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書迷正在閱讀:尚書相公養成記、我老公是星際政府發的、斷袖兄弟是女郎、如果我還你一個青春、醒來后我變成了破廟門前的石獅子、寒總,夫人這次真死了、天命毒妃、天價寵婚凌少別太壞、黑屋求生:每天簽到一份神級大禮包、戰龍豪婿
好在宋鴿很快找回狀態控場,先行自黑:“我先拋磚引玉講一下上節目的理由,我呢是在家呆久了,想重新找回工作的狀態,剛好又跟導演認識,就走后門來了,艾老師,你先說吧,你是為什么想上這個節目?” 40歲的艾明活脫還是帥大叔,他表情真誠地面向鏡頭:“我不怕被人笑啊,在這里自薦一下,希望有導演能看到。如果有合適的角色請找我,我現在很空,演技也很好?!?/br> 美食up,22歲的張大石一臉尷尬:“呃,導演找我的時候說是公費旅游!”他朝鏡頭點了點,“導演啊,你太壞了你!” 艾明被逗得哈哈大笑。 三人望向森柔,森柔隨口道:“我就是想出來旅游?!?/br> 大家勉強算認識了,節目組載著四人一道出發,前往第一個地點。 張大石看著就是很敦厚老實的,他性格陽光,特別積極地說要幫忙大家拿行李,森柔說她一個人就夠了,張大石一開始不信,直到上手拎了下行李箱,驚呆,“這比我還輕??!” 剩下兩人聽著好奇,也過來拎了下行李,都有些吃驚,“你確定你是女明星嗎?” 森柔只是笑笑,“我活得很糙?!?/br> 她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伏,現在是一點偶像包袱都沒了。 她真當自己出去旅游,不僅是全程素顏的狀態,還衣著樸素。她頭頂棒球帽,一身白T牛仔旅游鞋,行李箱全部家當也就是折疊吹風機、洗漱用品、全棉睡袋,四套換洗,一雙平底一雙拖。 其他人心中嘆服,幾人中,張大石箱子里全是調料佐料,甚至還有鍋具,艾明偶像包袱最重,箱子里有好多套衣服,宋鴿則帶了好多書。 不過不嬌不作的旅伴總是受歡迎的,他們瞬時對她產生了好感。 下飛機后,她們又被拉上一輛越野,連開了幾個小時才算到達目的地,是一個遠在貴州的農村。 村里多是老人和留守兒童,也少看電視,并不認識這些衣著光鮮的城里人,只以為是游客。 四人住進苗族特色的吊腳樓,疲倦地睡下。 第二天起床,天公開始變臉,下起細如毫針的雨。 節目組沒有任務,只讓他們各自探索當地的生活,張大石興奮地到隔壁家廚房學習,艾明拿了保溫杯跟聚在涼亭的長輩侃大山,宋鴿則找到村長,詢問村里的一些歷史人文問題。 于是,當節目播出,觀眾看到宋鴿這邊是科普片,她一直在探索這片土地經歷過的各種歷史;艾明是故事會,是村里長輩流傳下來的各種故事薈萃和各家的狗血八卦; 張大石是美食片,他鏡頭里是特色美食的做法和吃法,讓人不禁流下口水;而森柔這里,則是靜謐獨處的美。 森柔入住后出鏡的第一個鏡頭,是伸手去拘屋檐滑落的雨線,沒過一會,頭發和衣袖口皆被細雨濡濕。 隨后,她聽到遠方傳來綿長的葉笛聲。 她走下樓梯,向老鄉借了把油紙傘,決定趁這個機會學學。 出門自然有攝像機跟著,她循聲趕到,發現她想請教的“老師”居然是個6、7歲的孩子。他皮膚黝黑,沒有撐傘,全身都滴著水,也不覺冷,只一雙眼睛黑而亮。 見到她和后面的攝像,他先是一驚,隨后羞赧地藏好樹葉。 她朝他招了招手,語調柔和:“小朋友,你能教我學吹葉子嗎?” 他樂于助人地點頭,樂器本來就是互通的,她迅速學會,給他買了零食和書包當謝禮,他羞澀地跟她推拒一番,最后收下。 她步行回住的地方,沿途隨手摘了幾片竹葉,走到一半,太陽出來了。 她緩收起傘,傘尖凝聚的水珠不時落在腳下的青石板上,發出“?!甭?,凹陷處的水漬或泛起漣漪,或清晰倒映出頭頂如洗的碧空。 她向宋鴿借了本書,踩著吱嘎響的木階回到閣樓,原木色窗欞如相框般框住了遠山疊翠的景。 她燒了壺開水泡竹葉,長發攤在竹椅高背,讓陽光晾干,然后拿了小矮凳翹腳,倚靠著翻開書本閱讀,等眼累了,她或拿出樹葉吹曲,或站在窗前什么都不做,只是看藍天白云,看街上悠然的行人和搖尾的黃狗,看遠處的裊裊炊煙,發呆放空。 陽光明媚,風很溫柔,窗臺下的木芙蓉迎風搖曳。 這天晚上,她鋪開紙,寫下了新曲《致自己》的開頭。 第24章 捷徑 存貨播出 第二天, 森柔學笛的那個黑皮小子就找上了門,他探頭探腦地提議:“要不要來我家作客呢?” 這簡直是天降素材,節目組連忙答應, 一行人浩浩蕩蕩去了男孩家。 男孩是典型的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著家, 家里只剩爺爺和jiejie。 房子算不上新, 卻打理的十分干凈。 老人熱情地招呼幾人和節目組參觀,讓他們上座, 自己搬了條小凳,抱著翹起的腿與他們閑聊。 少女拿出碎茶葉給他們泡茶,男孩拿了碟煮花生,張大石有些受寵若驚地對著收音話筒說:“太熱情了?!?/br> 年長的艾明馬上跟老人接上了話題, 老人好客又健談,有些自豪地聊起自己在外打工的子女, 在艾明問及兩個孩子的成績時,老人指了指墻上的獎狀, “挺好的?!?/br> 攝像機一一掃過, 上面多是屬于“陳梨”的獎狀,少部分歸屬“陳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