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掌柜有些不看好這事:“東家,這姑娘說話太空了,她一個姑娘家,當然我不是說女子不好,只是覺得她平日所學,也接觸不到經商學問,怎么會做生意呢?” “這做生意呢,沒有學了一定會不學就一定不會的,也許人家就是有天分呢,我倒是覺得她所言有幾分道理?!?/br> 李杏娘從小受的教育中管家和夫人交際都是重中之重,之前嫁給呂家也算是寧州貴婦圈有聲望的人物,被打開思路以后,立刻開始著手在貴婦圈中推廣幾樣東西。 - “呀,是霜糖糕!” 小寶剛從私塾下學回來,就看到家里做了一盤霜糖糕,這是用最近最知名的百貨商行里賣的霜糖做的糕點,他帶上一塊去私塾里就能當孩子王。 小寶娘一把拍掉小寶準備偷吃的手,“先洗手再吃飯,不然要生病的,光幕上天天在放,你又忘記了?” 小寶撅著一張嘴去洗了手,回來趁娘親不注意就掐了一小塊霜糖糕塞到嘴里。 真甜!太好吃了! 小寶那個當郡守的爹此時也躲在書房里,抱著百貨商行售賣的白云露直呼:“好酒,夠勁!”工,重號,桃花小記,帶你去看書。 近來寧州貴族圈中掀起一股攀比風潮,誰家宴客沒有霜糖和白云露,誰家沒有兩塊定制香味的含香膏,那說出去就是落面子。 除了含香膏,其他東西價格都不算天價,特別是霜糖,不用熬煮,一指甲蓋就能讓水里出甜味,有些余錢的小富人家也能買上一點嘗嘗鮮,感受一下貴族人的生活。 裴今給每樣東西都配有說明書,白砂糖還特地給了好幾份甜品食譜,加上李杏娘用本身的社交才能引那些夫人們幫著帶貨,很快這些東西就打開銷路,日進斗金。 在偏離主城的村子里,李家作坊把人都叫到村頭去開會。 “管事把我們叫出來是要干什么?” “聽說是咱們做的那些東西賣的好,要給咱們發賞!” “那可太好了,不知道賞些什么,要是賞糧回家孩子們也能吃個飽飯了?!?/br> 工人們聽到這些消息,個個喜氣洋洋。 本來他們今年收成不好,又逢新刺史上任,各郡縣都要漲賦稅好給新刺史送禮,眼看著就要活不下去了。 誰知道這新刺史不僅不讓下面人多收錢,還開辦了好幾個作坊大肆招工人。 而且這工人還招收女子和老漢,也不需要有什么手藝在身,他們那話怎么說來著?包教包會包分配。 那些體力不夠干農活,在家只能幫著攢肥漚肥的老人和女人有了收入,就能給家里續上一口生機。 在李家作坊幫工,不僅有工錢拿,還包一日兩餐,粟飯、炊餅、湯餅用的糧食那是足足的,吃下去整個人都有勁,還有味道特別好的醬豉配菜吃。 主家也不拘著把定額里吃不完的糧食往家里帶,只要不會餓著肚子影響工作效率就行,當然他們也舍不得因為省那么兩口吃食影響干活被趕出去。 作坊剛支起來時,那些為了省下東西往家里帶最后被趕出作坊的人后來過得怎么樣歷歷在目,他們一般每頓飯吃個八分飽,剩小半個炊餅兩口醬菜帶回去,能給全家省下不少口糧。 這日子過的,有盼頭! 沒多久管事就出來說作坊近來效益好,人人都得了十文到二十文不等的賞錢,按勞發賞,那些主要技術研究的匠人們得到的更多。 十文錢可以買一小袋粟米,幾個作坊人數眾多,能這樣發賞,在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相當大方的主家。 領完錢,就聽到管事又說還要再招一大批工人,讓有親戚朋友的回去可以通知一聲過來試工,眾人解散以后就互相交談起來。 “聽管事說好像是要起窯廠,燒琉璃和那個什么……紅磚,對,紅磚?!?/br> “紅磚是什么?我只聽說過青磚,那都是貴族老爺才能用得起的東西,這紅磚也能賣不少錢吧?!?/br> “不,我聽說是要做便宜的磚,讓老百姓也能用得起?!?/br> “真的假的,哪有人不想著賺錢???咱老百姓能有幾個錢?!?/br> “我聽說,主家跟光幕上那神女有些關系,這些作坊都是神女讓主家開了救濟我們的,我跟你說了你可別外傳?!?/br> 那人聽了連連點頭表示知道,轉頭就找另一個人把這事悄悄傳了下去。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作坊里的人幾乎都知道了他們的工作和待遇是神女授意的,也知道這事不能讓那些地主們聽去。 李杏娘聽到手下報告她親手推動的這成果,十分滿意。 第22章 《律法講堂》 “啊哦額、一嗚驢……” “你念錯了, 是念‘余’!” “你胡說,明明就是‘驢’!” 幾個小孩還在為拼音的讀法爭吵,直播片單已經自動跳轉到下一個節目《律法講堂》。 “這個好這個好, 那什么加減乘除的,聽得俺頭疼, 俺就喜歡看天界這些家長里短?!?/br> “昨天那個你聽了沒有, 天界的人只能一夫一妻不準納妾,討兩個婆娘就被下大牢哩?!?/br> “你說那天界的官想要納妾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 他們那講究,天……”說話的人止住話頭,用手指著天上,“那個犯法與庶民同罪?!?/br> 那人不信, 眉頭皺得死緊:“只是說得好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