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林悠然笑得險些嗆到。 趙惟謹看著她,眸中一片暖意,“我幼時隨皇祖母住在宮中,皇祖母常常望著高聳的宮墻說,讓我長大后不要困在那里,要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那時候,我不清楚怎樣的生活是值得喜歡的,現在知道了?!?/br> 有事做,有人愛,有閑暇品茗,有良辰美景,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林悠然對上他深情的目光,輕聲道:“這也是我從前不敢奢望的理想生活?!?/br> 作者有話說: 二更送上! 寶寶們明天見哦! (昨天的紅包發啦~) 第66章 麻山藥 北方農忙來得晚, 臨近谷雨,田間地頭才漸漸有了勞作的身影。 近來村中議論最多的就是保州境內搞的“屯田”,說是去年官兵帶頭挖溏濼、種水稻, 許多村都大豐收,白花花的稻米堆滿了谷倉。 “官爺們說了, 哪家若是想跟著一道種, 可去保正家領稻種,算是賒的,收了稻子再拿糧食補上就成!” “竟有此等好事?那我家這幾畝地也不急著種豆子了, 空上兩個月, 等天氣暖和了也種水稻?!?/br> “得了吧!水稻水稻,得有水才成。就你家那幾畝薄田, 干巴得快能篩成沙了, 還妄想著種水稻?” 大伙一陣笑。 豆腐坊, 許氏也在跟林悠然念叨這件事。 “新買的三十畝原想著種水稻, 昨日請保正瞅了瞅, 說是沙土地, 種不了。我想著跟你商量商量, 不然還種上豆子?剛好, 豆腐坊也要用,省得去外面買了?!?/br> 林悠然笑笑, 說:“若搭上人工的花費,還不如直接買豆子劃算。更何況, 咱家豆制品一日比一日銷量好, 三十畝地也不夠種?!?/br> 許氏輕嘆一聲, 道:“都怪我, 當初買地時太著急, 若能安心等等,興許就可買到能種水稻的良田了?!?/br> 附近村落,有許氏這般想法的不知凡幾。 原本保塞縣沒有這么多土地,只因朝廷派了屯田兵過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墾荒屯田,才多出許多田地。其中上等田種上了水稻或粟米,剩下許多沙質的下等田便賤賣給了附近的農戶。 林悠然找人一打聽,驚訝地發現,如許氏這般買了沙土地的人家還不少,那些地加起來得有上千畝了! 這么多地,若是湊合著種小麥或粟米根本產不了多少糧食,還不夠一年到頭忙活的。 “實在不行,只能種黃豆了?!绷钟迫灰贿吶嘀鎴F一邊同林阿姑念叨著。 “妹子要種黃豆么?種子可買好了?”一個爽朗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林悠然扭頭一看,笑意頓時漫上眼角,“三姐怎的突然來了?怎么沒叫人提前傳個信!” “故意不說,省得你費事準備席面?!眮砣耸邱R老大的媳婦,人稱“馬三娘”。 馬老大和馬三娘是當初趙惟謹帶林悠然去漕河碼頭買驢子時結識的,后來成衣鋪子的羽絨服都是由馬老大送往東西二京,河沿兒食肆用的許多珍貴食材也是托馬老大從各處碼頭淘來的,一來二去雙方便熟識了。 馬三娘性子灑脫,不用林悠然客套,自顧自飲了碗茶,招招手叫人抬過來兩個大筐,笑盈盈道:“年前你叫人捎去的那個鴨絨衣,忒暖和了,娃子們穿了一冬天,難得沒凍了手腳?!?/br> 林悠然瞧著屋子中央那兩個大筐,打趣道:“三姐這是來還禮了?” 馬三娘哈哈一笑,道:“不過幾根土山藥,可抵不上你送的那些好物件,權當嘗嘗鮮吧!” 土山藥? 不是她想的那個吧? 林悠然掀開蓋子一瞧,頓時帶了笑意,還真是她想的那個。 筐子里的“土山藥”和南山村山林間長的山藥類似,但比本地的品種更顯細長,形狀如一根鐵棍,分明是地地道道的懷山藥! 馬三娘不甚在意地說:“想著你愛搗騰吃食,路過懷州時便買了兩筐,不算什么稀罕物?!?/br> 林悠然卻笑得十分開心,目光灼灼道:“三姐,你可幫了我大忙,今日不許走了,我得好好地置辦一桌席面感謝你?!?/br> 不怪林悠然這般熱情,這兩筐懷山藥對她來說就如同瞌睡時的軟枕頭,送得正當時! 前一刻她還發愁沙質土壤種什么才劃算,眼下豁然開朗——當然是山藥! 保州本地管山藥又叫“麻山藥”,大抵是因為其塊根表皮多毛,長著密密的麻點子。麻山藥打理妥當了產量極高,既有食補效果又有藥用價值,比種水稻還劃算! 最要緊的是,麻山藥耐旱怕濕,塊根扎得深,尤其喜歡沙質土壤。 林悠然突然想起來,在現代,保塞縣所在的這片地界剛好就是麻山藥的重要產地之一,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 林悠然是個行動派,當即托了馬三娘到懷州買來一批種薯,打算種在那三十畝地里。 種薯,又叫“山藥栽子”,是從完整的山藥塊根上截取的較為粗壯的一段,和紅薯的種法類似,栽在地里長出藤蔓,到了中秋前后就能收獲一根根麻山藥。 馬三娘做事細心,買的種薯都是用草藥摻著石灰水泡過的,出芽快,且防病抗蟲,每一塊上都帶著芽孢。林悠然甚至連催芽這一步都不需要做,直接種到地里就好。 麻山藥種植十分講究。 首先,須得整地,挖出一道道“栽培溝”。這些活不需要林悠然親自動手,趙惟謹派來的那些大兵頭就搶著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