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江停云心中一頓。楚州幅員遼闊,又是剛剛被滇州攻下,未能全然消化,經受突襲,失了兩郡也是能夠接受的局面。 北歧與蒙古在北疆僵持不下,雁門郡遲遲沒有收復,新帝迫切需要一場勝利。把寶押在楚州……江停云微微瞇起眼睛,劉肅這是把她當作軟柿子捏了? 柳相頓了頓,才又放低了聲音道:“北歧新帝命將軍傳話給您,說……” 江停云一拂袖,問道:“說什么?” 柳相將身子躬地更低了,說道:“……說希望您喜歡他送您的新婚賀禮?!?/br> 江停云“啪”地一聲合上折子,緊緊捏住它的一角,冷冷笑道:“狗急跳墻罷了?!?/br> 北岐境內災禍四起,劉肅不去賑災,卻來攻打滇州。好一招禍水東引啊,她倒要看看他能囂張到幾時,劉,肅。 第81章 韓大師既然已經將局勢穩定了下來,后面一段時間多半會互相僵持。諸如派遣援兵、后勤補給等問題,自然有錢大人cao心,二人此時前來,不過是因著這是大事,須得江停云知曉。如今既已告知了她,又顧念著公主這幾日忙碌,便行禮告退了。 江停云和謝尋上了回公主府的馬車,待到車內只剩下他們二人,謝尋這才伸出手將一直被江停云緊緊捏著的折子從她的手中抽走,握住她的手安撫道:“阿云莫要生氣?!?/br> 江停云深吸了口氣,冷聲道:“我有什么好生氣的,坐視大廈將傾的人是他,不是我?!?/br> 世間萬事都有勢,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北歧早已勢頹。連年的征戰和天災掏空了這個年輕王朝的國運,所以該著急生氣的人絕不是江停云自己。 只是劉肅特意挑了她大婚的日子來給她添堵,未免欺人太甚。 或許南邊滇州和北邊蒙古不夠令他焦頭爛額,以致他尚有余力損人利己。那么江停云不介意再給他找些別的事情做。 第二日,江停云一早便起身,召了褚彥才來議事。 自從謝尋將整個北歧的情報網交給褚彥才,他便一頭扎進了浩如煙海的信息流之中。江停云雖然沒有再見過他,每日卻有源源不斷的情報遞到她的手中,褚彥才還會在一些較為重要的消息后附上他的看法,以供江停云參考。 江停云對褚彥才頗為滿意,在工作中肯動腦子的下屬成長最快,也最值得提拔。 由于每日忙碌,褚彥才變得十分不修邊幅,與中進士時那個倜儻的儒生判若兩人。因著要面見公主,他才匆匆整理儀容,換上嶄新的官袍,免得在江停云面前失儀。 待褚彥才行禮畢,江停云叫了起,開門見山對他說道:“我有件事需要你去做?!?/br> 北歧北方大旱,南方卻有洪澇。因著連年征戰,國庫空虛,賑災頗為不力。江停云要褚彥才做的,就是在受災地區散布朝廷貪腐,置災民于不顧的言論,煽動農民起義。 她寫了張條子交給褚彥才:“不論你需要多少銀子,盡管拿著條子去找趙大人,若是有人需要武器,你也可以給他們提供,三個月內,我要看到效果?!?/br> 褚彥才一雙眼睛亮出狂熱的光,接過條子叩首道:“臣必不辱命?!?/br> 這段日子,劉肅大概過得太舒心了。老百姓有韌性,但凡不是活不得,都能忍下去,可若是有人破滅了他們的希望,為了活,總會有人鋌而走險。 拋棄了自己臣民的君主,便做不得君了。 待到北歧烽煙四起的時候,再來看看是誰笑到最后。 褚彥才告退后,謝尋來找她。他剛剛練過劍,帶著沐浴后的一身清爽。瞧見江停云獨自坐在桌案后,問道:“阿云在想些什么?” 江停云揚起頭看著他笑道:“沒什么,我在想那些受災的百姓?!?/br> 江南一向對北疆的戰事不感興趣,北歧新立,還未能完全收服那些久居江南的世家大族。對于他們來說,那個位置上坐著的人不論姓什么,都動搖不了他們根深蒂固的影響力。 大楚到了末年,也早已失去了對江南的控制,一些試圖挽回這個日薄西山的王朝的改革政令,觸及了江南這些大族的利益,才令得他們轉而支持北歧,讓劉璟如此輕易地長驅直入。但哪怕曾經是江南豪族之中一員的劉氏,在坐擁天下之后,也與他們漸行漸遠。 □□一意孤行地對北疆用兵,掏空了國庫,在江南又不肯支持的情況下,苦的只能是災民。對于他們這些高層來說,這一切不過是博弈,而對于平民百姓來說,失去的是生命。 謝尋是知曉江停云派褚彥才去做什么的,此刻聽她如此說,便知道她又鉆了牛角尖,安慰道:“你讓褚彥才說的也是實話,并不是誆騙,況且也給了他們選擇。如若你不去說,他們得不到賑濟,也是一樣的結局?!?/br> 江停云點了點頭,說道:“我都明白,只是一想到我明明有能力可以賑濟一些人,卻只能坐視不理……” 說著,她的眼神復又堅定下來:“若是我奪不了天下,這些百姓躲得過這次災禍,卻也躲不過下次。北歧的做法從一開始便是錯的,必須有人來糾正這個錯誤?!?/br> 旁人不知曉,她卻是清楚,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極端天災只會越來越多。劉肅繼承了乃父的性格,好大喜功,非要收服蒙古,做他皇帝帽子上的珍珠,卻置疆域內的百姓于不顧,這樣的朝廷,不論如何也走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