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殿下少年時(重生) 第157節
高悅行思慮間, 心里已經有了決斷。 這一次, 他們進京還會經過潞涉山, 還會遠遠的望見她的海棠行宮。高悅行依然決定將他們引到此地, 以免他們進京城屠殺百姓。戰場止步于此便可以了。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到了她報仇雪恨的時候了。 再過了三天。 信王鬧著要將皇帝下葬,說是停在皇宮里,已經臭得人睡不著了。信王自己是個謀權篡位的賊子,他不要臉面了,但是其他人還要呢。 幾個老臣氣得差點一頭撞死在宮門外, 都被奚衡帶著錦衣衛一個個全收拾服帖了。 信王篡位之后, 不登基, 不上朝, 也不露面, 朝臣們現在家里, 天天些檄文罵, 罵的最多的當然是信王和與之狼狽為jian的孔世戍,其次便是奚衡,不外乎白眼狼,忘恩負義之類的言辭。 奚衡倒是振振有詞,開國皇帝的組訓就掛在北鎮撫司的書房里,錦衣衛只聽皇上一人的調遣,甭管皇帝是誰,只要他玉璽在手,就是錦衣衛說一不二的主子。 信王不肯好好給他爹下葬,只想讓人把那臭氣熏天的靈柩拉出去算完。 京里沒人聽他的。 于是,他找了最聽話的錦衣衛。 最令人竊喜的一點是,孔世戍這次和信王站在了一邊。 孔世戍有自己的思量,他即將迎須墨爾的王子入京,皇宮里整成這副模樣可不大合適。 于是,在群臣的反對中,皇帝的靈柩被架在了馬車上,由錦衣衛押著,帶著一個潦草的儀仗,里面全是不得勢的太監宮女,凄涼地出京前往帝陵。 信王這個當兒子的,不僅不扶靈,竟然連送一程都懶怠。 不明真相的群臣天天在家燒香拜佛,祈求襄王殿下速速帶兵歸來,收拾了那不是人的玩意兒。 西境。 須墨爾終于有動靜了。 子時剛過,外面殺聲起。 李弗襄睜開眼睛,披掛拿刀一氣呵成,他絲毫不見慌亂,穩穩地走上了城墻,皺眉打量四周,再向下一探,城下什么也沒有。 再向遠處望去,隱約可見一隊急速后撤的軍隊。 鄭家兄弟在他后邊趕了上來。 鄭彥氣喘吁吁:“打了,終于開打了……咦?怎么沒動靜了?人呢?”他望著空空如也的城下,眼睛里出現產生了懷疑:“難道是我聽錯了?不能啊,大哥你聽見了是不是,怎么沒頭沒尾的?我是不是在做夢?” 鄭嘯狠狠地掐了他一下。 鄭彥嗷的一聲捂著胳膊跳到了一遍。 鄭嘯悶頭道:“到底怎么回事?他們撤了?” 李弗襄甩著神舞上的布條,說:“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說?!?/br> 鄭嘯伸手就去揪人:“還明天呢,你回來!” 李弗襄并不給他說話的機會,腳下一轉,便極快地竄出了幾步遠,頭也不回道:“養好精神,這幾天估摸著天天半夜都得來這么一出?!?/br> 還是“耗”字大法,氣煞人了。 次日,軍營里研究了一天的戰術,實際上是亂吵吵了一天,到晚上,人們都吵累了,頭昏腦脹的回去歇息,李弗襄親自扛了把椅子,上城樓,坐下就等。 不出他所料。 夜里子時剛過,須墨爾的猴子們又鬼鬼祟祟來了。 他們都在馬蹄上裹了棉布,所以行軍時動靜很小,只有到了近前才能察覺。 可如今鎮守在襄城的主將是李弗襄。 前面一馬平川的黃沙與夜暮的交際處,可疑的人影一出現,李弗襄的眼睛便牢牢地鎖住了他們。 城樓上放哨的士兵還無所覺察。 李弗襄已經看清了那領兵的是個女人。 須墨爾部落里人丁實在不多,打起仗來,女人都當男人用。 他們的攻勢密集地開始了,守城的人擂起戰鼓,李弗襄依然一動不動,穩坐在椅子里,引來了將士們的側目。 與此同時。 京郊海棠行宮的所有陣法和機關,一夕之間,遵照著李弗襄留下的圖紙,全部啟動。 高悅行在正廳前設了一把蝴蝶椅,難得修飾了妝容,緩緩地坐下。 真是恍若隔世啊。 高悅行抬起頭,望著記憶中最深刻的檐角和高懸的明月,閉上眼睛,盡是血氣彌漫,似乎下一秒,一直毒箭便能破風射來直刺進她的腹中。 趙佟生一身甲胄重新擦的锃亮,持刀站在她身側,猶疑著勸了一句:“王妃,您要不還是進里頭吧,外面有我們呢,您放心?!?/br> 高悅行坐在椅子里,說:“不,我就要在這,用我的一雙眼睛盯著,看著?!?/br> 趙佟生見勸不動,凝重道:“無論如何,王妃請您務必保重自身?!?/br> 高悅行閉眼不答,靜坐在廳前,面前是建府之初天然凜冽的湖水,她恍惚中,似乎又見李弗襄縱馬向她奔來的身影。 高悅行貪戀那如夢似幻的泡影,遲遲不肯睜開雙眼。 他永遠在我身邊。 高悅行輕聲念出來:“我們永遠同在?!?/br> 襄城的短暫一戰和昨夜一樣,還沒來得及反擊,須墨爾人就跑了。 一堆爺們兒在城上氣到跳腳叫罵。 李弗襄一言不發,回屋倒頭就睡。次日清晨,點了驍騎營的一千精兵,準備帶出城。 鄭嘯攔在他面前:“告訴我你的打算?!?/br> 李弗襄將胡茶海的地圖卷了,塞進自己懷里,道:“須墨爾沒有將領,我就出去一趟,把人給收拾了,最晚三天也能回來。西境收兵,回援京城?!?/br> 鄭嘯:“回援……回援?回援京城什么意思???” 李弗襄:“說來話長?!?/br> 鄭嘯:“那你長話短說?!?/br> 李弗襄:“長話短說我也沒時間和你解釋,你只記得,無論京城里傳來什么消息,你一定要穩住軍心,等我回來?!?/br> 一千驍騎營跟著李弗襄出了城,撒歡般的直奔胡茶海。 鄭嘯右眼抽了一陣天,夜里他睡不著覺,命全軍戒備,在城上布滿了弓箭手和火石,悶著勁兒想在今晚給須墨爾一個教訓。 但是須墨爾也不是傻子。 夜里子時,他們果真又來了,卻不肯靠近城下,鄭嘯親自守在城上,只聽破空聲響,須墨爾的□□鋪天蓋地地射來,送上城墻上的紛紛揚揚的紙。 鄭嘯站在熊熊燃燒的火盆邊,從箭鏃上拆了一張紙下來。 城下,一聲中氣十足的呼喊聲傳上來:“你們大旭朝的皇帝,駕崩啦——” 鄭嘯當即搶過一個士兵的弓箭,一直羽箭沖著聲音的方向刺去,一聲慘呼,攪亂軍心的敵軍被他當場射殺。 可是已經晚了,很多士兵都看清了那箭鏃上的信。 他們都不信。 鄭嘯也不信。 但他幾乎是立刻想到今早李弗襄出城時對他說的那一番話。 ——“論京城里傳來什么消息,你一定要穩住軍心?!?/br> 忽然,他又不那么確定了。 京城里究竟發生了什么。 怎么還要等著他們回援呢。 須墨爾折損了一個好嗓門,其他人安全無虞地撤進了胡茶海,胡茶海的士兵們圍著他們中間的一個女人,道:“哈哈哈,好過癮啊,公主,他們城里一定亂了?!?/br> 須墨爾的小公主驕傲的騎在馬上,道:“再有十來天吧,我們就不用在胡茶海里遭這份罪了,等我哥哥在他們的京城站穩了腳,我要那襄城的守衛,開門跪著迎接我們?!?/br> 他們不知天高地厚的嘲笑聲順著夜里的風沙傳了出去。 今晚不是個好天氣,陰沉沉的,風大,根本看不清路。 李弗襄蹲在一個土丘的后面,身邊守著薊維和詹吉,須墨爾嘲諷的聲音清晰地傳進了他們的耳朵里,詹吉恨得牙癢癢,朝地上啐了一口:“做夢?!?/br> 李弗襄身上裹著那件他親自動手剝的狼皮,薊維摸著掂量了一下,道:“您披床褥子出來,也不嫌沉哈?!?/br> 李弗襄拍掉他的手,裹緊了自己的狼皮,無聲的搖動手指,示意跟上去。 擅長在胡茶里東躲西藏的不僅只有須墨爾。 李弗襄更可以。 他與馬賊在胡茶海里交戰大大小小也有百余場了。 追和逃都別有一番心得。 須墨爾耗了這一個多月,還真就是打著調虎離山的計策呢,李弗襄沒有耐心陪著他們玩了,收兵回京之前,他的給遠在京城的須墨爾主將帶點家鄉的念想回去。 皇陵建在汝江山,路程不算進,儀仗磨磨蹭蹭要走上三到五天,行軍快馬加鞭的話,也需要兩天半。 鄭帥把兵藏在那里算是極其精妙的一招了。、 皇帝的靈柩出城已經是第三天。 高悅行算著時間,最快,也再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能等到援兵。 須墨爾到哪兒了呢? 在海棠行宮嚴陣以待的時候,外面有客人扣響了門。 趙佟生開了門,驚訝了一下。 他不認識外面的人,但是他認識這些人身上穿著的衣服。 令人一見便膽寒的飛魚服。 兩位錦衣衛說話不繞圈子,見了趙佟生,便遞上一封信,道:“我們是跟著靈柩出京的,奉我家指揮使之命,將此情報呈給襄王妃?!?/br> 趙佟生眼睛一亮,是情報,他片刻也不肯耽擱,揣著信直奔向正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