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136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聞言方長默然,他并不好去安慰,即使自己告訴他周圍幾府暫不會被兵禍波及,也沒有什么說服力。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無論是治世還是亂世,平安從來都是第一位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幸福。 三人快速吃了會兒面,待他們面前碗都見底后,方長又朝攤主老徐,給旁邊阿牛要了碗青菜豆腐面,才朝謝廣安問道:“老謝,不知道天下間的動亂,是因何而起?現在是什么情況?” 謝廣安吃的很飽,他不急離開,坐在凳子上說道: “幾年前人皇納了新妃后不理世事,朝政全靠左右丞相撐著。結果前段時間,人皇開始亂下命令,征斂甚重,導致各地苦怒不堪。而朝中包括左右丞相在內幾位,也俱都被用各種理由罷免,更沒有能力阻止這些?!?/br> “而不知怎地,各地有世家大族起兵,有州官知縣豎立反旗,還有江湖草莽們不安分建立義軍,他們攜裹百姓,互相攻伐,亂的很啊?!?/br> “目前云中山左近幾府還算安穩,但不知道這份日子,又能撐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啥時候,天下才能重新安定下來,或許需要有真正的豪杰來終結這一切……” 謝廣安絮絮叨叨但條理清楚,將天下的情況完整地說了一遍,這些都是他來回趕路,在行人們口中聽到的。雖然最初聽到的消息有真有假有的夸大有的含糊,但多方綜合下來,他說的也很貼近現狀。 這些情況方長倒是沒有聽過。 看來天下的狀況,比之前想象中還要嚴重,天象雖然對此有反應,但太過簡潔直白,不像謝廣安說的這么詳細。 方長安慰道: “人心思安,則動亂不會持續太久,畢竟決定天下興亡的,從來不是什么豪杰,而是這天下普羅大眾的想法。百姓們渴盼和平,則和平與安定終究會到來,雖然可能會遲上些許,但不會缺席?!?/br> 謝廣安苦笑道:“先生說的真好,真希望如此,唉……” 看了看天色,他拎起旁邊的扁擔,將重物扛在身上,道聲失陪,和攤主結賬后朝前方走去。他還要去慣常住宿的地方,花十文錢待上一宿,明天繼續趕路。 他的住宿地方和鎮上來往客商們不同,乃是常年熟客才能進,但并不正規,條件也簡陋,不過價錢超乎想象的便宜。據說林溪村的林二哥,正在將家里的廢棄院落,改成類似的地方,容納更多人。謝廣安回程時候經常在林溪村住,卻是比虎橋鎮上更加便宜。 方長則坐在攤子上,等待阿牛吃完。 旁邊老徐手腳麻利干活熟練,一碗碗面流水般被煮出來做好,由他的女婿端給食客們。 從攤上的食客們和老徐對話中得知,他已經多了個外孫,他女婿多了個兒子,徐蓮蓉依然在家里休養和照顧嬰兒,沒法來小攤上幫忙。而他兒子在興慶府兩位簡先生的學校里,學業很好,受了兩次嘉獎。 于是方長插言問道:“那個學校辦的如何了?” 老徐手上不停,回答道: “唔,五仁過年時候回來,和我說過他們那所學校。據他說,那還是這天底下獨一份兒的,真正‘有教無類’,雖然學費低廉,但教學和教學內容并不低廉,課程都是那兩位高德塾師嘔心瀝血所訂,識字、實用還有大義都未落下?!?/br> “至于更多的,我還真說不上來,畢竟也是聽五仁所說,未曾親眼見過。不過五仁告訴我,等明年夏天,或許會邀請各家有條件的過去看一眼,到時候,老漢我定要歇上兩天攤子,過去見識見識?!?/br> 為了讓阿牛學會花錢,這次是阿牛來結賬。 他們在鎮里隨便找了顆大樹,在下面待著,直到星光鋪滿夜空,月色籠罩大地??烊鞎r,二人徑直出鎮,來到鎮東等待。 方長和阿牛沉默著,靜靜站在田野中。 不等鎮里三聲梆子響,一道細小身影出現在鎮邊,鬼鬼祟祟看了看周圍,發現阿牛和方長后,撒開四腿迅捷地竄過來。 “阿黃!” “阿牛!” 方長在一旁笑道:“這里離著鎮子太近,我們稍微走遠一些?!?/br> 對此兩妖并無異議,他們一起隨著方長,朝遠處奔了兩三里,才停下腳步。方長走了稍遠,他們自在一旁絮絮叨叨,互訴友情與思念,互相說分別這些時間的見聞、經歷和事情變遷,一直到東方發白。 “阿黃,我該離開了,這次我要在人間生活,尋找化形后的道路?!眲⑴Uf道。 “那么,以后我該怎么去找你呢?”阿黃問道。 方長在旁邊笑道:“等你這邊時機合適之后,阿黃你可以出鎮朝北,從林溪村進云中山。正面云霧之中,有座仙棲崖,我便住在上面。若是崖上無人,可在山中等我,到時候我為你指路便是?!?/br> 阿黃人立而起,兩只前爪拱手作揖:“多謝方先生?!?/br> ------------ 第215章 【探望】 隨后,阿黃和阿牛有些依依不舍的分別。 阿黃待在原地,一動不動,靜靜看著漸漸走遠的劉阿牛和方長。 直到兩個人身影轉過鎮角看不見,他才抖擻了下身上毛發,轉身背著朝陽向鎮——離家時間太久,主人會著急尋找的,他經??匆婃偵暇用駛?,像呼喚離家瘋玩的孩子一樣,呼喚家中看門犬,待其歸家后進行一頓訓斥。 這邊,阿牛和放長一起,轉過鎮角,繞著鎮子外面向北走。 阿牛還沉浸在離別中,默然不語。 前面就是虎橋鎮北面滾滾的白溝河,它從云中山里發源,一直向東南,匯入那條每一段都有不同名字的大江。 站在岸邊,看著腳下河水,方長笑道: “過個十幾年,等阿黃去尋你時候,他可能已經化形了,到時候你莫要認不出來?!?/br> 阿牛楞了一下,臉上閃過喜色: “師父,您是說,阿黃也找到化形契機了?” “他一直都在契機之中,只缺最后一個引子罷了?!狈介L說道,不過他也不解釋,而是昂首挺身,看向河流下游極遠處:“我們也到了分別的時候了,阿牛?!?/br> 阿牛低頭,拜了幾拜,不舍的說:“是,師父?!?/br> 方長哈哈笑了一聲:“我說過很多次,緣起緣滅本就是尋常事,道亦在其中,所以莫過悲傷,而是要充滿喜悅地朝前走。須知這天下萬事萬物,無論宏大還是細微、冥頑還是有靈,沒有什么在倒退,也沒有什么能夠永恒,只能隨著時間不斷向前?!?/br> 而后師徒二人分別。 阿牛順著白溝河邊一直朝下走去,他告訴方長,自己會在白溝河與大江的交匯處,買上半傾地,購置些農具種子,也不用耕牛,自己來種,順便將家安在附近村莊或者小鎮里,建造所房子生活下去。 方長則背離官道,一直向南。 這條路他本就走過,他準備先去寧河府看看,而后折向西南,從縱斷山南麓繞過,順著古道向西走。 想了想,方長隨手給自己加了個障眼法,搖身一變,化成個江湖郎中的樣子。其實變化并不大,只是顯眼的白衣變得有些晦暗,包裹和靈泉劍變成藥箱和長幡,上面寫著兩行字“懸壺濟世”、“妙手神醫”,而腰間葫蘆上,也多了個四方形紙帖,上書一個“藥”字。 他準備這次弄點花樣,用這幅模樣,穿村過鎮走些日子。 反正這次出門也不著急,因為預定的目標一直在那里,不會跑掉。至于打扮成江湖郎中,只是弄個花樣尋些新奇,用不同的視角看看路過的天下人間。 至于最終目的,還是因為于青菱和柳元德那封信。 他們在信里告訴方長,這次擾亂天下的罪魁禍首們,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各有一個訓練堂,正源源不斷地培訓敵人出來,方長準備先找一個方向去看看,如果可能,就給他們設下些阻礙。 但此事并不急,人間形勢還需要許多時間來醞釀、運轉。 一時半會兒大劫的真正走向,看不出端倪。 方長準備先去寧河府,看看胡云過得怎么樣,畢竟老友章山神將其托付給自己,也不好太過不聞不問。 ………… 從虎橋鎮到寧河府,也依然是當初小路,沒有平坦寬闊的官道,很不通暢。 但路途的崎嶇,對方長的腳力來說不是問題。 寧河府的模樣一如往昔,似乎遠方的動亂完全沒有影響到這里,依然是熱熱鬧鬧、百業正興。兩層民房高的夯土芯城墻,外面包著青色城磚外皮,微微向內傾斜,讓城墻界面呈梯形,十分穩固。 守門的兩個兵丁,慵懶地躺在門洞中,斜眼盯著過路行人車輛,看他們按照約定俗成的統一價格,將入城費扔進旁邊的竹筐。 城中照樣整齊干凈,雖然不如交通要道虎橋鎮繁華,但別有一番氣象。 里面都是磚瓦房,沿街多有店鋪,屋檐朝街道伸出翹起。不是市場的地方,攤販并不多,一路上只是能偶然碰到。方長按照記憶中的路徑,朝胡云所在的學堂走去,學堂建造年月悠久,位置比較靠城中間。 太陽偏斜,目前正是讀書好時候。 學堂中聲音郎朗,或年輕稚嫩,或成熟穩重,間有塾師聲音講解微言大義。 方長看了看周圍,見沒人注意這個江湖郎中打扮的,遂開啟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輕輕起跳,坐在之前上去過的大樹上,朝學堂里窺探。這顆大樹枝繁葉茂、外觀漂亮、粗壯結實,明顯有著許多年頭,比秋日 天氣正熱,學堂中窗戶俱都被撐桿支著,既通風又明亮。 他循著聲音來源,很快發現了胡云,他正捧著本厚書,聚精會神地讀著。這段時間下來,小狐貍原本的氣質變化了許多,溫潤文雅,真的像個讀書人那樣。 方長笑笑,跳下樹來,解除了身上狀態。 附近不遠處是個集市,他曾經和胡云在這里買過束脩。慢慢走過去,這時候集市里面正喧鬧,由于有官府管理,方形空地上攤位整齊地排著,如條篦一般,各種食物用具材料器物琳瑯滿目。 他走到一家賣燒雞的攤位前,看了看,攤子上金黃中透著紅色的燒雞,帶著些許焦邊痕跡,在浸透了油脂的大木板上擺著,也不遮蓋,就那么暴露在空氣中。似乎是剛剛出爐,燒雞正冒著熱氣,香味遠飄,十分誘人。 “怎么賣?” “二十四文一斤,都是今年的嫩公雞,剛出爐還熱乎著吶,客官來一只吧,老店老手藝,味道絕對好?!?/br> “唔,給我把這只包上?!?/br> 方長挑了只最為肥大的,指給攤主。攤主見到生意上門十分高興,用大竹夾挾起方長選中的燒雞,用幾張草紙裹起,還用草繩環了一匝捆結實,這才上秤稱量。 “看,一斤十一兩,高高的?!?/br> 攤主將秤桿上的星呈給方長看,穩了幾息,才慢慢收手,將包好的雞遞給方長:“您給四十文就行?!?/br> 他心算的很快,還給方長抹了個零頭。 ------------ 第216章 【小狐貍的同學】 方長接過紙包,拎在手里。 想來小狐貍一定會喜歡這種禮物,畢竟如今雞rou很貴,胡云不太能買得起,而進了城之后,也沒有野山雞給他捕獵。 他按照記憶中的位置,朝城內偏僻處走去。 那是之前給胡云尋的住處,稍微偏僻的地方更便宜,而且能夠更寬敞些,甚至還有個單獨的小院子。 大門鎖著,方長拎著雞,站在旁邊等待。 待到日頭偏西,胡云才回來。 他背著土布小挎包,和一位書生打扮的姑娘,有說有笑地往這邊走。單純看外表的話,兩人年齡相仿,大致都在十六七歲左右,但若考慮胡云的真實年齡,就遠不是這人類姑娘所能及的了。 姑娘明顯是胡云的同學,兩人區別是,姑娘沒有束發戴冠,而是簡單地用銀釵挽住頭發,沒有多余首飾。 這幅打扮很尋常,因為大多數學堂皆是如此要求。 方長耳力甚好,能聽見他們的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