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鄭家的三輛軟轎在沈家別業二門上停下,走下一個已逾古稀的富貴老婦,兩個年少姑娘,并一個半大郎君,還有數名隨行仆婢……從主到仆,各個衣飾不凡,一時將清凈的山間別業都襯得光彩熠然。 沈母攜兒媳白氏已親自在迎候著了,也陪著兩層穿戴齊整的仆婢,也都是特意妝飾過的。 主客相見,自是一番熱鬧恭維。 當年兩家結親時便是不情不愿,只因當事人自己樂意,又有燕云王做媒,才捏著鼻子為兒女過了禮。后來沈鄭夫婦攜手北上,一去經年,鄭氏女身殞邊塞,兩家的關系徹底墜入冰窖,只因為都是通情達理的上流人家,這才未如鄉野村夫一般對罵互掐罷了。 十幾年間,兩家年節都只是例禮走動,從不親自登門??墒青嶇诺乃罃[在那兒,說到底畢竟是沈家沒護好人家女兒,沈母自知理虧,也曾帶著小婳珠到鄭家拜訪示好,誰知小婳珠并不得外祖母喜愛,沈母也就不再自討沒趣。 這一年兩家別業前后腳修畢,又同建在棲霞山上,沈母便想著或可趁此機會緩和一下關系,縱使又碰一鼻子灰,也算努力過,無愧于良心了。當時提出這個想法,本沒拿定主意,誰知一向不愛與人走動的白氏竟極力贊成,沈母也就定下心,舍臉送了邀函。 誰知鄭家太夫人竟爽快地答應下來,大約也是年紀大了,為兒孫前程計,不想再因覆水難收之事與鎮北侯府隔閡,兩家修好百利而無一害,陳年的怨氣也該隨風散了。 蓮汀居里,沈婳音在內室已枯坐了小半個時辰,不敢躺,怕新衣裳皺了;也不能一直站著,怕等會兒要陪鄭家姑娘們游園,得保存體力。待終于得信兒鄭家人到了,沈婳音一直淡定的心忽而急促地撞了幾下。 母親是嫡出,那鄭家太夫人就是她親娘的親娘,也就是……她的嫡親外祖母。有過短短兩面之緣的那位滿腹詩書的鄭家三姑娘,婳珠的閨中密友,實則是她的親表姐,只是兩回照面都被互穿打斷,沈婳音都沒機會好好說句話。 沈婳音一直都是孤身一人,過得無父無母無兄無嫂,如今終于要見著真正的血親了,焉能不緊張? 她接過月麟遞過來的濕帕子,對著銅鏡小心地將敷了一天一夜的藥膏一點點擦掉,再補上些許脂粉,做好了出門的準備。 “姑娘,”月麟扶住沈婳音的手臂,“奴與紅藥jiejie陪姑娘同去,萬事都有我們在呢?!?/br> 紅藥上前握住沈婳音的另一只手,鄭重道:“姑娘,咱們的嫡姑娘,走吧,無論以后發生什么,奴都跟定姑娘了?!?/br> 主院侍奉的仆婢們聽聞主母果然沒有傳喚二姑娘,頓覺大大喪氣。 鄭家主君位極人臣,鄭家家眷自然也是貴客中的貴客。自家二姑娘生得好,一直都是很拿得出手的門面,從來也沒被別家的姑娘比下去過,鄭家又是她的外家,今日合該露臉一敘。結果可好,主母干脆不許二姑娘出門了。 那音姑娘雖氣質上佳,生得也頗出挑,但昨日破了相是許多人都瞧見了的,貼著紗布出席,成什么樣子?客人定要在心里笑話。 做主子的不光鮮,做下人的便沒得揚眉吐氣了。 白夫人坐在下首賠笑道:“太夫人,珠姐兒昨日夜里感染了風寒,怕過了病氣給鄭家姐兒們,我就叫她在房中休養。音姐兒是珠姐兒的奶jiejie,我瞧她過得不容易,收在膝下養著了?!?/br> 鄭家太夫人溫和地笑道:“知道,知道,沈家的養女婳音,那是在世醫仙,昭王跟前的紅人,很得琰妃娘娘青眼,洛京城里誰人不知?” 白夫人道:“正是呢,只是今日不巧,音姐兒她——” 她本想解釋沈婳音的臉不慎劃傷,不知太夫人愿不愿見,才說一半,就聽婢女通報音姑娘到了,一眼掃過去,不由呆住,后半句竟卡在了嗓子里,沒法再說…… 只見沈婳音梳著簡素的少女發髻,烏發間只簪了小小一朵絹絲朱花裝點,身著千容衣行那套纏金絲交窬裙,黛藍里綴著胭紅,外罩輕薄的天絲紗,色彩不暗亦不艷,非真非幻,襯得膚色宛如羊脂美玉般清透細膩。 自進府那日起,沈婳音以紗掩面已兩月又半,忽然真容示人,倒叫侯府的仆婢們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她是誰。 她的臉近乎是完美的,薄薄的脂粉恰到好處,眼波平和寧靜,細瞧時才能發現其中透著一絲天然清冷的味道,卻不使人覺得難以接近,反而顯出難得的高潔淡雅之感。 連白夫人都不由得晃了一下神。 上一次被這孩子驚艷,還是在侯府的第一次正式見面——疏離又疏闊。 初見的印象太過深刻,像是烙在腦海里,隨時想起來都那么鮮活。 那日沈婳音穿得比這清淡得多,臉上蒙著輕紗,一雙妙目本該是甜美的,眼神中卻有種違和的鋒利,行動說話間帶著宮里人那種疏離之感,若非深知沈婳音是個民間醫女,白夫人簡直疑心是哪位公主、郡主私服出游。 今天卻不同,舉手投足都柔和,神情也是平素的溫婉,卻與那日是一樣的驚艷。 趁沈婳音向眾人一一見禮的功夫,白夫人的目光最終停在了她的左頰——未貼紗布,光滑無瑕,莫說是曾經的毒痘,就連昨日的傷都瞧不出來! 什么繡花針,什么血口子,從這樣不遠不近的距離上看去,仿佛昨日的廝鬧根本就是一場虛夢,宛如妖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