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只要你身體處于缺氧狀態,它就會刺激生長的。高反癥狀吧,快的兩三天,慢的一個禮拜,也能好了?!遍愓榱艘谎塾嵊蠲媲盎緵]怎么動的餐盤,“怎么不吃飯呢?!?/br> 俞宇有氣無力地努了努嘴:“……沒胃口?!?/br> “沒胃口也得吃。你不吃下去,訓練需要的能量哪里來?身體又拿什么來造紅細胞?你身體有足夠的營養,才能更好地適應高原環境?!?/br> 俞宇硬著頭皮又拿起了筷子,逼著自己吃了幾口。他在心底悄悄地試圖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求求了,小紅你可加把勁,多長一點啊。 紅細胞并沒有搭理主人。 作者有話要說: 蘇燎:這人先撩我的吧?這人先親我的吧?這人說他舍得? 俞宇:…… 看了上一章的評論,似乎有點get那個我一直覺得不對勁但不知道是什么的點,我真的感情線廢柴嗚嗚嗚嗚,需要一點時間來感悟。我先跑劇情,這周會往前面補兩個感情線小補丁~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12瓶;噗嘰 5瓶;歌起螢光 1瓶; 感謝大家,鞠躬! 第64章 劈波斬浪(修) 這次集訓用上了不少黑科技—— 水下錄像機, AI動態分析,陶澤波還帶了一些掛耳朵后面的小穿戴,挨個兒往運動員腦后掛。 “波哥,這啥玩意兒?” 陶澤波腳踝手術后成績一直不盡人意, 便萌生了往教練方向發展的意思。 “這個東西可以監控運動員的血流、心跳以及腦電波, 通過機器學習,來判斷一個運動員的身體狀態——是否注意力集中, 是否疲勞等等?!碧諠刹ń忉尩?。他今年秋季要攻讀寧港體育大學的研究生, 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科學地提升運動員成績。這個穿戴設備, 就是他導師團隊開發的, 還在實驗階段。 在之前, 教練只能通過運動員血液中乳酸濃度、以及一些其它的生理指標來判斷一個運動員的狀態, 每次都是要取點血的。雖然有防水創口貼, 但游泳運動員長期泡在水里, 無創總比有創好。 俞宇上了高原以后, 就像一根打了焉的茄子。晚上休息不好, 再由于缺氧,白天運動時小腿肌rou時不時地抽筋, 非常影響訓練。俞宇發現, 痙攣這個東西,就好像有記憶力似的, 一個地方但凡抽過一次,就會反反復復地抽, 抽得他齜牙咧嘴。 俞宇剛游到泳池中央,再次感到一股極強的力量從膝蓋射出,遍布整個腳掌。從大腳趾尖開始,右側腿以一個極其僵硬的姿勢痙攣起來。他只好一手勾住浮標, 一手掰住腳掌,嘗試往反方向拉伸,緩解痙攣。 就那么片刻功夫,他身后的孫海杰迅速超了上來,強勁的水流打在他身上,水花高高揚起,俞宇嗆了一口池水。對方稍微側了側身,仿佛沒有看到他一樣,迅速地又游走了。 基地泳道只有八條,運動員卻有二十多個,所以泳道都是按照比賽項目、游泳水平分的。畢竟,當大家練習的科目都差不多,速度也差不多時,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可以保持一個穩定的距離,避免發生碰撞。俞宇和孫海杰、潘一楠,國內最頂尖的幾個馬拉松選手分在了一組??捎嵊顣r不時地就被他們超過,現在孫海杰已經領先他一個來回了。 俞宇咬牙反向一拉筋,痙攣的感覺緩緩淡去,他抱著浮標長吐一口氣。后面又是一個運動員小炮仗似的超了過去,手指打到了俞宇背后,帶起的水流讓他上下起伏,好像一條混跡在大魚里的小可憐。 閻正站在岸上對他吹了一聲口哨。 俞宇深吸一口氣,轉身繼續開游,不行又和身后第三個人撞到了一起。直到中午飯點,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都完成了訓練任務。 集訓剛開始的時候,俞宇能感覺到孫海杰、潘一楠等等那幾個之前冠軍賽上認識的選手一直在偷偷打量自己。大家表面上都禮貌友好,但那種互相較勁的感覺,就好像空氣中一塊無形的質量??涩F在俞宇看著他們一個個有說有笑地上岸了,看自己的眼神,好像他是一個什么占泳道的障礙物。 俞宇摘下泳鏡,抹了一把臉,喘了口氣打算繼續完成自己剩下的組數。閻正在岸上拿夾板敲了敲出發臺:“俞宇,上來,別游了?!?/br> 陶澤波抱著ipad過來,指了指俞宇耳朵后面的設備:“數據顯示你一直中樞神經系統過于疲勞,雖然說高原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貴的,但你這個狀態,強度還是不要過大?!?/br> “聽到了?” 俞宇不解:“中樞神經系統?” “我覺得可能還是精神太過緊張的緣故?!碧諠刹ㄅ牧伺挠嵊罴绨?,“可能和高三也有關系,到底還是太緊張了。這個精神狀態緊張啊,不僅僅會影響運動狀態,也會加劇高原反應的?!?/br> 俞宇:“……”好家伙。 “吃一塹,長一智?!遍愓冒鍔A一敲他腦袋,“早和你說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總想著什么都要。成功的人,往往都會取舍?!?/br> 俞宇有些崩潰:“那我現在怎么辦?” 閻正冷笑:“自己選的路,跪著爬完吧?!?/br> 俞宇:“……” 晚上教練基本不強制訓練,不過拉伸,放松,加練,運動員們總有自己的安排。除了俞宇,俞宇晚上得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