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1
趙家的房子在其南山半腰,位置與孟篤安爺爺住的孟家祖宅幾乎平齊,略差于宋家,但是面積比另外兩家都要小一些。 車子停在大草坪上的時候,天空略微放了晴。從這片終年碧綠的草地放眼望去,萊沙灣如雪白杯底,盛住了翻涌而入的蔚藍海水。其南山的大宅幾乎各個有密林環繞,即使在冬天,只要用心養護,亞熱帶的氣候也能保證椰風花影常青不敗。 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其南山!趙一如覺得這里這里比柳園路確實雍容浪漫太多,得虧孟篤安從10歲起就在這種地方長大,才會毫不留戀地搬去海景略遜一籌的東野廣場。 “一鴻哥”,孟篤安的聲音打斷思緒。 “大哥好”,趙一如看見趙一鴻被人推著從他自己的獨立屋過來,他今天穿上了紅金配色的粗線毛衣,整個人身板氣色都抬升不少,是趙一如見到的第一個有喜氣的人。 “大哥!”趙一鸝永遠充滿熱氣和活力的聲音從大宅門口傳來,她穿一件黃色毛衣,上面織有綠色的蘋果圖案,“放晴了,我們帶孩子們出來玩一會兒”。 接著門口就魚貫涌出四個小朋友,從叁歲左右到七八歲不等。每個人身上都是水果圖案的平紋毛衣,小小的跟在趙一鸝身后,跳脫擁擠,宛如一個大果籃。 原來趙家的“丑毛衣”,還真是粗糲手工感的毛衣,趙一如一周就能完成一件的那種,也不知她們是哪兒弄來的。 但當務之急是,這些孩子是誰的? 她用眼神向孟篤安求助,對方倒是很快會過意來: “穿草莓和櫻桃的,也就是最大和第叁大的,是趙一鵬的,最小的那個穿梨的是趙太太娘家侄兒的,另外一個是趙一鳴的”。 即使是偌大的海景草地,趙一鸝帶孩子們玩的還是“老鷹捉小雞”這樣的經典游戲,趙一鸝活力充沛,孩子們尖叫笑聲不斷,一片喧鬧的新年氣息。而那個最小的穿著香蕉花紋的孩子,是所有孩子中最不服輸的——盡管總是作為被甩在隊尾的小雞,他跑起來不遺余力,完全沒有因為年齡而露怯。 “娘家侄兒的孩子?孩子父母來了嗎?”她擔心襪子不夠分。 “沒有”,孟篤安看著孩子們玩耍的熱鬧景象,也不由得放松下來,“孩子父母喜歡出國過年,經常把孩子送到姑奶奶這兒來”。 叁房風韻猶存的“玉樓春”,已經到了做“姑奶奶”的年紀了。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她想起宋之沛說過的話:隨身攜帶一個孟篤安,解決一切困惑。 “你在我的位置上生活十年,也會知道的”,他的聲音沒有波瀾。 玩了一會兒,趙一蒙來喊大家吃飯,她穿的是淺綠底毛衣,上面大大的一串紫葡萄,配色清新可愛。 “一如,篤安”,她上前來打招呼,“午飯先將就一下,本以為你們晚飯才會過來”。 “你姐說的將就,你可千萬別信”,孟篤安對趙一如說,語氣輕快。 果然,大客廳的長桌和中島上,已經琳瑯滿目地擺滿了各色涼菜、熱炒、燉盅和酒水、果品。一些靜置待處理的食材則放在一旁,有趙一如認識的,也有她沒見過的。食物成色新鮮,碗盤繽紛透亮,是趙一如在柳園路沒有體會過的新春風情。 “今晚和明天阿姨們放假,晚飯我們自己做,所以就先把食材處理了”,趙一蒙解釋。 原來他們也學英國貴族那一套,在過年這天給阿姨們放假。 為了減輕阿姨的負擔,午飯其實也有很多是自己動手做的,光桌上足足五盆沙拉就很說明問題——趙家的哥哥jiejie們都不太會做飯,各自做了個沙拉交差。 午餐是非常隨意的,大家在桌邊取用自己喜歡的食物,找到位置坐下吃幾口,吃完自己收拾碗盤,再想吃了就循環往復。 趙一如從自己感興趣的芒果大蝦沙拉開始試起,蝦線去的很干凈,但芒果切的時候沒有完全順著纖維,吃起來有點塞牙。凱撒沙拉也是一樣,雞rou片的夠均勻,但生菜似乎洗完之后沒有擦干水分,時間久了醬汁被稀釋,風味打了點折扣。 甜品的水平高一些,蛋糕都能做到松軟彈潤,奶油也是用心打發的,可惜雪媚娘底邊的皮剪的不夠仔細,吃起來有些厚。 當然這些都是她自己的心得,不會對任何人說,畢竟這伙食水平,絕非她一個人過年所能想象。 “這個燜面好吃”,她拿起叉子取第二份,順便給孟篤安分了一點,“太好吃了,我都不知道東洲有人能做這么好吃的燜面?!?/br> 燜面是紅燒的醬色,雖然有豆角點綴,但放在一水兒青翠乳白的沙拉和海味之間,還是顯得有些不那么爽口。正因如此,到現在都沒什么人動。 “難以想象,如果是熱乎的,得有多好吃”,趙一如邊吃邊感嘆。 孟篤安點頭贊同,他爺爺是北方人,非常愛吃面,這的確不輸孟家私廚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