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3節
潘復搖頭:“非也,非也,不是我做,是有一樁好買賣咱們能參股?!?/br> 皎娘:“什么樣的買賣,值得相公如此歡喜?” 潘復倒也不賣關子:“梁兄要在咱們燕州城開醫館,以梁兄如此精湛的醫術,家世,這醫館一開必然門庭若市,咱家若是參上一股,豈非穩賺不賠?!?/br> 皎娘不禁疑道:“聽相公言,這位梁公子出身京都世族,家世極好,且又與潘家大少爺交好,若他想在燕州開醫館,豈非舉手之勞,何必還要旁人參股?” 潘復:“娘子說的是,先頭我也是這么說,可這人若是財運到了,真是擋都擋不住,梁兄是要銀子有銀子,要門路有門路,可偏偏這醫館開在何處,卻不是銀子門路這樣簡單,昨兒席上提起此事,明成兄便薦了位風水先生,當即請到席上,卜了一卦言道梁兄此事需命中貴人相助方可成,而這貴人便在席間,娘子猜梁兄這命中的貴人是何人?” 皎娘心道,只看相公這一臉的喜色哪還用猜,便道:“莫不是相公?” 潘復笑道:“娘子當真是厲害,一猜便準?!?/br> 皎娘搖頭:“此是說笑的吧,那梁公子的家世,干什么不成,哪里還用什么貴人相助?!?/br> 潘復:“我也是這么說,可那位先生言之鑿鑿,還詢了我的生辰八字,卜了一掛,言道我是個福祿雙全的命數,只是蛟龍困于淺灘,時機未到罷了,還提起娘子常病,先生便說你這病許是跟家里的風水相關,這才請了家來瞧了瞧?!?/br> 皎娘:“便是來家瞧風水,又跟相公說的參股什么相干?” 潘復:“娘子莫急,這不,一瞧便瞧出了咱家的好運道,先生說咱家這院子雖不大卻正坐在財門上,卻不適宜居住,尋常住人,壓不住易生災病,若是做買賣開鋪子,必能財源廣進,正恰好梁兄要開醫館,便跟我商量著,若是我肯用咱家這院子入股,往后月月進賬年年分紅,娘子說,這可不是天降橫財嗎?!?/br> 皎娘這時方聽明白,說了半天原是要用這院子入股,這院子本就是丈夫自己置下的產業,他要入股,自己也不好攔著,便道:“相公若拿定了主意也罷了,只是這院子成了醫館,便要另尋院子安置了?!?/br> 潘復:“這個何用娘子費心,過會兒我便去牙行走一趟,挑個比咱們這院子更大更好的?!?/br> 皎娘:“大不大的倒不打緊,只要地方清凈,鄰居們友善和睦便好?!?/br> 潘復:“娘子盡管放心,自然尋個妥帖的?!?/br> 第6章 蹊蹺事一樁接一樁 看著丈夫滿面春風的去了,皎娘不免嘆了口氣,李mama奇道:“搭上梁府這樣的大宅門,不等于天上掉了座金山下來嗎,擎等著發達吧,做夢也難找這樣的好事去,咱們大爺當真好本事,往后眼瞅著穿金戴銀的好日子,怎的大娘子不歡喜反倒嘆上氣了?!?/br> 這婆子只瞧見了梁府的富貴,盼著主家發達,她也好跟著得些好處,哪里知道皎娘的顧慮,她自思并非多心之人,可眼下這樁事思來想去實在蹊蹺,那梁驚鴻既是京都人,不過來燕州訪友,巴巴的弄個府邸住下來,日日呼朋喚友的飲宴已有些荒唐,誰知竟還要開醫館做買賣,且這醫館開便開吧,偏偏信了那風水先生之言,相中了自家這個院子。 就說自家這院子的地點,雖臨著一條小街,卻都是住家,即便臨街有幾戶做買賣的,不是賣小食就是開雜貨鋪的,守家在地做個小買賣糊口,那正經的綢緞莊,藥行,商鋪都開在明樓一帶,那是燕州城最繁華的地兒,東西南北四條長街,天天人來人往熱鬧的緊,春芝堂便開在那邊,這梁驚鴻一不缺門路二不缺銀錢,又跟潘明成交好,若真有意,便把醫館開在明樓旁邊也不過一句話的事兒,何必要非要自家這個有些偏僻的院子。 至于風水先生說的什么財門,皎娘即便不懂這些也覺有些荒謬,世上便不是人人精明,可那牙行中卻沒有傻的,她記得相公提過買下這院子時,因地方有些偏,加之主家賣的急,并未使多少銀錢,若果真如那風水先生所說,只怕要爭搶著打破頭了,哪可能讓相公撿這個便宜去。 故此,這樁事怎么想怎么蹊蹺,可皎娘又實想不出蹊蹺在何處,只是覺得這世上沒有平白的好事,如今這一樁一樁的好事忽然落到自家頭上,她這心里總是有些忐忑不安。 只是這些緣故自己都想不通,說與這婆子又有何用,便搖搖頭道:“mama且去尋把箱籠收拾出來,先把用不著的家什東西裝進去,待相公尋了地方也好搬過去?!?/br> 李mama歡喜的應著去了,皎娘去屋里收拾衣裳東西。 潘復這一去直到天擦黑了才回來,一進家便鬧渴,皎娘忙遞了茶盞過去,潘復接了直灌了一盞下去方罷,顯見是渴的很了。 皎娘度量他的神色,瞧著竟比早上出去的時候還歡喜,不禁道:“看相公神色,莫不是尋到房子了?!?/br> 潘復笑道:“說起這個,當真是運氣,今兒我一去牙行,正恰好有個院子要賃,我便去瞧了,真真好體面的宅子,前后三進的院子,進進院子都收拾的極干凈齊整,中間有影壁隔著,側面的廊子還連著個小花園,花園子雖不大,花木湖石倒是一應俱全,桌椅家什也都是現成的,不用咱們再另外置辦,只略打掃打掃便能搬進去,娘子說,這算不算好運氣?!?/br> 皎娘聽的這樣好不禁道:“這么齊整的宅子,想來需不少銀錢,咱家如何賃的起?” 潘復:“要不說是運氣呢,這里有個故事前因,主家不是咱們燕州人,是外省的行商,前些年路過燕州病了一場,耽擱了大半年,在這邊納了外室,便置下這個宅子,一年上偶爾來住上幾日,前幾個月這外室夫人生了小子,母憑子貴的,便一并接回家去了,宅子便空了下來,托給牙行,撂下話,只尋個妥帖的人家住別糟蹋了這宅子便好,錢多少倒無妨?!?/br> 皎娘:“多少也總歸有個數吧?” 潘復:“那牙行的人跟我相熟,透了底給我,說一年五兩銀子?!?/br> 皎娘愕然:“這么便宜,怎么可能?” 潘復:“我本也不信,可那牙行的人言之鑿鑿,立馬寫了賃房的文契?!闭f著拿了一紙文契出來:“娘子若不信,可瞧這文契還能是假的不成?!?/br> 皎娘接過文契自己看了幾遍,上面寫的清清楚楚,的確是一年五兩銀子,且有官府印鑒,斷不會有錯。 潘復見妻子神色道:“娘子這身子不好便是多思多慮所致,若是心大些,凡事想開,許這病早好了也未可知,對了,我已讓牙行派了兩個婆子去那邊打掃,只等娘子這邊收拾停當,便能搬過去了?!?/br> 皎娘愣了愣,聽這話頭竟是恨不能明兒就搬過去才好呢,不禁道:“相公真是說風就是雨,雖說家里沒什么東西,好歹也得收拾幾日,怎的這般急?!?/br> 潘復:“也不是我急,這不是怕耽擱了梁兄的大事嗎,其實,那邊的家什都是現成的,比家里這些可強遠了,娘子只收拾衣裳細軟過去便了?!?/br> 丈夫既如此說了,皎娘也不好再說什么,只簡單收拾了收拾,三日后便動身搬去了新宅。 行李本就不多,皎娘跟李mama加上廚娘兩輛牛車盡夠了,走了大約兩刻停下,這一路上越走越敞亮,到了地兒,下車,皎娘瞧了瞧周圍,這街雖比不上明樓前的長街,卻比自家先頭那條小街寬敞太多了,且街上還鋪了青石板,干凈非常,街兩邊的宅子也都是門樓照壁的很是體面,隔著圍墻能隱約瞧見里面廊廡亭臺,花木蔥蘢 皎娘腳步一滯,心里不免疑惑,這里的宅子一年五兩?莫不是走差了,正想著,丈夫已經指了指面前頗氣派的朱漆大門:“娘子,便是這個院子?!?/br> 皎娘抬頭,大門早已大開,門口站著個一臉機靈的小廝,指揮著幾個小子往里面搬東西,正是潘明成身邊伺候的,叫同貴兒,因相公跟潘府沾親,年節的時候也需去潘府走動應酬一二,皎娘見過兩回,因此認得 。 同貴兒極有眼色,瞧見這邊皎娘,忙著跑了過來,到了近前二話不說跪下就磕頭,嘴里喊著:“奴才同貴兒給奶奶請安?!?/br> 皎娘一驚,忙往旁邊避開道:“這,這不是貴二爺嗎,皎娘可受不得貴二爺這般大禮?!?/br> 這同貴兒為人機靈,做事穩妥,是潘明成身邊得用之人,雖是小廝卻極有臉面,因在家里排行老二,外頭人都稱呼一聲貴二爺,主子跟前且不論,在外面可是眼睛長在腦瓜頂兒上的主兒,似相公這樣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平日見了也只當沒瞧見,似今日這般上來就磕頭真是嚇了皎娘一跳。 誰知這同貴兒卻道:“奶奶您可饒了奴才吧,奴才哪擔得起您這稱呼啊?!闭f著又給潘復磕頭:“復大爺您行行好給奴才說個情吧,這要是傳到我家少爺耳朵里,少爺非活剝了奴才不可?!?/br> 第7章 像菩薩一樣和善的人 潘復笑道:“這里又沒耳報神,明成兄如何能知道?!?/br> 同貴兒聽見這話兒放了心,忙道:“奴才這兒謝大奶奶慈悲,謝復大爺大人大量?!?/br> 潘復目光一閃,明白同貴兒是借著由頭給自己賠禮呢,以往自己去潘府走動,打頭碰臉的總會遇上,潘府富貴門檻高,主子們還好,多少念著些親戚情份,可底下的人卻最是勢力,加之自己也不是什么近親,常有怠慢刁難之舉,潘復每每也暗憋暗氣。 今兒同貴兒這一做小伏低,潘復心里別提多痛快了,痛快歸痛快,卻也知道同貴兒是潘明成身邊的人,有道是打狗看主人,若自己借題發揮不依不饒,豈非給潘明成沒臉,這潘明成可是潘家長房嫡孫,萬萬不能得罪,想到此,笑道:“說什么謝啊,今兒真是多虧了明成兄遣了你過來幫忙,把這上下都cao持的周到妥帖,要說謝,該當我謝你們家少爺才是?!?/br> 同貴兒顯見是松了口氣,忙道:“ 復大爺這話可就外道了不是,有道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潘字來,您跟復大爺跟我們家少爺可是兄弟,您復大爺不嫌奴才蠢笨,能使喚奴才,那是奴才的造化呢?!?/br> 這同貴兒一張嘴什么好聽說什么,你愛聽什么,他說什么,舌翻蓮花,把人抬的高高,一口一個奴才,做小伏低,哪還有半分以往貴二爺的氣勢。 皎娘心中暗暗納罕,心道,果然這大宅門出來就沒有簡單的,哪怕一個小廝都能變臉,這小廝前后態度如此大的差別,必是因他主子潘明成,而潘明成之前跟相公可從無來往,如今這般差別,說到底還是因為那梁驚鴻看重相公,可那梁驚鴻為何如此看重相公? 皎娘自然知道丈夫有些才情,書畫都拿的出手,也正因這個才謀到了這個文書的差事,可丈夫的書畫再好,跟那些名家也是不能比的,若是尋常人也還罷了,可那梁驚鴻出身京都世族,見多識廣,丈夫這點兒才情又怎會得他看重賞識,甚至引為知己,連開醫館這樣明擺著賺錢的買賣,都要變著法兒的讓丈夫參股,這不等于上趕著送銀子嗎。 還有這宅子,皎娘越往里走心里越驚,這宅子臨著燕州最繁華的中心,且能鬧中取靜,地勢上沒有再好的了,里面更好,每一處都布置的精巧,足見當初修建的時候費了多少心思,最難得廳堂屋舍家具擺設一應俱全,就如丈夫所言,只收拾了細軟被褥便可。 李mama去收拾內寢的床帳被褥,潘復興致勃勃的引著皎娘去逛宅子里的小花園,一邊逛一邊指給皎娘瞧這花園的好景致。 小花園不大,卻收拾的極有韻味,還挖了個小池塘,其間湖石小橋錯落有致,許多花木皎娘都未見過,也不知是什么品種,皎娘尤愛依著湖石的一小段木廊,種了兩棵紫藤,有碗口粗,藤蔓蜿蜒而上,搭滿了整個木廊,如今剛出寒月,還是枯枝,待到開春枝繁葉茂,逢著花期,那一串串的紫藤花垂綴下來,不知該是何等絕美曼妙。 潘復見妻子只管盯著木廊看,不禁道:“這會兒還有日頭,那廊子又背風,娘子若累了,不若咱們進去坐坐,歇一會兒?!?/br> 皎娘點點頭,夫妻倆在廊子上剛坐下,忽聽有女子嬉笑聲傳來,隔著廊子前面那堵墻,聽得異常清晰,從墻頭看過去隱約瞧見那邊兒花樹間的秋千架,搭的極高,纏著彩繩,想是鄰居家的女眷在蕩秋千玩耍。 皎娘不禁道:“這隔鄰住的什么人家?聽著倒是有不少年輕女眷?!?/br> 潘復道:“這個倒還沒底細掃聽,回頭問問那牙行的人,不過能住在這兒的,應不是什么刁鉆人家,往后成了鄰居,免不得來往,女眷多些,也能跟娘子說說話兒,免得你一個人在家悶得慌?!?/br> 皎娘:“我這病歪歪的,不好叨擾人家,總歸咱家是新搬過來的,不能失禮,回頭送些新鮮的瓜果過去,權當一點心意吧?!?/br> 潘復:“既如此,就讓李mama跑一趟吧?!?/br> 過了晌午,梁府那邊兒便來請了潘復過去,說要商量開醫館的事,潘復跟皎娘說一聲便忙忙的去了。 昨兒收拾了一天東西,夜里沒睡踏實,今兒又逛了一上午園子,著實有些倦,用過晌午飯,便歪在外間炕上歇了一個時辰午覺,醒來覺得身上舒坦了不少,便拿了針線笸籮出來,尋出上次繡了半截的鞋面子,接著繡了起來,沒繡幾針,李mama便進來說鄰居家來了位mama,送了一籃子糕餅過來。 皎娘心道,早上還跟相公商量著給鄰居送些新鮮瓜果呢表心意呢,不想人家倒先送了一籃子糕餅過來,這卻有些不妥,忙道:“快請這位mama進來?!?/br> 李mama出去不一會兒,引了個婆子進來,那婆子極知禮數,先行禮方說話兒,言道她家少爺去外省進學,一年里也就過年回來幾天,老爺忙著在外頭奔忙做營生,家里常日就她們夫人一個,閑來無事便看著丫頭們蕩蕩秋千做消遣,先頭不知這院里住了人家,丫頭們嬉鬧起來不免擾了鄰里的清凈,故此特意送了一籃子糕餅來權做賠禮。 話說的極清楚明白,且如此周到,反倒讓皎娘有些過意不去,好生跟那婆子客氣了一番,讓李mama送著去了,那婆子臨走還說她家夫人是個愛熱鬧的,往后短不了來串門子說話兒。 雖未見過鄰居這位主母,瞧意思倒是個難得和善好相處的,皎娘心里松了口氣,她不大善于人情交際,就怕遇到刁鉆的鄰居,到時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來。 想著,人家都先送了糕餅來,再回送瓜果便有些不妥,不若自己親手做些點心讓李mama送過去,方顯有來有去。 打定主意,便收了針線換了衣裳往灶房去了。 點心做好,裝在盒子里讓李mama送了過去,李mama回來連聲贊那府里氣派,那位主母夫人多體面和善,說話時一直帶著笑,跟廟里的觀音菩薩似的。 皎娘聽著有些好笑,便再和善怎么就成觀音菩薩了,皎娘倒是沒想到轉過天便見了這位跟觀音菩薩一樣和善的人兒。 第8章 隔鄰的葉氏夫人 轉天一早,剛用過早膳,李mama便來回說隔壁昨兒那mama來了,互送了糕餅點心有了鄰里往來,便讓李mama請了進來。 這mama行了禮道:“昨兒李mama送去的點心,我家夫人稀罕的什么似的,說難得點心還能做成這樣精巧的花樣兒,讓人瞧著都舍不得吃了,又聽說是您親手做的,直夸大奶奶您手巧,心想著什么時候見見才好,可巧兒今兒一早丫頭便回說園子里迎春花開了,我們夫人心里歡喜,說這迎春花雖不比牡丹芍藥妍麗好看,寓意卻好,正是應了寒盡春來萬物復蘇的好兆頭,不可錯過,便忙忙的遣了老奴過來下貼子,邀大奶奶過去賞花迎春,沾沾喜氣兒?!?/br> 這mama的嘴頭子利落,幾句話說的既明白又妥帖,倒讓人不好推卻,更何況自家是剛搬過來的,人家正兒八經的下了帖子來邀,自己若不去,卻失了禮數,便道:“既如此,免不得去叨擾你家夫人的清凈了?!?/br> 那婆子忙道:“我家夫人慣是個愛熱鬧的,正愁沒人說話兒呢,大奶奶去了我們家夫人心里不定多歡喜呢,大奶奶既應了,老奴就去給我家夫人回話兒了?!闭f著便告退去了。 既應下,也不好耽擱,皎娘換了身衣裳,便出了門。 兩家雖說是鄰居,院子挨著院子,若串門子卻有一段距離,從自家出來,沿著圍墻走一會兒才是鄰居家的院門,剛說回話兒的那個婆子早早等在門外,見了皎娘忙著迎了上來引著皎娘進去。 外頭瞧著跟自家的院子差不離,里面卻大不一樣,一眼望去,院落深深竟不知有幾進,李mama在后面忍不住驚呼:“昨兒我來的匆忙,在外頭就覺著這宅子當真氣派,誰知這一進來才知道,里面兒更大?!?/br> 引路的婆子道:“這算什么大啊,前后才不過五進的院子?!?/br> 李mama不禁咂舌,心道這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平常人家一家老少好幾代人能住個一進的獨院子都是令人羨慕的好日子了,瞧瞧人家,昨兒這婆子還說她家少爺在外省進學,老爺也總在外面忙,平日里就夫人一個人在家,一個主子住五進的宅子,還不算大,幾進的宅子才算大。 皎娘也是暗暗心驚,聽這婆子的話就知這家主母必然出身富貴,舉凡這樣出身的夫人大都自持身份,可這位夫人先是送了糕餅過來,今兒又特意下帖子邀自己賞花,怎的如此隨和,竟是一點兒架子都沒有。 正想著,已過了垂花門,便見一位婦人迎了出來,打頭一照面皎娘倒是微微一怔,先頭聽這引路的婆子說話,想著她家夫人出身富貴,必然跟自己見過的那幾位潘府的夫人差不多,身驕rou貴富態豐腴,不想倒頗出意料之外,這位夫人細腰修肩,身姿窈窕,若非頭上梳了婦人的發髻,倒似位未出閣的姑娘。 生的柳眉鳳眼,容貌極美,頭上雖是墜馬髻,卻并未似那些貴婦一般滿頭珠花翠翹,只是簪了一支紅心石青花瓣的簪子,上身石青短襖,臂上挽著朱紅披帛,腰上淺赭透白花的織錦裙,裙帶旁系著環佩,走起來,環佩玎珰,愈發顯得腰肢纖細,搖曳生姿。 行到前來,未語先笑:“我就說能做出那樣好看的點心,必然生了一副好樣貌,可讓我說著了不是,瞧瞧這模樣兒,若不是就在我眼前站著,我還當是做夢,夢見了仙女兒呢?!?/br> 這婦人生的美麗窈窕,卻是個爽利性子,說話也直白,說著便拉了皎娘的手:“我這一瞧見你就覺著投緣,雖是頭一回見,也不想生分,便也不跟你客套了,拖大喚你一聲meimei,你可別惱jiejie自作主張?!?/br> 皎娘平日里少見生人,忽然遇上個這樣的爽利的,自然有些不大適應,卻又覺得這位夫人實在溫柔可親,讓人無法拒絕,便只得順口應下。 不想這位夫人卻當真一口一個meimei喚著,且攜了她的手進了園子,別提多親熱了。 進了花園,皎娘方知這夫人娘家姓葉,故此也便順著她的意喚一聲葉jiejie,說了會兒話,漸漸熟絡起來,皎娘也適應了,便也不似剛見的時候那般拘謹。 更何況,這位葉氏夫人周到體貼,與之相處如沐春風,明明是頭一回見的生人,卻總讓人生出一種故友重逢的錯覺。 葉府的花園又是自家不能比的,地方闊朗,園中亭臺閣榭,回廊軒館,各有各的景致,葉氏夫人帖子上說的迎春花,便開在湖石邊兒上,因剛出寒月不久,仍是春寒料峭的時節,旁處仍是一片蕭條之景 ,可這依著湖石開的迎春花,卻異常絢爛,一叢叢金燦燦映著日頭,仿佛一剎那便到了和暖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