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絹本的畫兒,圖繪了一幅深山之中的景象。上面是斜鉆入畫面的一棵老樹,枝葉繁茂,一只猴子正攀在上面戲耍,還有幾株竹子間雜在樹枝縫隙之中,下面是潺潺流淌的山泉水,幾只猴子在樹旁休憩,山石及部分葉子用石青石綠微染。用筆倒是頗與現今不同,猴子毛發及神態的寫真程度,遠超如今名聲大噪的那幾位畫家。 眾人皆嘖嘖稱贊,何聿秀走進細細端詳,便見上頭果然有個“長沙助教易元吉畫”的款識。 這幅…倒是與在叔父的朋友家見到的那幅明人仿畫頗有些不同。 “哎喲喲,畫的真是好呀,我雖然是畫人物的,可也能看出這畫畫的好,顧虎頭說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眼睛在畫里太重要了,他這猴眼睛,真是靈啊…靈啊,不愧是易元吉畫的?!?/br> “可不是,要說還是宋人講究,這石青石綠只染了下面一點山石,顏色一點也不厚重,倒成了點睛之筆了?!?/br> 眾人熙熙攘攘地論起畫來,一時熱鬧非凡。 許紹清遠遠地站在后面,像是個局外人,他看了看胸前掛著的懷表,側頭看了眼坐在一旁的許緣竹。只見許緣竹捂著嘴輕聲咳了幾聲。 “怎么不去看,你不就是為畫而來嗎?”許紹清問。 許緣竹也扭頭看了眼他,哼了一聲,“什么時候輪到你管我了?!?/br> 說完他有些后悔,果不其然,許紹清的臉色一瞬變得有些難看。他想說些什么,最終又什么都沒有說。 他許緣竹掌舵《寧報》多年,手下經手過無數篇文章,說盡了家國春秋,人情冷暖,唯獨對他唯一的兒子,他該說的未能說出口,不該說的,早早便說了一遍。 許紹清似乎忍受不了和他坐在一起了,他站起身,也走上前,湊過去似乎也想要看一看畫。 他個子高,站在后面也能看見那畫的一角,說實話,他對著這畫兒著實不感興趣,看了一眼,便開始四下張望。而長桌前彎著腰站著的男人,此時直起腰,露出了一個側臉。 鼻子是很漂亮的弧度,說不上很鋒利,唇峰稍稍凸起,臉頰上的皮膚細膩的很,比周遭的人白了不止一層,許紹清很輕易地被他吸引了注意力。 最重要的是,這人他見過。 第八章 這何聿秀怎么也在這兒,許紹清很快意識到這人是誰,忍不住皺了皺眉。 正當此時,何聿秀身旁的元敬山,一掌拍到他肩膀上,爽朗地笑了聲,問道:“這位是京都的何聿秀何先生吧,久聞大名,看您方才看了許久,您覺得這畫兒怎么樣?” 元敬山嗓門很大, 幾乎整個屋子的人都能聽到他說的話,一瞬間,屋里安靜下來。 何聿秀? 一直坐在后面的許緣竹忍不住抬了抬頭,他的肺病不許他過多接觸人群,因此他只遠遠地坐在后頭,想等到人少一點兒,再去前頭看看。只是沒想到,這王陸屏竟然請了初到寧浦的何聿秀,這的確讓他吃了一驚。他不由得直起身來,往前面看了一眼。何聿秀抬頭看了那元敬山一眼,摸了摸下巴,似在思索,周圍的人安靜下來,像是也想聽聽他是怎么想的。 倒是那程先鶴率先出了聲,他嗤笑一聲,道:“何先生這是怎么了,平日里嘴皮子那么利索,數落起別人分毫不讓,怎么這會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是見了這么好的畫,不知道說什么了?還是說只敢糊弄一下我們這些人,到了王先生這里,反倒不敢開口了?” 何聿秀只覺得這程先鶴過于聒噪,他皺了皺眉,便見這程先鶴就站在他對面,一幅看好戲的樣子。周遭的人估計也能看出他倆之間有點兒小過節,竊竊私語道:“他們這是怎么了?” “嗨,這咱就不知道了,聽說他倆之前…” 王陸屏站在一旁,過來打著圓場,他朝程先鶴使了個眼色,又扭過頭來對著何聿秀說:“何先生,大家都不是外人,本來就是公平品鑒的時候,您隨便說點兒什么,不必太過拘束?!?/br> 何聿秀不再理會那程先鶴,對方有意刁難他,他自然也看得出來,眼下這王陸屏給了個臺階下,他也不愿意在這里同程先鶴那等小人搞得過于難看,他抬頭看了王陸屏一眼,道:“王先生好運氣,竟能收到這么好的畫?!?/br> 程先鶴嗤笑了一聲,諷刺道:“可不是,此等佳作可不是某些畫家的水平能及的?!?/br> 何聿秀心里窩火,只覺此人分外煩人,他冷哼一聲,“那程先生想必水平極高了?既然如此,能否給何某解釋一下,為何這畫上的光影如此突出?” 他手指輕輕一點,指著畫中的猴子問。 程先鶴愣了下, 循著他的手指望去,只見那猴子眉心一點白,周身輪廓過渡十分自然,一看便是極好的,他抱胸道:“易元吉技藝高超,處理畫面自然比常人出色,這光影我可沒看出有什么不對勁兒,何先生莫不是想空口白牙說這畫是假的吧?” 一旁的王陸屏聞聲愣了愣,臉色頓時有些不好。 何聿秀看了看那畫兒,指著上頭的猴子,說:“何某曾偶見一幅明人仿畫,仿的正是易元吉的筆法,畫中的猴子神態自然可愛,須發畢現,此畫雖然也畫得很好,但畫中光影、明暗對比突出,倒是和何某印象中的那幅畫相去甚遠?!?/br> 他看著那畫,怎么看怎么怪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