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外室美人 第59節
皇帝眼底黃濁,暮氣沉沉,卻似有一線精光,一閃而過。他盯住柳昭容的秀面。 柳簪月心頭一跳,迅速收拾了神色,露出驚喜的表情:“陛下您醒了!臣妾這就去喚太醫來?!?/br> 又竭力自然道:“您先服了丹藥,省得太醫一會兒見了又要聒噪?!闭f著,她將金丹遞到皇帝唇畔。 皇帝緊緊凝著柳簪月,一言不發。寢殿幽靜,柳簪月只聽到皇帝虛促的呼吸,和自己的心跳,一聲一聲,手心漸漸滲出汗來。 皇帝最終艱難地稍仰頭,吞下那顆金丹。 柳簪月松了一口氣,面上不敢表現出來,巧笑著往殿門處緩緩走了幾步??楀\宮裝曳地無聲,她裝作欲喚宮人、傳太醫的模樣,心里卻暗暗等著身后的皇帝毒發。 這時,殿外夜色驟然被火光照亮。柳簪月心口緊縮,向窗外望去,只見遠處炳炳光亮,劃破一片厚重夜幕。 與此同時,廝殺聲起。 宮人急惶地跑動,不知誰喊了一聲:“不好了!淮平王攻至丹鳳門了!” 丹鳳門,乃禁宮正南門。 柳簪月眸底一亮,仿佛染上幽熠火光。她按捺下胸腔里愈發劇烈的跳動,停下腳步,轉回床畔,故作害怕驚慌。 福裕躬身進來,面色尚算鎮定,見到皇帝醒來,且驚且喜,稟道:“陛下不必擔憂,右衛大將軍正鎮守在丹鳳門。南北衙其余禁衛軍已各調兵支援,定能剿滅逆賊?!?/br> 柳簪月纖指攥緊了裙擺,勉力一笑:“得公公此言,本宮也可放心了?!?/br> 她又偏頭看向皇帝,恰對上皇帝的視線。為使皇帝安歇,殿內燈燭并不明朗,窗外火光一晃一晃映上那雙鷹眸,雖眼底渾濁,卻莫名看得柳簪月脊背一寒,又覺是自己想多。 但此時看去,皇帝的面色竟似漸漸紅潤起來,促而虛的呼吸也恢復了平緩和力度。柳簪月蔥指攥得更緊,指甲陷進掌心。她緊張中忽而抓住了一念—— 這是否回光返照? 福裕已退出寢殿,去喚太醫。殿外宮人慌亂的步伐和呼號已漸漸平息,柳簪月依稀聽見了刀劍刺入軀體之聲,和幾道慘嚎,猜測這樣快的鎮定局面,是因見了血的威懾。 近處聲響退去后,宮門外的吶喊更似潮水,聲勢浩大,狂卷入耳。更有撞門聲、投石聲,如地動山搖。濃煙滾滾,濃重的血腥與硝煙味仿佛縈在鼻端。 太醫入殿診脈后,神色俱大變,然而迫于天子身份,不敢言分毫,只在皇帝看不見處,對著福裕默默搖了搖頭。 福裕痛苦闔眸,再睜開,還是請太醫盡力救治。宮人和醫官有條不紊地忙碌往來。 柳簪月木然看著這一切,渾似置身事外。她心里正一分一分煎熬著,從未覺得時間如此漫長,然而這漫長里透出希冀的曙光。他來了,她終于等到他了,她一遍遍對自己說。 直到兩個時辰后,宮門處的驚天動靜才漸趨消湮。一陣鏗鏘的甲羽碰撞聲,伴著靴聲橐橐,漸行漸近,有一支隊伍正朝紫宸殿來。 夜風卷著刺鼻咸腥涌入,昭示著將將結束的慘烈廝殺。殿門緩緩打開,柳簪月屏住了呼吸望去。 卻見殿門外,立著一道雋拔頎秀的身影,月色落在他肩頭麟甲,寒光泠泠,浸染一副如玉俊容。白色的袍擺染血,在風中翻卷,猶有霜雪仙姿。 來人身后,是整齊的右衛軍,夜色里峭楞楞而立,甲胄森冷,威勢逼人。 柳簪月雙目從震驚到茫白,一霎失去了所有力氣,跌坐在地。 裴筠,怎么會是裴筠?她喃喃。 裴筠款步上前,從容一禮:“兒臣護駕來遲,還請父皇恕罪?!?/br> 榻上的皇帝并不能回應他。短暫的回光返照后,皇帝陷入了極大的痛苦,面色漲紅發紫,呼吸急而重,一聲蓋過一聲,卻并不能攫取多少氣息。更可怕的是五臟六腑的燒灼感,幾乎將他整個人吞噬。 裴筠似并不在意皇帝是否喚起,兀自慢慢直起身來,淡淡向榻上投去一眼,接著稟道:“逆賊裴昶已伏誅,父皇可以安心了?!?/br> “不——”柳簪月驀地驚喊出聲,“不可能!我不相信!” 不可能。裴昶準備得那樣齊全,提前給她送來金丹,要給皇帝最后一擊。他能救她,他會娶她…… 殿內眾人俱驚詫地看向柳簪月。柳簪月狼狽跪坐在地上,只執拗地望著裴筠。滿殿異樣的視線里,唯有他的神色仍是溫脈的,溫和到不含情緒。 火光鍍過秀面,裴筠抬手,漫然拭去頰邊血漬。 他唇畔甚至還是柔煦清俊的笑意,湛如良玉的眸子望過來,流轉過一線冷芒:“柳昭容累了,先帶她下去休息吧?!?/br> 柳簪月腦中登時嗡地一響,她反應過來,通體生寒。 金丹并非來自淮平王。 裴筠自然也不是來救駕。 第74章 終 結局 宮人扶著柳簪月從地上起身, 她玉顏蒼白如紙,整個人沒有一點力氣,凝著裴筠, 倒是不再高呼低喃, 安安靜靜, 任由宮人扶, 或者說拖著她往偏殿去。 路過裴筠身邊時,她驀然笑了一聲, 笑聲詭異。玉脂簪釵半松, 美眸赤紅,極盡凄艷。 裴筠靜靜看著柳簪月, 辨出她的口型, 說的是“你也永生難得所愛”。 裴筠俊容波瀾不興,只澹靜一笑,亦以口型答:“未必?!?/br> 柳簪月笑得更高聲,幾乎刺耳。宮人心里暗暗發毛,覺得昭容娘娘莫不是失心瘋了?趕忙快走幾步,拽著她退了出去。 其余人等亦被裴筠揮退,朱漆大門緩緩閉闔, 晃過密列的甲羽冷影。深殿幽幽, 一時只?;实叟c裴筠父子二人。 裴筠在御榻邊坐下, 端起榻邊那碗新熬的藥,隨手攪了兩下??酀幭?,掩去兩分他身上的血腥氣。 皇帝已然察覺這個兒子的意圖,無力地躺著,睜大了眼睛瞪著他,臉孔漲得青紫, 嗓子里發出呼呼嗬嗬之聲。 裴筠垂眸望去,長睫在秀面上投下影絡,陰翳里眸色看不分明。 負責宮禁戍衛的禁軍中,右衛大將軍,是他的人。 除此之外,這段時日,裴筠暗中招攬朝中武將。他的舅父江景元是從戎之人皆敬仰的名將,卻含冤而終。雖大部分江景元的仰慕者依然篤守忠君之道,他仍收攏起來一支不弱的武裝力量。 今夜淮平王攻丹鳳門,右衛大將軍有意拖延,待其余禁軍隊伍趕來支援,更保留兵力,讓他們同淮平王的私兵拼殺。 待兩方疲敝,遍地橫尸,箭鏃零落,刀光劍影不息。右衛大將軍站在高聳的門樓上,看著獵獵旌旗擁著一支隊伍,長驅直破禁宮之門。 濃煙滾滾,遮云蔽月。 曾經定北侯江景元,便是敗于皇帝一手策劃,這般的局。只是而今,時移勢易。 或許是天意使然。其實裴筠原本的計劃里,并沒有淮平王起事這一環。他原本就計劃起兵,他要抓住的,是裴策不在京中的時機。 在江淑妃告訴他柳昭容的一番話后,他便覺蹊蹺,有意派人去吳郡調查柳昭容過往,可惜所獲的信息十分有限且模糊,他只有隱約的猜測,派人秘密監視起淮平王府。 后來,江淑妃在宮中,查出了柳簪月同外界聯系的渠道。裴策離京后,裴筠便決心部署,將宮外傳遞給柳昭容的香料換成了金丹。 直到薛亭在朝堂上,揭露淮平王勾結安西節度使謀反,裴筠才預感到淮平王府必有動作,定下今夜之計。 裴筠闔了闔眸,眉心微蹙,有掙扎,不忍和痛苦,再睜開時,眼底如墨玉,湛湛澄澄。 “這藥是沒有用的?!迸狍逌芈曢_口,依稀是尋常人家捧卷西窗下,同父親閑話文章的模樣,說出來的話卻全非如此,“還要多謝父皇,派兒臣去黔中道治災,兒臣在那里,意外得到一味苗族奇毒,可致癮,可致死?!?/br> 話說到這里,皇帝反而平靜了少許,只是頹然地虛喘著。 裴筠放下了手中龍泉青瓷藥碗,不知想了些什么,緩緩說道:“此毒并非無法可解。兒臣手中,有解藥?!?/br> 皇帝愕然,有些艱難地仰起頭,想要辨清他的神色。 裴筠卻不與皇帝對視,兀自平視向窗外,長夜沉釅如墨染,猶有未散的煙塵彌漫,卷出猙獰形狀。 他的嗓音清潤,如冽泉淙淙淌出來:“只是縱然毒解,父皇的身體已受損,恐不宜cao勞國事,兒臣諫言,請父皇禪位,為太上皇,安心頤養天年?!?/br> 禪位于誰,不言自明。 皇帝沉默片晌,倏地急喘著發出嗬嗬的笑聲。 裴筠緘默地看向他,玉容白皙,明滅火光映上去,似一幅淡墨山水?;实坌ν?,似乎還有話要說,只是發聲艱難,裴筠耐心地等。 最終皇帝說的是:“你終究不是懷瑾?!?/br> 他這一生,對兒子都少有溫情,反而到這個時候,話里染了老父親的滄桑感慨。 裴筠亦輕輕笑了一下,有兩三分寥落意味。 他明白皇帝的意思。他終究不是裴策。既已到逼宮的這一步,若今日換作裴策是他,恐怕不會有最后的心慈。弒父殺君,裴策做得出,可他不行。 皇帝的話,仿佛只是一句感嘆,并無將二者較量出一個高低之意。裴筠卻想起,從前國子監的先生曾言,治世和亂世所需的君主不同,他莫名很想問一問父皇,當今正值治世,他是否本就比大皇兄更適合這個位置? 卻無問的必要了。一切已然塵埃落定。 他會是一位仁君。 他的目的,不止于公,更在于私。唯有坐上至高的龍椅,才能護住他想要護的人。 裴筠輕撣袍擺,正欲喚宮人入內伺候筆墨,請皇帝擬旨禪位,殿外卻驀然再起廝殺聲。 他霍地起身,往窗外望去?;鸸庹諒亻L夜,精兵從四面圍攏而來,無數刀劍交錯,森冷寒芒逼得人眼欲盲。 夜風烈烈入殿,裴筠秀長的身軀輕輕一晃,旋即站穩。雋潤如玉的面龐上,染出溫寂慘淡的一笑。 他還是敗了。 裴筠要搶裴策不在京中的時機,殊不知他挑的時機,實乃裴策為他選定。 裴策派人下江南調查柳簪月往事時,查到不久之前,另有人打探過這些消息。從那一刻起,裴筠的行動,皆落在裴策的謀算和監控之中。 裴策從余杭郡寄給薛亭的密信,僅寥寥四字:“四月十三?!?/br> 這是薛亭揭出四皇子和淮平王反心的日子。換言之,淮平王和裴筠起事的時機,本就是裴策所擇,足夠他秘密返京,部署一切。 紫宸殿外的血戰結束得極快。裴筠款步邁出殿外時,只見火光映在廊廡下的重簾,如煌煌游龍。 裴策一身墨袍,提劍而立,身后精兵整肅,血染長階。而他站在這一片狼藉沙場間,分明劍尖染血,眉眼卻只是冷淡凜倨,不染嗜血的戾氣,仿佛周游人間,矜貴的神祇。 裴筠的目光,順著他劍尖的血一路看上去,卻在觸及他腕間時猛地一顫。 裴策腕間松松繞著兩圈小葉紫檀佛珠,禪性沖和,在這場景里有說不出的詭異。然而裴筠的震驚,只因他認出這串佛珠,乃江音晚母親的遺物。 裴筠驚愕地抬眼,對上裴策那雙沉定寡漠的漆眸。 往事在眼前閃過,裴筠憶起昔年,朦朧地知道心悅一人時,在舅父江景行的書房里,無意間看到一幅畫卷,落筆秀致,猶帶生澀,絕非舅父所作。 他猜到這是誰的畫,少年的心怦怦跳起來,想要看得再仔細些,卻被舅父用書卷遮過。他只記得畫中人一襲白衣,雋潤秀頎。 他從此著俊雅白衣,做溫潤君子。 裴筠望著眼前人,心里豁然有光亮通透鑿入,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然而這豁亮的穿鑿,生生將他的心破開一個大洞,寒風長貫而入。 原來是大皇兄。 原來他再怎么學,都不會是畫上之人,而畫上之人再怎么變,依然得江音晚心悅。 此情此景,他再無旁的選擇。 況且那是江音晚的選擇,從那么早開始,就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