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到那個時候為止,她已經有三千七百三十四個粉絲,收到過八百一十八顆愛心。那些喜歡她的人來自于世界各地,紐約、巴黎、倫敦、東京、莫斯科、斯圖加特、奧斯陸、安特衛普……用漢語、英語、法語和她交談。每當她看見這些“來自”,便會覺得自己走遍了整個星球,被全世界的人看見了,也正是因為這種感覺,讓她樂此不疲。 今天這樣的大日子,自然不能錯過,雖然穿的匆忙,她還是照樣拍了貼了,在下面寫上:First Day of School! 從家里出來,走了一小段路,擠上公共汽車,她開了手機,看自己剛貼的圖。 下面已經有幾條留言,大多都是泛泛的贊美,Love this!Amazing!之類的,只有一條與眾不同。 來自Never land的Spade J寫道:Finally,you made it,gratulations! 看著這幾個字,蘇敏忍不住露出笑容。旁邊緊貼著她站著的一個男人好奇的看了她一眼,又斜著眼兒偷看她的手機屏幕。她無奈收起笑,關掉手機,心里卻還是興奮依舊。她不禁想起過去的種種對自己說:是啊,Finally,I made it!去設計學院學習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真正付諸實施卻是因為Spade J的一句話。 Spade J是最早在Look book上關注Emily S的人之一,蘇敏之所以注意到這個人,是因為他不像別人總是說好話,總是實話實說,好的就贊,不好的就罵。有幾次蘇敏不服氣,便會跟他爭論,兩人來言去語的吵個不休,一來二去的就混了個眼熟。 蘇敏對Spade J其實所知不多,只知道他的資料里寫著性別男,年齡十九歲,再無其他,就連“來自”填的也是Never Land,一看便知是隨口胡諏的。兩人的接觸也算不得太多,也就是在她貼的圖下面留個言什么的,但也正是Spade J在聽說她想念設計之后,反問她:為什么不去念呢? 她記得自己是這么回答的:招生簡章里寫著高中學歷以上,我明年就大學畢業了。 畢竟是中國長大的孩子,有些觀念根深蒂固,高中完了上大學,本科畢業拿到學士學位,再讀碩士。要她倒著抽抽回去,和一幫十幾歲的高中畢業生在一起接受職業教育,不僅她mama受不了,她自己心里這一關也過不去。 Spade J也猜到了她的意思,語帶戲謔的繼續問:“大學畢業”應該就包括在那個“以上”里面吧,除非在中國學級是反著來的? 蘇敏不知怎么解釋,仔細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她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做點東西,十多歲的時候,她開始迷上電視臺轉播的時裝表演,總是花很大一部分零用錢去買Vogue、Bazaar、Elle或者Marie Claire之類的時裝雜志,甚至還以年份和季節分卷,做了好幾本剪報,空白的地方寫著札記,時不時的拿出來鉆研。 爸爸看到了總是笑著損她:“蘇敏,你怎么又在看時裝表演?就你這個長短,起碼再長二十公分才能當模特啊?!?/br> 她那個時候還很矮,最討厭人家拿她的身高說事兒,鬧了個紅臉兒,繼續偷偷摸摸的看,結果又被mama說,鬼鬼祟祟的,不上臺面。 長到十五六歲,她假期開始在店里幫忙,把做好的襯衫熨平,再釘上珍珠母貝的扣子,每一件爸爸給她十塊錢。那時,她家的店面還沒有現在這么大,燙衣服的隔間更是狹小,熨斗呲呲的噴出白色蒸汽,即使是春秋天也熱得很,一會兒工夫就一頭的汗。 有時候,她也會一邊干一邊抱怨:“十塊錢太少了,這是剝削童工!” 爸爸聽到了,在外面笑:“哈,這話說晚了,上個月你就滿十六了,不是童工了?!?/br> 即使是這樣,又累又熱錢又少,她還是樂此不疲的往店里跑。至少外公是支持她的,會坐在她身邊替她扇扇子,隨口講些老笑話—— 比如,三十年代英國老街做派的裁縫,因為做了太多皇家衛隊的制服,做出來的西服只有在立正的時候才是合身的。 還有弗雷德·阿斯泰爾經典試衣步驟——讓工人把試衣間的地毯卷起來,在硬木地板上跳舞,如果他跳完一段狐步,西裝的領子還能貼著脖子,就說明這件衣服已經完全合適了。 甚至還有他自己小時候學手藝的經歷,新學徒進門,最開始是打雜,而后就是學燙衣服,只有把衣服燙好了才能上手學裁剪。別看只是熨燙,沒有領悟到其中的結構,一針一線的走向,以及細微的輪廓起伏,是不可能真正燙好衣服的。 那些午后,店堂里總是放著瓦格納或者弗蘭克·辛納屈的老歌,外公手里搖著搖著一尺十三方的雞翅木折扇,扇面上寫著的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p紉機和撬邊機運轉的聲音混雜音樂聲,漾在狹小的隔間里,讓人不確定自己身在何時何地。 后來她有了一臺自己的縫紉機,是店里淘汰下來的,面線太松,底線又太緊,馬達轉動不是很靈活,用起來很費勁,但她還是經常用它改自己的衣服,或是淘籮些布料輔料來,做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每次被mama看見,都要嘮叨:“有時間多溫溫功課,考上重點大學,找個好工作,以后什么樣的衣服不能買?” 她忍不住回嘴,把mama惹急了就威脅要把那些針頭線腦的全都扔了,罵道:“我看你是變了!就知道要好看!” 爸爸是不敢說什么的,每次都是外公出來圓場,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女孩子手巧些總不會錯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