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姑娘:“……你晚上還要去那家店里上工?” 胡云似乎是點了點頭:“嗯,賺些生活費,還能積攢些錢鈔,為了過日子,不寒磣?!?/br> 聽到他的話,姑娘輕輕一笑,說道:“你說得對,不過還是不要耽誤了學業?!?/br> “我自然省得,畢竟進私塾就是要學些東西,可惜最近天下不太平,越來越多人說,這年月去科舉不是什么好事兒?!焙茋@道,“也不知道我讀完書,要去做什么?!?/br> 對于此事,他的女同學并不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你天分那么好,就算不讀書做別的也不會差……今天你想吃什么?” 胡云道:“你做的我都喜歡?!?/br> 這時候他們已經接近了胡云的住處,還是胡云身旁的姑娘率先意識到,扯了扯胡云衣袖說道:“胡云,門口有人,是不是在等你?” “哦?” 胡云也看過去,發現有個江湖醫生打扮的人,正站在自家門前。 再看,卻是認出了方長: “方先生!”他趕緊迎上去,說道:“先生您怎么來了?我這就開門?!?/br> 說著立刻掏鑰匙,讓方長和跟自己來的姑娘一起進院子,過程中,胡云還聳動了下鼻尖,看了看方先生手里的紙包。 走進院子,胡云才給方長介紹道:“先生,這位是宋瑤,是我在學堂里的同學?,幀?,這便是我之前提到的,送我來上學的方先生?!?/br> 互相簡單見禮,他們進屋坐下,胡云要去燒水煮茶,被宋瑤攔下: “你們許久未見,多聊一聊,我去燒水罷?!?/br> “嗯,多謝了?!?/br> 胡云也不見外,感激地對她說了聲,而后在旁邊陪方長。 “最近可還好?學業如何?”方長在木椅子上坐定,朝著胡云問道。 聽到方長的問題,胡云滿是自信地回答: “讀書是很簡單的事兒,而且書里的學問非常有意思,老師總是夸獎我。學塾里面幾次大比,我都名列前茅,不過頂多再有半年,我就能學完這里的課程?!?/br> “老師說,到時候我只能自學了,還好府里似乎在學興慶府的做法,募捐了許多藏書,新成立了家書館,允許旁人借閱,倒也不怕沒有書讀?!?/br> 方長點點頭,這還挺讓人欣慰,想來山神章淳聽到后也會高興。 然后他看了看屋里樣子,比起之前將這里租下的時候,屋里陳設明顯經過了一番修葺,但更多應當是胡云自己動手所做,雖然粗簡,卻能感覺到這里主人的心靈手巧,無愧于他化形前的品種。 “學興慶府的書館?最近這樣學的多么?”方長隨口問道。 “當然,興慶府的兩位簡先生,還有他們的學校和書館,現在已經是聲名遠播,說不定快天下聞名了。畢竟這可是首開先河的大好事兒,許多地方也開始效仿,或者募集藏書建立書館,或者與兩位簡先生接洽、,以分校之名用同樣模式開辦學校?!?/br> “嗯?!狈介L點點頭,怪不得如今夜觀天象,能感覺興慶府的影響愈發廣泛,然后他繼續問道:“這位宋瑤姑娘是怎么回事兒?” 胡云撓了撓頭,略帶不好意思: “是我同學,我們熟識后常在一起交流學習,她學識很廣,我們很聊的來。嗯,最近她經常會過來幫我做飯,十分好吃?!?/br> 話語中似乎也有隱情,但方長對此倒不準備干涉,畢竟他只是個修行人。 方長只是看了看廚灶方向,對胡云說道:“按照人間的規矩,你們都是成年人了。后續的道途,要你自己選,自己走。還是那句話,若是外面世界有變,可以回云中山?!?/br> 小狐貍點點頭,然后繼續說了下最近情況。 方長之前離開時,給他留下了些錢,堪堪夠他兩年使用,胡云并沒有坐吃山空,而是在附近一家店里,找了個晚上的活計,每天去做兩個時辰工,倒也在做到收支平衡之外,還有些儲蓄。 接著,胡云按捺不住好奇,問方長道:“先生您今天怎么這幅打扮,好像個江湖郎中?” “嗯,偶爾換換樣子,也不錯?!狈介L道,“這樣也能有些方便?!?/br> 說話間,宋瑤已經燒水泡好了茶,倒了兩杯端上來,又和方長見禮。對話幾句后,方長感覺這姑娘落落大方,談吐清晰有禮,學識不弱,暗暗點頭。這只小狐貍紅鸞星動,但卻馬上就要為聘禮發愁了。 當然,這是胡云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解決的事情。 但方長還是留了兩貫錢與他,并拒絕了胡云留飯的邀請,告別后徑直走出去。由于耳力遠超常人,即使走了很遠出去,找了個飯館吃飯的方長,也能清楚地聽見后面兩人的交談。 “瑤瑤,雞腿給你,聞著真不錯?!?/br> “嗯,多謝胡公子?!?/br> “啊不要謝來謝去的了,都是自己人,你經常幫我做飯,我還不知道怎么謝你呢?!?/br> “今天這位方先生,看起來有些怪,就好像……不似凡間人?!?/br> “當然,方先生可是世外高人……只是,具體有多高,我也不清楚?!?/br> “嗯?!?/br> 接下來,是鍋碗瓢盆的聲音,兩人的話題也變成了聘禮,從語氣中,能清晰感覺到胡云的萬般苦惱。 方長暗自笑笑,繼續對付面前的大餐。 ------------ 第217章 【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 知道小狐貍過的還不錯,方長便準備離開寧河府府城。 反正方長過來看一眼,更多的還是因為要給老友章淳一個交代而已,至于小狐貍以后道路如何,能不能湊齊聘禮,那是胡云自己的事情,也是他自己的人生。 而無論哪種修行路,總歸是離不開對于“緣分”和“因果”的理解。 胡云這么快融入人類社會,并和人類有了緣分和因果上的糾葛,對于他以后歷經世事、堪破前路來說,是個不錯的基礎。 他慢慢吃干凈裝著食物的盤子,沒剩下一塊rou。 然后方長開始對付面前的瓦罐梨湯。 據店中伙計介紹,這梨湯乃是店里的招牌,選用的是來自懷鳳府的上好大鴨梨,不去皮切成薄片,置于小瓦罐里,加進城里某口特定井里的水。 而后酌情放入冰糖與銀耳,再于每個瓦罐里放入一枚櫻桃,用瓦蓋壓上口放進特殊爐子,小火慢熬上幾個時辰,才能熬成這道顏色艷麗、爽滑可口、潤肺清火,喝上一口能滋潤到心里的瓦罐梨湯。 據說,這家店的掌柜,當年便靠著這一道湯起家,慢慢將家里小店擴建成如今這幅樣子,很為周圍人所羨慕。甚至一些有手藝在身的人,將其視為榜樣,盼望著哪天也像這樣,依靠身上手藝發家。 方長慢條斯理地吃完梨湯,起身結賬。 他準備去拜訪故舊,曾經他和這寧河府城隍有一點交情,既然到了地頭,興之所至便去拜訪一下,而后再出城朝西去。 ………… 從寧河府往西也有一條官道,但這條路并不經過懷鳳府和興慶府,而是在它們南面經過。 方長從寧河府府城出來之后,大體上便是順著這條路行走。 這條路將會從縱斷山脈南麓經過,一直通向西部邊陲,并在不知道哪座小城結束。當然,方長的目標比這條官道的盡頭,更遠,甚至他都不知道要到哪里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但時間反正還很充裕,并不著急。 路上的風景和上次西行差不太多,而且腳下官道的走向,和不遠處那條每一段名字都不同的江重合,至少在越過縱斷山前這一段重合。所以他能夠確信,上次坐船沿江順流而下時候,他看到過江邊類似景色。 很多時候,他則沒有順著官道行走。 方長做了些符合自己裝扮的事情,他以一個江湖郎中的外表,穿村過巷,但他并不像理論上的同行們那樣吆喝,更沒有叫賣狗皮膏藥大力丸之類的東西,相反的是他保持了沉默,挑著兩行字行走。 但村鎮的識字率一般,很多人并不確定他是江湖郎中,而且,往往去附近口口相傳的大夫那里求醫,會讓百姓們更為安心。其它的江湖郎中們,往往比較偏科,只在某些癥狀上有些偏方絕活,更多時候,他們都是使用自己的口才,誆使百姓們相信自己。 作為修行人,他自然不屑于使用那些話術。 所以走了百十里后,他依然沒有開張,也沒人向他求醫,方長也樂得悠閑。 直到走至一個小鎮上,才有人將他喊?。?/br> “郎中!郎中!” 聽到這稍顯稚嫩的聲音,方長站住腳步回頭,看向聲音的主人。由于靈覺非凡,他早就直到后面有人在注視自己,而且年紀不大,腳步松散,且有些氣喘吁吁。 見前面這個江湖郎中停下腳步,后面的人先是追過來站住,放手扶住膝蓋,彎腰深吸了幾口氣,才直起身來對方長說道: “抱歉,先生,我剛剛追過來有點兒急了……有個人病的很厲害,沒法去府城里大夫,您能不能給看一看?” “好,煩請帶路?!?/br> 方長點點頭,跟著面前少年,朝邊上小巷子走去。 盡頭有個小院落,門口不算潔凈,墻根下還有頑強的雜草冒頭,追逐著早晚時分才能照射進狹窄小巷的陽光,長得有半尺高。 “得病的人就在這里,先生請進?!?/br> 說罷,少年打開門,帶著方長就走進去,說道:“郎中來啦!” 里面倒是有個白凈中年人,正坐在塌邊,見少年走進門去,趕緊應和著“好嘞,快請進來”同時從床邊起開身,準備給郎中讓地方。床榻上有個老年人,臉上雕刻著深深皺紋,只是氣色灰敗,看起來陽壽漸近。 “他怎么了?病成這樣多久了?!狈介L問道。 “回郎中,”白凈中年人趕緊上來施禮,說道:“已經有半個月了,他沒法行動也沒法送到城中大夫處,最近已經湯水難進,我見有些危險,便讓宋山去街面看看,能不能尋到他救命的藥物,誰成想……” “嗯……” 方長走到床邊,開始號脈。 這種事情并不需要花費精力去學,他只是在境界不斷上升中,自然而然會了,就像許多其它技能,或者那些隨心所欲便可施為的法術。 簡陋床榻上的人牙關緊閉,呼吸粗重,似乎正在睡眠之中。號過脈,方長對旁邊的中年男人與少年搖搖頭,說道: “生老病死,此乃天數,準備后事吧?!?/br>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各自嘆了聲氣,而后朝方長行禮,便開始詢問診金事宜。 聞言方長卻是說道: “我也沒出手,只是看上一看,并不需要診金。但我有個問題,還望你們如實回答:你們和他是什么關系?” 他卻是看了出來,對于榻上這個人的即將逝去,面前的中年人和少年,雖然面色有戚戚,但只是感慨,并無多少悲傷,于是他好奇地提出了這個問題。畢竟,按照目前狀況,榻上人并不是他們兩個的近親。 年長白凈的中年人,穩穩地行了禮,而后嘆道: “算是我們的鄰居吧,不過做鄰居的時間其實很短。在下宋環,旁邊這個是我的兒子,宋安。由于家道中落,我們只能到處尋找進項糊口,來回奔波,搬到這里卻是最近的事兒?!?/br> “結果搬過來時候,隔壁鄰居也是個遭難的,而且比我們慘多了。一大把年紀被人坑了之后追債,連隔壁那處臨時落腳的房屋都收走,才填平了窟窿。我們看他可憐,便收留了他,本想是加雙筷子的事兒?!?/br> “結果他似乎受不了這個打擊,身患重病,眼見就時日無多,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