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385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三個阿哥:“……是,叔叔?!?/br> 他們現在想回大清,可以嗎?他們真的不想跟在汗阿瑪手下干活啊。 一個會偷偷跑出國的汗阿瑪,他們完全無法想象汗阿瑪還會做出什么更離譜的事。 更可怕的是,現在大哥也在,太子哥哥卻不在。汗阿瑪和大哥一旦超級離譜起來,根本沒人拉得住啊。 他們眼巴巴看向常泰。 舅舅,您能拉住嗎? 常泰視線側向另一邊。 三個阿哥絕望了。 可惡啊,連舅舅都沒用了! 康熙回到皇子們下榻的莊園后,十分好奇且精力充沛地在歐洲莊園里賺了許久,去地窖里找來陳釀的葡萄好酒喝了個爽。 胤禔吐槽:“叔叔,你現在喝醉了,等會讓怎么見顧先生?” 康熙道:“我怎么可能喝醉?就只是喝個水飽,嗝?!?/br> 康熙打著酒嗝,喝飽之后,又去在莊園里的森林里打了幾只兔子。 兔子都是放養的,又傻又肥嫩,康熙一邊烤著兔子,一邊等顧炎武來。 顧炎武聽恭親王常寧召見他,問道:“恭親王常寧?那個沒用的紈绔王爺?見我干什么?不去?!?/br> 親自來請顧炎武的胤祺道:“顧先生還是去吧?!?/br> 他湊到顧炎武耳邊道:“不是叔叔,是皇父以叔叔的名義偷跑來了?!?/br> 顧炎武:“……” 他掏了掏耳朵:“五皇子,老朽的耳朵出了點問題?!?/br> 胤祺苦笑:“顧先生,叔叔帶了太子的親筆書信?!?/br> 顧炎武深呼吸,他起身道:“我換身衣服。你過來?!?/br> 胤祺趕緊跟上去,伺候顧炎武換衣服。 顧炎武想留下來,胤禔打著“利益交換”的旗號,讓顧炎武教導了一下三個不成器的弟弟。 所以顧炎武現在也算是胤祺的老師,即使沒有師生之名,胤祺要幫顧炎武更衣也不算掉身份。 顧炎武一邊換衣服,一邊問道:“太子知道皇帝出海了嗎?” 胤祺苦著臉道:“按照我們的猜測,估計是不知道?!?/br> 顧炎武深呼吸,問道:“你們父皇是不是有毛???” 胤祺道:“顧先生,別罵,別罵,這樣很不尊重皇父?!?/br> 顧炎武道:“我就沒有尊重過他?!?/br> 他咬牙切齒:“他跑這里來,太子怎么辦?” 胤祺道:“太子哥哥應該能好好完成京中政務?!?/br> 顧炎武道:“我不是擔心太子干不好皇帝的活……罷了,和你說你也不明白?!?/br> 他總算知道,為什么胤禔會天天對弟弟們皺眉頭。 這幾個皇子雖然比旁人厲害幾分,但腦海中都少幾根筋。 他猜測,這幾個皇子大概是被太子寵壞了,所以思想都很單純,特別對帝王和太子的關系特別天真。 顧炎武匆匆來到大清皇家莊園,康熙的兔子正好烤好。 “顧先生坐。若不能吃烤物,本王讓人燉了些爛熟的羊rou,顧先生等會兒吃羊rou?!笨滴跣Φ?,“真是許久不見了。顧先生可還認得本王?” 顧炎武黑著臉道:“化作灰都認識?!?/br> 康熙:“……” 這前明遺民說話還真是一如既往的不好聽。 康熙從懷里拿出書信,丟給顧炎武:“你那學生對先生所做之事向往極了,本王真是擔心他,可不能被你的高尚影響得移了性子?;实鄄荒苁且粋€好人,先生所期望的圣人君王若在現實,只會亡國。先生這次出訪海外,是否終于和本王有了共識?” 顧炎武沒有說話。 他拆開信,看著太子俊秀挺拔的字跡,仿佛看到了自家那個弟子在面前侃侃而談。 顧炎武的神情逐漸柔和,終于開口:“我見到海外的貴族后,確實明白,太子不能當一個圣人君王?!?/br> 顧炎武將書信合上,十分珍惜地放進懷里,道:“我原本以為,你們大清已經沒了邊境之憂,就算有零散戰爭,在你這一代就能結束。太子是守成之君,是讓國家休養生息的中興之主,這樣他就應該當一個圣人?!?/br> 顧炎武看得出來,康熙雄心勃勃,更具滿清野人的氣質,肯定會四處征戰。 到了太子繼位的時候,得到的便是一個疆域廣闊、邊境無憂、但內在千瘡百孔的龐大帝國。 這時候,太子就要興文景之治,安靜下來,緩和國內諸多問題,行圣人之治。 當然,圣人君王也是需要殺人。但圣人君王要行王道,不能行詭道,這樣才能讓人服眾,才能讓之后的君王性情在太子的影響下,盡可能的不偏移。 顧炎武和唐甄論道之后,決定到海外走走。 他想看看,讓明明秉性很善良的太子,兵行險路整頓國內矛盾的海外諸國,究竟有多可怕。 現在他看到了。 顧炎武看著海外他們自稱盛世、自稱世界霸主的國家中,那些根本不能稱之為人的百姓,顧炎武看著他們互相攻訐連年征戰的原因,明白了太子為何要違背本性。 剛入關的殘暴滿清是野人,是未開化的蠻夷。 而這些海外諸國貴族,根本不配被稱之為人。 華夏中其實也有無數慘事,但哪怕是異族當政,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只要能坐穩皇位的政權,都是會吸納其他國家、民族的人為自己的百姓。 他們或許剝削百姓,或許歧視某些人,但也是把人當做人來剝削。 無論哪個國家,只要其他人肯學他們的生活,就能成為他們的族人。 若是胤礽在這,就能用更現代的術語解釋顧炎武的話——華夏的漢人和蠻夷的區別,其實不在于血脈,而在于生產關系、在于文化習俗。 即,邊境的百姓,如果從事放牧,不讀書習字,居無定所,那么他們就變成了其他人口中的蠻夷;蠻夷開始開墾、定居,讀書習字,就成了漢人。 當初宋朝許多人疑惑,燕云十六州的漢兒為何鼎力支持金人? 因為他們已經在金國統治下幾百年,已經是金人而已。 但海外諸國并不是這樣。 他們是嚴格按照血緣種族區分。華夏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族類”是文化概念。但他們是生物概念。 顧炎武看到許多非白皮膚高鼻梁的人已經完全接受了歐洲的文化,已經在歐洲生活了許多年,甚至已經身處高位,但他們仍舊是異類。 傳教士在大清做官的時候,都能被其他清朝官員尊重尊敬,當普通同僚看待。歐洲完全不可能。 觀察之后,顧炎武明白了。就算現在大清和這些國家再怎么交好,但大清、華夏一旦露出疲態,這群野獸立刻就會撕掉偽裝的人皮,露出嗜血的獠牙。 顧炎武參觀完海外的科學院,看到了海外軍隊的武器,看到了他們的工廠。 他發現,現在正處于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大清只能跟著一同往前奔跑,否則很快就會被甩開。那這群野獸就要撲過來了。 所以太子就算違背善良的本性,也要迅速壓制國內的混亂,讓大清的力量都用在奔跑上。 無論是用詭計逼迫江南豪族退讓,還是激著書生們去孔府門口絕望自殺,或者是任用宗室女子戍守邊疆……所有令人費解的行為,都是基于太子想讓大清快點跑起來。 太子現在能信任的只有自己的親人。 帝國就是這樣?;适抑g互相猜忌,但遇到大事,他們能信任的也只是血緣。 所以無論公主,還是才幾歲的小皇子,都被太子送上了官場前臺,一同拉著推著大清往前跑。 顧炎武明白了,終于明白了。 他明白的時候,很想給太子寫信,向太子道歉。 但他知道,若他向太子道歉,太子反而會難受。以他對太子的了解,反而他要繼續對太子抱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才會讓太子心里輕松一些。 太子需要在所有人都認為他做得正確的時候,有一個他尊敬的人以更高的道德要求他,告訴他就算為了利益應該如此做,但錯了就是錯了,這樣太子才不會迷失。 就如這一封書信,太子知道不應該同情大清之外的百姓,但若有人幫他同情大清之外的百姓,太子心中會好受許多。 這不是虛偽,只是身處黑暗的人,也會趨向光明。 顧炎武和康熙相對沉默許久。 兩人一個吃烤兔,一個慢吞吞喝羊rou湯。 當他們吃飽之后,胤禔親自送上水果,然后坐在他們中間,道:“你們倆演什么啞???” 顧炎武吹胡子瞪眼:“沒家教!” 康熙罵道:“你的禮貌呢!” 胤禔道:“我本蠻夷,你們倆習慣就好。所以你們倆演什么啞???有什么話就說啊,憋著不難受嗎?對了,顧先生,你好好罵我老爹一頓。他說他南巡,結果南巡到歐洲來了,我弟弟在京城焦頭爛額,簡直不當人父!” 顧炎武沉默了半晌,道:“太子不像你,直親王很像你?!?/br> 康熙道:“太子最像我。直親王大概像……” 康熙腦海里閃過到處道歉的惠妃的模樣,怎么也說不出直親王像惠妃的話。 他道:“直親王像他的皇瑪法?!?/br> 顧炎武道:“你敢去你父皇陵墓前說這句話嗎?” 康熙道:“怎么不敢?我實話實說?!?/br> 顧炎武:“呵呵?!?/br> 胤禔道:“你們倆干嘛???你們說你們想說的話啊,損我干什么?好了,皇父你也別抱怨了,我像你,像極了你,行了吧?” 康熙:“……不,你一點都不像我,滾一邊去?!?/br> 胤禔:“呵呵?!?/br> 康熙把大兒子罵走,然后無奈道:“我這大兒子啊,性情太野了?!?/br> 顧炎武卻道:“其實大皇子是個很好的孩子。你運氣非常好,大兒子和二兒子都非常優秀善良。其他兒子雖然蠢了一些,但品行也不錯?!?/br> 康熙看到顧炎武眼中的落寞,得意極了。