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書迷正在閱讀:仙塵遺事、穿成白月光她前妻(GL)、[綜]全世界變小記錄、[全職高手同人]山有木兮、不好好捉鬼就要嫁豪門、兩個龍傲天看對眼后,宇宙為之顫抖!、我住的房子他成精了、軟香在懷[娛樂圈]、給豪門少爺當男傭的日常、過云雨
董家姐妹齊聲道:“長子承家業,贍養父母,歷來如此?!?/br> 文先生垂眸,停步道:“嗯。另有學生道,當由次子次媳來照看,為何?” 六小姐答:“他家有錢?!?/br> “也對。長子次子,交替照顧呢?” “既家貧,那說不得無祖業可承,皆由父母養育,次子也當孝敬?!卑诵〗愦鸬?。 先生又問:“再有:次子出錢貼補,由長子長媳照看。何如?” 范姑娘答:“次子次媳從商,事多繁忙,如此便能騰出空來。長子家貧,得了銀錢貼補,出力是應當的?!?/br> 莒繡一直憋著氣,生怕先生點到她的作業。好在先生問到此處,便總結道:“如此,解決之道,不是唯一,且各自有理有據。一家人有一家人的脾性,因此郝氏與鐘氏各執一家,家道和睦為上,不必較出優劣?!?/br> 大家齊聲應是。 莒繡才定了要放松,不過風平浪靜幾日,又遇上了大事。 三月初三這日,林先生點評完這一日畫作,隨意道:“明日起休三日,踏春時若有奇趣,便畫下來當習作?!?/br> 這是任選擅畫之物,姑娘們都松了口氣,齊聲應是。 莒繡都盤算好了,就畫個蘿卜,屋里現成的模子,照著畫就成,畫完還能再雕個新印章。冬兒是家生子,爹娘在府里也還有幾分薄面,去大廚房要個蘿卜,不費事也不費錢。 她連怎樣起稿都定下了,誰知晚飯前,老太太屋里的吉祥過來傳了信:明兒府里少爺小姐們一塊去外頭踏青。 才傳了消息,對門美繡急得不行,抱著料子針線來求助。她先前只當還有些時日才會與男客們見禮,便拖拖拉拉,只做完了三個半的扇袋。 眼下只能抓緊補工,蘿卜畫先丟一旁。兩姐妹加冬兒春兒,四人一齊動手,熬了大半根蠟燭才趕完。 隔日一早,老太太房里,站的坐的,滿滿一屋子。少爺公子們占半邊,姑娘小姐們占半邊,客客氣氣互相問安。 老太太好似才發過火,臉色十分難看。菡萏在她耳邊提醒了兩句,她這才板著臉招呼張家姐妹上前,對著男孩們隨意道:“這是府里遠親,都屬虎,你們見見兩個姐妹吧?!?/br> 男女客不便當面交換小禮,因此只自報姓名再互相行個小禮,算是認識過。 老太太很是不耐,見這邊差不多完事,便起身道:“走吧,耽誤了時辰,菩薩要怪罪了?!?/br> 美繡顧著掩少女心事,莒繡卻聽進去了,心里怪難受的??捎帜茉鯓幽?,她們于韋府,就是打秋風似的存在,能得到別人什么關切尊重? 丫鬟簇擁著老太太打頭,再是幾位公子,姑娘們落在最后。 幽蘭沒跟上去,落在后頭提醒諸位小姐:“老太太說了,菩薩跟前,太鬧騰了不敬重。小姐們身邊只留一個穩重些的伺候就行,橫豎茶水點心粥飯不必cao心,等會子一塊兒坐?!?/br> 前頭幾位便挑出一個,再打發剩下的跟班兒回院子里去。莒繡姐妹選無可選,冬兒春兒自然要隨行。 丫鬟雖只一個,卻還算得用,才得了信,冬兒春兒就各自提醒了主子要備一套衣裳隨身帶去。 莒繡問道:“難道要在寺里住一夜不成?” 這么一大家子加上親戚們,廟里只怕住不下吧,興許是京城寺廟都特別大?也不對呀,寒食清明,達官貴人家眷外出的必定不只韋府這一家,留宿只怕不是個好選擇。 冬兒邊熨衣裳邊答:“難免有個潑灑沾染的意外,多備件衣裳,防個萬一?!?/br> 莒繡不解,又不是三歲小童,吃飯洗手難道還會弄臟衣裳不成,便問:“吃喝時注意些,應當不會弄臟吧?” 冬兒停了手里的活,小聲道:“姑娘,你是不知道這內宅的那起子小人,插圈弄套,一點臉面都不要的。我聽說有些姑娘,為了在貴人跟前露臉,排擠別人,買通下人端湯端茶時,故意往人身上潑?!?/br> 莒繡沉默,冬兒趕緊道:“姑娘不用怕,別人端茶遞水時注意些就是。再說,明兒就咱們府里的人和壽王府的人?!?/br> 壽王? 冬兒見她揚眉,又解釋道:“壽王就是大皇子,前幾年開府定的封號。我在大廚房聽人說皇上指了他差事,尚未回京。那明日去的,應當是王妃娘娘并幾位夫人?!?/br> “冬兒,辛苦你了?!?/br> 冬兒抿嘴甜笑,高興夠了才說:“姑娘甭跟我客氣,這是我分內事。再是可不能在人前這樣……我到底是奴才?!?/br> 她眼里的光暗淡了下去,莒繡握住她的手,安慰道:“不要這樣想,等年歲到了,你贖出去,自自在在過自己的日子。我聽牙子說,現在朝廷的新規,不是都可以贖身了嗎?” 冬兒點頭道:“是有這么一回事,我聽說是楚王爺提的議,他可真是個好人。只是……” 冬兒咬著下唇,左右瞧了瞧,湊到莒繡耳邊說:“咱們大老爺被王爺的人逮了三回,回回都被打得好慘。老太太他們恨得咬牙,只要是王爺提的新政,他們都會故意反著來?!?/br> 遠在隴鄉的莒繡都有聽說過這位王爺的事跡,這位王爺好像時不時弄出條什么規矩來。這些規矩都是“嫌富愛貧”的,不止冬兒,就連莒繡都是受惠人。胡二妹再惡毒,也不敢敞開了門動手打兒媳孫女,因為這要是有人舉告,會被抓去坐監的。再是,莒繡記得小時候,胡家那位舅爺爺,是打過結親主意的。好在因為朝廷新政,不許明著定親,再是胡二妹還有別的心思,只含糊應了。胡榮早熟,沒耐心等到這表妹長大,早早成親,莒繡才躲過這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