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俞宇:“……” 他覺得蘇燎真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人,總有辦法誘惑自己,就像拿鮮美的金槍魚rou去海上釣魚。俞宇沒有那些彎彎繞繞的心思,也說不出那些曖昧不清的話,他往往張嘴就是一個直球??捎嵊顝堥_嘴,又閉上了。兩人沉默著,隔著電話聽著彼此的呼吸。 俞宇想了很久,才吐出一句:“我舍得啊?!?/br> 蘇燎:“?” “你自己想吧。你到底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樣的未來。這是挺重要的一個決定?!庇嵊钫f完這句話,就覺得有些疲憊,“我睡了,晚安?!?/br> 蘇燎:“……” 釣魚失敗。 09. 劈波斬浪 十二月底,俞宇就南下,前往Y省某基地參加高原集訓。 這是俞宇這個第一次離開海平面高度。 畢竟,普通的訓練可以在任意一個游泳館里完成,但高原集訓只能去高原。包括閻正、李大涌在內,會有五個教練組,二十幾個長距離、或者是馬拉松運動員來這里進行整整六周的高原訓練。 閻正和俞宇說,高原冬訓是游泳運動員最關鍵的一練,基本決定了開春后的成績。運動員的成績能不能產生質的飛越,就看這次冬訓效果好不好。 游泳訓練館建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所有運動員的集合日,李大涌就拉起了一面“體能優先,劈波斬浪”的旗子,拿著喇叭大喊:“咱們先來個開胃菜,熱熱身,從這個地方跑到山頂再跑下來,希望你們今年3000米體側考核都能拿滿分!” 俞宇怎么都沒想到,自己一輩子浪里來,浪里去,一口氣下海能憋八分鐘,竟然一頭栽在了這小小海拔上。對于很多游泳運動員來說,3000m體側是個難關,但放平地上,這項目對俞宇來說不過小菜一碟。誰知當這段路變成海拔1800m跑到海拔2500m—— 俞宇沒跑多久就開始呼吸急促,小腿抽筋,眼前天旋地轉,跑一半就扶著樹吐了個天昏地暗。 俞宇:“…………” 他眼看著那些3000米成績沒他好的,游泳似乎也沒他快的運動員一個個超了過去,頓時有些懷疑人生——為什么他們一點事都沒有啊啊??? 他高三上也有在好好訓練??! 一個小運動員路過,哈哈大笑著拍了拍俞宇肩膀,開玩笑問他是不是懷孕了。小孩名叫汪成成,濃眉大眼的,才十四歲,全隊年齡最小。別看他年紀小,卻是俞宇后面幾屆里,全國最出挑的自由泳苗子,這次來參加冬訓,教練帶著他來長長眼。 小屁孩估計剛學到了個詞“孕吐”就出來顯擺,要不是俞宇現在氣都順不過來,肯定把人痛罵一頓。 俞宇:“……” 教練慢悠悠地跟在最后面。 李大涌瞇起眼看了他一眼:“你還好嗎?” 俞宇一張臉皺成一團,覺得四肢無力得像什么軟體動物,可還不等他開口,李大涌又說:“需要搶救嗎?不需要就給我快點,跑!” 俞宇:“……” 軟體動物又艱難地挪動了起來。 俞宇覺得這不科學。按道理說——他擅長憋氣、有氧、各種耐力項目——他在高原這種氧氣稀薄的環境里,他耐受應該比常人更好才對?為什么他高原反應卻比所有人都嚴重呢? 閻正也跟著納悶,不過李指導教練經驗更豐富,帶過的學生也更多,樂呵呵地說小孩子第一次上高原,反應大一點也是正常的。一般來說,青少年參加高原訓練,就是比成年運動員更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俞宇斜眼瞄了一眼滿地活蹦亂跳,從一張飯桌蹭到另一張飯桌求哥哥借游戲賬號的汪成成,認為李大涌老師這句話非常沒有說服力。同樣都是青少年,這人和人的區別,簡直比鯨和魚還大。 憑什么??! 他現在稍微運動量大一點,心臟就“砰砰砰”地亂跳,后腦勺像是被人打了一悶棍,一直酸酸脹脹。 閻正也挺納悶,一直監控著俞宇各項身體數據,生怕孩子出現更嚴重的癥狀。他抱著ipad翻來倒去地看俞宇的體檢報告,吃飯時,閻正把俞宇的血樣數據放他面前:“看看,發現什么沒有?” 俞宇瞇起眼睛,愣是盯著屏幕瞪了半天,腦子暈乎乎地得出結論:“……我所有數據都……很正常?” “正常。放普通人里,你當然是健康的?!遍愓檬持更c了點“血紅細胞數”,以及它后面的一個正態分布曲線圖,“一般來說,耐力運動員的這個數據,會比力量型運動員小很多,可在耐力運動員里,你這個數據也比較低?!?/br> “你知道,紅細胞的工作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在平原上,這個數據并不影響你的發揮——可能是因為你從小潛水,家里人基因遺傳,也可能是你小時候營養上有些缺乏——你單個紅細胞的工作能力很強,所以你身體默認了自己不需要那么多紅細胞?!?/br> “可是在高原上,你每次呼吸所吸入的氧氣濃度都減少了,每個紅細胞平均載量被動下降,你那點兒紅細胞數量就不夠了。所以,一個比較良好的狀態,是通過這次高原訓練,把你的這個數值提一提?!遍愓忉尩?,“這也是為什么高原訓練對耐力運動員非常重要。EPO,聽說過吧?促紅細胞生成素,在比賽中是禁藥呢?!?/br> 俞宇苦著一張臉:“那這個紅細胞什么時候才會長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