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近日李家瓦子有傀儡戲,城里頭的公子小姐都去瞧,再過會兒去晚了,怕是沒有席位了?!?/br> 晏亭柔笑說:“我也不甚感興趣,只是跟掌柜打聽個事情?!?/br> “小娘子說?!?/br> “我族中有書院,想買些書來給族中孩子讀讀,這些都是我挑來選的。不知多買,可有優惠?” “那得看小娘子要什么書了。有的利薄,出不了。能出,量大,自是該給個實惠的?!?/br> 晏亭柔似不經意間拿出她先前在齋里發現的《景德傳燈錄》,那紙張一摸就是盜版,說:“這書看起來高深,我就覺得不錯。大概就這種呢,百十來本,你先說個價錢與我知,我琢磨琢磨?!?/br> “小娘子忒會挑了,單挑貴的來,這書一套好幾本呢。這樣厚,紙張用的多,裝訂還費力氣,要三百文的?!?/br> “這么貴?”晏亭柔不禁皺眉,盜版的書買的比臨川印坊出的原版還要貴,關鍵是這紙張和墨用的還都不好,她有些生氣了。 “這書你們印坊出的么?我要是大批量定,你可能做主?”她要找出印書的幕后之人。 掌柜將書拿過來,翻了翻,“臨川印坊出的啊,我想想,應該是城南專做漕運的李記販過來的。你要一百卷,我還真是沒有,不如給你們搭個線,你去李記問問?!?/br> 阮六郎付了書錢,拎著用繩子打好結扣的一摞書,“小姐,這書同之前在公使庫見的一樣?不是咱們書坊做的么?” “嗯,不是咱們書坊印的,卻打著咱們的旗號,用最差的紙,最次的墨,竟然還賣的比咱們貴!我得去趟李記,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br> “小姐,搞漕運的都是地頭蛇,咱們要不要回頭等晏三叔,再從長計議?” “我自是不會去硬碰硬,咱們先去探探風?!?/br> 作者有話要說: 【1】「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出自南北朝?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2】淮南路:安徽、江蘇一代。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分為淮南西路(治所廬州)和淮南東路(治所揚州)。 廬州:安徽合肥。 【3】勾欄、瓦舍(瓦子):宋代各類娛樂場所的泛稱。 第39章 鷓鴣天·昨夜風 廬州城南,渡口邊的李記鋪外。 鋪子極簡單,不過就是做漕運行當的一個歇腳處,掛了個牌匾罷了。晏亭柔和阮六郎打著傘,站在巷口盯了半晌,瞧不出個所以然來。 阮六郎低聲問:“小姐,此間有三叔識得的故友??尚枞グ菰L一下,幫忙查查么?” “什么故友?我怎沒聽過?” “青蘿齋洪掌柜的妻子是廬州人,他妻弟你也見過的,人人都叫他阿昌的那個?!?/br> 晏亭柔有些印象,“他?好似是往返廬州和洪州間,倒騰些營生的吧?” “是……” 晏亭柔還在琢磨著那個阿昌長什么樣子,忽見有人走入李記鋪里,那個不就是阿昌! 她走上前去,叫住了人:“阿昌!” 那阿昌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以為哪個相好的女子喚他,才要調侃,扭頭一看是晏家小娘子,嚇得不輕,拔腿就跑! 晏亭柔見他跑,就知他定是心中有鬼啊,忙追了上去!阿昌沒打傘,在雨中跑的快些,晏亭柔見人閃入巷子,不見了,索性也扔了傘,追入了小巷里。 前路有岔口,她回頭說:“六郎,我們分開,一會兒還在巷口見?!?/br> “小姐,我跟著你吧!” “快去!” 兩人分開,朝著不同巷子跑去。晏亭柔跑出老遠,出了巷子口,竟又繞到了李記門口,趕情阿昌帶她在李記附近轉圈子呢。 忽然李記跑出來了五個粗布短衣的大漢。一看就是漕運搬貨的,長得都黝黑又兇狠的樣子,沖著晏亭柔喊道:“追我家兄弟作甚?” 晏亭柔心想,好漢不吃眼前虧啊,“我同阿昌相識,他jiejie我還要喚聲嬸嬸呢!我只來找他問些事情罷了?!?/br> 其中一個大漢,回頭看了看,問同行之人:“阿昌呢?怎么一回事?” 另一人說:“阿昌只說有冤家纏他,讓兄弟們幫他攔人!” “喲!冤家??!我瞧著這小郎君是個女子???難不成是他相好的?” 晏亭柔見說話之人色瞇瞇的,就想著不必同他們費唇舌了,趕緊走開,好在李記門口人來人往,應不會怎樣。哪知她快步走,就有人跟上了她,還拉住了她衣袖! 晏亭柔回身沖著那人就是一個嘴巴!「啪」! “這臭娘兒們敢打我!哪里來的小娼婦!”那被打之人覺得失了面子,什么臟亂的話都罵了出來。他不理周圍的人勸,還要動手打回來。 晏亭柔跑到李記門口,隨手拿起門前放著挑東西的棍子,舉了起來,“光天化日的!你們還想欺負我個弱女子不成?” “小娘子莫要亂說!是你先動手打人的!” “費什么話!還能被個女子騎頭上打?不過是阿昌帶來的小娼婦!捉回屋去!討個說法!”已有兩人朝著晏亭柔走來! 其余三人不說好壞,瞧著晏亭柔穿的華貴,不敢惹是生非,可也全然沒有要給她做主的意思! 晏亭柔發現自己寡不敵眾,想著她拖延幾招,趕緊跑。那兩人已經要來捉她胳膊! 她掄起木棍,朝著兩人打去!因她是學過用劍,曉得出招就要朝要害打,才能博得逃跑時間!那力道用了十足十,直接兩棍打在兩人腿根,兩人齊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