,老爺也應下了,去了心事兩口子正睡的香甜,不想卻被周mama叫醒了,說城外走水了,瞧著像是別院那邊。 葉氏一個機靈,蹭的起來,鞋都沒顧上穿,便跑了出去,剛一出屋,便瞧見西邊半邊天都是火光,可不正是別院那邊嗎,頓覺眼前發黑,一個踉蹌險些栽倒,還是周知府隨后出來,扶住了她,葉氏一把抓住丈夫的手:“快,快去救,救人,皎娘跟韓mama都在那邊兒呢,萬萬不能有閃失……” 周知府道:“你別急,雖瞧著是西邊,也不一定就是別院,那邊園子多著呢,我先去看看?!闭f著把妻子交給周mama,自己快步去了。 丈夫走了,葉氏便抓住周mama的手,一個勁兒的念叨:“可千萬別出事啊,神佛保佑,保佑……” 周mama嘴里勸著,心里卻覺十有八九就是別院,那邊雖說園子不少,可大多人家早都搬回城里來了,便走了水至多就是燒了宅子,損失一所產業罷了,唯獨皎娘住的別院里人多,今兒晚上風又大,不管是誰家的園子走了水,這火一起來便是火燒連營,那樣大的別院,皎娘又是那么個病歪歪的身子,想跑都跑不了,更何況還有韓mama,韓mama可不是尋常家下的使喚婆子,那是侯府了都有體面的,要是死在燕州,侯府那邊如何交代,還有皎娘,小侯爺哪兒還抱著熱火罐呢,要是人忽然沒了,還不定要鬧出多大的事來呢,越想越愁得慌,也忙低著頭,在心中默念佛祖保佑…… 到底佛祖沒顯靈,一直等到天大亮,終是傳了準話回來,昨晚上走水的正是皎娘住的別院,葉氏身子晃了幾晃,卻仍勉強撐著吩咐:“快備車?!?/br> 葉氏到的時候,火已經撲滅了,整個別院都燒成了一片焦炭,一具具燒黑的尸首,也抬了出來,放在地上,慘不忍睹,有府衙的仵作挨個驗看辨認身份,瞧見這情景,葉氏眼前又是一陣陣發黑。 正在這時,一個烏漆嘛黑的人直直走了過來,周mama怕是不知道事的外人,過來沖撞了夫人,忙上前攔住那人,那人卻開口喊了一聲周mama,他這一開口,周mama方認出來,可不正是同貴兒嗎,忙一把抓住他:“同貴兒,你真是同貴兒,你沒死,那大娘子呢,韓mama呢……” 不等她說完,同貴兒便道:“奴才正是要跟夫人回稟此事?!?/br> 周mama聽了忙放開他,引著他過來,葉氏也認出了同貴兒,臉色卻陰沉了下去,咬著牙道:“你這奴才倒是命大的很呢?!?/br> 同貴兒撲通跪在地上:“夫人莫怒,且聽奴才把事回清楚了,再處置奴才不遲,便把奴才剝皮抽筋,奴才也絕無半句怨言?!?/br> 葉氏雖怒卻仍有理智,厲聲道:“那就容你多活這 一時半刻,說?!?/br> 同貴兒一個頭磕了下去,方把昨晚上的事娓娓道來。 第166章 月黑殺人夜 因上回送冬郎進京的差事辦的好, 方能暫代李順兒的別院大管事的差事,心知這怕是自己這一輩子最大的機會,哪里敢懈怠, 自打來了別院, 莫不是事事上心,生怕哪里有紕漏,辜負了小侯爺的抬舉。 尤其, 如今小侯爺不在別院,更不能有絲毫差錯,別院里除了隨小侯爺回京去的,剩下的統共有三十六人, 其中外院里二十四人,護院小廝各半,其余十二人是內院里的婆子丫頭, 內院里有韓mama在, 用不著他管, 倒是省心了許多。 同貴兒能得這樣一步登天的機會, 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年紀不大,卻極有心路,做事更有章法,一來別院, 便把外院這二十四人, 分成三班,八人一班, 日夜輪番巡視值守。 其實自打知府大人上任, 大力清繳了山匪, 燕州府便不似以前那般,總有山匪搶掠財物,殺人越貨,人人自危,這幾年當真是太平安和,也正因此,百姓送了知府大人一個周青天的美名,燕州府也愈加繁榮起來。 莫說打家劫舍,小偷小摸都少,同貴兒如此小心謹慎,還讓別院這些小廝護院,心中頗有些怨言,卻礙于同貴兒大管事的地位,不好當面說,背地里卻沒少牢sao,同貴兒卻只當不知道,看似笑瞇瞇的,一句一個哥哥們叫著,客氣的緊,可要是誰的差事沒當好,罰起來,可是絲毫也不手軟,兩回過來,牢sao歸牢sao,誰也不敢再犯懶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