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舉) 第159節
對方這么說,沈伯文卻不能接下來,他搖了搖頭,平靜地道:“能打勝仗,還有擒獲戎人的左親王,都是侯爺自己的本事,在下只不過是做了些微小的安排,侯爺不怪在下濫用職權就好?!?/br> 定遠侯反而笑了笑,溫和地道:“沈大人切莫妄自菲薄,你能識破高定然的真面目,已經是大功一件,更何況這番調兵遣將,更稱得上精妙,就算是我在場,也不一定能做得比你更好了?!?/br> 他這般說著,心思卻不由得飄遠了。 說不定沈伯文當真是姑母的外孫,與他們盛家有親緣關系,骨子里就藏著帶兵的天分呢?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連失去了兩位重要人物, 戎人那邊頓時失了主心骨,定遠侯等人只休息了三日,就再次率兵出發, 一舉奪回了鳳陽府,將戎兵們趕出了大周的土地。 戰報傳到京都,西苑中傳來了一陣透著愉悅的笑聲。 “好啊, 朕果然沒看錯人?!?/br> 這是景德帝的聲音,只是這聲音中, 卻分明透露著掩飾不住的虛弱與疲憊。 “陛下,喝點參茶吧?!?/br> 劉用親自從小內侍的手中接過茶盞,送到景德帝手邊, 關切地道。 景德帝此時心情頗好,順手接過,飲了一口又放在桌上,視線在戰報上停留了許久。 久到劉用都開始懷疑陛下是不是睡著了的時候,他忽然劇烈地咳嗽起來,捂著胸口, 面色一片通紅。 “咳咳!” 劉用神色猛地一變, 擔憂之色溢于言表, 趕忙上前一步,動作熟稔地撫著景德帝的胸口, 替他順著氣,一邊對殿中伺候的小內侍急聲道:“快去請太醫!” “不必……” 景德帝語氣虛弱地攔下了他,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 他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闔上眼, 輕聲道:“老毛病了, 叫太醫做什么?!?/br> “陛下……”看著自己伺候了這么多年的主子,劉用心里難受極了,對方的面色此時十分不好,原本英武的一張臉已經瘦得脫了相,若是沈伯文此時見到,定然會大吃一驚。 怎么短短不到一個月的功夫,景德帝就病成了這個樣子! 景德帝說完這句話,又歇了好一會兒,他掀開眼皮,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劉用那張著急萬分又透著關切的臉,甚至眼眶都有些紅了。 他不由得費力地笑了一聲,聲音低沉又沙啞地道:“劉伴伴,莫急,朕還撐得住?!?/br>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劉用這心里就更難受了,這個平日里在外威風八面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此時就像是個剛入宮不久的小內侍一般,他望著難得露出一絲人情味的景德帝,恍惚間仿佛回到了他剛被調到東宮,伺候太子殿下的時候。 劉用心里一酸,自個兒又強行壓了下去,他嘴唇動了動,也配合地笑著道:“可不是?上回蘇院使還道,您只要好好將養著,慢慢就會好起來了?!?/br> 景德帝靠在椅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沒就這個話題再說什么,反而道:“讓人去把太子叫過來,朕有事要交代他?!?/br> 劉用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應了下來,沒有再勸說什么好好休息之類的話。 人人都道皇帝好,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皇帝干的也是這天底下最累人的活兒呢? 這才多少年,自己在東宮初見時那位豐神俊朗的太子殿下,就已經像是被吸干了精氣神兒一般,變成了如今這樣垂垂老矣,病體不支的模樣…… 太子來得很快,畢竟東宮離西苑也沒有多遠的距離,正巧他今日沒有要上的課,因而剛收到傳話便趕了過來。 “兒臣叩見父皇?!?/br> 李煦進殿之后,恭敬地行禮拜見,不敢有半分疏忽。 至于他如此變化的原因,他們父子二人都心知肚明,但也沒人會說出來。 “起來吧?!?/br> 景德帝的語氣莫名的平靜。 他垂眸看著自己這個出色的嫡長子,原本還想交代幾句,但喉嚨中卻忽然一陣癢意襲來,他竭力把想要咳嗽的沖動壓了下去,半晌后才開了口。 然而這剛開口的第一句話,就驚住了殿中包括太子與劉用在內的所有人。 “此番泰山封禪,你替朕去吧?!?/br> 他話音剛落,李煦瞬間被驚在了原地,不敢置信地抬起頭,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這可是泰山封禪! 歷朝歷代,泰山封禪都是帝王專屬,何曾有過太子代替! 今年的泰山封禪是許久之前就已經定下來的,景德帝是當之無愧的明君,完全當得起,可朝中誰都沒有想到,就在這半年的光景,他的身體會壞到這個程度,別說千里迢迢去泰山封禪了,恐怕出了這個皇城,就要支撐不住了。 因而無論是誰,都以為這件事恐怕只能罷了。 可……可任誰都沒想到,景德帝竟然要把這件事交給太子去做。 這若是傳出去,沒有人會不清楚這其中的含義。 ——這是在為太子鋪路,亦是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人,他準備讓太子接班了。 李煦心中震蕩結束后,當即回過神來,剛要開口,就被景德帝打斷了。 “若是你連這點事都扛不起來,那朕便換個人?!?/br> 他這話說得毫不留情,仿佛若是太子仍然開口推拒,他就當真要換個人選一般。 李煦頓時心頭一凜。 他絲毫不懷疑,父皇所說這話之中的真實性。 自從上次那件事之后,父皇的脾氣就有些捉摸不定,簡直同以往那個父皇大相徑庭。 父子之間的溫情十不存一,取而代之的便是對他從未有過的嚴苛。 李煦沉默了半晌,終于拱手應下,語氣低沉地道:“兒臣遵命?!?/br> “好?!本暗碌勐犃T,還是方才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你去罷?!?/br> 直到太子的背影消失在殿門外,景德帝面上才終于露出疲憊,又是一陣猛烈的咳嗽。 …… 太子要替景德帝前往泰山封禪的消息一經傳開,震驚朝野與民間。 就連還在趕回京都路上的沈伯文與定遠侯等人也都有所聽說。 太子一系朝臣們的興奮自不必說,不過暗中投資燕王和某些另有打算的其他人的心情卻糟糕透頂。 景德帝這一手,打得他們猝不及防,沒有半點兒反應的機會。 燕王府。 偌大的花廳里氣氛沉悶極了,除了主位和次位上的兩個人,沒有其他半個身影。 一貫在外表現得吊兒郎當的燕王,此時面無表情地盯著下首之人,冷冷地道:“這就是渠相公所說的好法子?” 語氣中的嘲諷之意似是要滿溢出來。 渠愷卻像是聽不懂一般,八風不動地端坐在原地,甚至還端起茶啜了一口,慢條斯理地開口道:“殿下覺得臣的法子如何?” “不怎么樣?!?/br> 燕王換了個姿勢,一雙長腿交疊,不屑地說:“你的好法子就是跟戎人勾結,讓他們繞過太原府,你給他們開京都的大門,讓他們搶掠一番,再讓本王趁機逼宮?” 渠愷在聽到勾結這兩個字的時候,面色青了一瞬,隨即又道:“然也?!?/br> 不過這兩個字卻沒有方才那么淡然了,多多少少透著幾分咬牙切齒。 “渠相公?!?/br> 燕王單手撐著頭,撩起眼皮睨向渠愷:“是什么給了你錯覺,覺得那些不通道理的蠻夷們會搶完就走,然后把京都留給我們?” 戎人都是些什么人,跟他們打過好幾次仗的李燁再清楚不過。 說他們狼子野心都是褒獎了! 這些蠻夷覬覦他們大周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自從那邊新皇登基以來,對大周的試探就從來沒有停過,三天兩頭sao擾邊境不說,大規模的侵擾也發生過好幾次。 他們這個新皇帝,可不是什么省心的貨色,有的也不只是進大周劫掠一番的小心思。 若是放他們進了京都,后面再怎么發展,可就不是由自己這邊說了算的了。 再說了,自己再怎么說都是大周的燕王,之前跟太子怎么斗也好,那也只是他們李家內部的斗爭罷了,是輸是贏,且不說還沒走到最后,結果還沒出來呢,哪怕就算是輸了,他李燁也沒那么輸不起。 放外夷進來屠戮大周百姓,虧渠愷這個老東西想得出來! 說完這句話,他慢吞吞地站起身來,走到渠愷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這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反而自詡才智過人,智計百出的蠢物,譏笑了一聲,道: “父皇這些年一定是昏了頭,怎么連你這樣的人都能入閣?!?/br> 渠愷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右手緊緊地攥成了拳,冷聲道:“殿下請自重!” “讓本王自重?你也配?” “該自重的是你渠愷!” 燕王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一般,嫌棄地收回視線,又坐回了自己的位子,開口道:“木頭?!?/br> 話音剛落,忽的從房梁上跳下來一道身影,跪地行禮:“屬下在!” “派人給本王看好渠相公,那些不該傳出去的消息,半點兒都不許傳出去?!?/br> “屬下明白?!?/br> 燕王對渠愷被氣得青紅交替的一張臉視若無睹,往自己嘴里扔了顆葡萄,又像是想起來什么一般,咽下口中的葡萄,變臉似的又笑瞇瞇地對渠愷道:“倒是忘了多謝渠相公牽線搭橋,金吾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手,本王就先收下了?!?/br> 這人以為金吾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數不夠跟京都的守兵相抗衡,才想驅狼吞虎,放戎人進來。 可李燁謀劃了這么些年,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人身上。 就在京都外的保寧山上和他的京郊莊子里,還分別藏著大量他養出來的私兵,再加上金吾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跟守軍已經有一戰之力了。 更何況,京都的守兵們多少年都沒見過血,能有什么本事? 跟他剿匪練出來的兵比起來差的可太遠了。 燕王不由得勾了勾唇角,又摘了兩顆葡萄,卻沒吃,只是放在手心里轉著。 父皇忽然下旨讓太子去泰山封禪,這件事雖然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但轉念一想,卻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太子離京,要帶走不少親衛軍,再加上定遠侯離京時帶走了京營兩萬人馬,現下也還沒回來。 最關鍵的,父皇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趁這個機會起兵,等到太子從泰山回來,他就當真毫無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